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吴文虎等 >

第2部分

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吴文虎等-第2部分

小说: 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吴文虎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学生,学生耽误不得,因为他宝贵的年华在学校里边,在中学里边呆六年,如果我这个校长思想不清楚,观念不清楚,教育部三令五申希望学校里边要解决信息技术进学校的问题,你没有想通,你认为高考最重要,对吧?那么你实际上把学生耽误了,另外你那个观点不对,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果这个能力不具备的话,那你将来到了大学非常费劲。
  现在读您的这个大学,读这个计算机系的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没有摸过电脑的占到百分之几?
  我看有好多人没有摸过,特别是西部有些地区来的,因为他条件受限制。如果是北京的校长,我认为看了这个节目以后应该反思一下,对吧?你应该称职起来,因为教育部抓你了,让你来做这件事,你没做好,是不是?我是很坦率地说这种话,我就觉得这两位校长非常好,当然还有很好的校长,他们很重视,这就是他们的责任,他把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提高上去,我也有这种例子。
  就是原来我那个队,我的中国队队员里边也有这种例子。原来他的功课不是说十分棒,他经过自己学习电脑,第一,开阔了眼界;第二,提高了他的能力,特别是这几个能力,一个是动手的能力。动手加动脑,理论联系实际,他那个学问就做上去了,他的学习就主动多了,一下子他就提高了。他跟我讲也是这么讲,他说我自从学习计算机以后,使我的学习能力提高以后,就是说我们叫渗入到其他的学科里边去,别的学科的学习能力,他也跟着可以提高,我认为这就非常好。那就是这种创造能力来自哪儿呢?就是来自他的基础,他的基础好在哪儿呢?他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以后,他开阔了眼界,能力提高了,他很多东西都可以上网去查到一些资料,很多借鉴的东西他都有了,那的确不一样。我认为,学和不学大不一样。因此我就特别强调教育部的这个措施,这样的要求是非常合理、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我们国家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大同意就是一说什么就否定另一方,我认为应该是传统教育的优势和现代教育的优势互补、结合,这样才对。我们要利用现在的这样一个教育平台,使我们学校的教育能够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这样做的话,可以使我们的人才辈出,使我们的国家永远昌盛,人才的竞争最重要,谢谢。
  我想借着刚才吴教授谈的谈几点想法,我要谈两点想法。一点,我觉得吴教授谈得非常对,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课,那么我们培养的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信息意识,是一种创新能力,而并不是仅仅教给他一种技术,或者教给他的一种Word的使用方法,或者Excel的使用方法,所以我们把信息技术教育课定位在哪儿呢?形成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我们把它分成三个层次,其中最底层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形成他的信息意识,也就是让孩子知道,我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为我带来什么?给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并且有意识地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应用到信息的检索、加工和发布过程当中,所以我们现在从两个层面上来培养他的信息意识。比如说在信息技术课上,除了讲技术以外,我们更关注的是给他营造一个环境,让他体会到利用我学到的这些技术,利用现在的这些设备,包括像刚才章校长谈到的数码相机、扫描仪,我可以用它加工成什么东西来。
  另外,第二个层面就是在其他的课程当中,有意识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那么布置一些任务,布置一些课题,由学生自己通过网络、通过这种信息环境去搜集信息,加工信息。我们今天来的很多学生,就参与过这样的学习,这是第一点我想谈的。所以我想,我们把信息意识给他培养好的话,那么剩下的信息技术层面以及信息化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就真可能像刚才吴先生谈到的那一点,我可能以后不用再去教他去做什么,而他自己就知道应该去干什么,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谈的就是高考和信息技术这个关系。其实我想,作为校长来讲,应该把一个地儿想通,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高考,实际上跟信息技术教育课包括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不是矛盾的。因为高考的改革,现在前进也非常快,那么更主要这种高考考试,考察是你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其中有一条很关键,就是高考题都是提供新的情境,新的题目的。要求你能够善于从新的情境,新的题目当中有效的提取信息,然后认定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反思,然后进一步去做题。所以现在来讲,如果你没有这种信息意识或者信息素养的话,你应对现在的这种能力考核为主的高考,也是非常吃力的。所以作为校长、作为我们中学的老师来讲,应该把这两个问题统一起来来看,这样的话,我们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就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他的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能力去培养,而不是简单做题应试能力和素质教育变成两张皮,所以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关键。
  那章校长,您觉得数字化校园的这种建设,给您带来什么好处?
  孩子们学习,我觉得他是三个渠道形成的,尤其他的学习能力,他的学习的意识,他追求知识这种欲望,他必须有一个现实的环境。因此,我们学校建设这样一个数字化校园,目的就是给我们更多的孩子提供最好的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掌握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这样一个环境。有时候我经常给孩子们说这句话,在网上你学到知识是可贵的,但是在网上你能得到疑问也是可贵的。因此,我们现在就是要建设这么一个平台,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个环境,所以要把它放在宿舍去,放在班上,让同学们尽可能方便地去接触它。这些也许在成绩考核看不出来,但对孩子们今后的能力培养来讲,绝对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觉得培养他们现在的这种意识,将来他的能力;他追求知识的欲望就会不一样。他不仅仅体现在分上,更体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上,这是我们搭建这个数字化平台的初衷。
  可能这种数字化的概念,它不仅是对校园,可能对企业也同样如此,它带来的这种好处,可能在不同的行业都能够体会到。
  从联想来讲,我们自己本身是一个“IT”企业,但其实我们自己也是“IT”的一个用户,在我们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1984年,当时柳传志出来创业,只有十一个人、二十万元。发展到今年,我们人员发展到一万人,我们的收入已经达到了将近三百亿。在我们整个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确实深深地感到信息技术对我们的价值。我们可以举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比如说报销,刚才吴老师说这个环境很重要,其实我们也确实体会有这样的环境以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效益?因为现在大家都很注重投入产出比,我可能讲企业就更关注这一点。比如说报销,我们以前传统的报销,都是我要出差,我要写一个报告,说我为什么要出差,大概花多少钱,然后去找我的领导签字,但是领导还不一定在,所以我还要等。等领导同意以后,我要到财务去借款,等我出差回来我还要找领导签字,还要去贴票,最后还要到财务去领现金,如果财务人忙的时候,我还要在外头等,那整个这个工作的时间流程就很长。那现在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把所有的流程全部放到网上,所以在整个从申请到报销的整个流程,不需要跟任何人为地去打交道。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就是在我们上地的新大厦,我们在这个大厦工作的员工,大概有三千多人,如果按照传统的这种工作模式,我们计算了一下工作量,大概是八十个人,每天上班就干这事儿,要干一年,就是上班每天八个小时,八十个人乘八个小时,然后再乘以他的工作日。而实施我们这套系统以后,目前我们在财务、现金只要两个人就够了,审核只有两个人就够了,那我想这个也是我们企业在实施信息技术过程中,一个特别切身的体会,因为它的效益是很实实在在的,因为像“IT”企业人员成本都很高,要养八十个人,养一年这个成本非常高。
  第二,我也很认同刚才吴教授讲的环境。到联想来的员工,无论我们是在学校里头应届毕业生,还是从社会招聘来的,其实他们进来的时候,没有人给他去做这样的培训。比如说你的Notes该怎么用,你的网上报销该怎么报,没有人给他培训,那他首先有这么一个环境。因为你不熟悉这样的环境,你不熟悉这样的工具,你就无法进行工作,你跟人没法交流,我们现在交流很多都是通过邮件,你没法工作没法交流,所以他在这个环境里头呆一周就都会了。
  那数字化校园的好处呢!几位嘉宾是讲了很多,我们也体会到好像确实要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其实像刚才他谈到联想这种网上的报销系统,在学校里头其实也有所体现。像我们在数字校园当中,因为企业和学校毕竟不同啦,企业里流通的可能是人、财、物,而在我们学校里面,流通的大量都是一些教学信息。所以在我们的建设当中,我们有一个网上备课系统,数字化教员组,按照传统的方式的话,这个同头的老师如果要备课的话,应该每周有一次集体备课,这集体备课必须统一一个时间。比如咱们几个人教这一个年级,我们要坐在一起来进行备课,这个往往在课时的调整上非常费劲,因为没有共同的时间,特别是现在老师都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发一个网上的备课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网上的教员组的一个虚拟空间。那么老师有什么样的教案?有什么样的问题?以论坛的方式和上传的方式传上去,然后同头的老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参与到这个讨论里去。结果我们发现改造后这一年的应用当中,发现这个论坛的质量,这个备课组的质量要比传统备课组的质量要高的多,而且随着它的发展,我们发现有几个突破。一个是突破学科的限制,可能在我这学科的备课里头,有其他学科老师参与进来,地理的备课组可能生物老师也来提问题,化学也来提问题,我还可以解答物理老师的问题,因为很多学科是交叉的。再一个突破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在家里也可以参与备课,没必要非得是大家凑在一块儿,用这两小时的时间讨论有限的内容。
  第三个突破,可以突破年级的限制,甚至地域的限制。过去我们高一年级的老师只能一块儿备课。现在初一年级老师照样可以参加高三的备课,那么再进一步发展,甚至能够突破老师和学生角色的限制,备课难道只是老师的专利吗?那么学生能不能参与到你这个备课环境里去,能不能把自己预习的一些问题和作业提交上来,我觉得我们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丰富起来,而且这种个性化才真正突出出来。那么教学的效益,在这里才能体现出来,我觉得效益可能是共同的,但是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
  其实你们描述的这个数字化校园的这种利益所带来好处,现在都已经看得见了,而且描述得也很清楚。但是,不知道现在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校园里面建设这种数字化校园的进程。情况怎么样,现状怎么样,因为我们今天请到的二中和五十七中,可以说在全国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了,那么在北京的情况怎么样?全国的情况怎么样?
  我想这个分布是很不平衡的,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因为像北京、上海,还有一些沿海城市,它经济上比较发达,观念的转变也稍微容易一点,它就能够有条件做这些事儿,但是在很多中部和西部的地区就没有这么好。我想,教育部已经提这个要求了,他们也在做,但是限于经济的条件,但我更看重的是观念的变化。我的观点是人的现代化,要比物的现代化难的多得多,因为观念不容易转变,观念转变之后,他认识到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他就会想办法上。我也听说人家跟我抱怨,说有一个学校,某某省的,当然是靠西部的,说买了这个仪器设备了,计算机什么都有了,但是他把它锁起来,他为什么锁起来,这个东西太贵了,可不能弄坏,弄坏的话,那就浪费了。但是你一锁的话他没想到这是更大的浪费,我跟他说你不是在撕人民币,你在撕外汇,很不容易我们挣来的外汇,你在那儿撕呀。为什么呢?你那东西给它关两年、三年,那就落后了,再多关几年就成了废铜烂铁了,实际上是极大的浪费。为什么?他观念没上去,不像我们章校长说,你敞开用,用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