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颜氏家训集注 >

第82部分

颜氏家训集注-第82部分

小说: 颜氏家训集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齐黄门侍郎颜公,以坚正之士,生秽浊之朝,播迁南北,他不暇念,
唯绳祖诒孙之是切,爰运贯穿古今之识,发为布帛菽粟之文,着家训二十篇。
虽其中不无疵累,然指陈原委,恺切丁宁,苟非大愚不灵,未有读之而不知
兴起者。谓当家置一编,奉为楷式。而是书先有姚江卢檠斋之分章辨句,金
坛段懋堂之正误订讹;区区短才,遂不揣鄙陋,取而注释之。年当耄耋,前
脱后忘,必多缺略,第令俭于腹笥者,不至迷于援据,退然自阻,则亦不为
无益。至于补厥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干隆五十一年岁
次丙午冬十月十日,瞰江山人赵曦明书于容膝居,是年八十有二。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六书卢抱经刻颜氏家训注本后同年卢弓父学士
以其友赵君所注颜氏家训校正精椠,其益人神智,颇有出宋本上者。然如第
六卷内诏内下,沈校宋本空格,此云沈氏不空;●字注作●,此云作■,則
疑弓父所見沈校宋本者,特偶見一鈔本,而非原本耳。沈氏考证二十三条,
自为一卷,而卢刻皆散置文句之下,虽于学者翻阅较便,然愚谓古书当存其
旧式;即如沈氏考证内“孟子曰:‘图景失形。’”一条,卢刻竟删去之,虽
于义无害,然古书之面目,竟不存矣。又沈跋前一纸,系于末一行紧贴跋语
书“朝奉郎知台州军事沈揆”,又前一行“通判军州事管鈗”,又前一行“添
差通判楼钥”,皆又低一格书之,又再前又低一格,则“教授、判官、推官、
参军”,其最前最低格书者,则“乡贡进士州学正林宪同校”,凡九人,前七
行皆总书“同校”,后二行则曰“监刊”,又曰“同校”,乃是锓木时之覆校
耳。愚考宋时牒后系衔,皆自后而前,官尊者在后,卑者在前,此其式也。
以今所传影宋椠本,如说文卷末雍熙三年进状后,徐铉在句中正前,其牒尾
平章事李昉在参知政事吕蒙正、辛仲甫之前;又如群经音辨载宝元二年牒后,
平章事二人,亦在最前也。必宜依其原样,末尾一行紧贴跋语书之,乃可依
次自后而前读之耳。今卢本将沈跋另刻于前纸,而又自起一纸,题曰“宋本
校刊名衔”,则疑于自前而后者,殊乖其式矣。乃先曰“同校”,次曰“监刊”
又次以七人“同校”,则最前之“同校”二字,为不可通矣。昔弓父校李雁
湖王荆公诗注,将其卷尾所谓“补注”者,皆移置于本诗之下;及予考其补
注,乃别是临川曾景建所为,非出雁湖之手;以语弓父,弓父始追悔,而已
无及矣。今校阅此书,故缕缕及之,以为古书刊式不可更动之戒。沈揆,字
虞卿,见桑泽卿兰亭考。钱遵王读书敏求记云:“沈君雠勘此书,当时为宋
人名笔,缮写精妙,古香袭人者也。未谷进士从其友某君家借观,是影写宋
椠之本,前后有汲古毛氏诸印。
予因得转假,详校一遍,附识于此。
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提要及辨证
颜氏家训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考陆法言切韵序,作于隋仁寿中,所
列同定八人,之推与焉,则实终于隋。旧本所题,盖据作书之时也。
余嘉锡四库总目提要辨证曰:“谨案:北齐书文苑传有之推传,云:‘隋
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北史文苑传同。陈书文学
阮卓传云:‘至德元年,聘隋。隋主夙闻其名,遣河东薛道衡、琅玡颜之推
等,与卓谈宴赋诗。’南史文学传略同。然则之推终于隋,史传且有明文;
不知提要何以舍正史不引,而必旁征切韵也。考切韵序末,虽题大隋仁寿元
年,然其序云:‘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
论及音韵,萧、颜多所决定(萧该、颜之推也),魏著作(著作郎魏渊)谓
法言曰:“向来论难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
十数年间,未遑修集。
今返初服,私训诸弟子。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屏居山野,交游阻
绝,疑惑之所,质问无从。亡者则生死路殊,空怀可作之叹;存者则贵贱礼
隔,以报绝交之旨。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者定之,为切韵五
卷。’是则法言之书,虽作于仁寿元年,而其与之推等论韵,实在开皇之初。
本传云:‘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寻以疾终。’法言亦有‘亡者生死路殊’
之语,盖之推即卒于开皇时。(钱大昕疑年录卷一云:“颜之推,六十余,生
梁中大通三年辛亥,卒隋开皇中。”自注云:“本传不书卒年,据家训序致篇
云:‘年始九岁,便丁荼蓼。’以梁书颜协卒年证之,得其生年。又终制篇云:
‘吾已六十余。’则其卒盖在开皇十一年以后矣。”)提要乃云:‘切韵序作于
仁寿中,所列同定八人,之推与焉。’一若之推至仁寿时尚存者,亦误也。
切韵序前所列八人姓名,有内史颜之推(古逸丛书本作“外史”),内史之官,
本传不书。史通正史篇云:‘齐天保二年敕秘书监魏收勒成一史,成魏书百
三十卷,世薄其书,号为秽史。至隋开皇,敕著作郎魏澹,与颜之推、辛德
源,更撰魏书,矫正收失,总九十二篇。’此亦之推入隋后逸事之可见者。
唐颜真卿撰颜氏家庙碑云:‘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
隋东宫学士讳之推,字介,着家训廿篇,冤魂志三卷,证俗音字五卷,文集
卅一卷,事具本传。’(据拓本,亦见金石萃编卷一百一。)又颜勤礼神道碑
亦云:‘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此碑仅见
于集古录,他家皆不着录,近时始复出土。)叙之推官职,皆与史合;提要
谓:‘旧本题北齐黄门侍郎,为据作书之时。’考家训屡叙齐亡时事,其终制
篇云:‘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今虽混一,家道罄穷,何由办此奉
营经费。’则家训实作于隋开皇九年平陈之后。提要以为作于北齐,盖未尝
一检原书,姑以臆说耳。颜真卿所撰殷夫人颜氏碑云:‘北齐黄门侍郎之推。’
(据拓本,“齐”字“推”字泐,亦见萃编卷一百一)与家训署衔同。家庙
碑虽书隋官,而下又云‘黄门兄之推’,仍举齐官为称;岂非以之推在齐颇
久,且官位尊显耶?新唐书颜籀传云:‘祖之推,终隋黄门郎。’其以官黄门
为隋时事固误,然亦可见从来举之推官爵必署黄门矣。隶释卷九司隶校尉鲁
峻碑跋云:‘汉人所书碑志,或以所重之官揭之。司隶权尊而职清,非列校
可比;亦犹冯绲舍廷尉而用车骑也。’余谓唐人之以黄门称之推,亦从所重
言之耳。卢文弨补家训赵曦明注例言曰:‘黄门始仕萧梁,终于隋代,而此
书向来惟题北齐,唐人修史,以之推入北齐书文苑传中。其子思鲁既纂其父
之集,则此书自必亦经整理,所题当本其父之志。’此言是也。然则此书之
题北齐黄门侍郎,不关作书之时,亦明矣。”陈振孙书录解题云:“古今家训,
以此为祖;然李翱所称太公家教,虽属伪书,至杜预家诫之类,则在前久矣。
特之推所撰,卷帙较多耳。
余氏辨证曰:“案:李翱文公集卷六答朱载言书云:‘其理往往有是者,
而词意不能工者,有之矣,刘氏人物志、王氏中说、俗传太公家教是也。’
幷未尝指为齐之太公所作,更未言其真伪,四库既不着录,作提要者未见其
书,何从知其为伪书耶?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云:‘世传太公家教,其书
极浅陋鄙俚,然见之唐李习之文集,至以文中子为一律,观其中犹引周、汉
以来事,当是有唐村落间老校书为之。太公者,犹曾高祖之类,非谓渭滨之
师臣明矣。’然则此所谓太公,幷非吕望,宋人辨之甚明,提要不考,而以
为伪书,误矣。考八旗通志阿什坦传云:‘阿什坦翻译大学、中庸、孝经及
通鉴总论、太公家教等书刊行之。
当时翻译者,咸奉为准则。即仅通满文者,亦得借为考古资。’是其书
清初尚存,其后不知何时佚去。宣统间,敦煌石室千佛洞发现古写本书中,
有太公家教一卷,上虞罗氏得之,影印入鸣沙石室古佚书中,其书开卷即云:
‘代(此句上缺五字),长值危时。望乡失土,波迸流离,只欲隐山居住,
不能忍冻受饥,只欲扬名后代,复无晏婴之机,才轻德薄,不堪人师,徒消
人食,浪费人衣,随缘信业,且逐时之随。辄以讨其坟典,简择诗、书,依
傍经史,约礼时宜,为书一卷,助幼儿童,用传于后,幸愿思之。’观其自
序,真王明清所谓‘村落间老校书’也,何尝有伪托古人之意哉?王国维跋
云(在本卷后,亦见观堂集林卷二十一):‘原书有云:“太公未遇,钓渔水,
(原注:“‘水’上疑脱‘渭’字。”)相如未达,卖卜于市,□天(嘉锡案:
“此字似脱上半,恐非‘天’字。”)居山,鲁连海水,孔鸣(原注:“‘明’
字之误。”)盘桓,候时而起。”书中所用古人事止此,或后人取太公二字冠
其书,未必如王仲言曾高祖之说也。’嘉锡案:古人摘字名篇,多取之第一
句,否则亦当在首章之中。今王氏所引,在其书之后半,未必摘取以名其书。
且其前尚有‘唐、虞虽圣,不能化其明主;微子虽贤,不能谏其暗君;比干
虽惠,(“惠”字疑是“忠”字之误)不能自免其身’云云,亦是用古人事,
不独太公数句也。名书之意,仍当以王明清说为是。要之,无论如何,绝非
伪托为齐太公所撰,则可断言也。”晁公武读书志云:“之推本梁人,所着凡
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世人。”今观其书,大抵于
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器案:此绝似纪昀语,于所评黄叔琳节钞本中数见
不鲜,则此提要,或出其手。)poiu 而能文之以经训,故唐志、宋志俱列之
儒家。然其中归心等篇,深明因果,不出当时好佛之习;又兼论字画音训,
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曼衍旁涉,不专为一家之言,今特退之杂家,从其
类焉。又是书隋志不着录,唐志、宋志俱作七卷,今本止二卷,钱曾读书敏
求记载有宋钞淳熙七年嘉兴沈揆本七卷,以闽本、蜀本及天台谢氏所校五代
和凝本参定,末附考证二十三条,别为一卷,且力斥流俗幷为二卷之非。今
沈本不可复见,(器案:明万历间何镗刊汉魏丛书,即用七卷本,清康熙间
武林何允中覆刻之,称为广汉魏丛书,此非罕见之书,何云不可复见也!)poiu
无由知其分卷之旧,姑从明人刊本录之。然其文既无异同,则卷帙分合,亦
为细故。
惟考证一卷,佚之可惜耳。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一〕。九世祖含,从晋元东度,官至侍
中右光禄西平侯〔二〕。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三〕世善周官、
左氏学〔四〕。
〔一〕洪亮吉晓读书斋四录下:“南史颜协在文学传,其子颜之推,在
北史文苑传,皆云‘琅邪临沂人’。按:琅邪系东晋成帝时侨郡,临沂亦侨
县,属琅邪。今琅邪故侨郡,在今句容县有琅邪乡,即其地;临沂故侨县,
在今上元县东北三十里。卢学士文弨近今颜氏家训凡例,据方志云:‘黄门
九世祖从晋元渡江,今江宁颜家巷,其旧居也。’以为当作江宁人。不知琅
邪侨郡县,今亦皆属江宁,不必改也。元和姓纂等书,颜氏本贯琅邪,晋永
嘉过江,居丹阳。是颜氏本自江北琅邪渡江,又居侨郡之琅邪耳。景定建康
志亦不载江宁有颜家巷,方志盖据观我生赋原注:‘颜家巷在长干。’与下句
‘展白下以流连’,白下、长干,皆在今江宁县境。至晋书孝友传颜含,即
协七世祖,传云:‘琅邪莘人。’‘莘’盖又‘华’字之误也。”〔二〕卢文弨
曰:“晋书孝友传:‘颜含,字宏都,琅邪莘人也。祖钦,给事中。父默,汝
阴太守。含少有操行,以孝闻。元帝过江,以为上虞令,历散骑常侍、大司
农,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迁光禄勋,以年老逊位。成帝美其
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
年九十三,卒。谥曰靖。三子:髦,谦,约,并有声誉。’”器案:艺
文类聚四八、御览二一九、又三八九引颜含别传:“颜髦,字君道,含之子
也。少慕家业,惇于孝行,仪状严整,风貌端美,大司马桓公叹曰:‘颜侍
中,廊庙之望,喉舌机要。’”〔三〕卢文弨曰:“梁书文学传下:‘颜协,字
子和。七代祖含。父见远,博学有志行,齐和帝即位于江陵,以为治书侍御
史兼中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