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育,受阿拉伯文化的熏陶,博闻强记,聪颖过人,掌握三种外语,在中学
就显示出擅长写诗的天赋。1887 年去法国留学,回国后在官廷中供职,任国
王阿拔斯二世御前诗人达二十年之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邵基写诗对英国
废黜埃王表示不满,被英国人放逐西班牙。战后回国,专门从事诗歌创作。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以《淡水洼的回忆》(1907)和《尼罗河》最
为著名。邵基的诗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阿拉伯诗歌推向了新的高峰。
(刘欣)
《淡水洼的回忆》抒情诗歌。邵基著。作于1907 年。内容是写1906
年一群英国军官到淡水洼村猎取家鸽,遭到农民的抗议,其中一个英国人中
暑而死,野蛮的殖民者竟制造借口,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这次大屠杀,激起
埃及人民极大的愤怒。诗作表达了作者对英国殖民者的仇恨和对敢于揭竿而
起进行反抗的埃及农民的热爱,既揭露了英国殖民者的残暴,又对淡水洼事
件的遇难者及其孤儿、寡妇表示深切的同情。艺术上,它那铿锵和谐的音韵,
美妙清新的意境,简洁畅达的语言,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受
到阿拉伯地区人民的一致赞扬。
(刘欣)
《尼罗河》抒情诗歌。邵基著。作于1914~1918 年。是作者在流亡期
间写的一首著名诗篇。诗中尽情讴歌礼赞了自古以来哺育着埃及人民的神圣
的尼罗河,倾注了对饱经蹂躏的伟大祖国的无限深情。作者还以举世瞩目的
金字塔、狮身人面兽等古迹为题材,抒发了对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祖国的热
爱。作者身处异乡,却吟出了“乐园虽向往,怎及祖国好。为何大树禁黄莺,
杂粪乌鸦乱聒噪?”的诗句,不但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怀念和热爱,还倾吐了
伤时忧国的心情。音韵和谐铿锵,朗诵起来悦耳动听;想象丰富,感情细腻;
语言凝练有力,运用古典的比喻和借喻,谴词造句,灵活自由,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
(刘欣)
侯赛因(1889~1973)埃及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也
是一位思想家,对文学、历史、哲学都有精深的研究,成为一代文学宗师,
被人们誉为“阿拉伯文学泰斗”。他出生于米尼亚县尼罗河左岸小城马加加
附近的乡村,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记忆力强,不久入村里的学塾念《古
兰经》。1902 年随哥哥到开罗,入爱资哈尔大学预科部继续学习。1908 年进
入新创办的埃及大学,1914 年获埃及大学颁发的第一个博士学位。后埃及大
学派他到法国留学,1915 年2 月转入巴黎大学文学院,主攻古希腊、罗马史。
1919 年回到埃及,在文学院讲授古希腊、罗马史和法国近代文学。1934 年任
文学院院长,1942 年任亚历山大大学校长。他的文学成就在于长篇小说的创
作。如《鹧鸪的鸣声》(1943)、《山鲁佐德之梦》(1934)、《苦难树》
(1944)等,其代表作是自传体长篇小说《日子》。由于他在文学方面建树
卓著,曾获欧洲许多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称号。1958 年获埃及政府颁发的文
学表彰奖,1965 年获尼罗河项链奖。
(刘欣)
《日子》自传体长篇小说。侯赛因著。共分三部,分别出版于1929、1939、
1962 年。这三部长篇小说被誉为阿拉伯地区现代文学的典范。《日子》用第
一人称通过主人公阿里——阿兹哈尔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反映了十九世纪末
和二十世纪初埃及社会面貌,暴露大学教育的腐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
的贫困。第一部写他的童年时代的农村生活情景;第二部写他在爱资哈尔大
学学习的情景,第三部写他在国外的学习。在这三部中,作者以悲愤的心情,
描绘农村的落后,人民的贫困,疾病的流行,教育的腐朽,发出了必须改变
现状的呼声。语言温柔、纯洁、生动、细腻。是一部优秀的抒情散文的典范
之作。
(刘欣)
塞内加尔
桑戈尔(1906~)塞内加尔著名诗人,生于达喀尔的一个商人家庭。1934
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士学位,后在法当中学教师。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被德军俘虏。1944 年获释,回巴黎继续执教。并参加政治活动。1945 年,当
选为立宪会议议员。1960 年,当选为塞内加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直至1980
年底辞职,专心用法语从事创作。1934 年,他在留法期间,和圭亚那的达马、
马提尼克的塞泽尔在巴黎创办《黑人大学生》杂志,提倡“黑人性”文艺。
认为黑非洲的文化遗产具有崇高价值,它含有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强烈的
感情色彩和精巧的艺术性。他的诗作就是这种文艺主张的具体体现。第一部
诗集《阴影之歌》,颂扬非洲文化的崇高价值,崭露头角,立即引起各方面
的重视。第二部诗集《黑色的祭品》中大部分诗歌写于战争年代,谴责法西
斯主义,揭露侵略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同时也谴责殖民主义,抨击法国殖民
当局的罪行。同年,编辑出版《黑人和马尔加什法语新诗选》,这部诗选连
同萨特的著名序言,在现代非洲法语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夜歌集》,
描绘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此外,文艺论著有《自由一集》等。桑戈尔的诗
歌继承非洲古老的文化传统,富于哲理性,大多描写非洲的风土人情,歌颂
非洲的历史传统和英雄人物,抒发诗人热爱祖国、抨击殖民主义、为民族的
独立而斗争的壮志豪情。他是现代黑非洲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吴根成)
《黑色的妇女》一译《黑女人》,抒情短诗塞内加尔著名诗人桑戈尔的
代表作之一。《黑色的妇女》“显示了最完美的黑人性”。所谓“黑人性”
就是“黑人世界的文化价值的总和”。在《黑色的妇女》一诗中,诗人把阳
光灿烂的非洲大地和皮肤黝黑的非洲妇女融合成一个意象:“我在你的保护
下长大成人”;“你温柔的双手蒙过我的眼睛”;你是“我的希望之乡”。
这对于久离非洲大地的诗人来说,无疑就是日夜思念的美丽、可爱的祖国的
象征。诗中那充满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充分体现了早期“黑人性”诗歌赞
颂非洲宝贵传统的激情。诗的节奏紧凑,节拍短促,有一种特殊的紧迫感。
(吴根成)
尼日利亚
阿契贝(1930~)尼日利亚作家,生于东部的奥吉迪。1953 年毕业于伊
巴丹大学,从事对外广播工作。1961~1966 年,任对外广播部主任,1967~
1970 年,任尼日利亚大学非洲研究所研究员。1972 年,出任美国马萨诸赛大
学英语系访问教授。四年后,又重返尼日利亚大学任英语教授。除教学外,
1962 年开始主编《非洲作家丛书》,1971 年创办《奥基凯》杂志。1966 年
起,成为用英语写作的专业作家。他的作品,成功地展示了非洲社会在变化
过程中生动逼真的情景。主要作品是由四部长篇小说组成的“四部曲”。第
一部《瓦解》,描写非、欧两种文化在尼日利亚的撞击及其对人们产生的重
大影响和变化,成为黑非洲英语小说的杰作,为尼日利亚文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动荡》描写独立前,一个颇有抱负的归国留学青年,在殖民地资本
主义化的城市中屈服于金钱的诱惑,受贿堕落的故事,成为非洲内部两种文
化冲突的牺牲品。从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道德伦理的毒害。第三部
《神箭》讲述伊博族一位老祭司的故事,表明非洲又一次输给欧洲,传统的
生活方式被破坏殆尽。第四部《人民公仆》(一译《人民之子》)是其代表
作。嘲讽独立后,那些自诩为“人民之子”和“人民公仆”的尼日利亚无耻
政客。还著有诗集《当心啊,我的心灵的兄弟》、短篇小说集《战地姑娘及
其他》等。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尼日利亚75 年的历史,而且反映了近25 年
来非洲知识分子所关注的问题,富有时代气息,成为非洲文学的经典作品。
(吴根成)
《人民之子》一译《人民公仆》,长篇小说。是尼日利亚阿契贝以非、
欧阶种文化在尼日利亚撞击及其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为内容的“四部
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前三部依次为《瓦解》、《动荡》、《神箭》),是
其代表作。出版于1966 年,它把历史的记录一直延伸到现在,无情地嘲讽独
立后。那些自诩“人民之子”和“人民公仆”的尼日利亚无耻政客——南戈、
库库之流。《人民之子》描述无耻政客南戈议员,以执政党“人民组织党”
党魁的身份入阁当部长。人们称他为“人民之子”,他也欣然接受。他把教
师欧迪利调到首都为已工作。由于他侮辱教师的女友,欧迪利就拆散他和艾
娜的婚姻。不久,由于外贸部长贪污、泄密,引起群众公愤,政府被迫总辞
职,举行大选。在竞选的紧要关头,他指使爪牙打伤对手——“普通人民党”
的欧迪利。麦克斯律师也因调查库库部长在选举中的舞弊行为,被库库用汽
车轧死。律师的未婚妻举枪当场打死库库,引起一场混战。“人民组织党”
虽然靠暴力和阴谋竟选成功,重新上台执政,但难以维持动荡的政局,最后
为军事政变所推翻,形成军人独裁政权。小说辛辣地讽刺了口称“人民之子”
的当权层以市侩丑行和卑劣本质,号召群众参加改造社会的实践,是一部具
有批判现实主义倾向的杰出作品。
(吴根成)
《松迪亚塔》史诗。共18 章。黑非洲著名英雄史诗。史诗由世袭史官、
“格里奥”(民间艺人)用口头说唱流传下来。几内亚文学家尼亚奈根据科
罗村的“格里奥”库雅泰的口头演唱,用法文记录整理而成。全称为《松迪
亚塔,或曼丁人的史诗》。出版于1960 年。《松迪亚塔》是一部既有神话色
彩,又有文献价值的长篇英雄史诗。它歌颂13 世纪马里帝国的“国父”松迪
亚塔一生的非凡经历和光辉业绩。史诗开篇追述古代曼丁(今马里、几内亚
一带)历代国王的业绩后,笔锋一转,引出主人公松迪亚塔。其父为雄狮(即
狮子图腾),其母为水牛(即水牛图腾),系第二房妻室。出生后,先知预
言他将继承王位,即遭王后迫害,经历了疾病和贫寒。成年后,父王去世,
太后专权,他和母亲被迫流亡国外。但不幸和苦难磨炼了他的坚强意志,造
就了他高超的武艺和谋略。此时,索索国入侵,大后和新王弃国而逃。他挺
身而出,联合一些国家和部落,组织义师进行抗击。在人民的支持和山、水
等神的帮助下,经过几次大战,终于消灭敌人,收复国土。开创了盛极一时
并延续二百多年的马里帝国,使古老的曼丁永垂史册。《松迪亚塔》塑造了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理想的民族英雄松迪亚塔的形象,描述了非洲人民光
辉的历史传统,表达了非洲人民驱逐殖民者、收复国土、重建独立国家的愿
望,反映13 世纪上半叶西非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具有文献价值,兼有神
话色彩,被译成多种文字,为各国读者所喜爱,亦为史学家们所重视。
(吴根成)
欧洲各国
俄苏
《伊戈尔远征记》俄国古代英雄史诗。作者不详。成书于1185~1187
年。作品以12 世纪俄后期基辅王公伊戈尔远征失败的史事为根据。波洛夫人
侵占了古俄罗斯的东南部领土。伊戈尔在征讨途中不顾种种恶兆,鼓励士兵
勇敢参战,“为王公寻求荣光”。第一天击溃敌军。第三天俄罗斯军队损失
惨重,伊戈尔被俘。波洛夫人乘势入侵,“悲哀在俄罗斯国土上奔流”。基
辅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吐露“含泪的金言”,号召诸侯消除内江,团结对敌,
报仇雪耻。伊戈尔的妻子挥洒热泪为丈夫祈祷。伊戈尔终于逃了回来,溪流、
山鸟、人民都在迎接这位英雄。作品以民歌笔调描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并
使其人格化,从而加强了作品的爱国思想和抒情气氛。史诗在俄国文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深远影响。
(张新莉)
罗蒙诺索夫(1711~1765)俄罗斯天才的学者、卓越的诗人,唯物主义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生于霍尔摩奇雷市附近米莎尼村的一个农民家
庭。1730 年,人莫斯科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1736 年,进彼得堡俄
国科学院深造,不久赴德攻读自然科学,研究采矿技术。1741 年回国后,终
身在科学院任职,并肩负起启蒙教育的重任。在《论物体的固态与液态》一
文中,提出物质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