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现夫妻离别后的思念心情。这一首是原诗的第五首,是男赠女。表现了丈
夫对妻子的思念。其中以采取兰蕙花无人共赏表露自己的思慕,以鸟虫之巢
居穴处能预知风雨来说明未经离别的人,不能了解自己此时此刻的痛苦,心
理描写极其细致,抒情真实动人。
(汤万文)
潘岳(247~300)字安仁。祖籍蒙阳中牟(今属河南)。西晋文学家。
曾任司空掾、太尉掾、河阳县令、怀县令、太傅府主薄等职,后死于“八王
之乱”,夷三族。潘诗今存18 首,《悼亡诗》三首是其代表作,比较有特色
的诗还有《关中诗》16 章。潘岳的辞赋题材广阔,表现手法灵活,在西晋文
坛上独树一帜。除了诗赋之外,潘还“善为哀诔之文”,今存诔、哀辞、祭
文等20 多篇。《隋书·经籍志》录有《晋黄门郎潘岳集》已佚。明人张溥辑
有《潘黄门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刘生)
《悼亡诗》诗歌。晋潘岳作。《悼亡诗》共三首,内容都是伤悼亡妻的。
以“荏苒冬春谢”一首为代表。写妻子死后葬毕,自己将要赴任时的哀伤心
情。人已经死了,但遗物还在,触目惊心,引起自己沉痛的哀思,情感真切
动人。形容微妙、情景交融,具有深远的艺术感染力。后人写“悼亡诗”多
受他的影响。把“悼亡”作为丧妻之作的代称。
(汤万文)
张协(?~307?)字景阳。安平(今河北安平)人。西晋文学家。曾
任公府掾、秘书郎、华阳令等职。惠帝末年,天下动乱,协辞官隐居,不再
复出,后逝于家。张协与其兄张载、其弟张亢,均是西晋有名的文人,世称
“三张”。张协诗今存10 余首。《杂诗》十首是张协的代表作。其赋今存6
篇,多系残篇,仅《七命》较完整,《隋书·经籍志》录《张协集》四卷,
已佚。明人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张孟阳·景阳集》。
(刘生)
《杂诗》(秋夜凉风起)诗歌。晋人张协的代表作。共十首,内容比较
广泛。“秋夜凉风起”是其中一首,写女子怀念丈夫。其特点是通过景物的
变化,以抒发思妇深切怀念游子之情。感物怀远,情景结合。思妇听到蟋蟀
哀鸣,看到飞蛾拂烛,庭草铺地,青苔满墙,蜘蛛结网,房空无人,不由得
想起远役未归的丈夫,哀伤不已。语句明白流畅,风格纯净和婉。对后世抒
情诗的创作有一定影响。
(汤万文)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山东省临淄区)人,西晋诗人,
词赋家,出身寒微,勤奋好学。为了阅读更多的书籍,要求做过秘书郎,后
来退隐,广泛搜集材料,精心构思十年:写成《三都赋》,名动一时,当时
豪贵之家争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他的诗格调高亢,语言朴素自然。《咏
史》是代表作,艺术成就最高,笔力遒劲,风格雄健,托古讽今,直刺时弊,
表现了作者对门阀制度的愤慨,反映出作者蔑视权势决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其诗现存14 首。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杨桂芹)
《咏史》诗歌。左思作。主要揭露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或表达自己的壮
志豪情,或抒发有志难酬的苦闷,笔力雄健,风格豪壮,继承了“建安风骨”
的传统,成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太康作家。《咏史》诗共八首。其二“郁郁涧
底松”一诗托物言志,以古讽今,揭示了门阀制度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
下僚”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其四“济济京城内”以对比的手法揭露贵族生
活的豪华,歌颂杨雄的穷居著书并肯定他的英名不朽。其五“皓天舒白日”
前半部分描写宫殿壮丽,反衬自己心胸高洁和对富贵的鄙视,后半部分表示
决不攀龙附凤,要象古代的高士那样高蹈避世,洁身自好。其六“荆轲饮燕
市”借歌咏荆轲悲歌慷慨,旁若无人的豪侠之气,表达了作者对豪门权贵的
蔑视。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诗人影响很大。
(杨桂芹)
《娇女诗》诗歌。左思作。该诗以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使用俚语,生
动地描绘了两个小女孩的天真顽皮的情态。使两个幼儿的形象跃然纸上,声
态并作,极为生动逼真。这首诗在题材上是个创举,对后来诗人影响较大,
如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某些段落,李商隐的《娇儿诗》等
都受到它的影响。
(刘思俊)
《三都赋》辞赋,左思作。由《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
部分组成。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形式创作而成,但
内容更加丰富,辞藻也更为宏丽。三赋分别叙述蜀地的雄伟山川及名物特产;
吴地的繁华富饶;魏都宫室府舍的华丽雄奇等。赋中对各地风谣歌舞、风俗
人情等也多有描述,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三赋各有重点,各有详略,
相互映照,各具特色。
(刘思俊)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
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历任祭酒、著
作郎等职。后死于“八王之乱”夷三族。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名的
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多半是乐府诗和拟古诗。
陆机的赋今存27 篇。其文,思想内容比诗赋充实。另外,陆机在史学方面也
有很多建树,曾著《晋纪》四卷等。《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所作诗赋、
文章共300 多篇,今存诗107 首,文127 篇。原集已佚。南宋徐民臆得遗文
10 卷,与陆云集合刻为《晋二俊文集》。明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有《陆平原集》。
(刘生)
《赴洛道中作》(远游越山川)诗歌。陆机作。《赴洛道中作》共二首,
这是第二首,《晋书·陆机传》云:“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这两首诗
是他在太康末年赴洛阳途中所作。描写他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物和自己哀伤
的心情。语言雕琢工丽,象“抱影”、“衔思”等,可谓极尽锤炼之工,清
新感人。
(汤万文)
刘琨(270~317)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西晋诗人。
年轻时有“隽朗”之誉,以雄豪著名。历任并州刺史、司空等职,后被段匹
杀害。刘琨为文情辞恳切,文清意畅。其诗“善为凄戾之词”,仅存4 首,
以《扶风歌》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 卷,又《别集》12
卷,均佚、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刘生)
《扶风歌》诗歌。刘琨作于公元307 年。《乐府诗集》录刘琨《扶风歌》
九首,属《杂歌谣辞歌辞》。九首,实际上是一首的九解,《乐府》每四句
一解。扶风,郡名,郡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这首诗作于永嘉元年(307)任并
州刺史时,他从洛阳赴晋阳的途中。诗中描述了他去晋阳途中的巡遇和见闻。
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怀恋,对艰苦历程的感叹,同时借李陵事件来表露对晋朝
的耿耿忠心。悲歌慷慨,豪壮多气。
(汤万文)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严文学家、
训诂学家。官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后被敦所害。敦卒,
追赠弘衣大守,博学有高才,好古文奇字及阴阳历算。所作《游仙诗》、《江
赋》、《南郊赋》等诗赋,皆有可观。《尔稚注》、《方言注》以晋代语言
解释古语,为研究汉晋语言流变的重要资料。又注《三苍》、《穆天子传》、
《山海经》、《楚辞》、《子虚赋》等凡数十万言。后人辑有《郭弘农集》。
(刘生)
《游仙诗》晋代流行的以描述“仙境”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梁
萧统《文选》列“游仙诗”为一类,选录晋代诗人何劭《游仙诗》和郭璞所
作七首,“游仙诗”由此而得名。后世文人亦颇有以此为题的作品。郭璞的
《游仙诗》最为著名,今存诗14 首。大抵借游仙以咏怀,蔑视权贵,否定朱
门,表现对混浊现实的不满。如其中一首:“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
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词采清新,文风质朴,有一定的真情实感,故《诗
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刘勰誉其诗“挺拔而为俊矣”(《文心雕
龙》)。表现了愤世疾俗的情感,但也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汤万文)
干宝(生卒年不详)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县)人,东晋著名史学
家、文学家。博学多才,元帝时召为佐著作郎,领修国史,曾著《晋纪》,
时称“良史”。又出任山阴令,升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左长史,迁教骑
常侍。《晋书》有传。《搜神记》是其编写的我国现存较完整的一部讲鬼神
灵异的志怪小说集。其中保留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是魏晋小说的代
表作,对后世小说、戏曲有很大影响。原有30 卷,宋时散佚,明人胡元瑞辑
存20 卷。
(刘生)
《干将莫邪》小说。干宝编辑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的一篇。写干
将和莫邪夫妻为楚王铸剑,三年方得雌雄二剑,干将携雌剑去见楚王,楚王
怪雄剑不至,盛怒之下,杀了干将,他的儿子赤长大后为父报仇的故事。小
说情节离奇荒诞,带有迷信色彩,但却深刻地表现了横遭迫害的人民向残暴
的统治者复仇的强烈愿望,并且使人们看到了这样的结局:被压迫者最终必
然战胜压迫者。鲁迅的小说《铸剑》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写成的。
(汤万文)
《韩凭夫妇》小说。干宝豹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的著名一篇。写宋
康王见韩凭的妻子何氏美貌,强夺过来,并令韩凭去服苦役修筑青陵台,逼
得韩凭自杀。何氏得知死讯,暗用草药腐蚀衣裳,借与康王登青陵台之机纵
身崖下,因衣裳朽烂经不住随从手拉,终于堕崖而死。并留遣言于衣带上,
要求将其与韩凭合葬。康王不允。然而一夜之后,在两座坟墓顶上各长出一
棵大梓树,十天之后,树干粗至一抱,且两棵树干弯曲相连,树根在地下盘
绕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相连。夫妇二人之魂化作一对鸳鸯,早晚紧紧依偎,
悲哀鸣叫。当时,宋人对此非常同情,就将这两棵树取名为“相思树”。
(汤万文)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
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出身名门贵族,曾做征两将军庾亮参军、江州刺
史等官,后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有“王右军”之称。王羲之的主要成
就是书法。他吸收众家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格。他不但擅写楷书,还擅写草书、行书。笔画遒劲、很有气势。后人曾用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评论他的字。有“书圣”之称。在文学方面也很有
成就,《兰亭集序》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也是他散文的代表作。现存王羲之
的散文有27 篇,但大多是书笺杂帖,风格疏朗简净而韵味悠长。有《王右军
集》。
(景年松)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兰亭宴集序》。散文。王羲之作。东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春天,王羲之与谢安等41 人在会稽山阴举行了一
次盛大集会,他们临流赋诗,各自抒发自己的抱负与情怀,后辑为《兰亭诗》,
包括21 人的37 篇作品。《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在
序言中,作者极写聚会的盛况。首先写环境之幽美:“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面对这样的景象,作者内心是极其欢愉的。但下
文笔锋突转,写人与人相处中,很快就会度过一生,格调由欢快转为悲伤,
但他并不象一般士大夫一样宣扬”人生无常”、”及时行乐”,而是有力地
驳斥了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论调,指出了它的荒诞,具有一定
的进步意义。通篇语言流畅,不加藻饰、通俗自然,并较多地运用骈句,骈
散结合,灵活自如,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景年松)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浔阳柴桑(江西九江市)人。东晋
著名诗人。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思想,有“大济于苍生”的吉向。但他并非出
身士族,随着东晋门阀制度的发展,在仕途上一再遭受打击与排挤,直到29
岁时才得以出仕。一生只做过一些小官。为官期间,看到政治的黑暗,不愿
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于41 岁时辞去彭泽县令,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