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55部分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55部分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海平民学校、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梦珂》,
后又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艺界的广泛注意。1928 年,与沈从文、
胡也频等组织“红黑社”出版《红黑》半月刊。1931 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并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月刊,1932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
年发表中篇小说《水》,描写了旧中国农民无穷无尽的灾难和他们最初的觉
醒、团结和反抗,是她创作上的飞跃。1946 年至1948 年在农村深入生活,
参加了几次土地改革,写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于河上》,曾荣获1951
年斯大林奖金二等奖。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和《文艺报》、《人
民文学》主编,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
妇女联合会理事。

(赵伟)


《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丁玲著。发表于1928 年2 月。作品以
莎菲与凌吉士的爱情为主线,与苇弟的关系为副线,相互交错地展开情节,
运用日记体这一人物自白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莎菲型”的小资产阶
级知识青年女性的形象,反映了20 世纪20 年代未,仍站在“五四”思潮水
平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青年,对社会的不满和精神上的苦闷、追求与绝望。
作品所描写的莎菲,是一个受过“五四”精神洗礼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她
对封建礼教有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追求自由恋爱,卑视社会的一切习俗;
但她不孤芳自赏,多愁善感,远离群众和所处的时代浪潮。在艺术手法上,
《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心理描写与抒情见长,体现了作家早期创作的艺术风
格。

(赵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小说。了玲著。1948 年出版。作品写1946
年初秋,华北地区桑干河畔暖水屯农民斗地主闹翻身的过程。细致而深刻地
揭示了农村各阶级错综复杂的关系,各种人的动向,思想和精神状态。它塑
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主,其中着力刻画了地主恶霸钱文贵的形象。文中通
过对他狡猾多变的活动手段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的反动本质,反衬
出土改运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作品还描写了干部的思想变化发展,写出了
他们内心矛盾和在斗争中成长变化的过程。作品从多方面展开各种矛盾和斗
争,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民战胜封建势力取得翻身解放的伟大
胜利。它是反映土改运动的最优秀作品之一,曾荣获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金
二等奖。

(赵伟)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现代小说家。小学未读
完,即因家贫考入成都第一师范就读,因反对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流浪到
云南、缅甸、新加坡等地。1930 年因同情缅甸农民的暴动,被英殖民当局逮
捕,被驱逐回国。1931 年夏到上海,与沙汀一道学写小说,得到鲁迅的帮助。
1932 年参加左联。1933 年被捕,在鲁迅及左翼文化人士的帮助下获释。建国
后,任重庆文化局局长,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担任四川作协主
席。艾芜创作颇丰,写了大量的短篇中篇小说和多部长篇小说,还写了许多
散文、杂感和理论批评文章,影响最大的是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周立勋冯恩大)


《南行记》短篇小说集,艾芜著。1935 年12 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
版,收短篇小说8 篇;1963 年11 月作家出版社重印时,收中短篇小说24 篇。
《南行记》以一个流浪的下层知识分子的辛酸经历,及其在流浪中的见闻、
感受,艺术地描写了南中国边远省区和南亚部分地区的生活情景,塑造了一
群具有野性不驯之美的下层人物典型,他们中有抬滑杆的、马头哥、流浪汉、
强盗、小偷、偷马贼、走私犯等。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
憎恨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感情。小说集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观抒
情性强,写的多是奇人奇事,奇情奇景,滔滔的江水,险峻的山岭,饥饿的
山村,荒芜的园地,出没的禽兽,荒村野店的流浪汉,监狱中动人的歌声,
无不染上浪漫主义的情趣。其风格清新、明快、朴实、自然,是一部颇有特
色的短篇小说集。

(周立勋冯恩大)


《山峡中》短篇小说,艾芜著。《南行记》中很有特色的一篇。小说写
魏大爷一伙原是“老实而苦恼的农民”,为生活所迫才沦为窃贼,“在刀上
过日子”,但仍有着善良的心和豪侠的气度。魏大爷的女儿“野猫子”还存
着重稚之心,似乎还应在妈妈怀里撒娇,但却随着父亲在行中熟练地伴演着
角色。特殊的生活养成了她特殊的性格,外刚内柔,铁石心肠中还有未混的
善良秉性,在发现了“我”的异己思想后,仍然留下了三块钱让“我”另找
出路,这个人物被称为中国式的吉卜赛姑娘。《山峡中》反映了那些被社会
鄙视的人们心灵中某些闪光的东西,表现了作者对那些采取非常手段回报旧
社会的被侮辱被损害者怀有很深的同情心。

(周立勋冯恩大)


《南行记续篇》短篇小说集。艾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出版。
1961 年作者又到云南一带旅行,旧地重游,写下了《续篇》中的12 篇小说。
与《南行记》一样,《续篇》也是用手记的形式写的;但又与《南行记》不
一样,《续篇》以饱满的热情、诗一般的语言、特异的色彩描述了南疆人民
崭新的生活和巨大的变化。作家刻划了一批南疆各族人民新一代的形象,展
现了新的社会风貌,也写了老一辈的形象。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旧社会
的愤然批判和对新社会的诗意札赞。《续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平淡的
事件写得委婉细腻,娓娓动听;离奇的情节写得合情合理,充满诗意;结构
灵活,具有散文风采;语言含蓄,意境深邃。

(周立勋冯恩大)


沙汀(1904~)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现代小说家。1922 年考入成
都省立第一师范。1926 年在四川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活动。1929
年到上海,与任白戈、杨伯凯等几位同乡合办辛垦书店。1931 年开始创作并
得到鲁迅的帮助。1932 年加入左联,曾任执委。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与何其芳、卞之琳去延安,任鲁艺文学系代主任。后随贺龙去晋西北和冀
中,写成了著名传记文学《随军散记》。1940 年去重庆,在中共南方局领导
下作文艺界的组织工作。皖南事变后回到故乡从事创作,直到全国解放。建
国后,历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作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作协副主席。沙汀创作颇丰,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在其香
居茶馆里》,长篇小说有《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还写了许
多散文。

(周立勋冯恩大)


《围兽记》长篇小说。沙汀著。1945 年重庆新地出版社出版。小说描
写四十年代初期四川一个小镇上一群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与挣扎。他们在抗
战开始时,曾怀着满腔热忱举办救亡演剧活动。可是在时局逆转之后,他们
只好各走各的路,有的做了小学教师,有的做了家庭主妇,有的甚至做了地
方乡绅的少奶奶,犹如一群“困兽”陷于窘境。他们再次筹备演出时,由于
地方当局的刁难、威胁,终于失败。小说还展示了人物之间的爱情纠葛和精
神上遭受的沉重打击。有力地展示了困兽犹斗的主题,即这群爱国知识分子
没有泯灭爱国热情,仍思奋发抗战,但又无力冲破社会“铁笼”的桎桔,只
能在精神矛盾和痛苦中死命挣扎,牛柞、田畴、章桐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感人。
全书采用网状结构,情节展开有主有次,穿插合理,细节生动真实。

(周立勋冯恩大)


《淘金记》长篇小说。沙汀著。写成于1941 年秋,1943 年5 月重庆文
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故事围绕1939 年冬北斗镇上开发烧箕背金矿事件展开。
此矿是地主何寡妇的坟山,但她迷信,宁要“风水”,不要黄金。哥老会头
子林么长子和地痞恶棍白酱丹为争夺山地展开了激烈争斗。在遭到何寡妇拒
绝后,双方背着何家动手挖金,何寡妇靠联保主任的力量制止了他们,白酱
丹却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支持下迫使何就范。这时粮价大涨,白的合伙人放
弃淘金去干囤粮勾当,不久白也加入到了粮食投机中去,很快发了大财。小
说深刻地表现了四川地方统治势力之间互相吞并的斗争,同时揭露了国民党
中央机构迁入以后,与地方势力勾结,搜刮民脂民膏的丑行。小说情节单纯
集中,细节丰富生动;善于在冷静的叙述中,用人物的言行来塑造人物性格;
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使小说形成了一种纯朴洗练而含蓄深沉的风格。

(周立勋冯恩大)


《在其香居茶馆里》短篇小说。沙汀著。发表于1940 年12 月《抗战
文艺》6 卷4 期。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联保主任方治国和土豪邢幺吵吵围绕兵
役问题发生的一场冲突。联保主任方治国是一个奸猾胆怯、善于看风使舵的
“软硬人”,听说新县长要整顿兵役,匆忙密报,致使4 次缓役的邢幺吵吵
的二儿子被抓壮丁。邢幺吵吵是个横行乡里、吵吵嚷嚷不忌生冷的“活炮性
子”,当他在其香居茶馆里遇到方治国时,便又吵又打。正当二人打得鼻青
脸肿时,受邢幺吵吵之托进城打听消息的蒋门神回来说:邢幺吵吵的二儿子
已被新县长放了。这场闹剧生动地暴露了抗战时期国统区在兵役问题上的黑
幕,暴露了反动政权的腐败和豪绅地主横行不法、营私舞弊的丑恶本质。小
说情节简单,场面集中,人物栩栩如生。是作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五
四以来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周立勋冯恩大)


《还乡记》长篇小说。沙汀著。1948 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小说写
主人公冯大生是山区农民的代表,勤劳、朴实、善良,被抓了壮丁,由于忍
受不了军营里的种种摧残,当了“逃兵”。他逃回家乡,本想好好安排一下
自己的生活,然而自称“抗日”政府领导下的“保队副”竟霸占了他的妻子。
难以容忍的耻辱使他想拼个你死我活,甚至还想利用乡长和罗懒玉的表面不
和,去乡里告状,结果他的上告落了空。冯大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认识到
蛮干不行,对现存的秩序不能抱幻想,只有反抗才有出路,他组织群众同徐
烂狗、罗懒玉展开了斗争。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触,遵循生活的逻辑,真实
地写出了冯大生性格的发展轨迹,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抨击了国民
党基层政权的种种罪恶。

(周立勋冯恩大)


凌叔华(1904~1990)原名凌瑞堂,广东番禺县人。现代女作家。幼时
习绘画,1922 年入燕京大学学习外语。1924 年开始发表小说。1929 年任教
于武汉大学。曾主编《武汉文艺》。1940 年任教于燕京大学。1947 年随丈夫
陈源去法国,后居英国。1956 年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任中国近现代文学教授。
1967~1968 年去加拿大教授中国近代文学回英国后曾应伦敦大学等高等学
校邀请讲授中国近代文学及中国书画课程。1972~1981 年期间曾五次回国观
光。凌叔华著有《花之寺》、《女人》、《小孩》、《小哥儿俩》等小说集。
出版散文集《爱山庐梦影》。凌叔华的绘画在英、美等国也很有影响,曾在
英、美、新加坡等地举办过数次个人画展。

(周立勋冯恩大)


《绣枕》短篇小说。凌叔华著。发表于1925 年3 月。作品描写一个旧
家庭中的一位大小姐,为了与“白总长”家里攀上亲事,精心绣制了一对花
鸟靠垫,并设法把它送进白总长家,不料这对靠垫刚一送到白总长家,就被
一位喝醉了酒的客人弄脏了。作品以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含蓄地表现
了女主人大小姐渴望婚配的细微心理及其幻想的破灭。鲁迅说她生动地勾画
出了“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马素君)


戴望舒(1905~1950)浙江余杭人。现代诗人。1923 年开始从事文学活
动。代表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旱期诗作受中国古典诗词
和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讲究意蕴,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音节结构,
又由于个人情感经历的曲折,常常表现出忧伤、哀叹、怨惋的情调。他是三
十年代上海“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抗战爆发,在民族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