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证佛法-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可以做到让它停止。但是必须要身体绝对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再要硬性控制意念,脑神经就会错乱,所以,气脉就有如此重要。在身体尚未健康时打坐,观念一错误就会导致神经问题。许多搞宗教的人,都遭遇这种情形,就是因为生理、心理都不健康。绝对健康的人才能够修道,才能够谈明心见性。至于那个心是怎样明的呢?怎样见的呢?教理与功夫,都要一样样配合,楞严经已露了一点消息,你们要用智慧去参啊!
关于瑜珈师地论,重要的部分将依次介绍,瑜珈师地论的内容,可说是美不胜收。
禅宗是用般若谈法性,唯识则偏重于法相。般若这一派学问,根据一般后世佛学问的说法,是龙树菩萨的系统,我们也顺着这么说。唯识与龙树有关,也是这个系统来的。性相二宗,在这一两千年以来,印度同中国一样,都是为这两个问题互相争得厉害。
性宗以般若为宗,认为毕竟空,彻底的空;相宗以唯识为宗,认为胜义有。所谓胜义有就是说:一切万有的现象与作用,都是空的,无自性,但是“那个”东西,形而上的“那个”叫做胜义,是真有的,不过不是世间法的有,而是有这个功能。世上一切万有的功能,都是由它生的,不是没有。胜义有及毕竟空,两派争得很厉害,是学术意见之争。在我看来,般若都是讲有,唯识恰恰讲空,有些人拿着鸡毛当令箭,争来争去,真是无聊。
为什么说般若谈有?心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他没有说:舍利子,是诸法空“性”。诸法空相,一切相空了。最后告诉我们:真实不虚可见是有
唯识宗呢?以五经十三论为宗,解深密经上佛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 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 恐彼分别执为我
这明明是讲空嘛!佛不是说得很清楚,还有什么好争的。不过没关系,读书人不争论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呢?读了书就是要争,争名嘛!(众笑)
这两个系统后来有一点不同,所以达摩祖师要我们以楞伽经为根本。楞伽经是性宗、相宗主要的经典,也是禅宗及唯识宗的主要经典。既然谈到楞伽经,又非懂得唯识法相不可。再回转来看禅宗,每个祖师,从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没有一个人不通教理,经教全通达了,最后摆脱经教而学禅。现在的人经教半点也没研究,还动辄就说是禅宗。
我们先说明白这些道理,才能再谈用功的方法。
玄奘法师所作的八识规矩颂中提到第八识的偈颂,性唯无覆五遍行,阿赖耶识无所不在,但如不因意等七个识起作用,非但不自造作善恶两业,而且不与染法相应。所以说它“无覆无记”,把阿赖耶识转为白净识,就可以明心见性,也就是回转为如来藏性。没有回转过来之前,无明的这一面,都属于阿赖耶识。
“五遍行”是作意、触、受、想、思。这五遍行千万要记得,打起坐来做功夫才容易得力,才能够穷理,就是法眼禅师所讲:“理极忘情谓”。教理通了,这些了解了,做起功夫来才有用,理不通不行。这五遍行在前五识里有,第六识也离不开它,第七识也有它,第八识也跑不掉,你看这五遍行多厉害。整个都是它,所以称遍行。
大家做功夫时,有没有把五遍行与五阴配合研究?两者的关系要搞清楚,如果这个观念弄不懂而要参禅做功夫,乃至明心见性,你能见个什么性?五阴:色、受、想、行、识。五遍行里头也有个想,这两个想是否为一个想?或是二想?也要分得清楚。
我们打坐坐不好,是因为妄念空不掉,为什么空不掉呢?因为五遍行到处都在,所以妄念如何空得掉呢!触:身体是否舒服?气脉通不通?一触就受,感受一定知道。想:清净一点时,觉得一点妄想都没有,你自以为没有妄想,那正是思的境界。波浪性的妄念起动谓之想,像心电图慢慢地动,好像看不出有妄想,这就是思。这五遍行的五个东西,在八个识里充满着,从未间断过。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正是五十一个心所里头的睡眠,好像人昏过去闷绝了,或累极睡着了。唯识讲这种现象是无心睡眠与闷绝,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但那不叫做空,若叫做空的话,那时冥顽不灵的顽空。
我们今天学禅,要开创新方法,不能再用老法子。不一定见桃花而悟道,世界上什么花都有,现在还有塑胶花呢!科学时代要科学禅,要把心理分析得清清楚楚,注意啊!今天科学愈发达,对我们学佛学道愈有帮助。这个时代的人修道,应该比过去的人容易才对,因为有许多科学的理论,给予事实上的帮助。可是一般人还停留在落伍的过去,真是“几多鳞甲为龙去,虾蟆依然鼓眼睛。”鳞甲都变龙飞上天了,田里的虾蟆还在那里呱呱叫,鼓着眼睛大发牢骚。科学在进步,所以学禅要改个方法了。
阿赖耶识等八个识,在未明心见性以前,五遍行一定存在其中的。见道证果,五遍行便转成妙用。八识规矩颂二: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下面两句要注意: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人在临死前,昏迷了,前五识逐渐散坏,阿赖耶识最后才走。投胎时,则是阿赖耶识最先来。
现在科学时代,佛学有些问题来了。请问刚刚死的人,眼睛马上挖下来,放冰库里,可移植给别人,那么这眼识死了没有?
同理,肾脏移植时,肾脏的命根死了没有?
还有,佛经上讲投胎的成胎的过程,当然讲心脏。请问:现在心脏可以换上化合物的、铁的,而且人还都可以活着,这又是什么道理?我们做佛弟子的,这些问题不能不补救,不能勉强维持原说。
现在我们来看瑜珈师地论卷一:
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风转故,从此发起身业语业。
此羯罗蓝识初托处,投胎的时候,入胎之时,即名肉心,也当然不离心脏的关系,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死时最后离开。这里有个问题,那么现在的医学把心脏换了而可活,所以科学进步了,也发现与佛经有许多相冲突的地方,但对佛经的证明以及修行上,却是有莫大的帮助。古人翻译佛经,心与性界限分不清楚,有时把本体叫心,妄心,攀缘心,也是心。有时候性能叫性,明心见性也是性,性质也是性,人性叫性,男女性欲也叫性,发了脾气叫急性,究竟此“心”此“性”是哪个心?哪个性?搞不清楚。所以连玄奘法师算在内,用肉心这两个字,用得太武断了,是有问题的。但古今字汇不同,他也没法。
人死了,意识先离开身体,第七识也先没有了,在全身还没有完全冷却之前,第八识仍没有离开。趁着眼球这一点暖、寿、识的余力还在时,如果赶快把眼球挖下来,仍可移植。这种余力有个例子,就是把蚯蚓切成两头,两头都在滚抖,请问它的“心”究竟在哪一头?又如一种灵蛇,把它砍成三段,三段都在跳,如果这条蛇是山里的话,那段蛇头立即去找药草,相传云南白药就是这样发现,找到药草回来,马上自己把三截接起,又变成一条蛇了。请问蛇被砍成三截时,心在哪一截?
古人对这个问题有个答案,就是说当蚯蚓被切成两段时,不是心不心的问题,这叫“余力未断”,是心的业力所起的作用,称为余力未断。等于我们死了,身体还未完全冷却时,眼睛马上挖下来,这时眼识的余力还在。但医院处理却马上把它冷藏起来,这时不是又把余识冻死了吗?这又是什么道理?
所以现在学佛的人要注意,不要自己关起门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必须把佛学和科学配合起来。我们求道做功夫之所以不能进步,是因为求证的方法都是茫茫然,外加自我陶醉,自欺欺人,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我们这一次,特别要把物理同心理两方面的资料,找出来讨论,要大家特别注意。
第十七讲
内容提要
说圆悟勤
闻思修是什么
信之难
说定
昏沉定世间定
修定
修空与枯禅
修有与紧张
调整色身
我们的课程,照预计时间已过了一半以上,但对于修证课程的内容,似乎还不到皮毛的十分之一。所以深深体会到,佛说法四十九年,却说没有真正说上一个字,就是这种感觉,很着急。
因此,心里想变更一个方法,好让大家得到利益,至于大家能不能受益,就不得而知了。这一两天,想到了很多方法,直到上课前,才决定用禅宗公案。这个公案曾写出来过,是为了一个朋友写的,当时他在医院正处于紧急状态,结果已来不及了。
这个公案,参禅的人要特别注意,乃至于学道家、密宗的人,都要特别注意。这个公案是南北宋时代最有名的禅宗大师圆悟勤(指月录卷二十九)。
南北宋时代的圆悟勤禅师,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人物。严格研究起来,宋代理学家的思想发展,及修养的变化,都与圆悟勤禅师有关系。圆悟勤的大弟子,就是南宋鼎鼎有名的大慧杲禅师。大慧杲以后,禅宗就慢慢没落。到了元明,就更加衰落了。
圆悟勤是一个了不起的禅师,也可以说是由唐以来,禅宗修证即将结束的一个阶段。圆悟勤之好,在于学问好,修持好,样样好,足以作为修证榜样。他是四川人,以前有个朋友说:中国每一个朝代的末期,第一名状元都是四川人。还有一个朋友说:武则天是四川人,王昭君、杨贵妃等美人,也都是四川人;到了朝代更替,大禅师也都是四川人,这就很妙了。
圆悟勤家世儒宗,读四书五经,以孔孟为教,世间的学问研究得很好。据传记上说,他“目记千言”,记忆力之强如此。小时候有一天到了一个庙子去玩,庙里有佛经,他拿起一本佛经看,就傻了,当时,“三复怅然,如获旧物。”第一次看佛经,就自然被吸引住了;再看,舍不得马上丢,看了一段,又回转来看,如此三次。读完了佛经后,很难过,好像掉了东西一样,非常惆怅。便想,我过去前生一定是个和尚,便要求家庭准许他出家了。
研究高僧传记,发现其中十分之六七,都是儒家的家世,开始完全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反对佛教,结果成就的,都是这一类的人。这也是个话头,是个大话头,自己去研究。
圆悟勤出家以后,就跟着一个法师学教理,以他的天资,佛学的道理通透极了。这时,有个机会来了,他生一场大病,病得快死了。据后来他成道得法后,上堂说法所讲的情形是:我那时候的确死了,只觉得前路是黑茫茫的。总算给他一挣,我不能死,还没有成道,给他又蹦回来了。
这里头是个问题,是不是人死了以后,有这个勇气可以蹦回来?如果拿唯识学来研究,圆悟勤不一定是真死了。比方说抗战时军中有位朋友,被炮弹打死了,后来又回生。事后说,死是很痛快的,子弹打过身上冰得无法形容,非常痛苦,痛苦以后,感觉非常舒服,那种舒服只有一刹那,一感觉舒服就完了,死过去了。刚死的时候,先是什么都不知道,茫茫然,空空洞洞的,的确是中国人形容的“黄泉路上”,灰灰黄黄的一片。以后怎么活过来也不知道,只感觉自己好像在跳板上一样,就是那么一翻,就回来了。这不是全死,阿赖耶识还没有离开,这一种现象在中国礼记上称作假死。
圆悟勤禅师所讲的死究竟如何,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学佛修道是科学的,不是随便讲,该怎么信就怎么信,并不是不信,而是对自己修道应该负责,不能盲目的自欺。
圆悟勤活过来以后,觉得佛学到此时什么用都没有,深深感觉研究学理,不能了脱此事,必须要修持。他对师父表示,要另投明师,走修证的路子。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而他认为当时念经是声色中求,于是他走了,到当时禅宗很有名的真觉胜禅师那里去求法。真觉胜禅师是悟了道的,名望、道德、修持功夫都很高,圆悟勤去看他时,他正在生病,膀子上生疮,很痛苦,疮烂了,流出血来。圆悟勤一到,向他跪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