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扮仙记 >

第572部分

扮仙记-第572部分

小说: 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这几年乔木表现不错,燕城主愿意高看儿媳妇一眼的原因。

    两个儿子没有跟兄长争什么的意思,问题是根本争无可争。

    看着燕城主确实为难,两个儿子表示,父亲跟兄长若是放心,他们愿意在燕城镇守。

    燕城主看向儿媳妇,不是乔木小人,而是他也有孩子在的,为母则强,等京都稳定了,燕氏坐稳了天下,燕城谁守着都不重要。

    乔木:“父亲一路远去京都,身边怎么能没有人服侍呢,儿媳妇同平哥虽然有心,但到底不方便,平哥还是太小了。况且儿媳妇身子重,三月以内都不宜出行,就让儿媳妇留在燕城吧。”

    要换成其他的女人肯定不成,可要是少城主府的少夫人,镇守燕城那真是没有问题的,民间威望够高。

    燕城主看看儿媳妇,说实话,这是最妥当的安排,难怪儿子看重乔氏,确实够稳重,知道以大局为重,没有因为夫君得意,立刻去夫贵妻荣。

    最尴尬的是两位小叔子,这事上他们就是听从安排的份:“我们愿意留下,协助嫂子。”

    燕城主:“好了,就像你嫂子说的,我燕氏本就人丁单薄,还是跟着为父身边去京都,为我燕氏壮势气好了。”

    这就是同意了乔氏的说法,两个小叔子心说,看吧连女人都比他们有地位。

    燕城主:“如此你且安心在燕城,燕阳那边你放心,只要为父在,没有女人能越过你去。”

    乔木笑了,笑的春暖花开的:“都是儿媳妇应该做的,谢过父亲大人为儿媳做主。”

    燕城主看着乔氏的笑脸,就觉得怎么感觉不太协调呢,明明笑的挺好的,自己愣是觉出来点不一样的意境,定然是自己想多了,而且作为公公也不能盯着儿媳妇看呀。

    乔木心说,不是没有女人能越过我去,是除了我根本就不能有别的女人,看来老公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呀。叹口气,还是那句话,悔教夫婿觅封侯。家里又要不消停了呢。

    乔木留下了,思喜燕城主根本就带不走,离开娘就哭得风云变色的娃娃呢。

    平哥绷着一张胖脸拉着娘,拉着妹妹:“我能跟娘在一起吗。”

    乔木也舍不得儿子,其实儿子留下是最好的,不过燕城主没同意,最荣耀的时刻,燕城主要他们燕氏祖孙三代都在场。

    好吧,这个观点同去了的齐王观点差不多。乔木想说连窝端的节奏呀。不过鉴于,这都是最亲的人,赶紧把想法给打住了。

    思喜还不懂事呢,不过看着平哥的脸色,多少意识到有些不一样,抱着平哥的小胳膊,哭的撕心裂肺的,场面实在是太凄惨了点,乔木心说,自己同闺女感觉是被扔下的一样。

    燕城主心疼孙女:“不然。”

    没有任何不然,乔木赶紧的拉着思喜:“好了,哥哥就是出去一会,没几天就见面了。”

    骗人,来回算一算,至少要半年才能见面的好不好。昨天燕城主就跟孙子交涉过了,所以才要带着孙子一块去京都的。

    燕城主对着小李将军:“李将军,我燕氏的根本就交拖给您了,乔氏腹中有我燕氏的骨血呢。”这话有点重。

    李将军:“城主大人放心,末将不会让燕城有失,誓死效我燕城,守护燕氏血脉。”

    燕城主走了,带走的还有李老将军,以及李将军的家小,说的好听,那是带李氏去京都,封官进爵的,说的不好听,那就是人质。

    乔木都觉得脸红,难得这样的权衡利弊之下,燕李两氏还能保持这么友好的关系。这算是先小人后君子不成。

    燕城主走了,给乔木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班底,属相大人带着一系列信得过的官员都在这呢。要说一句,属相大人是自请留下的,舍不得新接的书馆。

    乔木在燕城该如何还是如何,有了上次乔氏里政的经验,小李将军同属相大人也不避嫌,有事直接过来少夫人这边回禀。

    唯一要说的就是,少夫人管理方式可真是尊重人,给予了他们最大的信任。

    燕城依然如同,燕氏父子在一样的蓬勃发展。少夫人那也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的,没看到齐王在的时候,都要过来掠人的吗。

    燕阳在京都同百官周旋,再三推辞,百官再三请命,真的是实心实意,百分百情愿的请命之后,人家燕少城主才矜持的,不是很情缘的点点头:“好吧,危难之际,既然诸位大人,同天下百姓都信任我燕氏父子,我燕氏男儿即便是在为难,为百姓也只能当仁不让了。”

    听着真的很堵心,燕少城主就这么暂代城主大人的身份,开始处理国事了。

    第一件事就是,齐氏被堵在京都之外,不能寸近一步的王后跟王子,以及齐王的灵柩要如何处理。

    燕少城主办事利索,也不跟百官废话:“齐王最大的心愿就是驻仙台,就让王后同王子们护送齐王的灵柩去驻仙台安葬吧。”

    朝臣们懂了,齐王,就把齐氏给定性了,也是少城主仁善没有赶尽杀绝,给齐王一脉留下些生机,然后就是驻仙台,都用来陵寝安葬之处了,燕氏的态度太明显了。以后这地方那就是封了。

    当然了也有人在想,齐王去秦地的驻仙台做侵凌,那真是讽刺。那里面为了修建驻仙台多少亡魂呀。不能深想,少城主肯定不会是这个意思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秦氏半朝的官员,齐氏容不下,燕氏肯定也不容不下,这事不是燕阳提出来的,而是秦氏自己提出来的,以后人家秦氏要耕读为主,意思不出世了。

    燕少城从来没有走进过王座半步,上朝的时候只是站在文武百官之首而已,回神盯着百官:“你们就是如此料定本少城主的心胸的?”为首的秦氏一派官员:“我等不敢。”

    燕阳:“以后这话不要再提,百废待兴,既然有本事,就都拿出来,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我燕氏都能挺身而出,怎么诸位这时候要缩回去不成。”

    好吧,众位大人都觉得可能是燕少城主顾虑面子,一时半会的还不会动秦氏一系列人员,可没想到人家燕少城主真的是大刀阔斧,用人该怎么用就怎么用过,根本就没考虑过,什么派系的问题。

    当然了一个月之后,燕城主进京,百官回过味来了,人家燕氏根本就不惧怕他们这些官员,秦半朝算什么呀,人家燕氏自己有的是人才,科举出身,燕城主上位之后,直接称呼天子门生。

    这么多的青年学业加入朝堂之后,秦氏派系的官员就这么被稀释了,而且以后都是科举入仕,在没有举荐一说。可不是不用担忧秦半朝的问题了吗。

    京都这边的氏族不乐意,官员不乐意,奈何,人家燕城,秦地,鲁地都习惯了,就他们京都一地的反对声根本就不够用。这么大的改革就这么定下了。

    燕少城主不高兴,不是因为燕城主当了王上,他现在是老二,而是因为进京那么多人,除了儿子,老婆闺女一个没看到。

    心里明白是一回事,不高兴那是另外一回事。好在燕城主还带了好消息,媳妇又有了。这是唯一能安慰的了。

    燕城主没跟儿子谦虚,虽然他这个王位真的都是儿子用粮食换来的,一仗没打,不好意思说打来的,父亲在呢,儿子上位,说不过去。百官也算是见识了燕氏父子不容间隙的关系。

    那真是亲父子呢。难怪人说上阵父子兵呢。

    国号大燕定好之后,等级的皇上,就找守边武将进京了。大齐内部怎么乱,守边没有乱,这得说,燕少城主公关做得好。

    不然就凭这京都那时候的家底,守边的将士怕是连饭都吃不饱。私下的事情不说,人家燕氏的大位也是名正言顺来的,连守在南线的齐将军,齐氏所出手把齐氏大军的人,都二话没说进京了,燕氏父子对于这位识时务的将军表示敬重,这才是真的大义。

    这位将军归顺了,那才是真的天下太平了,这位将军若是反了,怎么都要动干戈的。私下里面,燕阳对着齐将军失礼,躬身九十度:“燕阳代天下百姓谢过将军大义。”

    有这么一句话,将军虎目含泪:“我虽对不住我齐氏几百年的基业,有了少城主这番话,我对得住天下百姓。”

    该说的场面话说了,燕氏父子该做的事一点不手软,兵权必须收回的。

    不过将军护住了齐氏一脉。

第五百七十八章 权贵一家() 
    燕氏父子在京都很快稳定下了局势,面上该做的都做了,私下该做的一样也没少,不光是为了坐稳椅子,更是为了给燕氏子弟,给自己的子孙免去后顾之忧。当断不断必有后患,能干这种大事,都是不是心慈手软的主。

    科考入仕更是京都的一个新风向。没法子,想当官就得按照人家燕氏的规定来。京都这边的官员臣服的表现就是,不在危言耸听的说变革带来的危机了。

    而是上折子请示新上位的燕城主,既然是科举入仕,趁着新皇登基开考吧,大家都想做天子门生呢。燕氏父子笑了,没想到京都还是很容易接收新事物的吗。

    开恩科也不是不可以,地盘大了,需要的人手就更加多,还能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燕氏用人之道,彰显一下大燕子弟的胸怀。

    反正就是燕少城主忙的,只能把儿子拎到身边,借以安慰安慰想念妻女的心。那是插翅都想飞回燕城,把乔木他们母女给接回来的。

    燕少城主头一次懊恼自己给闺女起的名字寓意不好,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思喜,思喜,思之即喜,喜还成,天天的思念算怎么回事呀。

    燕少城主就想了,乔木这胎不管生闺女还是儿子,都叫见喜,不找意境了,要点实在的。

    乔木怀孕身体各种不舒服,二十多岁的年纪,竟然要生三胎了,自己心里有点接受不了,当初要生一群包子的心境找都找不回来了。活受罪吗那不是。

    幸好身边有老神医在,见天的把脉,问诊,老大夫都说自己,都可以从神医改行当喜婆了,照顾孕妇的本事,都要超过他本职工作了。这里面固然有抱怨,也有亲昵。

    老大夫的家人,乔木从来没有见过,一直以为老大夫是隐士一族呢,这年头的隐士挺多的。

    直到近几日才知道,老大夫年轻时候蛮坎坷的,因为这一身医术,竟然早就勃然一身了。

    乔木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人好了,难怪老大夫跟思喜相处的那么好,从最近思喜又上涨的体重,就知道老大夫给孩子调理胃口的本事比照顾孕妇的本事高。

    乔木:“这孩子在胖下去,可怎么办呀。”发愁。

    老大夫例行诊脉之后,看向思喜姑娘,笑的一脸褶子:“女公子这是婴儿肥,到时候自然会好的。有少城主同夫人这样的爹娘在,女公子肯定是顶出彩的。”

    能这么安慰人吗,这根肥胖有关系吗:“也不知道平哥是不是还那么胖。”这都三个多月没见到儿子了呢。从来没有分开这么久过。

    开始的时候乔木都不敢在思喜跟前提平哥,小姑奶奶闹腾着呢。不过最近小姑奶奶把平哥给忘差不多了。除了娘就是娘。

    可以说平哥多大,老大夫就在乔木身边多少年了,对于这位少夫人,老大夫蛮上心的,要说夫人如今的身子,可以远行的,少年夫妻,长久分离毕竟不是那么回事。

    何况如今的少城主可不是原来的少城主,京都那是专门迷花人眼的地方,也不见少城主给夫人这边写信什么的,不会是把糟糠之妻给忘记了吧。

    再想到夫人没什么家世,在京都,因为势力盘结,越是高位上的人,怕是越要用后院平衡的,夫人这么心大的就少见:“夫人的状况不错,远行的话,应该没有问题的。”

    说的很是隐晦,不过意思还是让乔木赶紧进京的。

    要说乔木心里挺平静的,燕阳就是多高的身份,也就是两孩子的爹,她乔木之所以坐在这里,那就是为了让燕氏父子没有后顾之忧的。

    可架不住身边的人总是在耳边攒对呀,连老丞相的夫人都过来话里话外的提点好几次了,虽然不能把人想的太坏了,可也不能把情分想的太重了,花花世界,人心易变呀。

    还有人劝乔木,就是不为了自己着想,也该为了平哥跟思喜着想,要是少城主身边有了人,到时候平哥的地位岂不是尴尬。

    乔木能说什么,人家不都是为了他着想吗。

    连领头都往少城主府送过信,询问乔木是否有进京的意图,是不是要他派人过来送乔木进京。

    听闻城主大人如今的后宫可是塞了不少人的进去呢,不知道几位夫人是不是能够想开。

    至于少城主府,乔木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