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扮仙记 >

第570部分

扮仙记-第570部分

小说: 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外之意,若是到了秦地之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根本就是正常的。

    国丈大人脸上肌肉僵硬,心头顶着一片乌云,知道自家姑爷不咋样,没想到不咋样成如此这般的情况。听老城乡的口气,别说民心,怕是连百官的心都失了。

    国丈叹口气,特别想要问一句,若是王后回来,王子上位的事情丞相大人以为如何,这本应该是铁板钉钉子的事情,愣是连老国丈都觉得情景不乐观了。

    丞相大人:“还是等王后一行回来再说吧。”

    王后回京,真不容易,经过几次的被人堵道,各种刺杀之后,王后就知道了,这些人志不在刺杀,而是在阻挠他们回京。

    王后若不是知道,王上的子嗣都在他们一行人中,怕是都要以为诸位王子争位,才阻挠他们回京了。望着京都的方向,一脸的无可奈何。

    都两天了,愣是就前进了区区二十几里。怕是到京都的时候,王上的金身都要坏了。

    可恨王上活着的时候,对燕氏父子大方,封地,赏赐不断,可为了怕儿子上位,愣是把王子们困在宫中,连个封地,连点人手都没有,不然也不至于如此呀。

    要说听到这事最惊讶的就是燕氏父子,燕城主距离这边远,知道的消息晚,这些就不说了,燕少城主组正等着迎接圣驾呢,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有点回不过神来,难得不淡定:“这是真的。”

    然后跟前商议事情的属下们,都望着少城主。好吧,燕少城主被人如此瞩目,只觉得冤枉死了,他什么都没有干。这么崇拜的眼神他受不起气的:“收起你们的心思,本少城主什么都没有干。”

    这不可能,众人都是这么想的。燕阳心说跳进燕河都洗不清了,连自己人都不相信他了。

    索性不解释了:“去让人贴告示,王上驾崩,举国哀思。”

    秦地,这告示不下还好,下了之后,简直就是举国欢庆,百姓们连劳作都不顾的了,奔走相告,还有老人激动地泪眼婆娑,当即跪地叩谢上苍,终于把这个祸害给收了。

    远远地看着百姓还成,大家脸上激动,可近处听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都没人好意思去燕少城主回禀。这还是初闻王上驾崩的消息呢,等到过了半日,燕少城主就收到了各种送礼的物件,有秦地世家们送的,也有老百姓送的,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

    燕少城主实在是搞不懂:“秦地今日是何风俗。”

    程将军,好半天才说道:“庆祝王上驾崩。”

    燕阳那么淡定的人,都被口水给呛了一下,这事他还能洗的清吗。这是谁让他们燕氏背黑锅呢。甩都甩不掉。

    百姓中还有人再说,少城主为何不让人到了秦地在动手,让咱们大伙都啐昏君两口,也解解恨。好吧,这就是认定了少城主民族英雄了。

    领头总兵:“少城主这个锅,到底是背还是不背呀。”

    燕阳:“总要知道哪家势力,如此迫不及待,为了什么。”好吧,晚上的时候,燕阳就知道哪家势力如此迫不及待,还非要让他燕少城主背锅了。

    秦九郎来了,趁着夜色而来,燕少城主看到这位姐夫的时候,就觉得吧,这事也不太难猜,跟京都齐氏血海深仇的,除了秦氏还真挑不出来几个。

    秦九郎过来做什么的,奉家主之命,过来请少城主去京都主持大局的。

    燕少城主:“你说什么。”

    秦九郎:“王上驾崩,王后同王子们回京遇到阻拦,京都乱象丛生,还请少城主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率兵平乱。早日稳定大局。不然受兵祸的还是百姓。”

    燕阳:“秦氏如此实力,让我燕氏去捡果子,燕阳没那么大的能耐。”

    秦九郎头一次看到这个小舅子冷脸,说实话有点胆怵,难怪族老让他走这一趟。

    秦九郎:“今日我作为秦氏儿郎对燕少城主效忠,我秦氏同齐氏血海深仇,举全组之力,阻齐氏子孙回京,已经是力有不待,我秦氏没有问鼎之心,更没有问鼎之力,族长说过,我秦氏子弟,以后只会以诗书传家。为燕氏所用,还请少城主莫要错过良机。”

    确实是个良机,众位将领怪不好意思的,原来真的冤枉少城主了,真凶在这呢。

    领头总兵:“还请少城主以天下苍生为重,秦地,鲁地才得以喘息,京都如今随时都有沦陷的危机,我中原大地若是再起兵祸,百姓该如何为继,还请少城主以时局为重,百姓为重。”

    要不说人家有头脑呢。余下的众将士虽然没有领头这份机警,可跟着一快重复两句还是会的。

    跪了一地的人让他燕阳去京都,救民于水火,这不是黄袍加身吗。似乎在乔木的笔记本上看过这个梗呢。咳咳,是不是有点他顺利了。

    秦九郎:“少城主,我秦氏如今败落,后力不济,还请少城主连夜出发吧。”

    要赶在王后的銮驾之前去京都平乱,才有操作其他的可能,不然恐怕要费事的。不过他们秦氏都做到这一步了,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齐氏在坐天下。

    他们老子已经把福分给折腾光了。

    领头:“自然是以百姓为重,少城主晚去京都一刻,京都百姓就在战乱,惶恐中不得安宁,还请少城主即刻点兵出发。”

    得燕赤侍总兵也不用再回燕城了。越是这个时候,秦地越是不容有失,领头已经发了消息,让燕青时刻注意鲁地动向了。这时候可不光是燕氏想要捡便宜的。后院失火那是必须杜绝的。

    至于燕城,真的安稳的很。有李氏在,有燕城主在,有乔木还有小世子在,随便出来一个都能稳住局势,

    不是燕少城主对自家人放心,实在是有事实证明,他家媳妇儿子,就有这份本事。

    燕少城主点兵,身边带了领头总兵,苏将军,程将军,秦九郎,还有几位常年跟在身边的燕城老将,就这么出发去京都了。

    领头总兵还担心,半路碰上銮驾的话,他们到底要不要一起进京呢,毕竟没有交恶,而且大家走的是一个路线。

    有秦九郎带路,愣是连銮驾的影子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领头总兵忍不住看了这位三小姐的娇客好几眼,这不科学呀。还是说秦氏到如今这份上了,还有这份能力,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可真是不假。

    秦九郎:“领头总兵不用看,不会碰到銮驾的。我秦氏拼死也不会让齐氏在少城主前面入京半步。”

    领头总兵不以为然,谁先进京对于如今的燕氏来说重要吗,少城主若是有心京都,又岂是齐氏能够阻拦的。要知道燕城当初能够地位超然,那是因为燕城北面那就是外族,燕氏子弟用铁血为京都铸就了一道长城。

    所以京都齐氏看不上贫瘠的燕城,才任其发展壮大的,如今的京都呢,秦地,鲁地,燕城,三面环绕,京都能如燕城那般超然吗。不过是费点事,省点事的事情而已。

    不过秦氏如此做,当真举全族之力成就燕氏霸业的话,以后秦氏只要能够安分守己,怕是一个大家族的地位,不会再动摇了。秦氏族长给子弟博了一个未来呀。

    这就是大家族审时度势的本事,也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谁知道百年之后的燕氏,会不会是如今的齐氏呢。

    领头突然就觉得意兴阑珊,等少城主这边安稳了,他还是去夫人身边的好。遨游四海,还能飞天俯瞰大地,那是一种什么高度呀。可以藐视众生了呢。

    燕少城主的到来,对于京都肯定是打击性的,不过燕少城主身边的侍卫,那是绝对的武力镇压,京都本来也没有多少兵丁了,如何同燕少城主的侍卫对抗,再说了,人家燕少城主说了,那是进京平乱的,而且也确实把乱子平了,自从少城主进京之后,京都真的没事了。

    就是官员们惶恐了,燕氏父子到底忍不住了呢。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人家秦氏忍辱负重,留在京都的半朝秦氏官员了。当真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燕少城主同百官上朝的时候,没有遇到冷遇,更是不用少城主开口,就把那些喷燕氏父子狼子野心的人给堵回去了。

    秦半朝不是白叫的,任谁都看出来了,秦氏投靠了燕氏了呢。这是要做燕氏的马前卒。

    丞相大人都觉得大势已去,秦氏官员过半,他们若是开口的话,即便是王后带着王子们回宫,还能如愿继承大统吗。

    国丈大人本来就没剩下几根的黑头发,一夜之后都白了,希望多大,失望越大,想要靠着血脉让王氏进一步,怕是如今要因为血脉,让他们王氏万劫不复了呢。

    京都局势的发展那都是戏剧化的,百官之间怕是早就明白早晚有这么一日,能够平稳过度,也算是大幸。至于齐氏如何,真没人去管,就让他们继承先帝遗愿,去寻仙问道吧。

第五百七十六章 神话() 
    燕氏百年蛰伏,兢兢业业的经营燕城,也曾想过让燕氏悄然成长,或许有望成为第一大氏族,燕氏子孙暗搓搓的都这么想过,

    就是当权的燕氏父子,肚子里面也不是没有惦记过至高无上的宝座。

    可突然有一天这东西就这么砸下来,还砸的很顺利的时候,燕少城主有点不适应。这比他们想象中来的快,来的容易,来的让人难以接受。

    秦氏一派的官员,在朝中例数齐氏,一桩桩罪状的时候,百官都没有人言语,辩无可辩,虽然王上在位的时候,可能没有秦氏派系官员说的那么十恶不赦,坏事做尽。

    可光秦地一处,无家可归,丧命荒野的百姓何止千万,这些人命同那些罪状比起来,百官只能叹气。

    寻仙问道,王上也是真的太沉迷了。如今留下一座荒城。

    然后自然是秦氏一派,不在拥立王上子嗣纸张朝堂了。那么话题来了,谁能执掌朝堂。

    人家秦氏子弟还没开口呢,百官就自动把视线往燕少城主身上去看了。

    谁能执掌呀,谁上去都是仰仗人家燕城鼻息过日子,京都最多的就是给燕城打的欠条,而且有燕氏父子在边上盯着,谁能坐稳那把椅子。

    所以说拳头才是最后决定胜败的硬道理。

    大家不看燕城少主看谁,这位眼下就是个债主。鲁地官员自然是也是看着燕城少主的,若是这位执掌王朝的话,至少他们鲁地以后不用在送两份贡了。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吗。

    别说他们没想过自己曾上去,至高无上。那也得有那份实力呀,难道他们鲁氏要上赶着帮着齐氏收拾烂摊子,帮齐氏还账不成。那不是给人家燕氏扛活吗。

    怎么算都不如就这样还好点,秦氏破釜沉舟,总算是为他们家族博了一线生机,燕氏若是坐稳了朝堂,无疑秦氏将成为第二大家族。人家已经开始为燕氏请功了。

    可叹他们鲁氏稍微晚了一步。不过也还不算是晚,跟着秦氏派系的官员之后,鲁氏那边也表态了。好吧四大家族,三家统一了意见,齐氏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在秦氏的攻歼下,他们现在还是罪人呢。

    燕阳那么目空一切的人,看到朝堂变化之快,都有点扛不住,后脊梁发冷呀。这个,有点飘,有点乱,还有点不真实。

    就在百官还没来得及表态,为博美名的御史还没来得及为先王撞柱成全君臣美名的时候,燕少城主站出来了:“诸位三思,小子惶恐,我燕城侍卫来京都,只为平民乱,让京都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余下的从未想过。小子告退。”

    说完匆匆就走了,身后的武将们,威风凛凛的跟着退出了朝堂。

    好吧,一下子武将就少了一半。让现如今不知道谁家的朝堂,看上去实在是薄弱的很。

    现在京都最火的事苏将军,同程将军,谁知道这两被推出去的弃子,放到成全了他们,让他们先大家一步,同燕少城主搭上了关系,看样子竟然还颇为受重视,竟然都跟在少城主身边了呢。多少人在叹,时也命也。

    苏将军家小都在燕城,还不显得如何,如今程将军才是最烦恼的,他是家族的弃子,当初家族把他推出去,就没想着让他活着,谁承想,转一圈回来,人家是京城新贵了。而他们还在惶恐中呢。谁不想同燕城少主搭上关系呀。

    所以程将军烦躁的,直接就在少城主跟前同吃同睡了,反正少城主身边也都是大老爷们。他可是注意到了,连伺候的小丫头都没有,这位少城主惧内,也真是新高度了。

    所以有幸听到了领头总兵同少城主的对话,领头:“恭喜少城主,贺喜少城主。”

    燕阳:“有什么可恭喜的。”说的太傲娇。领头撇嘴:“难道是来的太容易了,少城主还嫌弃不成,非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