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扮仙记 >

第555部分

扮仙记-第555部分

小说: 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一句,百姓记得救助他们的人,知道谁对他们好,百姓认可他们,就不信京都真的有脸过来要地盘。

    你们抢的人家十室九空,我们过来帮人建设,回头再给你们折腾。没那么好的事。

    燕城主开始接见这些闹腾着要去秦地的人了,不过秦地出来的人,却是用的很谨慎,燕城主先同官员们商量好,其中秦地士子怎么用,并么有背着自家姑爷。

    秦九郎表示理解,他们秦氏也理解。

    秦家主更是直接给燕城主写信,他们秦氏志不在此,以后秦氏子弟的发展都在学识上。

    燕城主放心了,再给儿子送去的人中,秦地出来的占了三分之一,燕城本土士子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一就比较杂了,毕竟现在燕城的学子,可是四海八荒的都有。京都的都有。

    随着这些人过去的还有军队,本来还担心燕城的兵丁过去,会给秦地那边才安抚下来的民众带来恐慌呢,

    等这些人真正的进了秦地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去的都是燕城主已经安抚好的地方。

    一路上百姓跟兵丁们有条不紊的开荒种地,引水灌溉,造房子,修路,那景象竟然跟燕城安置流民时候,那边场景差不多。

    其他人看到这样的秦地还好。可那些原本从秦地过来的学子们,竟然一路上都在嚎啕大哭,亦或是眼泪朦胧的下车叩拜。

    不等人询问,就有人开口:‘我们当初来燕城的时候,秦地已经是破败不堪,百姓是有,大多数都是路上逃难的,哪有人还在下地耕种呀,竟然不成想,还能看到我秦地如此峥嵘的景象,实在是,忍不住激动了,少城主乃我秦地的恩人,大恩人呀。’

    说着所有秦地过来的学子们,竟然当街对着燕城的方向几番叩拜。

    好吧燕氏父子又一次用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些文人士子,尤其是那些劳作的百姓,听闻这些学生的话后,跟着叩拜:‘我等能有今日,只念少城主的恩惠。’

    那些知道被带过来委派的官员们都得承认,少城主好本事,人家抢城池,少城主用的是征服,而且连民心一块都给收了。

    燕阳一行人进程不块,不过也安抚了三处城池,这些人见到燕少城主的时候,才知道,秦地真正的境况如何,再想到燕少城主安置好的那些地方,难怪秦地的人都要把燕少城主给奉为神仙了。

    燕阳顾不上跟这些人客气,立刻调兵遣将,让带来的这些人去把他安置好的那些城池里面的士兵换回来。这样安抚下一个地方的时候,这些侍卫们轻车熟路能够顺利点。

    而且燕少城主缺人,让人把这些士子,学子,官员造个册子,履历都写清楚之后,立刻就把人给分散下去了。让他们过来可不是光感叹的。

    军队这边的小总兵同管理地方的官员,办学的学子都是绑定行事的,一个地方治不好,那就是同罪。当然了燕少城主也说了,多事之秋,以总兵为主。

    乔木自始至终都在捏着燕少城主给写来的这张纸幽怨,怨恨男人心狠,就这么一句话就跑那么远,心里还有没有家呀,有没有孩子呀,这么漂亮的媳妇就这么放在家里真的放心呀。

    再说了都说两句能累到你吗,秦地那是那么好去的吗,吃饱了撑得呀,就是抢那也抢富裕地方呀,捡漏是那么好捡的吗。

    不管怎么幽怨,燕阳也进了秦地了,乔木再怎么不放心,也只能是拼命的想自己有什么能帮上燕阳的地方。

    可惜她对这些实在是不懂,最后就是自家有什么好东西都给燕阳送去,钱,粮食,布匹,反正她留着也没有用。燕城主给儿子送人,送东西的时候,总是夹带着些儿媳妇的东西。

    乔木想燕少城主的时候,就多盯着儿子看两眼,可惜下胖子的高冷跟他爹差远了。实在是不能解相思之苦。

    乔木就幽怨才几年呀,情就淡了,说走就走,连信都没有,还说什么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我信你我傻子。

    京都那边对于燕城的反应,开始就一句话,傻子,对燕阳近秦地竟然都没有怎么在乎,也是那样一个地方愿意去就去呗,搭进去多少粮食都是遭禁。

    王上那边竟然还说了一句:“燕氏父子当真是仁善之举,解我之忧,”

    官员们说什么呀,关键是让人家燕城回去,他们拿不出来粮食安抚暴民呀。真打到京都,他们也闹心,所以听之任之吧,索性那就是个乱了的秦地。

第五百六十一章 买卖() 
    燕城在看着秦地,京都同样在看着秦地,燕城在思索,秦地这算不算是被他们燕城拿下了。

    京都的官员在朝堂上都战战兢兢的,没人敢触碰秦地这个雷区,如今的秦地还算不算是他们京都的,不知道王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还有一另一个问题,燕少城主进入秦地的速度虽然慢,可早晚那也触碰到王上的驻仙台的,到时候燕城少主会怎么针对这个让大齐没了半壁江山的问题。

    而视驻仙台比祖宗江山都重要的王上,到时候又会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好吧,现在京都的气氛就跟阴了好几个月的天,就等着暴风雨来的那时候,阴沉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看得透彻的人心中都有数,燕城能长驱直入的进入秦地,王上都没能做出来像样的处置态度,在燕城面前,京都首先就败了气,说句不当说的,那就是在气势上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落后的地方了。

    在燕氏父子跟前王上可以说是一输再输,输的不能再输,若是真的驻仙台都让人家燕少城主给掀了,王上那就是相当于输掉裤子了。

    鲁地每年给燕城四成粮食,堪比进贡,京都在鲁地的兵力,越发的薄弱。

    听闻就是鲁地那边的守军那边同鲁氏之间也是有些关系的,不然在齐氏虎视眈眈之下,鲁地不会有这份从容的势力。

    如今的秦地,那算是直接被燕阳接盘了,京都如今倒是真的是很纯粹意义上的京都了。

    在燕少城主复起半数秦地的城池,恢复当地的耕种之后,京都这边终于收到了来自苏将军的来信,信中所言,奉王命去往秦地赈灾,得燕城少主燕阳帮助良多。

    为赈济灾民,像燕城借粮食,药材,布匹,耕牛,以及一些琐碎的东西一一列出来了。

    光这些东西,就厚厚的一本折子。管钱粮的官员粗糙的过了一眼,大概算出来个数目,那绝对是目前的国库十几年都无力偿还的债务。

    苏将军的来信是同王上要钱的,粮食,钱都是他借的,不过他借了这些东西那是帮着他们王上赈灾的,这笔账得有人认。

    信件的最后就是请求王上派人过去,重建秩序的。好吧这是重点。对于京都来说,这些日子的阴沉气氛终于得到了缓和,至少燕氏父子给了他们足够的脸面。

    问题是派人过去,怎么过去。想要接收人家燕少城主收拢的地盘,你总不好还用人家燕城的钱粮吧。

    难道真的就直接派官员过去摘果子吗,问题是,人家秦地的百姓会不会给你这个面子。

    这个真的是让人又欣喜又纠结的一件事情,想吃烫嘴。不光是王上这边看着秦地流口水,就是底下的官员,也想过去捡漏。

    这个问题在私下被议论了许久之后,终于放到了朝堂上,王上:“燕城燕氏父子忠勇仁厚,行事很是得寡人心意,秦地的事情燕城做的很是不错。今日苏将军上奏的事情,诸位大人都是知道的,以诸位大人之见,秦地该如何。”

    丞相大人老脸通红,王上可真敢开口呀。人家燕氏父子做的事情确实仁义,可跟您真没关系,说的好像秦地原本的困苦不是您給强加上去的一样。

    不过谁让这位是王上呢,他怎么说就怎么是好了,反正除了他们这些官员,也没人会听了。说起来有点凄凉,不过这也是实情,如今除了鲁地秦地已经彻底失控之外,就是京都那些有些头脑的人家,商户也都已经不怎么把王上看在眼里了。

    甚至有人认为京都早晚都要被波及到,许多的商家在燕城都有了店铺,这算另一种意义上的钱财转移,

    这些本没什么人,商人嘛总要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可最近,那些商家竟然已经把大本营都搬去了燕城,京都的店铺竟然只是留了大掌柜的镇守。

    这就让丞相大人看不下去了,京都当真是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京都在百姓的眼里难道就还没有一个贫瘠,苦寒的燕城还让人觉得安稳不成。

    商人最是趋利避害了,丞相大人叹气,连百姓都看出来了,也不知道京都还能撑到几时,看样子王上竟然还没有意识到的样子呢。这是多可悲呀。

    王上见没人开口,有点挂不住脸:“诸位大人,就没有高见吗。”

    您拿不出来钱财粮食,能有什么高见,派人过去,空口白话肯定不成,不派人过去那就是在直接说秦地给人家燕城父子了。这种高见是他们这些臣子能有的吗。

    王上这边同群臣焦灼这个问题。

    燕少城主那边,苏将军嘴巴都起燎泡了,知道家小已经在燕城安稳之后,苏将军那是一心一意跟着燕少城主干了。

    作为将军,能够为百姓做点事,总比总是挥着鞭子鞭挞治下百姓让人心情愉快的。

    可燕少城主突然让幕僚弄出来这么一份东西,还让苏将军亲笔抄写过后送去了京都,那就是让苏将军有点煎熬了。

    这倒是什么意思呀,万一京都真的派人过来,燕少城主就真的让人摘现成的桃子呀。

    当初秦地之所以这样那不就是大齐的官员在秦地搜刮的太狠了吗,燕少城主就没有想过,万一京都在派人来,若是还是如此盘剥的话,秦地百姓才安定下来的生活怕是又要毁于一旦的。

    苏将军能不焦灼吗。

    燕少城主被属下晃悠的头晕,没日没夜的做事,本来休息的就不太好,心情更差了。凤眼扫过去,王八之气大开,苏将军想注意不到都不成。

    挠着脑袋看向燕少城主:“少城主,当真让京都的官员过来接手吗?京都,王上做事可从来不知道什么事客气的。”

    燕少城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都是王上的,咱们做事为国为民,自然是要王上派人来治理地方的,本少城主从不跟人客气的。”

    苏将军:“您费心费力的当真就没有点想法。”

    燕少城主凤眼冷凝:‘苏将军你在质疑本少城主的品质跟忠诚吗。’苏将军真的从来没有想过燕少城主身上有忠诚这事,可他突然就有了,好让他这个属下闹心呢。

    憋屈了半天,因为自己是个新来的,都没好意思说,您可以不忠诚的。

    好吧,燕赤侍卫看不过眼了:“少城主自然是如此的,对王上,对我大齐百姓,少城主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不过咱们大齐泱泱大国,富足祥和,也不会贪了我燕城苦寒,贫瘠之地的便宜,我们少城主费心费力都是应该的。可总不能让我燕城的百姓因为少城主大度就跟着吃苦受罪,王上是个大方的人,肯定不会让我燕城白忙活的。”

    燕少城主:“说什么呢,费心费力都是应该的,还能要王上的奖赏不成,京都那边过来核算的时候,只要把咱们燕城运来的秦地的物资说清楚,带回去就好,多一分都不能同京都,同王上多拿。做人做事要记住本分。”

    燕赤侍卫:“少城主睿智英明,属下惭愧。”

    苏将军就这么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这样呀,要说起来燕少城主能这样,那都是大大的好人,试问天下人谁会这么白忙活一场呀,放在哪,少城主这样也是先为百姓着想,然后不贪图功劳,不贪图名声的大好人。

    可问题是,京都什么状况呀,但凡有点钱财都让王上弄到驻仙台那边去了。给燕少城主还账,那肯定是没有这项开支的。怕是燕少城主想的太好了。

    苏将军想到长长的单子,都开始替京都那边发愁了。家大业大,可也搭对不出来这么多的钱才的,可苏将军可以作证,人家燕城主的幕僚们真的是一分都没有多写上去,看着长长的队伍,苏将军就知道,燕城搭进来物资,只多不少。

    苏将军不在燕阳跟前转悠了,燕少城主终于能消停了:‘给夫人同小世子女公子送回去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燕赤侍卫:‘少城主府放心,属下亲自看着人转的车,这就让人给夫人同小世子,女公子送过去。少城主可有信件给夫人送过去。’

    燕阳摇摇头,咬着牙不写信呢,就怕一开口,就要往回跑,想老婆孩子,想的都要心口疼了,可秦地这边,燕少城主一时半刻的走不开,他得坐镇呢。

    要说燕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