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扮仙记 >

第547部分

扮仙记-第547部分

小说: 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少城主:“所以让让小二,小三娶呀。”

    婚姻多神圣呀,虽然乔木是绝对爱好和平的,可也知道京都在这么作下去,肯定不会同燕城和平共处的,不管是小二还是小三娶了公主,将来那都是要家庭不幸福的。

    万一生下孩子什么的,那不是余罪吗。为了避免可以遇见的悲剧。乔木作为嫂子还是很给力的。燕城主就听到他家儿媳妇说:“不行,凭什么委屈二叔,三叔,婚姻乃是大事,不就是个公主吗,不娶就不娶。”

    燕城主就看到儿媳妇上嘴唇碰着下嘴唇,说了一大串的话,可连在一起他老人家愣是没能理解呀。娶公主都委屈了,他们燕城什么时候有如此底气了,这女人是不是有点狂呀。

    可怒斥儿媳妇的话,是不是有点灭自己的威风呀,难道他燕城主还没有一个女人豪情不成,可不说的话,真怕这两口子飘了呀。当爹的真不容易。

    儿子没志气,当爹的觉得窝囊,儿子太有志气,当爹的又怕儿子不切实际。

    燕少城主:“一个女人而已,小二,小三摆的平。”嫌弃乔木多事。

    乔木:“好好地日子过着,没事弄个不喜欢,不能喜欢的人在身边放着,你是亲哥吗?等回头二叔,三叔要是愿意成亲,想成亲,就正经八本的成家过日子,平哥同思喜他们也能多些兄弟姐妹,你可别拿公主的事情去两位叔叔不痛快。”

    燕少城主不认为这是事,燕城主同样不认为这是事:“他们不娶,那就让燕阳娶。”

    燕城主那是纯粹让乔木刚才的话给戳心了,娶个不喜欢的人在身边就不是亲哥,他燕城主娶了那么多的女人在后院放着,也没怎么地呀,也没哪个是喜欢的,心情突然就恶略了,乔氏莫不是在指桑骂槐说他老人家不成。

    这不是立刻就给乔木找不痛快了。

    乔木可不怕这个:“倒不是儿媳妇舍不得燕阳受委屈,就怕是回头公主进了少城主府没法安置,公主的身份肯定是不能做小的,您肯定也不舍得平哥的因为出身让人说嘴。”

    意思就是说他要是做了小,平哥的出身就有问题了,所以她乔氏也不能做小的。

    燕城主冷哼:“你倒是想的很好,只是这公主都来了,如何安置呀。”

    乔木心说这不是你们男人的事情吗?看着燕城主心情似乎不是很愉快,赶紧恭顺的说道:‘全凭父亲大人做主。’

    燕城主气的抿嘴,难道要他老人家娶了不成,话说他老人家就能委屈吗。乔木要是知道燕城主怎么想的,肯定使劲的摇头,他真的没有这么想。

    老人家想多了,她到是不怕燕城主委屈。而是怕他老人家老哥老腿的,经不住年轻人折腾呀,从孝顺的角度考虑也不能这么为难老公公不是。

    燕少城主:“为了这等事情布置的父亲大人烦恼,送去秦地好了。”

    乔木:“秦地。”燕城主:“秦地,为何。”燕阳:“王上不是总说他的驻仙台少了仙人吗,若说这世上还有谁能比公主之尊更接近仙人呀,咱们燕城虽然苦寒,可也愿意成就王上的长生大道的。”

    乔木:‘啊’公主肯定是小姑娘呢,是不是太过分了点。

    燕城主:“是不是太敷衍了些,京都就能认下。”

    燕少城主那是真的挑衅十足:“不认,就随他们好了,我燕城能找出来这么一个借口送他们公主回去。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燕城主知道,自从儿媳妇被人刺杀绑架的事情发生以后,他家儿子就处于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模式呢,可惜京都的反应虽然很让人厌恶,可真的不到打的程度,很是让燕阳郁闷了一阵子。

    要不然燕城主也不会,没事就跑来少城主府,安抚儿子不是。

    乔木:“公主多大呀,怕是还不懂什么呢。”

    燕少城主不高兴了:“怎么着,本少城主娶回来,你帮着养到什么都懂是不是。”

    乔木脸颊抽抽,坐的端正笔直:“公主在不懂事,那也是王上的血脉,去驻仙台那是在合适不过了,少城主英明睿智。”

    燕城主看看乔木,在看看儿子,要说自家儿子让乔氏给拿住了,他真不信,看看乔氏那个献媚,那个小人的样子。

    在儿子跟前,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难道以往自己真的误会了,儿子后院没人真的是儿子不喜好这个,或者只有乔氏还能勉强入眼。

    这个真的是太费脑子了。他老人家得回府好好地歇歇,公主什么的,就让儿子去处理好了。反正最次也就那样了。

    燕城这边对娶公主的事情,没有嘴上说的那么随便,不娶也得找个过得去的借口,即便是在少城主一直都想要挑衅,一直都想要找借口开打的情况下。

    秦地同鲁地那边对于京都送来的公主,那就是挠头了。自古成亲都是结两姓之好,宫里赐婚的事情也都是人家两家定好了亲事,然后去宫里求的体面,如这般提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赐婚的事情,真没有过。谁都在说王上也是真不要脸了。

    秦地,鲁地遭灾,需要的是银子,是粮食,你送个公主过来,能抗旱,抗寒,还是能让人吃饱肚子呀。听说过拿公主和亲的,还没听说过拿公主赈灾的呢。

    另外就是发愁同燕城那边怎么交代了,同燕城刚合作,他们上赶着送女人给燕城主,自愿做小,人家燕少城主都没表示,如今京都给他们送公主,燕城要怎么想呀。

    鲁地才有点起色呢。

    至于说秦氏那就好看多了,秦地都那样了,对于齐氏他们那就是有你没我,公主,送皇后都不管用,因为一个女人他们可不会就忘了家族被毁的恨意。

    秦地给燕城送来的书信很简单,京都送公主来秦地,秦地同燕城马首是瞻。

    鲁地肯定是也要送信来燕城的,至少这事不能瞒着,瞒也瞒不住,嫁公主那是天下皆知的大事。所以鲁地给燕城也写信了,不过没有秦氏那边的直接。

    燕城主掂量着鲁地的来信,这是想要左右逢源呢,世上要是有岂能有如此好事。

    鲁氏,如今可不是他们燕城求着鲁氏结盟什么的,而是鲁氏扒着燕城的衣襟儿,想要博条出路,怕是才缓过来点劲儿,就忘了初衷了。

    公主的事情说交给燕少城主处理,燕城主就真的没有管,燕城主现在一心都扑在帮着儿子管理大后方上了,从燕城的内部安稳,到外交,在到燕城的琐事,燕城主忙的都没有时间给儿子张罗媳妇了。

    燕城主最近就给乔木一个任务,帮着小二小三张罗一门不委屈的亲事。

    好吧老头就是任性了。

    燕少城主没有把秦氏同鲁氏一同看待,给秦地的书信,直接就说了打算,公主们贵重,燕城肯定是养不起的,要送到秦地的驻仙台去。

    秦氏接到这封信,立刻就笑了,公主如何他们不在意,关键是燕城敢把公主都给送去,虽然送的不是京都,可依然让人心里痛快,够打京都的脸。

    至于说鲁氏的信件,燕少城主就回了一个恭喜。

    不过公主还没有到燕城呢,秦氏在燕城这边的子弟,就在学府里面轰动了。

    除了科学论之外,学问最顶尖的学子,秦氏子弟拔尖,还出了个秦氏双子的名号。

    跟着燕城主就在公众场合说了,论学识秦氏子弟当下无双,当之无愧。还聘请了秦氏的两位族老,到高级学府里面任职,实缺。

    也就是说在燕城这边,已经承认了,秦氏的学识。秦氏在燕城找到了自己出路。

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胎() 
    鲁氏那边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后悔的跟什么是的,知道自己短视了。

    京都送个公主来,嫁妆那是人家公主自己的,他们鲁氏在不济,也不能贪墨了女人的嫁妆。

    齐氏的女人来了,他们还得供着。轻不得重不得。

    鲁地被齐氏掌控这么多年,该捞走的好处都给捞走了,如今鲁地繁华不在,京都除了送个女人过来,可是连丁点的帮助都没有的。

    鲁地现在都这样了,京都送个女人能管什么用呀。怕是拉拢都算不上,纯粹就是堵嘴的。

    燕城如今对鲁地什么概念,那是活命的概念,那是能让他们鲁氏支撑住的概念。

    偏偏他们还想着左右逢源,简直是大错特错,怎么就晕了头呢,如今好了,愣是让秦氏在燕城面前漏了脸。

    燕城若是一心放在秦地上,他们鲁氏还有出路吗。燕城想要四成粮食,可不一定非得同鲁地合作,在鲁地种植大米的。

    鲁地不傻,自己留了谷种,可效果如何他们不敢赌,就凭人家燕氏父子的心计,鲁氏相信,人家燕少城主既然敢收四成的粮食,肯定就有把握,他们鲁地除了种植人家燕城的谷种,没有第二条出路。若是大米真的随便都能种出来高产,就没有现在燕城什么事了。

    才接到手的公主,在鲁氏看来跟烫手山芋一样。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左右逢源的本事,同燕城之间从来都不是合作,那是依附人家燕城呢。

    鲁氏算是彻底明白自己同燕城之间的关系了。揭开这层面纱之后,虽然有点难以适应,难以相信,不过在处理问题上,明白多了。鲁地现在再回头跟人家燕城说,京都的公主如何,肯定是不太可能了。那么就得另找一条让燕城能够看入眼的路。

    所以鲁地光棍了一把,公主收了,不过给京都的奏折,一点没少,还是要粮食,要钱的。

    鲁地还有一样事情做的非常好,那就是坚决做到燕少城主说的,鲁地一粒大米都不会流入京都。就连公主说情都不成。

    相比于燕少城主同秦地,把公主送去驻仙台的做法还损呢。

    燕少城主听闻的时候,也只能感叹,难怪人家鲁地能成为四家氏族之一,那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冲这份老不要脸劲儿,就能战败一大半的氏族。

    秦地同燕城这种做法,很不给京都面子,消息传到京都,王上固然愤怒,不过有力的措施却是没有的,而且人家燕城造势了,公主王上血脉,那是身负祥瑞的。

    都知道王上对驻仙台的看重,他们不敢独占祥瑞,愿意与王上共同为驻仙台努力,添砖加瓦,第一块就是身负祥瑞的公主。

    秦氏说的就更慷慨了,他们秦地偌大的富饶之地,百姓都给驱逐走了,就为了王上修驻仙台,公主虽然金贵,他们一样也得奉献,不敢据为己有。

    这话说的忠君,可真不好听,明明就是旱灾民不聊生百姓成了流民,愣是让秦地给说成了,为了建仙台,把百姓给驱逐了,当王上的这个名声可不好听。

    不过这事吧,也不是人家秦地乱扣帽子,要不是秦地这边修驻仙台,好劳力都被王上征调了,他们秦地哪能到现在这样。

    而且造成秦地如今这样的,肯定不是一种原因,可跟京都那是百分百脱不了关系的,如今秦氏破罐子破摔,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京都也没法。

    人家秦地那么多的子弟,一人一句就把事情传出去了,回头你怪罪谁呀,秦氏子弟的官员根本就不承认的好不好。一句话,王上不可尽信留言。

    忠君爱国的样子,比言官还耿直呢。

    还有一点,那就是王上再怎么不同意,不愿意,愤怒,也拿人家没法。国力跟不上心力。

    燕少城主那是准备一言不合就开打的节奏,京都这边那是,怎么都打不起来的节奏,有点战斗力的军队都在修建驻仙台呢。

    余下的都是不能调度的守军,真的是不能调度的,不然就王上修建驻仙台那点心气,早就把人都给调度着用了。

    这么大的事情发生了,京都竟然没动静,别人还没怎么地呢,燕少城主先不痛快了,不就是干一仗吗,怎么那么费事。有本事挑衅,怎么就没本事应战呢。

    好歹是君主能堂堂正正的出招么。燕城主安抚儿子,既然王上有意修好,那就在忍一段。

    好吧燕城主对儿子也没有别的要求,那就是不能主动发兵,真要是不能友好相处了,他们燕城好歹占个人和。不过万一王上在想不开还非得在乔氏身上懂脑子,怕是他都劝不住儿子了。

    怎么想因为一个女人,他燕氏父子跟京都势不两立那都不是一个好名声,燕城主有点闹心,咋就不能轰轰烈烈的提高点战斗的格调呢。

    公主被送去驻仙台乔木心里那是恨不得劲儿的,妇人之仁,她这边从来都不缺。不过关系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乔木还是选择让自己舒坦点,谁都这样的不是吗。

    公主的事情出了之后,唯一让乔木安慰点的是,秦氏的女人不折腾了,也不再宴会的时候表示她多中意燕城少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