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扮仙记 >

第506部分

扮仙记-第506部分

小说: 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少城主:‘说吧,咱们平哥那可不是个走心的孩子。’

    领头再次斟酌的开口:“因为少城主每每抱着女公子都要抚摸女公子的眉梢,而后脸现骄傲,小世子故而伤心不已,就同夫人要求容貌要重新换一换,夫人答应不下来,故而小世子避走小世子的园子了。”

    仔细想想,自己一句都没有说错,点赞。

    燕城主不纠结了,这个问题,讲理一点真的跟乔氏没关系,毕竟谁都不能办到,当着外人的面,燕城主很要面子的,对着燕阳:“你怎么当爹的,多伤平哥的心呀,这么久竟然都没有发现,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然后看看怀里小孙女的眉梢,在看看儿子,确实一模一样,也难怪儿子愿意看。

    不过这绝对不能成为伤害孙子的理由。

    燕少城主:“这小子滚刀肉是的,谁知道还有这么纤细的时候,不就是摸摸眉梢吗,他成天的在儿子的脖子上撒尿,儿子都没有打过他一巴掌呢。”

    燕城主:“滚,赶紧滚,往后你就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做事不能在全凭喜好,要想想孩子们的感受,真是太不懂事了。”

    燕少城主:“您把思喜给我呀。”

    燕城主有点舍不得,尤其是跟儿子一样的眉梢,忍着冲动才没有上手摸过去。

    燕阳:“父亲大人老二老三都长大了,让他们跟着做事吧,燕城这么大摊子事情,咱们父子爷们之间总是比其他人更加的可信。”

    燕城主感叹儿子懂事了:“你安排就好。”

    当爹的给儿子绝对的自主权。有儿方知父母恩这话果然不错,平哥闹腾一次,自家儿子就知道替他考虑了呢。

    不过不能太感性,不然操心的就是自己这个城主大人了。

    燕少城主也是心疼老子了,自家儿子三岁,闺女一岁,他就一碗水没端平,闹腾的儿子都闭门不出了。他爹这么多的孩子,还真的很偏心,多为难呀。

    领头随着燕少城主出城主府,进了马车,才开口:“到底怎么回事。”

    领头:“小世子闹着夫人要回炉再造,夫人实在达不成小世子的,开玩笑说小世子是捡来的。”余下的什么都不用说了,耸耸肩一摊手,燕少城主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呀,别说是平哥不干要闹腾,他也不干要闹腾呀。有这么说亲儿子的吗。真是太过分了。

    幸好没在父亲大人跟前说,不然还不定怎么折腾呢。不过这事也不是说瞒就瞒得住的,这都闹到城主府来了呢。瞪了一眼幸灾乐祸的领头:“笑什么笑,你媳妇肚子都那么大了,你也会有今天。”

    领头:“属下屋里的怎么也不会开这样的玩笑。”

    燕少城主傲娇:“那你就早些想想怎么同孩子解释到底从哪来的吧。”然后冷哼一声,拒绝同领头在交流了。

    领头翻白眼,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考验人,不过他孩子还在媳妇肚子里面呢,真的不用太早担心。反倒是少城主肯定是恼羞成怒了。

    要不是思喜交给谁都不放心,燕少城主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少城主府,自家平哥得多委屈呀,竟然随便开孩子玩笑。

    燕少城主回府,大刀阔步的到儿子的园子外面的,乔木顶着余辉坐在园子外面:“回来了呀。快去同平哥说道说道。这个问题有点严重了。”

    燕少城主把闺女给乔木,不太相信的对着乔木质疑:“可别上火了,再让我闺女吃火奶。”

    乔木挥挥手:“不会的,不会的。”

    燕少城主:“那你就干随便说儿子捡来的,是不是亲娘呀。”

    乔木特别委屈:“我用的也是疑问句,不是肯定句,跟你说的一样。”

    燕少城主挑眉,这就是子在推卸责任,乔木翻白眼,今儿日子不好,家里怎么都不小消停:“先去安抚儿子,这是绿豆汤败火的。小祖宗越来越找惹不得了。”

    燕少城主隔着大门:“平哥开门,爹回来了。”

    好吧燕少城主受挫了,儿子没搭理他。乔木那么着急都忍不住笑了,该叫你嘚瑟,也没比我强哪去。还不是在门口外面呢。

    燕少城主不愿意让热看笑话,冷哼一声人家飞上墙头了,扫了乔木一眼,潇洒的进了园子,好吧乔木认输了,谁让自己不会功夫呢。

    抱着思喜慢慢的回自己的园子,这一天折腾的都没能歇上一会呢:“哎呦,这可是真的不敢随便生孩子了,太难搞定了,你可不许跟哥哥学。”

    燕阳脖子上顶着平哥回内室的时候,乔木搂着思喜睡着了。

    平哥不是很满意,她娘也太不在意他了:“您是我亲爹,我娘也是我亲娘吗,我都这样了,怎么他还能睡着。”

    燕阳都想跟着说一句,可不是吗,难道是猪嘛,怎么就能心这么大,怎么就睡得着。

    为了安抚儿子,燕少城主:“你娘带着思喜多累呀,女人都娇弱的很,跟咱们男人是比不了的,担心你都哭了,可不就是睡着了吗。”

    平哥:“就该让她张长记性,话不能乱说的,怎么能说我是捡来的呢。”

    燕阳心说儿子原来心多糙呀,愣是让媳妇给挤兑成小心眼了。

    揉揉儿子的脑袋:“你见过捡来的孩子过成你这样呀,你知道你闹腾把你娘给吓啥样吗,要不是亲娘能在大日头下面晒成那样等着你。”

    平哥不吭声了,燕少城主:“咱们是男人,得有胸怀,不能跟女人斤斤计较。”

    平哥:“父亲真的最疼我吗。”

    燕阳:“肯定是的,不会错,往后我去哪就带你去哪。”

    燕少城主觉得儿子养的太面了,这点事就要死要活的哭闹,打定主意把儿子带在身边养的还要在糟些才好。不然连点打击都受不了。

    乔木不知道爷两怎么沟通的,反正就是当爹的比当娘的有用,儿子第二天就高高兴兴的一张桌子上用饭了。昨天的事情连提都没有提过。

    乔木一颗心呦,终于放下了。往后对儿子可得小心点,再也不敢信口开河了。

    过后怎么询问燕阳怎么说服平哥的,燕阳都不回答,让乔木好生的生气。

    燕少城主说道做到,去哪都带着儿子,唯一不同的是,平哥出行的阵容有点大,经常身边带着两个到几个师傅。

    燕少城主从来不嫌弃麻烦,总不能把儿子的学习耽误了,也只能委屈师傅们跟着他们父子到处跑,随时教导了。

    八月十五过后的丰收节,燕城主亲自主持的,不过比起来少城主府女公子满月宴会稍微差了那么点人气。

    用燕城主的话说,今年燕城大部分的粮食都安置流民了,虽有盈余,可也不能让大家太高兴,太放心。这话已经传到京都了。

    事实上,在丰收宴之前,燕少城主的侍卫们,就已经去各地把当初发放谷种给各大氏族时候说好的四成大米运回了燕城。燕城什么都缺唯独不会缺了粮食。

    这点从各大氏族们裂开的嘴角就能看出来,虽然少城主府只要了四城,可架不住人家撒出去的谷种多呀。拉回来的大米,绝对够燕城主弄十几个丰收宴还要骄傲。

    小世子的封地,才到手半季,开垦出来的不多,安置下的流民,除了上缴赋税部分,竟然还小有盈余。大家激动地都掉眼泪了,生活总算是有盼头了。

    原本燕城说的再好,没有看到白花花的粮食的时候,也只是画大饼,让他们总是惊恐,唯恐一切都是虚的。

    一直到大米收货,看到家中有了余粮,他们的心才这得落到地上,真的把这里当成了家。还没到下个耕种的季节呢,到处都是开荒的流民。

    官府丈量的开垦土地,都在以成倍的数目在增长。

    燕城主看到土地账册的时候,高兴地就没有合过嘴。

    还特意让人去小世子的封地传话,当地所有税收粮食,半颗都不会运出本地,要留作当地的储备粮食。

    这则布告在小世子的封地上贴的到处都是,而才安置下的流民,更是亲眼见证了,来他们这里的马车,都是送东西的,一辆满载的马车都没有出去过。

    对于燕城主父子的这番做派,流民安心了,根本就把自己当成燕城子民再看。

    再也不想秦地了,即便是秦地没有灾难,他们也没有这么舒心的日子。

    就没见过哪个地方的上官如此为百姓优先的。他们算是过上踏实日子了。

    燕城主一边收买人心,一边给京都上书,燕城因为安置流民,导致存量不足,今年供奉的禄米唯恐不能按时送往京都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 佐证() 
    京都受到上书能怎么办,那么多的流民塞给燕城,人家没有余粮进贡那不是很正常的吗,没有反过来要求京都给粮食,给银子就该知足。

    可京都条件不准许呀,这两年吃燕城的贡米都习惯了,贡米送不上来,总不能委屈了王族。可要是说用京都的粮食换贡米这话,京都也是说不出来的,太打脸了,你给流民安抚没有粮食,为了口腹之欲换取贡米,那得多不得民心呀。

    所以京都的王族为了面子,为了维持住奢华的日常生活,只能强征燕城的贡米。

    折子下来的时候,燕城主脸色都是黑的,虽然说,燕城不缺这点粮食,可京都这种忘恩负义,卸磨杀驴,自私自利的行为还是太让人生气了。

    燕城主把折子给燕阳还有下面的大臣看。燕少城主:“实在是不通情理。我燕城若是不顾百姓安慰,把流民都给京城送回去,不知道他们还敢不敢这么嚣张。”

    属相大人这时候有点尴尬,一声不吭。

    老御史大人:“下官上书帮少城主谏言。”老大人气够呛,觉得少城主骂的不够过瘾。术业有专攻,书本上干仗还得他们文人来。

    下面的武将直接就开口了:“不跟他们废话,没有粮食就是没有粮食,京都一帮的酒囊饭袋还怕了他们不成。”这话可真是太大逆不道了。

    燕城主没开口呢,燕少城主就说了:“不可无礼,晚上还是体恤咱们的,只要咱们把困难陈述清楚就好。”

    说完看向老御史大人:“就偏劳御史大人了。”

    老御史大人撸着袖子很是慷慨激昂:“为主分忧,下官分内之事。”

    燕少城主想说您就把参奏我得劲头拿出来就可以了,不用太过费神。

    这事就过去了,贡米没有就是没有。当初齐秦鲁燕四族,以燕氏微末,秦地多少的流民,他们燕氏一声不吭帮着安置了,京都齐氏就给了三个关口,实在是不算大方。

    若是贡米在照常上供,燕城主都怕京都要对燕城予取予求,以为燕城多本事呢。

    做人要低调,该哭穷的时候就要哭穷。燕城主不想被当成靶子。毕竟鲁氏如今也不太妙,要是燕城风生水起的,谁知道京都的王上会不会脑抽突然要在燕城闹腾呀。

    防患于未然是本能。除了专门管着燕城粮食的官员,怕只有燕氏父子知道燕城的粮食到底有多少了。

    底下的官员们不知道自家储备实力,可送出去的粮食那是看在眼里的,心里怎么不着急呢,对齐氏那是真的一点好感都没有。太坑人了。

    燕城主:“总要尽力而为的,进我们为臣子的本分。传令下去,主城境内,因为安抚流民今年的岁贡本城主无力为之,需要百姓同本城主勉力担当,来年本城主愿一还二,本城主做不到,少城主,小世子都会继续做到,不会赖百姓的粮食。”

    属相大人:“城主,粮食乃根本,只怕百姓听闻粮食不足,会生乱子的。”

    燕少城主:“属相大人,那也是没法子呀,总要把贡米凑一凑的。”

    属相大人:“老臣愿同御史大人一同陈情,相信王上会酌情的。”

    燕城主:“老大人辛苦,可该准备的总要准备起来,不能把希望都寄予在好的地方。把告示贴出去吧。”

    属相大人心里难受死了,燕城多好的气氛,多好的民风呀,真要是因为这个民心不稳,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燕氏父子为了安抚流民,一批一批的粮食运送出去,百姓那都是看在眼里的。燕城没有存贮会不会让民心不稳,在场的官员都很焦躁。

    流民的到来头一次让燕城上下顾忌。甚至有人都开始后悔当初那么大度的安置流民了。

    燕城主可不想看到这个:“百姓都是无辜的,流民安置妥当,为咱们燕城开垦的土地更多,将来我燕城的繁华还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不能因为贡米的事情,牵扯无辜,我等都是明白人,且不能偏激,偏信,偏听。

    这话说过之后,秦九郎站出来了:“城主大人睿智。”这个话题他最尴尬,安置的都是他秦地旧民。那种硬硬的排斥他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