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扮仙记 >

第416部分

扮仙记-第416部分

小说: 扮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是燕阳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看着乔木怪不得劲儿的,又占了夫人便宜了。

    不过他燕少城主占夫人便宜也不是一次半次了。人说帐多不愁虱子多了不愁,燕少城主也不过是别扭别扭就过去了,反正不管如何,他不都是要对乔木好的吗。

    因为什么反到不尊重要了。想来乔木也不愿意作为男人,因为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才对她好的。所以有些东西反倒不用太过流于表面。

    而在乔木不知道的的地方,燕少城主把对夫人这点愧疚,都补给儿子身上了。

    在城主府里面,燕少城主拿着自家早早递上去的请封小世子的折子同燕城主较劲呢。

    没成想这东西竟然还在他父亲这里呢。不是应该早早的递到王上那边了吗。

    燕城主瞪着大眼睛:“平哥是我燕城的长子嫡孙,他的重要性,不是这一纸册封就能够代表的。燕阳你太过心急了,这样对平哥来说也未见得是好事。”

    燕少城主就想了,将来他儿子要娶那么多的女人呢,府里的孩子不会太少,早早的就把平哥放在这个身份上,对孩子有什么好。

    燕少城主不这么认为呀,他就平哥一个儿子,好东西不给儿子给谁,为何要等:“父亲大人,早晚有什么不同,平哥就是儿子的小世子,这事好坏,作为我燕城的长子嫡孙都是他该扛着的,册封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儿子已经决定给平哥请封了。”

    燕城主少有同儿子说不明白的时候,父子的默契呢,难道自己不心疼孙子吗:“儿呀,不是为父这里如何,而是京都那边,王上可未见得乐见我燕氏三代稳坐燕城的。”

    燕城主想着都糟心,燕城到底还是被处于被掣肘中呢。

    燕少城主一副藐视天下的德行:“我燕城如何,他们不乐见又能怎么样,父亲大人思虑过了,儿子还请父亲大人早早的把平哥的请封呈上去。说白了,折子递上去,那是咱们父子愿意走这么一个过程而已。想来王上也该明白,我燕城如何,同京都有何关系。”

    这话忒狂,不过燕城主就是爱听,当初他就是太窝囊了,没有这份底气。到了他儿子这代,明明咱们有这份底气了,干嘛还窝窝囊囊的。就该如此霸气逼人。

    不过现实是,真的太狂了,不如低调着点。难道是儿子要试试京都的态度,燕少城主不认为儿子是个没脑子的,那么只有这么一个可能了,儿子年岁不大,不过眼光向来长远。

    燕城主凝眉,就看到燕阳再次拿出来一封折子,拱手递给燕城主,态度严谨正式,让燕城主看的头皮发麻,他儿子这态度太正经了些。

    燕少城主:“父亲大人,这是儿子给乔氏请封的折子。”

    燕城主:‘什么。’给乔氏请封,燕城主那是真的没想到,大概是因为,他燕城主从来没有过这份想法吧,身边的夫人挺多的,不过一个请封都没有。

    打开儿子的折子,燕城主心里颇为不是滋味的。怎么感觉自己身边好几个女人跟没老婆一样呀。这辈子竟然没走过这道程序,所以儿子给乔氏请封的时候,燕城主才激动的招呼了一声。

    燕阳:“乔氏自动嫁入我燕氏以来,恪尽职守,贤良淑德,为我燕氏延续子嗣,儿子看着乔氏不错,所以给乔氏请封少城主府夫人。”

    燕城主:‘儿呀,这个折子就算了吧,乔氏在京都的时候不早就是二品的夫人了吗。’

    燕少城主觉得他爹在忽悠他,凤眼撩了一眼:‘京都承认的二品夫人如何,我燕氏的媳妇,自然是我燕氏说了算,为乔氏正名,自然是父亲大人点头才算。’

    这话传出去就相当于燕氏造反了。

    燕城主心胸激动,要不说自家儿子霸气呢,自己这个父亲在儿子心里地位竟然如此之高。

    是个当爹的都高兴:“既然我儿执意如此,就依了我儿吧,乔氏虽然出身差了点,不过为我燕城孕育子嗣,能得我儿心悦,却也当得的,只是委屈了我儿许多。”

    父子二人说的都是能说的,不能说的就是两人心照不宣乔木为燕城带来的科学论,以及最重要的乔氏祭天的时候,祖宗都承认了儿媳妇,燕城主不承认都不成。

    不过这个怕是只能心照不宣了,父子二人不会说出来的。

    燕少城主高兴,只要父亲大人这里应下了就好。乔木的少城主夫人算是妥妥的了。往后他燕少城主的后院进了再多的女人,那也越不过乔木去,乔木那就是名正言顺的掌家夫人。

    自家平哥的母亲。

    在看亲爹的时候,燕少城主都想说一句,往后乔木就是您儿媳妇了。不过到底没说出来,可能是往日父子二人的相处模式太过正经了些。

    乔木的身份落实了,燕少城主自觉在乔木的面前能够支起腰来不少。这下乔木总不至于委屈了。等儿子的册封在下来,他们燕少城主府就是实打实的三个主子了。

    燕城主心中也是很感叹的,儿子这算是真的成家了,有了正经媳妇,往后就是大人了。以往乔木在燕城主看来,大概也就是个通房丫头吧。不然何至于有这么大的感叹呀。

    乔木可不知道燕阳折腾的这些事,虽然不能出门,可要忙的事情还是很多的,乔氏的酒楼每旬都要结账的,还有京都的酒楼,来往的账目更是繁杂,在加上庄子上的事情乱七八糟的,推给太贵一大半,他这个夫人做了一小半,还不得闲呢,所以说做那么大的事业做什么呀。

    事情太多的时候,乔木就会给自己个肯定,把父母留给自己的产业换成银钱留着是对的,看看现在自己的样子累成狗一样,连跟儿子逗乐的时候都没有了,图啥呀。

    不过看到一摞一摞的银票的时候,心情又澎湃了点,若是能把这些银票换成金子银子堆着的话,那就让人心情更开阔了。

    一晃庄子上的大米又该收获了,乔管事算过,他们乔府那边光大蒜的收入就很可观的,别说那些大米了。乔木这边属于闷头发财,大口吃肉。

    而燕城主同少城主这边就属于高调了。

    燕城主那里,才因为科学论在燕城引起了一个小高潮,就又赶上这么一个丰收的喜悦时候。看到那些金灿灿的稻子,燕城主笑的都看不到眼睛了。

    带着官员们在田间地头专门作秀,赚足了那些因为科学论正在燕城驻足的学子儒士们眼球。

    对于大米稻谷这种东西,学子们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原来那么金贵的大米,产量竟然如此之高,且听闻能够一年两季的。

    这年头粮食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强盛,有粮食就相当于国力。

    燕城贫瘠,苦寒,这话到底是谁说的,繁华的京都又是什么样的。

    所以在科学论的后面,大米的丰收让燕城又进入了一个大高潮。不管是乔氏的酒肆里面,还是街边的茶楼,说的都是谁家的庄子侍弄的好,稻米亩产多少了。

    能够多收成半斤都值得骄傲的在大街上敲锣宣告一遍,官府对此更是关注,布告栏上贴的都不是通缉令,而变成最新的亩产数量了。

    别说那些外地来的商家学子本就对此高度关注,即便是不关注的,都被丰收的气氛给渲染起来了。

    最近燕城主的嘴巴简直就合不上了。

    赚足了学子们的眼球之后,燕城主大大方方的在少城主府,也就是乔木原来的田庄里面弄了个丰收宴。

    丰收宴这日,燕城排的上号的官员,氏族,以及最近来燕城的名仕,大儒,学子代表们齐齐聚在少城主府。

    燕城主让人在边上弄了一杆大齐独有的度量工具,亲自带着儿子,带着诸位大人下田收割稻谷,然后当场让人称重量,计算出亩产。

    数字让这些官员学子大儒们呕惊呆了,都说是读书人不看重这些俗世,可真的连这个都不知道,那还算是什么读书人呀。

    这样的产量,能养多少人呀。燕城的实力到底有多深呀。

    名仕大儒们看着燕城主的眼神都深沉了。原来这还是个深藏不漏的。

    而同燕城主合作,同样种着稻谷的大人,氏族们,纠结了。他们同样也耕种了大米,还是在燕城主这边买的谷种,收获的时候,也都笑的看不到牙齿了。那是真的丰收。

    可同燕城主这里比起来,相对来说还是差些距离的,相当有距离。

    都说做师傅的教徒弟都要留一手的,难道城主大人真的还留了一手不成。诸位大人脸色都不太好看的。

    这大米要运送到京都的,若是燕城主这边的大米如此之多,他们这些大米怕在价钱上怕是要打折扣的。合着他们都被少城主忽悠了不成。

    边上就有人不开眼说话了:“少城主曾言,要培育新的农作物吗。”

    燕阳:“确确实实验新型农作物的呀,这不是在实验如何让稻米增产吗,看看这不是成功了,回头我就让人将新的种植经验告诉大家。”

    这话可真是一点没错,人家少城主可真是有远见,这都成。不过也确实没说的,人家确实试验成功了,这不是增产了吗,这不是说,来年他们还要在少城主这边引进新的谷种不成。

    想到这些,那可是一大笔白花花的银子呢,话说,明知道白花花的银子,你也得花呀,大家都是大地主,一亩地多产出来这些稻谷,怎么是银子能够衡量的呢。

    咬咬牙还得跟人家燕阳打好关系,所以燕城主的丰收宴结束之后,燕城飞往各地的信鸽扑啦啦的飞出去一大群,向着哪的都有。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送礼() 
乔木虽然不如燕氏父子的收获大,不过在燕城的资产,一年一年的在增加,而且都是翻倍翻倍的增加,势头良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乔氏虽然不能够跻身一流氏族,可在燕城做到一流的富裕人家绝对有期盼性的。大头让燕氏父子占了,风头也让人出了,乔木示意了什么叫闷头发大财。这时候还真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在燕氏父子背后,闷头发财的女人。

    从春末到秋收,也不过是两个季节不到的时候,对于乔木来说,就是儿子从会翻身到会爬了,更加闹腾不好带了。

    对于燕城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城上下卯足了劲头,从科学论,到大米,在到丰收节,折腾出来的小高潮此起彼伏,让本是过来这里只是看看,探探风头的学子士包括商团们,愣是到了八月都没能走出燕城。

    书信友人在这里的见识与盛况,当然了最后总是要说上一句,闻名不如见面,盼与君在燕城相聚。

    燕城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变化太惊奇了。没见过这种翻天覆地的力量。所以大家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长期驻留燕城,就要考虑居住的问题,至于说落脚安家这等事,需要考虑考虑,不过有个固定的临时住所那是有必要的。

    名士风流要保持,经济角度也要考虑。

    燕城在小半年的时间内,涌入如此众多的人群,虽说安置问题还算是稳妥。可客栈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那也是事实。

    就在大家想要看看,燕城到底还有什么底牌,燕城的高等学院到底有何魅力。里面到底要教导学子们什么东西的时候,燕城又推出了新的政令。

    但凡在燕城落户购置田产的人家,可以同燕城当地人家的子女一样,享受免费到学堂就读一年的福利待遇。

    对只有一年。不过燕城把这免费一年之内的教导课程表都在布告里面贴出来了。

    里面有最基本的识字,人数,以及少城主新退出的简单运算。

    其中竟然还有一门兴趣课,每日一个时辰。学生们若是有精力,学院里面有在各个领域比较有名气的先生在这一个时辰里面讲述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些专业领域里面小有成就的先生们,别具一格,有当官的,有世家子弟,有名儒,有游侠,这些都不算什么,竟然还有跑堂的,掌柜的,大铁的,买豆腐的,等等不一。

    别说这些学子们,就是乔木看到这条布告的时候,都被惊奇到了。这是把高级学堂里面的东西搬过来了吗。话说燕城有这么多的先生吗。难怪连打铁买豆腐的都算上了。

    不得不说,燕阳这厮脑子好用,这到底是怎么想的,要走行行出状元的路线吗。

    这样广撒的罗各行各业的人才,燕少城主可真是好胃口。

    想到燕少城主每日雷打不动的搂着自家的笔记本写写画画的样子,乔木都觉得或许不该给这人看这么多的东西,这也太能够活学活用了。

    也是人家燕城主能豁得出去地方让儿子折腾。

    乔木想过上一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