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业 清朝开国史-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体仁竟无一句辩护之辞。皇上怕引起朝廷内讧,只得抛弃了这位宠臣。1633年7月25日,周延儒被迫辞职,温体仁遂独揽了内阁大权。⑤
复社成员密切注视着温体仁的崛起。随着他的权势一天天扩大,张溥逐渐意识到,必须在朝廷以外寻求更多的支持。于是,他辞官离京,返回江南去主持1632年在苏州虎丘召开的复社第三届年会。①当时,许多复社成员希望得到周延儒的庇护,因为他是吴伟业父亲的挚友。但第二年周延儒辞职后,这一希望便破灭了。1634年,复社又为争取任命郑三俊为吏部尚书而四出游说,但最后皇上却将这一职位给了温体仁推荐的南京吏部尚书谢升,将其从南京召回,1634年10月22日拜为北京的吏部尚书。②然而就在这一年,温体仁也因西部地区发生叛乱而有所失宠。皇上又令礼部考官文震孟入阁办事。③
文震孟是宋朝爱国将领文天祥和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后代,也是复社的好友。那年会试选定头名状元前,他曾私下征求过张溥的意见。此人是个敢作敢为的政治家,入阁后立即着手策划,再给温体仁一次沉重打击。争取外朝大臣的支持毫无问题,九个月来,已不断有人疏劾温体仁收受贿赂,败坏吏治。④困难在于,必须在阁臣当中找到既受崇祯帝信任又支持弹劾温体仁的第三派人物。正如钱谦益事件所表明的那样,除非皇上能被一个完全中立的人说服,从而相信问题是真实的,否则他会将众人齐声弹劾看作群臣非法串通的证据。文震孟选中了嘉善名士钱士升。因为此人入阁后,完全置身于党争之外,而对东林党人及其宗旨又颇有赞同之意。⑤于是,文震孟入阁仅四个月,便在皇上面前公然指责温体仁与谢升 串通一气,操纵选举,既而转向钱士升,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钱士升却一言不发,拒绝证实文震孟的指控。结果,皇上以煽动党争为罪名,将文震孟革职。①然而,此事并未结束。文震孟被革职后,原东林党领袖郑曼公开批评朝廷清洗敢于直言的大臣。在崇祯皇帝看来,这正是党争猖獗的又一证明。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令锦衣卫将郑曼逮捕入狱,严刑拷打至死。郑曼的同窗理学家黄道周为此辞官还乡,以示抗议。②
钱士升把文震孟对温体仁的攻击,看作与己无关的政治争吵,因而不愿支持文震孟。但当此事发展为保护南方士大夫经济利益的问题时,他便主动充当了积极角色。文震孟事件过去六个月后,武生李进奏陈朝廷,建议向江南富户加征赋税,以供对内平定李自成和张献忠、对外抵御后金之用。③1636年5月7日,朝廷大臣就此展开了激烈辩论。最后,钱士升终于说服了崇祯帝,使之相信向江南加税势必在这一仍保持着安定的地区激起叛乱,并使朝廷失去江南士人的拥戴。④李进的建议被否决了,此项搜刮落到了山东、河南富户的头上。结果,北方地主替南方士绅承受了这一额外的经济负担。⑤
在1637年3月钱谦益及复社领袖张溥、张采被劾事件中,负担过重的北方地主对生活奢侈的南方士绅的忌恨,可能起了一定作用,但主要幕后操纵者是温体仁。他决意破坏钱谦益等人刚正清廉的政治声誉,以削弱他们在朝中的势力,遂暗中怂恿苏州士人张汉儒、陆文声,疏劾钱谦益为官不廉,家臣在常熟依权仗势,横行乡里;又指控二张贪污腐败,并图谋削弱朝廷对江南的控制,“以复社乱天下”。①这些指控或许触到了一些实质性问题,但温体仁有一次也超越了他向来恪守的谨慎界线。当时,他得知钱谦益拜访了宦官曹化淳,因担心于己不利,便一面装作漠不关心,一面警告皇上:钱、曹二人正在暗中勾结。②1637年6月16日,崇祯皇帝命令钱谦益辞职,同时又暗遣心腹宦官向他透露,背后捣鬼者就是首辅温体仁。③曹化淳闻讯后立即做出了反应,揭露温体仁一直在破坏钱谦益的声誉,并暗中指使张汉儒等人带头奏劾。皇上闻知此事后大吃一惊,既而又大发雷霆:这位经常向他告发朝中阴谋的大臣,眼下却在筹划自己的阴谋。于是,张汉儒被打入死牢,温体仁则被迫辞职。1637年8月1日,温体仁在作了近10年宠臣之后,灰溜溜地致仕还乡了,并且直到第二年命归黄泉之时,也未能挽回皇上对他的信任。④
① 郝爱礼译:《皇清开国方略》,第111—112页。
② 朝鲜并不想卷进后金与明朝的冲突。只是为了使明军不来劫掠其沿海地区,他们才私下向驻边明军输纳粮草,同时也极力回避后金的勒索。吴晗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3684—3686页;又见李光涛:《洪承畴背明始末》,第234—235页。
③ 《明史》,第2933—2934页;《明实录》天启朝,第五十六卷,第6页,第五十八卷,第5页,第六十一卷,第2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67页。登州守将沈有容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在东南沿海参加过抗倭,在辽东沿海指挥过多次战役。他坚决反对叶向高对毛文龙的支持,遂于1624年1月27日辞职。《明代人名辞典》,第1194页;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第三七三卷,第38页;《国榷》,第5248页。据亮父《岭南历史人物丛谈》载,毛文龙实际也是魏忠贤的党徒。他还颇受朝中耶稣会士的器重。后者相信他是基督教徒,并误认为他是广州人,以为他在广州学过军事,知道忠于君主和朝廷。皮埃尔·约瑟夫·德·奥林斯神甫:《中国两位鞑靼征服者的历史》,第13—14页。1625年,天启皇帝遣使册封朝鲜国王李倧,道经皮岛,特赐毛文龙银百两,大红蟒衣一袭。《明实录》天启朝第五十一卷,第29—30页。
① 《皇清开国方略》,第153页。
② 昭梿:《啸亭杂录》第十卷,第29页。皮岛、云从岛和大花岛构成一个群岛,距铁山所在的半岛不远。《皇清开国方略》,第685页。
③ 《明实录》天启朝第五十八卷,第5页。毛文龙要求朝廷每年拨给他20万两饷银。《国榷》,第5487页。
④ 毛文龙初次与后金接触便提出议和。1628年阴历10月,金汗复书说媾和并不难,表示愿意进一步磋商。罗振玉:《史料丛刊初编》第一册“御帖”,第1页。
⑤ 1628年秋,毛文龙不再听命于经略或朝廷。朝臣问袁崇焕有何对策,他回答说:此人可用则用之;若不可用,除掉他也不难。1629年阴历2月,毛文龙私率舰队至蓬莱,蓬莱守将还以为是金军来犯。毛文龙到蓬莱后,除了到庙中进香外,没有其他举动。但此事在朝中却引起一片喧哗,大臣们明确意识到毛文龙正日益脱离朝廷的控制。此后,袁崇焕令毛文龙受宁远节制,而毛文龙竟公然表示拒绝。彭孙贻,《山中闻见录》第五卷,第1、3页。
① 毛文龙部共有2。8万人。袁崇焕只带去3500人的军饷。《国榷》,第5487页。
② 同上书;柏起宗:《东江始末》,第337页;《明史》,第4092页。关于这一事件的经过,还有一种不同的记载,说袁崇焕率众至双岛后,毛文龙于帐中一连数日盛宴款待。之后,袁崇焕设宴答谢。正当酒酣之时,袁崇焕手下一员将领率刀斧手突然从幕后闯入,将毛文龙当场斩首。彭孙贻:《山中闻见录》第五卷,第3页。
③ 《皇清开国方略》,第205—212页;任长正:《清太祖太宗时代明清和战考》,第25页。
④ 《明亡述略》,第276—277页;《皇清开国方略》,第215页;《国榷》,第5505页。
① 《国榷》,第5507页。
② 这些谣言实际是后金散布的。范文程有意向明朝宦官透露——袁崇焕从不向宦官讨好——说袁崇焕已同后金密有成约。宦官将此谣言传遍朝廷内外,并告知了皇上。直到清朝学者开始整理满洲实录时,才发现袁崇焕原来是清白无辜的。赵翼:《廿二史札记》,第667页(第三十一卷);又见乔治·H·邓恩:《一代伟人》,第323页。
③ 《明史》,第4093页;《国榷》,第5508页。
④ 袁崇焕于1630年1月25日被定罪,同年9月22日受诛。《明史》,第4093页;《国榷》,第5543—5544页;《明代人名辞典》,第237、484、1475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955页。从此以后,大臣们都深忌谈论与后金议和之事。任长正:《明清和战考》,第49页。
⑤ 《明史纪事本末》第六十六卷,第18页;《国榷》,第5612页;《明史》,第4097页;《明代人名辞典》,第277页。
① 艾维四:《复社》,第341页。
② 谢升于9月13日被召入京。《明史纪事本末》第六十六卷,第19页;《国榷》,第5656页;《明史》,第5662页。
③ 文震孟于1635年9月7日入阁。《明史》,第4099页;《明史纪事本末》第六十六卷,第18—21页;《国榷》,第5627页。
④ 《国榷》,第5681、5685、5688、5711页。
⑤ 奥崎裕司:《中国乡绅地主的研究》,第577页。
① 1635年12月15日文震孟被免职。《国榷》,第5718页;又见《明史》,第4099页。
② 谢国桢:《党社运动》,第80—84页;邓尔麟:《达官贵人》,第92、102—104、149—150页,及其《嘉定忠臣》,第50—51页;《明代人名辞典》,第1467—1468页;艾维四:《复社》,第352页。
③ 《国榷》,第5736页。李进上疏的日期是1636年5月6日;又见《明亡述略》。
④ 《明史纪事本末》第七十二卷,第40页。
⑤ 沈翼机:《浙江通志》,第2689页(第一五八卷,第34页);《明代人名辞典》,第238页。1637年,杨嗣昌要求增税280万两(1638年有人又建议对出租的不动产征税——对北方地主来说,这将是一项最为沉重的负担——但被皇上否决了)。这样,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南等较贫困的省份,赋税负担便更加沉重了。1640年,怀庆府的一个县令报告说,为了满足新的开支,原来的9万石固定税粮(约963万升)已增长了1/4强,共合白银2。4万两。李清:《三垣笔记》上,第2页;R。V。德斯·弗格斯:《中原的起义》,第5页;赵翼:《廿二史札记》,第750页(第三十六卷)。
① 《国榷》,第5776页;《明史纪事本末》第六十六卷,第20页;傅路德:《乾隆时的文字狱》,第100页;吴伟业:《吴诗集览》,第1、8页;邓尔麟:《达官贵人》,第109页。
② 曹化淳偏袒钱谦益,是因为这位诗人曾为他的保护人宦官王安写过一篇精彩感人的墓志铭。S。K。劳:《东林运动的分裂及其后果》,第30—32页;《明代人名辞典》,第1475—1476页。
③ 钱谦益入狱后,在北京参加1637年会试的陈子龙曾到狱中探望他。艾维四:《陈子龙》,第776页。
④ 《明史》,第4101页;《国榷》,第5778—5786页;《明史纪事本末》第六十六卷,第20页;傅路德:《乾隆时的文字狱》,第100页;邓尔麟:《达官贵人》,第109页;《明代人名辞典》,第1476—1477页;艾维四:《复社》,第352页。
复古派与边防策略之争
温体仁被罢免,为复古派重整旗鼓提供了一次机会。早在温体仁垮台之前,南方就出现了创建文社的新高潮。1636年,徐州诗人万寿祺在南京创立了一个新的文社,成员有原南社的沈寿民、几社的李雯,以及正欲跻身科举的陈名夏、方以智等少年士子。①自从复社摆脱了人们的怀疑和攻击之后,此类活动更加活跃,复社成员又继续操纵科举。1637年中举的进士共301人,其中37人为复社成员。②陈子龙就是这一年中举的,而主考官则是初次读到其文章的黄道周。③
这些文社的大部分活动,都以南京为中心。当时,大批南方乡绅正纷纷举家逃入南京避难。④在那厚重坚固、令人心安的城墙背 后,生活一切如常,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会来打扰这些特权者的享乐。①诗人冒襄——与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惠并称江南“四公子”——描述了1642年中秋节,他冒险穿过盗匪出没之地到达南京后,与妓妾重聚欢宴之情景。②
秦淮中秋月,四方同社诸友……置酒桃叶水阁。时在坐为眉楼顾夫人,寒秀斋李夫人,皆与姬为至戚,美其属余,咸来相庆。是日新演燕子笺,曲尽情艳。至霍华离合处,姬泣下,顾、李亦泣下。一时才子佳人,楼台烟水,新声明月,俱足千古。至今思之,不异游仙,枕上梦幻也。③
冒襄与其爱妾董小宛,是1639年赴南京乡试时初次相遇的。董小宛是秦淮河畔最有才艺的名妓之一。她七岁起便随母学习音乐戏曲、女红烹饪和诗词书法,又是当时公认的绝代佳人之一。冒襄到南京后,方以智想把他这位潇洒的朋友介绍给董小宛。④而董小宛 因厌倦妓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