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生命-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的濒死体验的回顾性研究报告认为这些人心理是健?档摹5牵行┯泄羲捞逖榈娜吮ǜ媪送纯唷⑿睦砩缁嵝缘乃鹕耍饪赡苡肽延诮庵痔逖檎嫌谒堑纳钪校佣⒌暮笠胖⒂泄亍?
在最初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濒死体验的尝试中,PFISHER提出:当人们面对潜在的不可逃避的危险时会通过愉快的幻觉逃避不快的现实。NOYES 和KLETTI详细证明了这种解释,他们认为濒死体验是人格解体的一种类型。但是,濒死体验和人格解体在一些重要点上有所不同。IRWIN辩解说,被改变的不是人的对个体身份的感觉,改变的是这种身份和身体感觉的联系。因此他建议,濒死体验不是人格解体的一种类型,而是一种自我身份和身体情感分离的感知分离的一种。
许多濒死体验的特征是建议用来区分感知分离的,这些特征包括:个体感知体验、认知功能、情感状态、对身份的感觉和个体的主体的意识的部份或全部的分离。概括的说,这种自我和身体的分离是一种存在于物理身体之外和从其它的空间位置观察自身物理身体的感觉。这种被称作的“离体体验”在濒死体验中常见。这种现象也被创伤患者描述了,他们将此看成是对机体承受巨大恐惧的防卫方式。
Irwin指出,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在对非常紧张的无法预料的事件做出反应时,会有发生濒死体验的倾向。Ring提出了一个对超常体验敏感的发展理论,认为童年时的创伤刺激了这种将感知分离作为一种心理防卫法的发展。但是,两个作者都指出,具有濒死体验的人并没有产生对日常遇到的压力的防卫性的普遍的感知分离或者是感知分离症。这些个体的健康的精神提示实际上,濒死体验和临床感觉分离无关,感觉分离症的特征是持续、重复和慢性的感知分离。尽管达到感觉分离症的诊断指征的个体会受益于特别针对感觉分离的治疗,但他们的大多数并不患有感觉分离症,而只是具有感觉分离的症状。这些人是否有足够的痛苦和损伤而需要同样的治疗措施呢?这项研究调查了曾发生过濒死体验的一组人群样本和曾近于死亡但并未有濒死体验的一组人群样本的感知分离的发生频率和类型。
方法
参与者是从和我联系以交流他们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的人中选择的。未来的参与者被告知此项研究包含一项问卷调查,此问卷涉及到他们所经历的特别的濒死体验的特征和“几种经常被人们随濒死体验报告出的经历……这样我们可以判定是否这些经历在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中比在一般人中更常见”感知分离这个词在解释的信中和问卷中都未出现。这项研究的说明邮寄给受试者后,我们得到了他们的书面同意。我们给自愿者一个数字,并邮寄了包括濒死体验标准和感知分离体验标准的问卷。调查问卷是匿名的,只是用数字来识别。濒死体验标准得分被用来作为近死程度的标准;等于或大于7分被作为具有濒死体验的标准。感知分离体验标准的得分被用来作为感知分离的标准。得分者等于或高于30的被定义为高度感知分离,低于30分则是低度感知分离。另外,在感知分离体验标准~T(DES~T)中的得分被用来判定病理性的感知分离。
和感知分离体验标准一样,濒死体验标准得分的分布是偏性的,通常标准差(SD)和均数一样。由于这个原因,只应用了非参数统计学检验。MANN…WHINEY U检验被用来比较两组得分的中位数,SPEARMAN’S 等级相关被用来比较两个连续变化量的相关,PEARSON’S检验被用于评估频率分布。
结论
研究样本为134个自称曾近于死亡的个体。96(72%)人表示有过濒死体验且在濒死体验调查标准中,描述的体验的得分等于或高于7分,38人(28%)否认有过濒死体验且在濒死体验调查标准中,描述的体验的得分低于7分。性别分布上,两组无显著的差别,但有过濒死体验的个体要比无濒死体验的年龄偏轻。(见表1)
有过濒死体验个体的感知分离体验标准得分显著高于无濒死体验者,尽管他们的得分只是临床感知分离症患者的三分之一。而在用来评定病理性感知分离症的DES…T得分中,有过濒死体验经历人的得分要高于无此经历的人。而基于感知分离标准得分等于或高于30分而被划分为高度感知分离者的比例在有过濒死体验者中要高于无濒死体验者。两种差别都介于显著性差别的边界。(见表1)
较轻的年龄和濒死体验的深度及感知分离的程度显著相关;较低的年龄和病理性的感知分离的相关性介于显著性差别的边界。性别和DES,NDE,DES…T 的得分无显著性相关。在报告有濒死体验的参与者中,濒死体验标准得分和感知分离标准得分及感知分离标准…T得分正 相关,说明描述了更多濒死体验的人同时报告了更多的感知分离和病理性的感知分离。(见表2)当年龄可比后,濒死体验标准得分和感知分离标准得分的部分相关值为0。26。
在高度感知分离组中,妇女所占的比例高于低度感知分离者,但两者在年龄上无区别。在报告有濒死体验人中,高度感知分离者的比例要高于无濒死体验的人。濒死体验标准得分,在高度和低度感知分离者中相同。(见表3)
讨论
因为感知分离通常和已有的创伤经历有关,而且和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一样,被和“来世”的改变状态联系起来,所以有人建议,曾经接近于死亡的人,特别是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可能会显示高度的感知分离。有过濒死体验的个体样本在感知分离标准中的得分高于曾近于死龆薇羲捞逖榈难荆灾陀诟兄掷胫⒒颊叩牡梅帧?
有过濒死 体验的人在感知分离标准上的分布情况提示了对压力的非特异反应性,和与感知分离症的低特异性。这个分布情况和临床观察相符:这种个体倾向于在他们的经历中描述感知分离现象的发生,但并不经历象具有感知分离症患者所经历的那种程度的痛苦和损伤。尽管他们报告了高于无濒死体验经历人的非病理性的感知分离的发生率,但这些指征并不足以指示感知分离症的存在。
在这组样本中,可能的扰乱濒死体验标准和感知分离标准的因素是参与者的年龄,年龄与濒死体验标准和感知分离标准的得分负相关。为调整这个因素的干扰,计算了部分相关系数。结果仍是高度显著相关。
这项研究的回顾性设计使我们无法说明,是否濒死体验在早先具有对创伤反应的感知分离的人群中经常发生,或是濒死体验引发了以前并没有感知分离的产生了感知分离。尽管感知分离体验和濒死体验似乎正相关,因果问题的回答只能是通过前瞻性研究,在此研究中,感知分离在濒死体验前后都被评估。
现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依赖于自我选择性的参与者。有过濒死体验而不自愿参与的人可能体验和自愿参与者不同的感知分离症状。例如,在感知分离标准中得分高的可能有更大的困难去回忆他们的濒死体验,或者另一种可能性,具有低度感知分离的人可能对在研究中报告他们的经历缺乏兴趣。而且,我们并未试图去证明个体对于他们近于死亡的判定的正确性。医学记录中注明了近于死亡人和没有这种证明的人所报告的濒死体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不同。鉴于以上原因,用未经选择的近于死亡的队列,或者是,更加理想的,用可能近于死亡的随机样本来重复以上的研究,可能是值得的。
尽管濒死体验被认为是积极的经历,但是由于难于将这种经历和个体一般的意识相协调,仍可能会导致情感方面的问题。尽管对濒死体验有了神经化学方面的解释,但这种解释还不被试验数据所支持。而对于如下无关问题──濒死体验对此个体的意义和这种体验是否会带给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个人独有的或神秘的见解,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事实上,有人争论说,这超出了科学的范畴。这里得到的结论,濒死体验是一种对压力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学反应,即不支持也不反对这一立场。
这项研究支持以下的观点:濒死体验包括了一种从物理环境到改变了的意识状态的注意力的转移。而在这个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中,知觉、认知功能、情感状态、对个体的主体的意识可能会部份或全部与主体意识分离。濒死体验似乎并不是一种感知分离的病理性类型,亦或是感知分离症的表现,他可能是一种非病理性的体验,包括了感知分离的心理性机制作为对无法忍受的创伤的正常反应。对感知分离的更深入的了解可能会因此而使濒死体验得到更进一步的阐述,甚或扩展至对其它神秘的或超常的意识状态的研究。
总人数(N=134) 曾有过濒死体验的个体(N=96) 不曾有濒死体验的个体(N=38) 统计学检验 P值
人口统计学男性人数 50(37%) 33(34%) 17(45%) X2 =1。25 0。264
年龄中位数(范围)( 年龄) 50。0(22…82) 49。0(22…82) 58。5(24…75) U=1440。5 0。058
濒死体验NDE得分的中位数(范围) 13。0(0…31) 17。0(7…31) 0。0(0…6) 。。 。。
感知分离体验DES得分的中位数(范围) 9。0(0。2…83。2) 10。7(0。2…83。2) 7。3(2。1…38。2) U=1404。5 0。008
DES…T得分的中位数(范围) 2。5(0…70。0) 4。4(0…70。0) 1。9(0…40。0) U=1438。5 0。054
高度感知分离的人数 19(14%) 17(18%) 2(5%) X2 =3。465 0。063
表1 近于死亡的个体的特征
NDE标准(N=96) DES(N=134) DES…T(N=134)
人口统计学年龄 …0。31(0。002) …0。17(0。046) …0。17(0。055)
濒死体验NDE得分 。。 0。27(0。008) 0。27(0。008)
感知分离体验DES得分 0。27(0。008)
感知分离体验DES…T得分 0。27(0。008)
数据为Spearman’s等级相关值(P值)
表2 濒死体验标准得分和感知分离标准得分的相关 高度感知分离者(N=19) 低度感知分离者(N=115) 统计学检验 P值
人口统计学男性人数 3(16%) 47(41%) X2 =4。385 0。036
年龄中位数(范围)( 年龄) 42。0(24…70) 52。0(22…82) U=860。0 0。138
濒死体验:报告具有濒死体验的人数 17(89%) 79(69%) X2 =3。465 0。063
NDE得分的中位数(范围) 15。0(8…31) 17。0(7…31) U=624。0 0。648
数据来自报告具有濒死体验的人
表3高度感知分离者和低度感知分离者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Bernstein EM, Putnam FW。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ssociation scale。 J Nerv Ment Dis 1986; 174: 727…35。 'PubMed'
2 Spiegel D, Carde?a E。 Disintegrated experience: the dissociative disorders revisited。 J Abnorm Psychol 1991; 100: 366…78。 'PubMed'
3 Janet P。 L%%automatisme psychologique。 Paris: Fé;lix Alcan, 1889。
4 James WW。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90)。
5 Prince M。 The dissociation of a person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5)。
6 Ray WJ。 Dissociation in normal population。 In: Mitchelson LK。 Ray WJ, eds。 Handbook of dissociation: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Plenum, 1996; 51…66。
7 Waller NG, Purnam FW, Carlson EB。 Types of dissociation and dissociative types: a taxometric analysis of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Psychol Methods 1996; 3: 300…21。 'PubMed'
8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n。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1994。
9 Rose DS。 %Worse than death%: psychodynamics of rape victims and the need for psychotherapy。 Am J Psychiatry 1986; 143: 817…24。 'PubMed'
10 Carlson E, Putnam F。 An ; on the Dissociative Experiences Scale。 Dissociation 1993; 6: 16…27。 'PubMed'
11 Noyes R, Kletti R。 Depers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