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聊斋之重建天庭 >

第2部分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2部分

小说: 聊斋之重建天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神佛无影无踪是因群仙已经消失了。

    可是转念一想,这不是群仙消失,因为那些仙职还在,只是群仙名下的那些人消失了而已。

    当孙旭提笔想写下自己的名字在上面时,脑中忽然提示,“掌印人自有仙职,不得自封。”

    而后当他想写下“燕赤霞”或者“宁采臣”时,则被提示“被册封者与宿主关系不足,无法册封。”另附有一封诸天万界人物亲近示意图,图上几乎无所不包,不过现在显示有关系的都是与自己已经有过联系的人。

    渐渐的,孙旭总结出来,这花名册其实就如同封神榜一样的东西。可以册封本世界的神祗,甚至可以册封异时空的人物。

    这东西也有诸多限制,譬如,不能册封比自己实力等级高的人物(在人物等级显示图上,清晰的显示着诸天人物的等级,孙旭也在内)、只能册封与自己好感度高的人物、册封异时空的人物时,不能册封在异时空已经有仙职的人物、只能册封与自己等级相同或低于自身等级的神位。

    看了看自己堪堪刚开始修炼的实力等级,对比一下仙职等级图,发现若是不能自己到达先天圆满,连最低级的阴兵都无法册封。

    想想也是,那些阴兵最起码也能随随便便的驱鬼拘魂,起码还有个先天实力。若是自己连他们的实力都不到,拿什么去册封?

    念及此,索性不再去想,专心看提高自己实力的方法去。

    极限修炼指南一文给出了答案,“凡人修道,莫不以引气为要,聚于下丹田,然后铸丹凝婴;至境之道,虽亦始于引气,却苦于旁人数倍,开辟上中下丹田,三处循环不休,方可成就。此道艰辛,非大毅力、大机缘者不能成之,慎之又慎!”

    “这么难?还好这诸天宝印无所不能。”说着,又拿出宝印给他的如何在修道规则的漏洞下以最快的速度修炼一帛细细研读。

    此文详述了,如何运用诸天宝印的复刻以及分析能力,用已知的功法、仙决以最快的速度强化自己。

    结合之前看过的仙人境下各个境界最适合的功法及其出处,孙旭觉得修炼简直不要太简单了。

第3章 金银如山只为子() 
孙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加上利诱威逼地从某个道士手里面弄来了一本正清决。

    “体锻气练,吐纳运转,辅药通窍,大道不远。”是正清决开篇名义。

    十六字真言言简意赅,道尽了入道的修炼方法:锻打体魄,以用来接引灵气;炼化灵气,以气为基打磨肉身,周而复始,直至肉体初步完成向仙体的改造。此时,或用通窍丹药,或用不传秘法,通人身九窍。

    九窍既通,则人体已非人,已有仙人之资。

    然而令孙旭失望的是,这本秘籍内容多是一些请神驱鬼的法门,对于自身的修炼只是寥寥数语。不过还好诸天宝印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哪怕只有一页,也能据此推论出全部内容。

    完整的正清决不过是一本引人入道的法门,而里面种种道术的法诀才是孙旭需要的。

    虽然诸天宝印很强大,可以分析可以补全,甚至可以融合各种功法形成新的法诀,可是,它本身没有任何修炼功法可以提供,只能自己收集。

    因这个世界太过危险,以现在孙旭的实力,不啻于送死。所以只能先等诸天宝印再次开启时空穿梭功能,好去其他安全点的时空收集功法。

    好在现在武朝虽没有以前的气象,但先帝余威尚在,各路魑魅魍魉见武朝天数未尽,还不敢太过乱来。

    如今听说新帝纵欲过度,不过三十几岁,体魄倒似古稀老翁。登基不过十七年,万里山河不复锦绣,北方蛮族虎视眈眈,南方藩属也蠢蠢欲动。

    可他曾不到十三岁便监国摄政,虽不如先皇有贤明之德,但在先皇耳濡目染之下七八年,政治手腕一点不弱。不然也不会夜夜笙歌还能稳坐龙床十几年。只是他子嗣单薄,膝下又只有两位皇子。

    长子已早早被册封为太子,幼子最得他的宠爱,出生后就被封为全王,全州都督,提调全州一切军政。

    新帝曾因极喜爱幼子,甚至一度想废长立幼。可是碍于礼法,一干朝臣无一人赞同,只得作罢。

    武朝如此形势,如果新帝驾崩,不管是何人继位,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太平了。

    怪不得日后的金华,盗匪遍地,妖魔横行,连燕赤霞都不想管了。只因天下大乱,一人之力有穷尽之时,能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已是不易。

    想到这里,孙旭觉得有必要马上启动修炼了,为了有能力保护现世家人,保护自己需要保护的人。况且,有诸天宝印在手,如果不拿去修个正果,把那仙道重建,岂不是白白辜负了上苍的一番美意?

    之前,因为认知有限,他去的几个位面都是后宫性质。

    虽然享了一番齐人之福,可那时他年轻气盛,实力又没能达到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步。男女之事对他不仅没有益处,反倒还让已修习正清决小成,已快到先天的他,泄了过多精气神而又回到了起点。

    这件事也给他敲响了警钟。安全的位面是能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可是温柔乡是英雄冢啊!

    想想自己到了其他位面之后,基本上就没干什么正事,反正安安全全的。况且,在别的位面若是真遇到了危险,强制离开就是了,大不了让下一次穿梭的冷却时间长一点。

    诸天万界穿梭规则之一,掌印人实力未达到先天圆满时,穿梭的世界与主世界的时间比例为一天比一年;规则之二,两次穿梭时间间隔为一个月。

    穿梭后会有随机任务发布,掌印人需要尽可能的完成任务,完成后会有随机的奖励。

    注:但是为掌印人安全着想,在遇到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可强制回归。强制回归的话则需要等待两月后方可进入下次穿梭。

    孙旭这时正坐在庭院中潜心思考未来该如何应对,身旁侍立着两个一身青衣的丫鬟为他轻轻地摇着蒲扇。却见庭院门口轻轻走来了一位身形修长的女子。

    她一身红色劲装,衬得人愈发精神。

    远处望去,如同一团火焰一般。走得近了,方才看清楚容貌。白皙的脸蛋更显本人玲珑剔透,精致的五官勾勒出一股子英气来,再配上这身劲装,当真是英姿飒爽。

    女子看到孙旭仍在思考,便用眼神向丫鬟示意了一下。左边的丫鬟会了意,随即轻移莲步,来到劲装女子身边行了个礼,轻声道,“阿食姐姐终于回来了,太好了!”

    名唤阿食的女子从进来时目光就一直放在孙旭身上。见孙旭在冥想,也不敢打扰。

    忽然,阿食双眉微皱,不悦道,“你们怎么伺候的,怎的又让少爷气色憔悴这许多?”她这一皱眉,加上本人的气场,竟然有股淡淡的威压升在空气中。

    那丫鬟立马叫屈,“阿食姐姐息怒,少爷本身就在勤修武艺,一日三餐我等一次也不曾偏废,次次做的都是按照您走的时候留下的食谱做的,分毫不差!可是您的厨艺神乎其技,估计连彭祖也不过如此。少爷许是吃惯了您做的。。。。。。”

    丫鬟连吹带捧地解释着,阿食听在耳中,眉间逐渐放松,不悦感便消散了一大半。

    少爷的脾性她了解,只是看到这些人这般惫懒,不曾尽心伺候少爷,就有些生气。

    知道她们终究已经尽力,便摇了摇头,走近侍立在旁的另一个丫鬟,接过她手中精致的蕉扇,亲自为孙旭扇起风来。

    正要让两个丫鬟退下的功夫,却听到了那令她朝思暮想的声音,顿时觉得这几个月的辛苦都值得了。

    “阿食,几时回来的?”孙旭回过神来的时候,看到阿食侍立在侧,两个丫鬟怯怯的站在两人对面,不禁有些好笑,“阿食,与她们无关,我这几天有些疲惫而已。”

    阿食哪肯信他,本来消了一大半的火气又上来了,厉声道,“公子,上下尊卑岂可偏废?如果每个人犯错后都以一句能力不足来搪塞,世上断无成事之理!”

    又冲着那两个丫鬟道,“你二人侍主不能尽心,这个月的月银减半。顺道再去于管家那边知会一声,把尚心苑的厨子给我辞了!”

    两个丫鬟心下叫苦,当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尚心苑这边据说是整个金华府月钱最多的地方了。即便是作为同为孙府的管家,也可能还不如尚心苑一个普普通通的下人月钱多。

    前些年孙左尹已迁为金华府尹,又赶上孙府尹老来得子,自然溺爱得很,哪能让他受了委屈?整个尚心苑上上下下的月钱,便有百两之多。

    要知道这个世界五口之家一年用度不过二三两。若勤俭持家些,十口之家三两也能支撑一年。

    不过,孙氏之前本是富商起家,不说富可敌国,也算一方富甲,财力充沛,几个月钱也能叫银子?

    前些年他便斥重金,东西买地,扩充府邸。在府邸的最边缘僻静之处给儿子修葺了这座尚心苑。

    苑中建筑乃是请京师的大师设计,由江州名匠亲手建造完成。

    不过五丈见方的院子,却是耗时五年方才完工。动土之时,还专请了得道天师前来开光堪舆;封顶之日,邀了有道高僧至此镇魔驱邪。

    有人曾经嘲笑孙斌,说他不改商人本色,前后两次邀请僧道便共花了近千两银子,却不知有何用处。孙斌听了,嗤笑道,“千两银子也叫钱?但保我儿平安,便是万两白银投江填海我也不会眨眼。”

第4章 功名利禄先科举() 
如此炫富之人,若按常理来说,必定是不学无术。若是平常,此人不会花钱买官,便会科举舞弊。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府尹老爷居然是位大才,道德文章一流,加之他本身就富甲一方,治理一方时不会考虑太多。这让那些朝中大员都钦赞不已。

    先皇在位时,孙斌曾经在翰林院任编纂一职。

    曾提点过他的老贤相有次回乡时路过金华,见府衙诸般政务井井有条,百姓各安其位,金华之盛冠绝江州。经这般眼见目睹,老贤相爱才心切,甚至有意要举荐当时尚为右尹的孙斌进京为官,但是却被孙斌推辞了。

    “贤相,为官一人,造福一方。治理地方,下官尚有政绩可循;而中枢机要,下官自知才疏学浅,诸位阁老贤臣济济一堂,下官岂敢尸位素餐?况且,不管在朝在边,不都是为国效力么?又有何分别?”

    这一番话说的老贤相频频点头,直称赞这位府尹,“祖上银浊铜臭不忘扶危济困,右尹慈厚爱民更知施仁避苛。”

    孙斌不仅官声好,在士林中也颇有几分名气。他初入翰林时便以乞天子罢洪税疏而名噪一时。

    武朝方圆何止千里,如此辽阔的疆域,不免水流纵横。

    北方一马平川,大江大河虽有,却不会汛涝成灾。而南方的平原耕地却被河流纵横冲刷成上百个区域。虽在河流的冲刷下,当地产生了肥沃的良田,加之南方气候适宜播种,稻谷基本能一年两熟。有的地方甚至能达到一年三熟。可也是因为这大大小小的河流,南方自古以来便承受这水患的袭扰。

    因而,朝廷年年都要出钱修堤坝,治洪涝。曾经朝廷财力有限,便加派了一项洪税。

    先皇在位第二十年时,改道归流,万川归海,水患终于有所控制。

    洪患既然平息,那洪税便也无从收起了。

    于是次年,尚在翰林院的孙斌上疏,请求不再征缴洪税,朝野有识之士纷纷响应。文武二相鼎立支持,天子贤明从善如流,下诏不再征收洪税。孙斌因此也声名大噪。

    可本有望入阁拜相的他,却最终被某些因他而损了利益的人排挤出了京城,外放到金华做了个府丞。

    武朝官制,官吏有别,郡县之丞皆为吏员。孙斌以进士之名,翰林之资,外放后作为一个吏员,绝对是屈辱。

    孙斌虽然恼恨官场黑暗,但是又觉得回乡做官也不失为一件乐事,也就不再计较。

    直到先帝三十年时,全国大考,老贤相慧眼识人,这才将他从吏员中划归官职,坐了金华的右尹,才有了后来老贤相路过金华之事。

    孙氏既有资财,又有官声,地方上又有助力,加上孙斌并无野心,于是于公,现官至府尹,自觉心满意足。

    而后的新帝所作所为让他失望,便再也不想再参与朝堂,只想守着故土,保一方平安;于私,他只想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完一生。

    每每看到自己的儿子那令人心折的气质,他都担心,万一自己入土,没人庇佑,孙旭能否平安的过下去。甚至于他曾几次都想将孙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