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老子与百信生活 >

第10部分

老子与百信生活-第10部分

小说: 老子与百信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孩子的意愿(参见《服务导报》1998年3月12日铭之文)。这家庭教育就是一种“无为而治”,不是不管,而是因势利导,不作揠苗助长。今天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种种“有为”的加速提高、不顺应自然规律的滥施“生长激素”,往往适得其反,这方面的披露还少吗?
三、大器晚成
    《老子》说:“大器晚成。”(第41章)这是老子揭示的又一成功的道道,说得多深刻啊! 
    我一直在想,老子的哲学其实就是从生活中升华出来的。我们现在也来琢磨琢磨生活中的事情,体会老子所说的道。大家来看:这是一只纸质杯子,那是一只普通的饭碗,那么纸杯很容易做成,而那只陶制的碗就要麻烦了。但是如果还有一只玉制的碗,那又不是普通的陶瓷碗能比了,这就很不容易了,那得采玉、选玉、精心地切磋琢磨了才能成功。但是如果制造一个青铜大鼎,那就非常困难了。因此,这第一层意思就很深刻,你看就像碗、鼎那样,越是贵重的大器物,越是最晚做成。
    第二层意思更深刻,一只普通的纸杯子,它承载的道比起陶制的碗来说,充其量是小道了,价值也不一样。但是一只玉制的碗,它承载的道就又不是一般的陶碗所能比的了,因为玉制的碗它里面的加工之道、工艺之道就多得多了,价值也相差得远了。而一个青铜大鼎,它所承载的道那才是大道啊!鼎中的大道是什么?是一个国家之大道!你看,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叫“问鼎中原”,为什么不叫“问杯中原”、“问碗中原”?因为那不值得“问”嘛。大鼎又叫“鼐”,所以伟大人才治理国家大事叫“调和鼎鼐”啊!所以宰相叫“鼎鼐”之才啊!所以给孩子取名字就有叫“元鼎”,叫“鼐”的,桐城派大家中不就有一个叫“姚鼐”,不就是父辈希望他成为大鼎式的人物吗?
    你看老子多深刻,中国的文化多厉害!这样子就明白了,用大器来比喻人生,那么晚成是因为生命需要雕琢,因为大事业需要雕琢,这就像一件珍稀的艺术品一样,需要由从毛坯到成品、由成品到精品、由精品到极品、由极品到传世品、再到经典之品,这样的长期的切磋琢磨的过程。

    今天人们似乎不同意老子的话,而认为“大器晚成”说早该过时了,现在是多快的节奏?要早早成才,要早早出成果,要早早脱颖而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嘛。人们可以举出不少早早成才的例子,比如运动员过了年龄怎样去拿奥运会冠军啊?再比如许多科学家在20-40岁就有取得大成功的。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触悟到一点,“大器”确实并非都是“晚成”的,而且在自然科学、体育运动中更突出这一点。事实上在社会科学方面;在其他企业管理等方面也有“大器早成”的无数例子。在今天这样百舸争流的时代,青年人应当以“大器早成”来鞭策自己,这是不错的。但是老子很聪明啊,他哪会不知道人们都有早出人才这个心理欲望?他是要校正并平衡这种心理与欲望,告诫人们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功到自然成”,要慢慢地完成你的生命大器。难道不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为了成功,为了评职称,为了脱颖而出,自己心浮气躁,他人拔苗助长,甚至不顾道德,弄虚作假,有多少教训!还有“神童”啦,你看到从古至今确有不少神童;但有的固然成才;也有许多早早凋谢了;其中也有被“捧杀”的。因此老子的提醒很深刻的,青年人你可以有“大器早成”的理念,但是你又不要忘了用“大器晚成”的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
    从老子所说中可以再抽取出第三深层的意思,这就是从事业这个“大器”来说,就不是一个人,而是由许多人、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地完成的。比如,鼎作为大器,象征着国家,你就得一代一代人来不断地建设,雕琢它,一懈怠,一乱搞,就糟糕了!科学也是如此,1687年牛顿发现了“三定律”,但是过了200多年以后,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现牛顿力学到了速度很高的时候需要改进。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海森堡等又发现当物体很小的时候,相对论也需要改进。你看,要研究这个“大器”就要不断雕琢,需要时间,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由此而推,其他的事业也是这样的道理。再从辩证的观点看;古人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中国人对于这方面有很深的体会,你看汉语中有:“老到”、“老辣”、“姜还是老的辣”、“少年老成”等等词语。其实,如果考察一些高层次的老练的政治家、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那么他们往往要经过数十年的磨练,积累经验。有些艺术家直至晚年才炉火纯青。比如大家喜欢练书法的话,通常知道有颜体、有柳体。柳体就是唐代柳公权的书体,颜体就是唐代颜真卿的书体。这两位书法大家都是大器晚成。比如颜真卿(公元709至公元785)的“颜体”多有气派,可是形成这“颜体”也是“大器晚成”的过程。我曾经分析过,在他50岁以前只是初步形成他自己的面目。50岁到65岁时,他才将自己的“颜体”历练得形神兼备,趋于成熟。他在65岁以后就不得了了,开始由成熟而臻于神奇变化之境界。他把一个是自己的生命哲学,一个是自己的书艺哲学融通起来了,化合起来了,都融汇在他的书体中了。于是在他生命与书法的老树上开出一朵又一朵的奇花异蕾来!这就是一种“大器晚成”啊!
四、以柔达到成功
    老子说:“守柔曰强。”(第76章)这是老子揭示的又一成功之道。老子说,人啊人,你守住了那柔就会变得坚强,变得刚强,变得强大!老子又说:“弱之胜强。”(第78章)“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柔弱处上。”(第76章)老子在柔弱中看到了恒久的力量、成功的力量。老子贵柔;在《老子》一书中多次阐发这一思想。我们想要成功,那就得要有一种以柔弱达到成功的本领。不怕自己柔弱,只怕自己守不住柔弱。要以柔化刚;从而致胜成功;始终充满生机。人们总希望能成长起来;强大起来,这是由柔弱而至强大;但是

坚强如果转化为顽刚,或变为逞强,则祸根已伏,已与“死之徒”相去不远。我们如果辩证地理解和运用“贵柔”这一理念,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深有价值。
    以一种哲学的眼光来观察万物;老子发现万物拥有生机时;其形质由于“生”的滋养,是柔软的,然而一旦“死”了,其形质变得坚硬,变得枯槁。从这些表象再潜入深层;老子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的处于下位;柔弱的反处于上位;天下最柔弱的,能够驾驭天下最坚硬的。《老子》书中还曾说:“柔弱胜刚强。”(第36章)“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第78章)所有这些论述,若再深入内里悟察;可知“柔弱”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是道的本性,是天道的表现,是自然的真相,当然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一个婴儿为什么生机勃勃?为什么生命力这么旺盛?其中就有“柔”与“弱”的机理在。一个老年人,到了八九十岁骨头都强硬了,生命力就变得弱了。其实表面上是“柔”与“弱”,而内里是有关于一种生命的潜力与潜能,婴儿“柔”与“弱”的深层就潜在着强大的生命动力。再来观察一些现象,人身上最坚硬的要数牙齿了;最柔软的要数舌头了;当人垂垂而老;牙齿全部脱落了,而舌头却能完好无恙。大树比小草坚硬刚强,但海啸、台风来时可掀倒大树;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依然故我。强烈的大地震来了,有的高楼大厦倒塌了,但有的小平房安好无恙。水最柔弱,石头坚硬;但水滴可使坚石为之洞穿。蝼蚁柔弱得微不足道;大坝坚硬得与滔滔洪水相抗衡;但柔弱之蝼蚁却能使大坝千里溃决。空气最柔弱;却无孔不入。空气不流动,静默至极,可以把千年的铜铁锈蚀、梁柱朽烂;空气一旦流动至极;可以飞沙走石,拔屋移丘。
    如此等等;像这样无数常见的现象被老子敏感的心灵捕捉到;虽然这里面的道理很复杂,比如有生命周期的问题,有物体运动的问题,有所处环境的问题等等,但是他抽取出并提炼成一种哲理,一种生命的智慧,很有启发意义。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从而要人们学会以柔克刚,柔中有刚,百炼成钢,并且是一种化为绕指柔的钢。我们一般的教诲人之理念,自古至今是:人要坚强,要刚强,要顽强。这不错,但老子提醒人们:要柔弱。这是一种大智慧。当然对于这种大智慧,你也要活观活用,辩证地对待,如果一头钻进牛角尖、死胡同,那就不是老子的智慧了。比如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老子教你在柔弱中寻找到恒久的生命驱动力,一点一滴,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去历练,去积聚能量、经验、智慧,最后达到成功。
    我们看个例子。梁实秋(1903-1987)是北京人,大家知道,早年就有名了。但是,直到1967年,梁实秋完成了他的一个生命奇迹。他用了宝贵生命中的37年时间,从1930年27岁开始翻译,一直绵延到1967年64岁,终于一个人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37册是戏剧,3册是诗歌,浩浩荡荡共40本,给人们留下了一座文化的宝库。莎士比亚的剧作翻译的人不少,如朱生豪、田汉、曹禺、卞之琳、孙大雨等等,可惜都没有完成,朱生豪最可惜,英年早逝,达到终极目标的只有梁实秋一人!他能够成功就是以柔致胜!这暗合了老子此道,也给世人树立了一个范例!这过程异常地艰苦,他怨的时候曾经说:“一星期校对10本莎氏稿,可把我整垮了,几乎把我累死!”他恨的时候曾经说:“有时我真恨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他苦的时候曾经说:“译书之苦,不下于生孩子!”他发牢骚的时候曾经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期间很少得到鼓励。”你看,要大成功都不容易啊!
    大器晚成之所以难,因为这过程是非常寂寞的、困苦的、艰难的,看前面又是恍恍惚惚的,常常见不

希望的光明。这时需要“柔”的智慧,需要“德”的力量,也需要别人的精神支撑,才不至于半途而废。比如梁实秋每天翻译二三千字,以柔克刚。比如梁实秋在困难的时候,他就想到三个人:一个是胡适,1930年胡适是翻译莎翁剧作的倡导者,又对梁实秋寄予期望。他想,不能辜负胡适。一个是他的父亲。抗战胜利后的一天,这位已满70岁的老父亲,拄着拐杖来到他的书房,问他莎剧翻译了多少了。梁实秋很惭愧这八年交了白卷。父亲鼓励他说:“无论如何要译完它!”一句话说得梁实秋心头发热,热泪盈眶。他说:“我就是为了他这一句话,下了决心必不负他的期望。”第三个人是他的前妻程季淑,给了他最直接的鼓励和支持,她经常问梁实秋一天翻译了多少字,当梁实秋告诉她翻译了三千字时,她会翘起大拇指。这是无声的鼓励啊!当她看到梁实秋不知疲倦地伏案翻译时,她就要梁实秋去散步,让他休息一下。所以梁实秋说:在翻译的“漫漫长途中陪伴我体贴我的只有季淑一人”(参见刘炎生《才子梁实秋》、宋培学《梁实秋与莎士比亚》)!整整37年,梁实秋终于以柔致胜,慢慢地走到了在他以前许多人都希望达到、但没有能够到达的终点。这是37年水滴石穿式的柔的战斗,终于成功了!
五、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是老子论成功智慧的又一个亮点。《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这是说,功业既成,引身退去,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你看,这自然中就是这样的,花开了,结了果,成功了,也就退了。老子对人生的观察是智者的深邃,这在于他看到人生深层中的人性内核。人莫不爱财慕富,贪恋权势,但是放眼历史上,名利谁能守护住?历史给人们许多启示。 
    无锡太湖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叫蠡湖,有一个有名的蠡园,据说当年范蠡帮助勾践灭了吴国后,就带着西施坐小船从这里向太湖漂流而去。他“功成身退”了。人们熟知李斯的故事。他贵为秦相时,“持而盈”、“揣而锐”,但他最后以悲剧告终。在临刑之时,对其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他临死时的醒悟,渴望重新返朴归真,过平民生活,但已不可能了。中外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曾经也有类似的后悔、忏悔。《老子》此章当为警醒世人的“解药”。应该说,“功成身退”表现出一种对于历史的前瞻性,以及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清醒的、睿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