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新订人间词话 广人间词话 >

第22部分

新订人间词话 广人间词话-第22部分

小说: 新订人间词话 广人间词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时,亦俯首杜口,或故示整暇,波浪而过耳。欲如悲剧中之主人公,
且演且歌,以诉其胸中之苦痛者,又谁听之而谁怜之乎?夫悲剧中之人
物之无势力之可言,固不待论,然敢鸣其苦痛者与不敢鸣其痛苦者之间,
其势力之大小必有辨矣。夫人生中固无独语之事,而戏曲则以许独语故,
故人生中久压抑之势力独于其中筐倾而筐倒之。故虽不解美术上之趣味
者亦于此中得一种势力之快乐。普通之人之对戏曲之嗜好,亦非此不足
以解释之矣。
——《人间嗜好之研究》
悲剧“示人生之真相,又示解脱之不可已”
昔雅里大德勒于诗论中谓:悲剧者所以感发人之情绪而高上之,殊
如恐惧与悲悯,之二者为悲剧中固有之物,由此感发而人之精神于焉洗
涤。故其目的伦理学上之目的也。叔本华置诗歌于美术之顶点,又置悲
剧于诗歌之顶点,而于悲剧之中又特重第三种,以其示人生之真相,又
示解脱之不可已故。故美学上最终之目的与伦理学上最终之目的合。
——《红楼梦评论》
《红楼梦》这一“宇宙之大著述”的悲剧遭遇
且法斯德(按,浮士德)之苦痛,天才之苦痛。宝玉之苦痛,人人
所有之苦痛也,其存于人之根抵者为独深,而其希救济也为尤切。作者
一一掇拾而发挥之,我辈之读此书者宜如何表满足感谢之意哉!而吾人
于作者之姓名尚未有确实之知识,岂徒吾侪寡学之羞,亦足以见二百余
年来,吾人之祖先对此宇宙之大著述如何冷淡遇之也!谁使此大著述之
作者不敢自署其名?此可知此书之精神大背于吾国人之性质,及吾人之
沉溺于生活之欲而乏美术之知识有如此也!然则予之为此论,亦自知有
罪也矣!
——《红楼梦评论》
美术的“理想亦视人生之缺陷
逼仄而趋于莫反对之方面”
美术之价值,对现在之世界人生而起者,非有绝对的价值也。其材
料取诸人生,其理想亦视人生之缺陷逼仄而趋于其反对之方面。如此之
美术唯于如此之世界、如此之人生中,始有价值耳。
——《红楼梦评论》
“宗教之慰藉,理想的;而美术之慰藉,现实的”
吾人对宗教之兴味存于未来,而对美术之兴味存于现在。故宗教之
慰藉,理想的;而美术之慰藉,现实的也。而美术之慰藉中尤以文学为
尤大。何则?雕刻图画等其物既不易得,而好之之误则留意于物之弊,
固所不能免也。若文学者则求之书籍而已无不足,其普遍便利决非他美
术所能及也。故此后中学校以上宜大用力千古典一科。虽美术上之天才
不能由此养成之,然使有解文学之能力,爱文学之嗜好,则其所以慰空
虚之苦痛而防卑劣之嗜好者,其益固已多矣。
——《去毒篇》
诗人观物,“能就个人之事实,
而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
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眠读之。于是评《红
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之主人公之为谁。此又甚不可解者也。夫美术之所
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也。惟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
抽象,于是举人类全体之性质置诸个人之名字之下,譬诸“副墨之子”、
“洛诵之孙”,亦随吾人之所好名之而已。善于观物者能就个人之事实,
而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今对人类之全体,而必规规焉求个人以实之,
人之知力相越岂不远哉!故《红楼梦》之主人公,谓之贾宝玉可,谓之
子虚乌有先生可,即谓之纳兰容若,谓之曹雪芹,亦无不可也。
——《红楼梦评论》
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心灵的,文字的)胜
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
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
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
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
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
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
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
——《宋元戏曲史》
“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颜,人间
颜色如尘上。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
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苕华词?蝶恋花》
优美、壮美的判断为“先天的判断”
优美及宏壮之判断之为先天的判断,自汗德(康德)之《判断力批
评》后,殆无反对之者。此等判断既为先天的,故亦普遍的必然的也。
易言以明之,即一艺术家所视为美者,一切艺术家亦必视为美,此汗德
(康德)之所以于其美学中预想一公共之感官者也。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古雅——美育普及之津梁
古雅之能力能由修养得之,故可为美育普及之津梁。虽中智以下之
人不能创造优美及宏壮之物者,亦得由修养而有古雅之创造力。又,虽
不能喻优美及宏壮之价值者,亦得于优美宏壮中之古雅之原质,或于古
雅之制作物中得其直接之慰藉。故古雅之价值,自美学上观之,诚不能
及优美及宏壮,然自其教育众庶之效言之,则虽谓其范围较大、成效较
著可也。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神、韵、气、味”属于“第二形式之羹”
凡吾人所加于雕刻书画之品评,曰“神”,曰“韵”,曰“气”,
曰“味”,皆就第二形式言之者多,而就第一形式言之者少。文学亦然。
古雅之价值大抵存于第二形式。西汲之匡、刘,东京之崔、蔡,其文之
优美宏壮远在贾马班张之下,而吾人之嗜之也亦无逊于彼者,以雅故也。
甫丰之于文不必工于苏、王,姜夔之于词且远逊于欧、秦,而后人亦嗜
之者,以雅故也。由是观之,则古雅之原质为优美及宏壮中不可缺之原
质,且得离优美宏壮而有独立之价值,则固一不可诬之事实也。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古雅的判断为“后天的判断”
吾人所断为古雅者,实由吾人今日之位置断之。古代之遗物无不雅
于近世之制作。古代之文学虽至拙劣,自吾人读之,无不古雅者。若自
古人之眼观之,殆不然矣。故古雅之判断,后天的也,经验的也,故亦
特别的也,偶然的也。此由古代表出第一形式之道,与近世大异,故吾
人睹其遗迹,不觉有遗世之感随之,然在当日则不能。若优美及宏壮则
固无此时间上之限制也。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
“嗟尔(自然美)不能言,安得同把臂”
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山川非吾故,纷然独相媚。嗟尔不能言,
安得同把臂。
——《游通州湖心亭》
“生平几见汝(自然美),对面着不识,
今夕独何夕,着意媚孤客”
片月挂东林,垂垂两岸白。小松如人长,离立四五尺。老桑最丑怪,
亦复可怡悦。疏竹带轻飔,摇摇正秀绝。生平几见汝,对面若不识,今
夕独何夕,着意媚孤客。非徒豁双眸,直欲奋六翮。此顷能百年,岂惜
长行役。
——《过石门》
“精神上之趣味”需千百年的培养
夫物质的文明,取诸他国,不数十年而具矣。独至精神上之趣味,
非千百年之培养与一二天才之出不及此。
——《教育偶感四则》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
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
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若《牡丹亭》之《返魂》、《长
生殿》之《重圆》,其最著之一例也。《西厢记》之以《惊梦》终也,
未成之作也;此书若成,吾乌知其不为续《西厢》之浅陋也!
——《红楼梦评论》
美育与德育、智育之关系
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
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
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同不备
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
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
——《论教育之宗旨》
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德育与智育之必要,人人知之,至于美育有不得不一言者。盖人心
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已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己之利害而入于
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孔子言志,独与曾点;又谓“兴于
诗”,“成于乐”。希腊古代之以音乐为普通学之一科,及近世希痕林
(按,谢林)、希尔列尔(按,席勒)之重美育学,实非偶然也。要之,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
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论教育之宗旨》
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
今转而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
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论语》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在古昔,则胄
子之教,典于后夔;大学之事,董于乐正。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
不自孔子始矣。荀子说其效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故乐行而志清,札修而行成,耳目聪明,
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论》)此之谓也。故子在齐
闻《韶》,则“三月不知肉味”。而《韶》乐之作,虽挈壶之童子,其
视精,其行端。音乐之感人,其效有如此者。
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
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
“莫春者,春眼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詠而归。”由此观之,则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者可知矣。
之人也,之境也,固将磅礴万物以为一,我即宇宙,宇宙即我也。
光风雾月不足以喻其明,泰山华岳不足以语其高,南溟渤澥不足以比其
大。邵子所谓“反观”,者非欤?叔本华所谓“无欲之我”,希尔列尔
(席勒)所谓“美丽之心”者非欤?此时之境界,无希望,无恐怖,无
内界之争斗,无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一
人如此,则优入圣域;社会如此,则成华胥之国。孔子所谓“安而行之”
与希尔列尔所谓“乐于守道德之法则”者,舍美育无由矣。
——《孔子之美育主义》
“美丽之心”唯可由美育得之
希氏(按,希尔列尔即席勒)后日,更进而说美之无上之价值,曰:
如人必以道德之欲克制气质之欲,则人性之两部犹未能调和也:于物质
之境界及道德之境界中,人性之一部必克制之,以扩充其他部。然人之
所以为人,在息此内界之争斗,而使卑劣之感脐于高尚之感觉。如汗德
(康德)之严肃论中,气质与义务对立,犹非道德上最高之理想也。最
高之理想存于美丽之心(beautiful soul)。其为性质也,高尚纯洁,
不知有内界之争斗,而唯乐于守道德之法则。此性质唯可由美育得之。
(芬特尔朋《哲学史》第六百页)此希氏最后之说也。顾无论美之与善,
其位置孰为高下,而美育与德育之不可离,昭昭然矣。
——《孔子之美育主义》
美育应“时时与以直观之机会”
教育者非徒以书籍教之之谓,即非徒与以抽象的知识之谓。苟时时
与以直观之机会,使之于美术人生上得完全之知识,此亦属于教育之范
围者也。自然科学之教授观察与实验,往往与科学之理论相并而行,人
未有但以科学之理论为教授,而以观察实验为非教授者,何独于美育及
德育而疑之?
——《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
美育之“第一目的”与“第二目的”
夫音乐之形而上学的意义(如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及近世叔本华之
音乐说),姑不具论。但就小学校所以设此科之本意言之,则(一)调
和其感情,(二)陶冶其意志,(三)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一
与三为唱歌科自己之事业,而二则为修身科与唱歌科公共之事业。故唱
歌科之目的自以前者为重。即就后者言之,则唱歌科之补助修身科,亦
在形式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