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学说对17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有所影响。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法国)卢梭(1712~1778)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李常山译。
1753 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自然法所承认的吗?》而作。全书由前言、正文、附注3 部分组成。作者指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每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卢梭尖锐地批判私有财产,希望建立一个基于社会契约的理想国家和政府。
《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
(瑞典)冈纳·默代尔(1898~)
“就对美国所经历的种族问题的理解而言,没有任何书能与此书匹敌。
它影响了一代学者和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他们,它帮助发动了20 世纪的民权运动。”美国学者哈罗德·豪第二说。
哈佛大学格雷厄姆教授把这本书列为对她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之一。“我发现默代尔的书中有两个方面令人入迷:对他所谓的‘黑人问题’及‘现代民主’所作出的反应的分析,对新一代黑人学者及其对黑人问题的研究合法化的介绍。”
《民主主义展望》
(美国)惠特曼(1819~1892)
惠特曼,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只受过5 年初级教育,其诗集《草叶集》通过描写美国社会,使诗人及读者了解自身以及美国生活的本质,深受读者的欢迎。
《民主主义展望》一文发表于1871 年。当时内战已结束,惠特曼撰写此文,意图“大胆揭露民主的弱点、债务和无止境的堕落”。惠特曼既批判民主的弊病,又满怀理想,坚信“民主会在将来结出累累硕果”,他的结论是:“无论好与坏,有权力或无,民主制度是将来唯一保险和预防万一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英国)恩格斯(1820~1895)
人民出版社1965 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重新译校。
全书包括3 篇序言和3 章正文。第1 章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第2 章阐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及实现这一规律变革的社会力量和道路,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第3 章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并预测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书”。
《社会主义神髓》
(日本)幸德秋水(1871~1911)
商务印书馆1984 年马采译。
幸德秋水,日本近代社会主义运动和反帝反战斗争的先驱者和组织者之一。《社会主义神髓》为其所著的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献。
全书7 章,(1)绪言;(2)贫困的原因;(3)产业制度的发展;(4)
社会主义的主张;(5)社会主义的贡献;(6)社会党的运动;(7)结论。作者最后号召世界上热爱人类和平,尊重人类幸福,渴望人类进步的志士仁人,起来致力于社会主义的宣传和实现。
本书是日本社会主义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的文献,在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阳城》
(意大利)康帕内拉(1568~1639)
商务印书馆1982 年陈大维、黎思复、黎适弼译。
《太阳城》是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意大利人康帕内拉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在监狱里写成。它受到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影响,也采用对话体裁。康帕内拉借用一位返回祖国的热那亚籍航海家,讲述在太阳城岛国的见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一、完全没有私有财产;二、人人必须劳动,由社会组织生产和分配,对人民进行劳动教育。
康帕内拉本书中提出的空想共产主义体系,是以后很多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原型。因而康帕内拉也成为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逃避自由》
(德国)弗罗姆(1900~1980)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年许合平、朱士群等译为《对自由的恐惧》。
弗罗姆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逃避自由》一书写于1941 年,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根源在于法西斯主义。为什么法西斯主义国家的人民全屈从于权威,“渴望放弃自由”,甚至“逃避自由”?为什么这种现象在许多民主国家中也具
有相当的普遍性?弗罗姆写作本书正是为了剖析这一现象,他说:“除了导致法西斯主义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外,尚有一个人自身的问题需要了解。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分析现代人性格结构中的动力因素,正是它使得法西斯主义国家中的人民想要放弃自由,它在数百万我们自己人中间也同样盛行。”弗洛姆特别强调指出:“人性构成中外在组成部分所规定的精神需要——‘归属感’对于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如果丧失了‘归属感’。人感到孤独与焦虑,就会出现对自由的恐惧心理和逃避自由的冲动。法西斯主义提供了一种人们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因而吸引了相当多的群众。”
弗罗姆认为,逃避自由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只有依据人性的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建立一个“健全社会”。
《为英国人民声辩》
(英国)弥尔顿(1608~1674)
商务印书馆1982 年何宁译。
17 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处死了英王查理一世,成立了共和国。当时法国学者撒尔美夏斯,发表了“为英王声辩”一书,为查理王朝和专制政体辩护。为了拯救革命,保卫新政权,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先后用拉丁文写了《为英国人民声辩》和《再为英国人民声辩》两本小册子,反击撒尔美夏斯的诡辩。
弥尔顿对于论敌所提出的论据、例证或掌故、史实几乎无一遗漏地作了深入地考察,并采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笔法,从自然法到神律,从万国公法到各种经典,旁征博引,论证人民完全有权执行对暴君查理一世的判决,把论敌的诡辩——揭穿和驳倒。
弥尔顿尽管因写作本书劳累过度完全失明,但小册子的出版“大大地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除一个大迷信”,为英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篇政论显示出他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热情。
《遗书》
(法国)让·梅叶(1664~1721)
商务印书馆1959 年、1960 年、1961 年,陈太先、睦茂译。
让·梅叶,法国18 世纪空想共产主义者和无神论者。《遗书》是他唯一的著作,在作者死后发表。全书3 卷,99 章。序言部分说明了本书的宗旨:“我的目的,是要尽我的力量使你们睁开眼睛,看一看我们所有的人不幸地诞生的生活在其中的那些荒唐的谬误。”梅叶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无情揭露天主教的虚伪性和虚幻性,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匈牙利)曼海姆(1893~1947)
卡·曼海姆,西方知识社会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任法兰克福大学、伦敦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本书是西方知识社会学的奠基性著作。
全书分为5 个部分:第1 部分“研究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第2 部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3 部分“科学政治学的展望”;第4 部分“乌托邦精神”;第5 部分“知识社会学”。本书深刻分析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两个范畴,阐明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为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政治正义论》
(英国)威廉·葛德文(1756~1836)
商务印书馆1982 年何李译,关在汉校。
威廉·葛德文曾经是女权运动的先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丈夫,英国著名诗人玛丽·雪莱的父亲。《政治正义论》是他的一部捍卫无政府主义的名著。
葛德文认为,人是理性动物,理性应当主宰一切。只有当理性和道德原则在社会管理制度中占统治地位时,这个社会才能称为健康的社会,才能有政治上的公正。实现政治正义的前提是人类生而平等。政治的正义在于个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政权,总是侵犯个人的独立见解和良知的。因而,他主张无政府主义。
葛德文的思想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等及19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产生过强烈的影响。
《自由政体》
(英国)哈耶克(189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邓正来译,译名为《自由秩序原理》。
哈耶克是20 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本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1974 年,和冈纳·缪尔达罗一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由秩序原理》是哈耶克阐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分为3 部分,第1 部分力图表明我们为何需要自由以及自由的作用何在。第2 部分探究西方人为了保障个人自由而逐渐形成的各种制度。第3部分通过把上述原则适用于当下若干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对这些原则进行验证。哈耶克在书中确立了自由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认为自由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而且是所有人类文明与其他价值的源泉与条件。
本书是20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之一,被认为“可以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媲美”,“乃是穆勒《论自由》一书在20 世纪的继承者”。
《总统的权力》
(美国)理查德·E·诺伊施塔特
理查德·E·诺伊施塔特,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政策教授,研究美国总统的第一流学者,曾在杜鲁门总统手下任职,还担任过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关于国内和国际机构及其运转问题的顾问。《总统的权力》一书为其主要著作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蒙哥马利认为:“首先,作为一部‘公共管理’的教科书,这本书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国家福利总署署长和对总统一样有着潜在的用途。对所有那些想撰写公共管理方面书的人来说,它还是方法和风格的一个典范。”
《著作集》
(英国)潘恩(1737~1809)
商务印务馆1981 年马清槐等译《潘恩选集》。
潘恩生于英国。当他1774 年到达北美后立即以全部热情投入北美独立革命运动,历时13 年。在此期间,潘恩的著作对北美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潘恩在美国并未成为独立战争的英雄,他的晚年在辱骂、憎恶、忽视、贫困和多病之中度过。
潘恩的著作表达了他对自由的热爱。他说:“自由在哪儿,我的国家就
在哪儿。”《托马斯·潘恩的一生》作者康韦在该书的结尾写道,“在叙述了这位伟大平民、美国共和国的缔造者、人类思想的解放者的生平和著作后,我的努力也就此结束。”
三次推荐书目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意大利)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
保守主义休·塞西尔被遗忘竞赛赫伯特·F·约克比一千个太阳更亮罗伯特·容克不断革命(俄苏)托洛茨基(1879~1940)
布朗基文选(法国)布朗基(1805~1881)
残局:第二阶段限制战略
武器会谈内幕斯特罗伯·塔尔博特大西洋宪章1941年罗斯福、丘吉尔会谈制订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沃尔特·P·梅茨格代议制政府约翰·密尔地球的命运乔纳森·谢尔第三世界和平书法兰兹·氏隆东西方之相遇
F·S·C·诺思罗普俄国人赫德里克·史密斯俄国社会思想史(俄)普列汉诺夫(1856~1918)
反败为胜(美国)艾科卡非暴力权力运动(印度)甘地(1869~1948)
费边社会主义文集(爱尔兰)萧伯纳(1856~1950)
革命法制和审判(法国)罗伯斯庇尔(1758~1794)
格雷文集(英国)约翰·格雷
工人纲领拉萨尔公社与社会特尼斯公有法典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