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饮茶的效用、采茶和制茶的方法和工具、饮茶的器具和方法等。书中还大量摘引了唐中叶以前论茶的各种文献。《茶经》的问世,大大促进了中国人饮茶的风俗。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茶神”。《茶经》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影响遍及日本、东南亚等地。
《景德镇陶录》
(清)蓝浦(生卒年不详)
清嘉庆刻本和民国上海潮论书庄刻本。
陶瓷专著。清嘉庆年间蓝浦撰。蓝浦,江西景德镇人,自小习知陶务,博采众陶瓷书籍,验之于生产实际,撰成《陶录》,其门人郑廷桂整理校勘成书。全书10 卷,分图说、御窑厂、陶务方略、历代窑考等。分别介绍了景德镇的市镇规模、御窑厂的内部结构、陶器生产工艺、景德镇窑业等情况,并对唐宋直至明清时期各个阶段的景德镇窑进行了考证等。该书是景德镇瓷业工艺专著,也是景德镇瓷业千年发展的总结性文献,为研究中国瓷业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脉经》
(西晋)王叔和(生平不详)
商务印书馆1954 年排印本。
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作者王叔和,曾任西晋太医令。他搜集了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名医有关脉学的论述,参以自己临床医疗的实践,撰成《脉经》。全书10 卷,97 篇,论述了脉象的种类、脉诊的时间和部位、切脉方法、两手寸口脉象同脏腑的关系、各种疾病的脉证治疗、各种疾病的预后判断等有关脉学的一系列问题。本书集前人脉诊学说之大成,并有所创新,历代视之为学习中医之必修书,奉为脉学理论的经典。该书的影响还远及阿拉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难经》
(东汉)佚名
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释》本。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秦越人所作。该书从《黄帝内经》中挑选出疑难问题81 个,以问答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其中1 至22 难为论脉;23 至29 难为论经络;30 至47 难为论脏腑;48 至61 难为论疾病;62 至68 难为论腧穴;69 至81 难为论针法。在基础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均有不少创见,如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入荣卫三焦等问题、脉诊“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等。历代都将《难经》与《内经》并称,或同《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列为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神农本草经》
(东汉)佚名
孙星衍、孙冯翼合辑本。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托名神农编著。成书约在秦汉之际。全书按性能和功效把药物划分成上、中、下三品,共收药物365 种。其中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 种,矿物药46 种。
书中简明地记载了各类药物的正名、别名、产地、性味、功能、采集时间及炮制贮藏方法,概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家和民间用药的经验,奠定药物学
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四大经典之一。
《数书九章》
(南宋)秦九韶(1202~1261)
《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宋元时期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南宋秦九韶撰。全书仿《九章算术》体例,将81 道算题,分为9 类,每类9 题。每题分问(问题)、答(答案)、术(算法)、草(具体演算步骤)
4 个部分。该书的主要成就有: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的大衍求一术的提出;把数学三次方程解法推广到数学高次方程;提出“三斜求积术”及线性方程组解法;提供了雨量、雪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等。《数书九章》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达到了顶峰,对后世数学影响极大。秦九韶也被称为“他那个时代,他那个民族,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王祯农书》
(元)王祯(生卒年不详)
《农学丛书》本、《万有文库》本。
农学巨著。作者王祯,山东东平人,他综合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的生产实践,撰成此书。全书分三大部分:一、“农桑通诀”
6 卷,为总论性质,概述耕、耙、种、锄、粪、灌、收等各个生产环节,并论及林、牧、纺织等有关技术和经验。二、“百谷谱”10 卷,分谷属、瓜属、蔬属、果属和竹木、杂类、饮食类。三、“农器图谱”20 卷,分作田制、耒耜、灌溉等20 门,共附图306 幅,记录了当时通用的农业机械。该书是中国农学史上一部继往开来的重要著作,而且其中关于农业机械插图是仅有的,为后代农书直接引用。
《物理小识》
(清)方以智(1611~1671)
《四库全书》本,《万有文库》本。
科学、哲学名著。明末清初方以智著。该书是方以智仿照西晋张华《博物志》、北宋赞宁《物类相感志》及其老师王宣《物理所》而写的一部笔记类著作。“物理”指世上一切事物之理,非特指今天物理学之“物理”。全书12 卷,共980 条笔记,分为天类、历类、风雨雷旸类、鬼神方术类等,共15 门,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哲学及艺术等各学科。书中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科学知识,而且吸收了当时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一些独特而精到的见解,在中国科技史上写下十分重要的一页。
《诸病源候论》
(隋)巢元方(550~630)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年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
病因病理学专著。隋太医令巢元方著。全书55 卷,分为68 门,1739 论,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口齿、五官、伤骨各科。书中对病因、病机和症候作了比较深刻的论析和细密的分类。其中有不少创见,如在病因方面,除继承前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学内容外,还认为乖戾之气是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发病机理方面,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作了更深入的论述等。该书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病因、病机和症候的著作。唐宋以来长期是医生的必修之书,被列为中医重要著作之一。日本《医心方》的内容,
也多取材于本书。
三次推荐书目
测圆海镜(元)李治(1192~1279)
海岛算经刘徽花镜(清)陈扶摇(约1612~?)
救荒本草(明)朱橚(?~1425)
四部医典宇妥·元丹贡布汜胜之书汜胜之算法统宗(明)程大位(1533~?)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生卒年不详)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中国科学与文明李约翰、王林周髀算经作者不详遵生八笺(明)高濂
32。外国科学技术
外国科学技术名著排行榜
物种起源(18 次)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8 次)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8 次)
科学革命的结构(6 次)
科学史(5 次)
血液循环论(5 次)
几何原本(4 次)
科学的社会功能(3 次)
人类的由来(2 次)
生命的科学(2 次)
生命是什么(2 次)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2 次)
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研究(2 次)
微生物探求者(2 次)
爱因斯坦文集(2 次)
首批推荐6 本
《物种起源》
(英国)达尔文(1809~1882)
三联书店,1950 年周建人译,商务印书馆1983 年重印。
达尔文1809 年出生于英国古城施鲁斯伯里。有意思的是,他与美国总统“伟大的解放者”亚伯拉罕·林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达尔文自幼对大自然深感兴趣。1828 年入剑桥大学深造。1831 年,他参加了英国政府派遣的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航行,奠定了研究物种起源的基础。并最终于1859 年完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主要表述了两大内容:用人工选择过程阐明生物进化的事实,论证了自然界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归纳出进化论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人是由猿变来的学说动摇了“上帝创世说”,当时遭到了教会的猛烈攻击。但攻击和诋毁无法湮没《物种起源》的价值,查尔斯·艾尔仁德的话可以作为总结:“达尔文的著作对人类的思想发展诸方面,特别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类科学史上的最高荣誉是非他莫属。”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英国)牛顿(1642~1727)
商务印书馆(上海)1931 年汉译本,郑太朴译,译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牛顿,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7 世纪科学革命的顶峰人物。在数学上,他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在力学上,他提出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1687 年以拉丁文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正是在这本书中,牛顿提出了著名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全书由导论及第一、二、三编共4 部分组成。在“导论”部分,作者对力学的基本概念,诸如质量、动量、惯性、力、绝对空间、绝对运动等作了定义,并陈述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第一编是《物体的运动》;第二编《物体(在阻抗介质中)的运动》;第三编《(以数学论述的)世界体系》。本书的大多数版本还在最后附有一篇关于《世界体系》的论文,它对第三编的一些主要结论作了非数学性的概述。
《世界100 名著名排行榜》将该书列为第3 名,地位仅次于《资本论》和《圣经》。《影响历史进程的100 本书》、《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100 种译作》、《200 部世界名著展评》、《中国读书大辞典》之“汉译世界名著导读”、《影响世界历史的10 本书》以及美国学者唐斯博士编选的《塑造现代文明的111 本书》和《改变世界的16 本书》都推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德国)爱因斯坦(1879~195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年版,杨润殷译。
物理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爱因斯坦亲自对他的相对论所作的大众化解释。全书分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关于整个宇宙的一些考虑”
3 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对20 世纪人们思
想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也许,保罗·奥赫塞的话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对爱因斯坦学说的历史作用,用‘影响’一词是远远不够的,他提出的理论是‘变革性的’,原子时代产生于他的学说。他将把人类引导至何处,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知道,他是我们这一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国)库恩(192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年版,李宝恒、纪树立译。
库恩是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部名著中,库恩批判了以逻辑实证为代表的传统科学哲学,提出了以“范式”理论为中心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范式”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着科学发展的范围与方向的重大科学成就,它提供给专业科学家以一种思路,形成某一特定时代的特定科学共同体所支持的共同信念。这种范式包括符号、概念、模型、范例在内,具有比一般的抽象规则更优先的地位。科学发展的道路即为前科学(没有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范式动摇)→新常规科学(建立新的范式)。。因而,科学是以范式为中心采取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种形式发展的。
本书为科学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被称为是“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科学史》
(英国)丹皮尔(1867~1952)
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李珩译、张今校。
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认为:“现代科学的巨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的故事却是历史当中人们知道得最少的部分之一,而且我们也很难在一般文献中找到它的踪迹。”因此,作者写作了本书,目的在于描述“科学思想发展的完备的轮廓”及“科学与哲学及宗教的关系”。
作者在绪论的结尾表述了另一个重要思想: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