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督裎纳惺椤罚晃骱郝彻趸悼鬃诱谇奖谥蟹⑾帧渡惺椤罚馐怯抿蝌轿男闯傻模啤豆盼纳惺椤贰!豆盼纳惺椤吩诤阂院笫Т6保坟酉赘ⅰ豆盼纳惺椤罚剖强装补鞔谋咀樱⒂锌装补颍取督裎纳惺椤范喑�25 篇。唐代学者将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与伏胜所传《今文尚书》合二为一,流传天下。《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用的都是这个合编本。
阎若璩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古代典礼不合、与古代历法不合、与古代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等8 个方面,详加考证,证明《古文尚书》连同《孔安国尚书传》均为伪书。
《古文尚书疏证》一书结束了长期以来今古文《尚书》争论不休的一大悬案,它距梅赜献书已有1356 年,而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将其奉为圣经贤传,“家传人颂”,都是大大的被骗了。
《西南彝志》
(清)热卧慕史(18 世纪)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年《西南彝志选》汉译本,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毕节地区彝族文翻译组选译。
《西南彝志》是一部全面记载彝族历史的古书。作者是贵州古罗甸水西(今贵州黔西县)热卧土目家的一位慕史(歌师),其生卒年月和姓氏不详,时人称之为“热卧慕史”。
全书彝文有37 万字,从开天辟地写起,记述彝族历史长达数千年,对彝族先民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描述,是一部古代彝族的百科全书。书中对彝族各支、当地的汉族以及各兄弟民族的历史,均有记载,是研究我国西南各民族史的重要史料。
《西南彝志》用五言句式写成,讲究排比、对偶和比喻。文字通俗,适于传唱,还包括很多优秀的彝族神话传说,也是一部较好的文学作品集。
《先秦诸子系年》
钱穆(1895~1990)
中华书局1985 年根据香港大学增订新版影印。
钱穆,早孤家贫,中学毕业后在家乡担任教师,他笃志自学,潜心研读。积四五年考辨先秦诸子生平、著述的文章而成这部考证巨著,共160 多篇,30 多万字。顾颉刚“仅匆匆翻阅”此书稿后即对作者说:“君似不宜长在中学中教国文,宜去大学中教历史。”陈寅恪也赞叹此书“极精湛,时代全据《纪年》订《史记》之误,心得极多,至可佩服”,“自王静庵后未见此等著作矣”。
这本书对上起孔子、下讫李斯的200 年历史,排比联络,对其间的学者一一详考,所用材料,尽量辨其真伪,纠其谬误。它第一次系统详细地考证了先秦诸子的生平著述、学术师承,使晦涩难明的战国史显露出了其真面目,“是一本划时代的巨著”。
《逸周书》
编定者不详
乾隆三十七年(1774)抱经堂刊本。
梁启超说:“吾侪读《尚书》、《史记》,但觉周武王吊民之师,其文明程度,殆为超人的。倘非有《逸周书》中《克殷》、《世俘》诸篇,谁能复识‘血流漂杵’四字作何解?”
《逸周书》原名《周书》,因它不是出于《尚书》的《周书》部分,故称《逸周书》。《逸周书》的体例与《尚书》类似,以记言为主。所载内容上起周文王、武王,下迄东周灵王、景王,记载了西周至春秋600 年间的史事。除记载上古政治活动以外,本书还记载了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如《职方》记述了古代九州的人口、山川地理、物产、风土民情等资料,《周月解》和《时训解》列举了二十四节气之名。《逸周书》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上古历史资料。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汉学家鲁惟一主编的《中国古代典籍导读》一书推荐了这本书。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1873~1929)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梁启超少年即聪慧过人,17 岁拜康有为为师,受业于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在康的教育和薰陶下,他接受了今文经学的思路和学风,于国学书籍之外,又博览传教士翻译的西学著述,于是,学问大长,眼界大开。这位11岁中秀才、17 岁中举人的少年士子,从此成长为一位忧国忧民的维新派志士。
梁启超学兼中西,才贯古今,文思敏捷,著述甚勤。他生平之文字,约在1400 万字内外。主要学术著述有:《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史学理论的代表作,书中对于史料的搜集和鉴别,历史专题的选取与研究,各种专史的写作方法等,都提出了很有借鉴意义的见解。其鉴别史料和辨伪问题的12 条标准,证明真书的6 条标准和辨别伪事的7 条标准,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定的价值。
三次推荐书目
古史新证王国维(1877~1927)
金石录(南宋)赵明诚金史纪事本末(清)李有棠历代纪元编(清)李兆洛(1769~1841)
辽史纪事本末(清)李有棠秦汉史翦伯赞(1898~1968)
青史(元)廓诺·迅鲁伯(1392~1481)
青铜时代郭沫若(1892~1978)
清代通史萧一山(1902~1978)
清代野记清史纪事本末黄鸿寿清五朝东华录(清)魏源(1794~1857)
圣武记(清)魏源(1794~1857)
史讳举例陈垣(1880~1971)
史学要论李大钊(1889~1927)
隋史遗文(明)袁于令(生平不详)
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吴越春秋西藏王臣记西藏第五世达赖喇嘛西夏纪事本末(清)张鉴心系中国:50 年的回忆费正清新红史(明)班钦·索南查巴(1478~1554)
绎史
(清)马骕(1621~1673)
越绝书作者不详(公元52 年成书)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1892~1978)
中国古代史夏曾佑(1863~1924)
中国青铜时代(二集)
张光直中国史学史金毓黻(1887~1962)
中国通史范文澜(1893~1969)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1887~19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何理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1703)
20。外国历史
外国历史名著排行榜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7 次)历史(希罗多德)(6 次)历史研究(6 次)罗马帝国衰亡史(6 次)高卢战记(5 次)世界史纲(5 次)历史的观念(3 次)路易十四时代(3 次)罗马史(3 次)新科学(3 次)新史学(3 次)塔西佗《编年史》(2 次)长征记(2 次)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2 次)法国革命史(米涅)(2 次)法兰克人史(2 次)佛罗伦萨史(2 次)历史是什么?(2 次)开放社会及其敌人(2 次)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2 次)历史著作史(2 次)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2 次)欧洲文明史(2 次)日耳曼尼亚志(2 次)十九世纪历史与历史学家(2 次)史集(2 次)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15~18 世纪)(2 次)亚历山大远征记(2 次)
首批推荐11 本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修昔底德(约前470~前400)
商务印书馆1985 年汉译本,上下两册,谢德风译。
修昔底德亲自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24 年被选为雅典10 将军之一,后来被放逐国外,流居色雷斯20 年。
修昔底德“以18 世纪唯理论者的怀疑态度看待神谕”,他对史诗、神话和传说抱分析批判态度,用自然原因说明日蚀、月蚀和地震等现象。为避免差错,修昔底德还到重大战役和事件的发生地进行实地考察,《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所记的前419 年雅典与亚歌斯订的同盟条约与近代出土的条约碑文是相同的。修昔底德还是第一个尝试揭露历史事件发展中的真正因果关系的史学家,他批驳了所谓海伦被劫导致特洛伊战争的说法。他认为真正的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与他的前辈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无论从对待史实的态度还是从史学眼光上来说,修昔底德都是高人一畴的。
《历史》
(古希腊)希罗多德(前484~前425)
商务印书馆1985 年汉译本,上下两册,王以铸译。
《历史》记述了公元前6 至5 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诸城邦之间的战争,所以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希罗多德游历了许多地方,他的记述有不少是亲自调查得来的,其中有许多为后世的发掘和研究所证实。对于史料,希罗多德基本上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这位“历史之父”可贵的诚实与公正,同时,他开始运用批判的方法处理史料,创立了叙述体这一历史编纂方法。
希罗多德在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高度赞扬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同时他也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更高的文明。《历史》在西方一向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在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几乎都能看到它的译本。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富于文采,而且吸收了许多民间创作的手法。所以它既是一部古典历史名著,又是一部能给普通读者以美好享受的文学读物。
《历史研究》
(英国)汤因比(1889~1975)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新1 版,上中下三册,曹未风等译。
《历史研究》原书12 卷,1934~1961 年间出版,卷帙浩繁,有3000 多页。英国学者索麦维尔将前10 卷缩编为565 页的节录本,这个节录本经过汤因比本人仔细校阅并得到他的赞许,汉译本就是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这个节录本译出的。
《历史研究》集中地研究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文明社会第一次出现后,人类的历史经验的性质和式样如何的问题。汤因比历史形态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历史研究对象,可以从自身说明问题的最小单位是社会,或称文明,而不是独立的区域性国家;一切可称为文明类型的社会的历史,在哲学意义上都是平行的和具有同时代性的。汤因比据此将6000 多年人类文明划分为26 种文明。汤因比的观点和原则在西方具有深远的影响。
《罗马帝国衰亡史》
(英国)吉本(1737~1794)
商务印书馆1996~1997 年汉译本,黄雨石等译。
《罗马帝国衰亡史》共6 卷71 章,堪称历史巨著。它在概略回顾罗马帝国早期历史后,详细叙述了从公元180 年康茂德皇帝即位到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之间1200 余年的历史。《罗马帝国衰亡史》把千余年纷繁复杂的史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前后连贯,表现出吉本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驾驭史料的高超才能,不失为欧洲史学史上一部空前的权威性通史巨著。
吉本文学造诣很深,他极力模仿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语言风格,一字一句刻意推敲,书中的不少章节都写过两三遍。他的文句含蓄摇曳,婉约中透着深刻,历来受到文史界的双重推崇。亚当·斯密曾写信祝贺他说,这本书使他居于欧洲文史界的首位。
《高卢战记》
(古罗马)凯撒(前100~前44)
商务印书馆1982 年汉译本,任炳湘译。
凯撒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爱看《亚历山大远征记》。善于辞令,工于心计,后来成为民主派的领袖。公元前45 年被宣布为罗马共和国终身独裁者。次年被贵族共和派残余势力分子刺杀。
凯撒在公元前58 年出任高卢总督,用武力征服并统一了高卢。《高卢战记》是为回击元老院对他的攻击而作的,用第三人称方式记述了他在高卢作战的经过,为自己的行为作了委婉含蓄的辩解。全书语调温和平静,叙事翔实精确,给读者以客观真实的印象。凯撒是最早到达高卢西部北部、莱茵河东岸和不列颠的罗马将领,书中对当地的山川形势、风土人情等作了较系统的记载,是后世研究公元前1 世纪高卢和日尔曼历史的重要文献。
《世界史纲》
(英国)威尔斯(1866~1946)
人民出版社1982 年汉译本,吴文藻、谢冰心、费孝通等译。
全套书分人类以前的世界,人类的形成,最初的文明,犹太、希腊和印度,罗马帝国的兴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陆路上的诸蒙古帝国和海路上的诸新帝国,列强的时代等8 编,共38 章,汉译本80 余万字。
威尔斯在这部巨著中采用了一种新的编写模式,既不是编年史式,也不是国别史式,而是把人类的活动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整体叙述和评析。这样就避免了将人类历史写成单纯的政治史、外交史和战争史,而是兼及经济、文化、科学、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