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疲,过后又绝然不玩了。后来自己回想很奇怪,无他,海唤起了我童年的回
忆,海波声中,童心和游伴都跳跃到我脑中来。我十分地恨这次舟中没有几
个小孩子,使我童心来复的三天中,有无猜畅好的游戏!
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
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
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
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
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
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八月十八夜,正是双星渡河之夕。晚餐后独倚栏旁,凉风吹衣。银河一
片星光,照到深黑的海上。远远听得楼栏下人声笑语,忽然感到家乡渐远。
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
十九日黄昏,已近神户,两岸青山,不时地有渔舟往来。日本的小山多
半是圆扁的,大家说笑,便道是“馒头山”。这馒头山沿途点缀,直到夜里,
远望灯光灿然,已抵神户。船徐徐停住,便有许多人上岸去。我因太晚,只
自己又到最高层上,初次看见这般璀璨的世界,天上微月的光,和星光,岸
上的灯光,无声相映。不时的还有一串光明从山上横飞过,想是火车周行。。。。。
舟中寂然,今夜没有海潮音,静极心绪忽起:“倘若此时母亲也在这里。。”
我极清晰地忆起北京来,小朋友,恕我,不能往下再写了。
冰心八,二十,一九二三,神户。
朝阳下转过一碧无际的草坡,穿过深林,已觉得湖上风来,湖波不是昨
夜欲睡如醉的样子了。——悄然的坐在湖岸上,伸开纸,拿起笔,抬起头来,
四围红叶中,四面水声里,我要开始写信给我久违的小朋友。小朋友猜我的
心情是怎样的呢?
水面闪烁着点点的银光,对岸意大利花园里亭亭层列的松树,都证明我
已在万里外。小朋友,到此已逾一月了,便是在日本也未曾寄过一字。说是
对不起呢,我又不愿!
我平时写作,喜在人静的时候。船上却处处是公共的地方,舱面栏边,
人人可以来到。海景极好,心胸却难得清平。我只能在晨间绝早,船面无人
时,随意写几个字,堆积至今,总不能整理,也不愿草草整理,便迟延到了
今日。我是尊重小朋友的,想小朋友也能尊重原谅我!
许多话不知从哪里说起,而一声声打击湖岸的微波,一层层的没上杂立
的湖石,直到我蔽膝的毡边来,似乎要求我将她介绍给我的小朋友。小朋友,
我真不知如何地形容介绍她!她现在横在我的眼前。湖上的月明和落日,湖
上的浓阴和微雨,我都见过了,真是仪态万千。小朋友,我的亲爱的人都不
在这里,便只有她——海的女儿,能慰安我了。 Lake Waban,谐音会意,我
便唤她做“慰冰”。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桨。岸上四围
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
秋水。夕阳下极其艳冶,极其柔媚。将落的金光,到了树梢,散在湖面。我
在湖上光雾中,低低地嘱咐它,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它到远东去。
小朋友!海上半月,湖上也过半月了,若问我爱哪一个更甚,这却难说。
——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
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她的爱是归心低首
的。湖是红叶绿枝,有许多衬托,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
相照的。这也许太抽象,然而我没有别的话来形容了!
小朋友,两月之别,你们自己写了多少,母亲怀中的乐趣,可以说来让
我听听么?——这便算是沿途书信的小序,此后仍将那写好的信,按序寄上,
日月和地方,都因其旧,“弱游”的我,如何自太平洋东岸的上海绕到大西
洋东岸的波士顿来,这些信中说得很清楚,请在那里看罢!
不知这几百个字,何时方达到你们那里,世界真是太大了!
冰心十,十四,一九二三,慰冰湖畔,
威尔斯利。
丹青妙手绘空灵
——《通讯七》导读
《寄小读者》是冰心为小朋友写的29 则通讯,是作者留学美国前后的所
见所闻所思所感。文中播扬了作者以母爱、自然、童心为主要内容的“爱的
哲学”,是五四以来久负盛名的优秀散文之一。
《通迅七》是作者离开中国后写的第一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
分写了作者从上海出发,途经日本的大海;后一部分写了作者到达美国后流
连在慰冰湖畔。作品以细腻回环的柔情和引人入胜的描绘,画出了大自然的
空灵,歌颂了大自然的绝妙。在娓娓叙谈中对小读者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美的
教育。作者笔下的海是那么蓝,那么平,斜阳映照,五光十色;天是那么美,
那么奇,银河灿然,繁星闪烁。作者笔下的湖是那么仪态万千:湖上的明月
和落日,湖上的浓阴和微雨,水面上舟轻如羽随波荡漾,岸上五彩缤纷的树
叶花草倒映水中,覆盖了半湖秋水。
为了写出海和湖的不同之处,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先写海,再写
湖,最后把两者交叉起来对比着写。作者热爱海,将海比作母亲。她也热爱
湖,将湖比做朋友。海的深阔无际,神秘伟大,湖的温和妩媚,静谧安祥,
都在对比中显现。另外,还有离愁与游乐、星光月光与灯光、日景与夜景、
湖景与岸景等等的对比映衬。
作品语言明丽平易,字字珠玑,处处透出才女的柔情与文采。文章风格
清新典雅、自然俊逸。
(王卫东)
通讯十六
冰心
二弟冰叔:
接到你两封冗长而恳挚的信,使我受了无限的安慰。是的!“从松树隙
间穿过的阳光,就是你弟弟问安的使者;晚上清凉的风,就是骨肉手足的慰
语!”好弟弟!我喜爱而又感激你的满含着诗意的慰安的话!
出乎意外地又收到你赠我的历代名人词选,我喜欢到不可言说。父亲说
恐怕我已有了,我原有一部古今词选,放在闭壁楼的书架上了。可恨我一写
信要中国书,她们便有百般的阻拦推托。好像凡是中国书都是充满着艰深的
哲理,一看就费人无限的脑力似的。
不忍十分的违反她们的好意,我终于反复地只看些从病院中带来的短诗
了。我昨夜收到词选,珍重地一页一页地看着,一面想,难得我有个知心的
小弟弟。
这部词,选得似乎稍偏于纤巧方面,错字也时时发现。但大体说起来,
总算很好。
你问我去国前后,环境中诗意哪处更足?我无疑地要说,“自然是去国
后!”在北京城里,不能晨夕与湖山相对,这是第一条件。再一事,就是客
中的心情,似乎更容易融会诗句。
离开黄浦江岸,在太平洋舟中,青天碧海,独往独来之间,我常常忆起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两句。因为我无意中看到同舟众人,
当倚栏俯视着船头飞溅的浪花的时候,眉宇间似乎都含着轻微的凄恻的意
绪。
到了威尔斯利,慰冰湖更是我的唯一的良友。或是水边,或是水上,没
有一天不到的。母亲寿辰的前一日,又到湖上去了,临水起了乡思,忽然忆
起左辅的《浪淘沙》词: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
入孤舟。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
切莫回头!”
觉得情景悉合,随手拾起一片湖石,用小刀刻上:“乡梦不曾休,惹甚
闲愁?”两句,远远地抛入湖心里,自己便头也不回地走转来。这片小石,
自那日起,我信它永在湖心,直到天地的尽头。只要湖水不枯,湖石不烂,
我的一片寄托此中的乡心,也永古不能磨灭的!
美国人家,除城市外,往往依山傍水,小巧精致,窗外篱旁,杂种着花
草,真合“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词意。只是没有围墙,空阔有余,深邃不
足。路上行人,隔窗可望见翠袖红妆,可听见琴声笑语。词中之“斜阳却照
深深院”,“庭院深深深几许”,“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墙内秋千
墙外道”,“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等句,在此都用不着了!
田野间林深树密,道路也依着山地的高下,曲折蜿蜒地修来,天趣盎然。
想春来野花遍地之时,必是更幽美的。只是逾山越岭的游行,再也看不见一
带城墙僧寺。“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深”,“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
钟漏稀”,“一片孤城万仞山”,“饮将闷酒城头睡”,“长烟落日孤城闭”,
“帘卷疏星庭户悄,隐隐严城钟鼓”等句,在此又都用不着了!
总之,在此处处是“新大陆”的意味,遍地看出鸿濛初辟的痕迹。国内
一片苍古庄严,虽然有的只是颓废剥落的城垣宫殿,却都令人起一种“仰首
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
回忆去夏南下,晨过苏州,火车与城墙并行数里。城内湿烟濛濛,护城
河里系着小舟,层塔露出城头,竟是一幅图画。即[那]时我已想到出了国
门,此景便不能再见了!
说到山中的生活,除了看书游山,与女伴谈笑之外,竟没有别的日课。
我家灵运公的诗,如“寝瘵谢人徒,绝迹入云峰,岩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以及“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卧疾丰暇豫,
翰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等句,
竟将我的生活描写尽了,我自己更不须多说!
又猛忆起杜甫的“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和苏东坡的“因
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对我此时生活而言,直是一字不可移易!
青山满山是松,满地是雪,月下景物清幽到不可描画,晚餐后往往至楼前小
立,寒光中自不免小起乡愁。又每日午后三时至五时是休息时间,白天里如
何睡得着?自然只卧看天上云起,尤往往在此时复看家书,联带的忆到诸弟。
——冰仲怕我病中不能多写通讯,岂知我病中较闲,心境亦较清,写的倒比
平时多。又我自病后,未曾用一点药饵,真是“安心是药更无方”了。
多看古人句子,令自己少写好些。一面欣与古人契合,一面又有“恨不
踊身千载上,趁古人未说吾先说”之叹。——说的已多了,都是你一部词选,
引我掉了半天书袋,是谁之过呢?一笑!
青山真有美极的时候。二月七日,正是五天风雪之后,万株树上,都结
上一层冰壳。早起极光明的朝阳从东方捧出,照得这些冰树玉枝,寒光激射。
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
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
天上。
九日晨同女伴乘雪橇出游。双马飞驰,绕遍青山上下。一路林深处,冰
枝拂衣,脆折有声。白雪压地,不见寸土,竟是洁无纤尘的世界。最美的是
冰珠串结在野樱桃枝上,红白相间,晶莹向日,觉得人间珍宝,无此璀璨!
途中女伴遥指一发青山,在天末起伏。我忽然想真个离家远了,连青山
一发,也不是中原了。此时忽觉悠然竟远。——弟弟!我平日总想以“真”
为写作的惟一条件,然而算起来,不但是去国以前的文字不“真”,就是去
国以后的文字,也没有尽“真”的能事。
我深确地信不论是人情,是物景,到了“尽头”处,是万万说不出来,
写不出来的。纵然几番提笔,几番欲说,而语言文字之间,只是搜寻不出配
得上形容这些情绪景物的字眼,结果只是搁笔,只是无言。十分不甘泯没了
这些情景时,只能随意描摹几个字,稍留些印象。甚至于不妨如古人之结绳
记事一般,胡乱画几条墨线在纸上。只要他日再看到这些墨迹时,能在模糊
缥缈的意境之中,重现了一番往事,已经是满足有余的了。
去国以前,文字多于情绪。去国以后,情绪多于文字。环境虽常是清丽
可写,而我往往写不出。辛幼安的一支“罗敷媚”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
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真看得我寂然心死。他虽只说“愁”字,然已盖
尽了其他种种一切!——真不知文字情绪不能互相表现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