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花凋落-东方明-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烈拥抱了傅索安,并且吻了她的额头,说:“我的孩子,两年多不见,长得比过去更漂亮了!”
安德烈松开傅索安的时候,她看见仍是上次见到过的两个便衣卫士站在门外,便问道:“首长,请您的卫士进来坐坐吗?”
安德烈说:“不!把门关上。”
尽管傅索安对当克格勃特工已有厌烦情绪,但她对给自己指引这条路的安德烈始终怀着感激之情,也许是当初和他的见面意味着从叛逃以来的苦难到脱离苦海的分界线的缘故。她像招待自己的亲人那样,脸上浮着真诚的笑容,给安德烈端咖啡、沏茶、削水果,然后,又倒了两杯葡萄酒,一杯奉给对方,一杯高高擎起:“首长,祝贺您晋升为大校!我们下次见面时,您一定已经是将军了!’安德烈喝了酒,笑道:“我的孩子,你的俄语已经说得和苏联大没什么两样了。告诉我,这两年多时间,你过得好吗?”
傅索安知道安德烈是克格勃人事管理局的高级官员,估计他不会不清楚自己这些日子里干了什么,这纯粹是一种作为正式谈话前的过渡性话题,所以,她用短短几句话便概括了全部内容。安德烈点点头:“傅,你干得不错!长此以往,你将会作出更大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荣誉!”
傅索安微笑着问道:“首长,您的到来,是不是象征着要给我安排新的工作了?”
“哦!多聪明的孩子啊!”安德烈发出慨叹,“你说得不错,是准备给你安排一个新的岗位,一个你可能意想不到的岗位。”
“什么岗位?”
“派你去谍报学校当教官。”
傅索安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什么?叫我去当教官?首长,我怎么能当教官呢?我自己才从特维尔谍报学校毕业一年出头哩!”
安德烈像是没听见这番话,继续说他的:“你去那里教授‘情报心理与情报实践’课,这是我们经过慎重研究的。当然,你还需要学习,所以我通知对外谍报局给你送来了这些书籍。另外,我们还要安排你到克格勃的高级特工学校去进修六个月,主要是学习一些情报学理论知识。”
傅索安还想分辨说明自己难以胜任,但刚说开了个头就被安德烈神情严肃地阻止了:“傅,这里不是菜市场,可以讨价还价!”
傅索安见状不对,只得点头:“我服从安排!”
笑容又回到了安德烈脸上:“傅,你记住,对于你来说,最难渡过的阶段已经渡过了,接下去,不管几时,都没有能挡得住你前进步伐的障碍了。”他点燃了已经熄灭的抽斗,深吸了一口,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现在,我可以给你说一下你去执教的那所谍报学校的情况。”
傅索安从安德烈的叙述中,终于明白了克格勃调她去当教官的原因——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敌视中国的程度愈来愈深。苏共中央政治局在1969年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讨论决定了责成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中国开展谍报工作。克格勃内针对中国的特工,都集中在对外谍报局第六部。该部的职能是针对中国、越南、朝鲜开展谍报活动,原先特工人数在对外谍报局同类的十个部中虽说是最多的,但现在为了加强对中国的谍报工作,理应大大增加特工。为此,克格勃在进行紧张的可行性研究后,决定新设一所特务学校。这座学校设在苏联、蒙古边境的贝加尔湖附近,位于伊尔库茨克以南大约三十多公里,名叫“契他伊斯卡维”。
在俄语中,“中国”的读法是“契他伊”,“契他伊斯卡雅”的意思,就是“专为中国而设”。“契他伊斯卡雅”只招募亚洲籍特务学员,尤其注重招募中国人。苏联中央政治局审议批准了这个计划,指定于1970年初开始筹建。至1971年春,“契他伊斯卡雅”的建筑物已经耸立,开始进行设施施工。与此同时,克格勃开始物色教官和制订招募特务学员的计划。按照克格勃高层核心的构想,“契他伊斯卡雅”创设伊始是短期训练一批特工,迅速充实对外谍报局第六部的力量,为今后成立专门针对中国的对外谍报局特别第六部打下基础。这样,该校招募的特务学员应以中国人为主,其对象是:叛逃投苏的知识青年及其他成分的人员,苏联及亚洲各国的华侨。
可以想象,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是不懂俄语的,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学期内难以解决。因此,就只能在教官上动脑筋,挑选一些精通汉语的克格勃特工去充任教官。克格勃人事管理部根据这个构想,在物色教官时,马上想起傅索安,认为她不但具备其他条件,还因其原先的红卫兵身份易与特务学员中的知识青年取得沟通。这样,傅索安便被列进“契他伊斯卡雅”的首批教官名单,指定她执教“情报心理与情报实践”。
傅索安了解情况后,寻思这样也好,至少她可以不再被派往国外执行任务,与提心吊胆的日子告别了。这样想着,她的情绪变得好起来了,请安德烈和他的卫士吃了一顿饭,饭后还兴高采烈地跳了舞。
一星期后,傅索安被送往位于喀山的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让她进修情报学。
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的规矩比特维尔谍报学校还严,但傅索安这次是以教官身份去进修的,所以学校管不到她,教官们对她也很客气,她在里面算得是一个比较自由自在的人。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半年将要过去了。就在傅索安扳着指头计算日子准备举行告别筵席款待教官时,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降临到她的头上来了!
27
傅索安亲眼目睹了历史性的一
幕:在温都尔汗三叉戟飞机坠毁地,
克格勃专家割下了林彪和叶群的头
颅,放进沸水中煮。
1971年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傅索安在喀山克格勃第四高级特工学校的教官餐厅吃过晚饭,回到寝室,刚准备洗个澡后看电视时,电话铃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响声。她迟迟疑疑地望着电话机,不肯伸手去取耳机。那是因为她入校将近半年,极少有人在晚上给她打过电话,她有点怀疑是不是拨错了号码。铃声执拗地响着,她在无可奈何中终于拿起了耳机。
电话是学校政治委员打来的,只有一句话:“傅,请你马上到我这里来!”就不由分说地挂断了。
傅索安一边穿外套,一边思忖:政委亲自打电话,声音又这么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傅索安在克格勃已经待了三年多,凭她的聪明,知道克格勃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不少特工都平白无故地受到了无端的怀疑,从而被软禁、关押甚至判刑、流放、枪决。这类事情在对外谍报局发生得最多,因为该局的特工一大半都出国执行过任务,构成被无端怀疑的根源。现在,以学校政治委员出面夜晚急召她,莫非厄运也降到她头上来了?
傅索安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校部,一踏进政治委员办公室,那个有着克格勃少将军衔的中年秃顶男子便把一纸电传递给她:“傅,你看一下,五分钟以前,从莫斯科发过来的。”
傅索安定睛一看,电传内容是让她阅到这个命令后,立刻去喀山澳托尔军用机场,当晚22时45分左右,将有一架伊尔运输机从莫斯科飞来,她即登上该机,具体任务由也在这架飞机上的伊凡诺夫上校向她交代。
政治委员问道:“看完了吗?”
“是的。”
“那么,你马上坐我的车去奥托尔机场吧。”
“奔驰”轿车把傅索安送到奥托尔军用机场时,机场方面已经接到通知,一个少校军官客气地把傅索安引领到休息室,告诉她从莫斯科飞来的那架飞机将在五十分钟后到达,问她是否需要喝点什么,或者小憩一会。傅索安摇摇头:“我什么都不需要,就在这里坐等吧。”
五十分钟后,伊尔运输机准时飞抵机常飞机上的人没有下来,通过无线电向机场联系,让把傅索安送过去。少校驾着一辆吉普车把傅索安送到飞机前。傅索安登上飞机,见机舱里坐着十三个苏联男子,都穿着便装。她站在过道里,眼光迅速在那些人的脸上扫视,问道:“请问,哪位是伊凡诺夫上校?”
坐在第四排的一个中年金发男子点点头:“这里来!”
傅索安走过去,行了个礼:“上校同志,我是傅索安,奉总部命令向您报到!”
伊凡诺夫上校往里侧挪了个位置,让傅索安坐在他原先的那个座位上。傅索安刚系上安全带,飞机就起飞了。她以为伊凡诺夫会向她交代任务内容的,便侧脸望着他,但上校已经闭上眼睛在打盹了,她便也闭目养神。
三个多小时后,伊尔运输机降低了高度,傅索安从舷窗朝外望去,只见地面上闪烁着点点灯火,连绵逶迤一大片,估计是一个大城市。不一会,飞机便在一个军用机场降落了。飞机停稳后,伊凡诺夫第一个站起来:“到新西伯利亚市了,下去吧!”
傅索安这才知道这是新西伯利亚市,但不清楚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她随伊凡诺夫一行下去,地面上已停着三辆轿车,一辆巨型加油车正往飞机这边靠,几个穿工作服、戴军帽的士兵在拉皮管子,准备给这架飞机加油。轿车把他们送往机场招待所。傅索安由此而判断这仅是短暂停留,几小时后还要飞。这下子,她陷入了纳闷:飞机从莫斯科起飞时无疑加足了油,到喀山后未加油而要飞来新西伯利亚市加油,这说明还要作不会少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之间距离的长途飞行,这样,这架飞机的目的地是哪里呢?
机场招待所给他们一行安排了八个房间,伊凡诺夫上校和傅索安单独一间,其他人都是两人一间。他们先去餐厅吃夜宵,菜很丰盛,还有酒,但气氛却不大热烈,大家都是各吃各的,很少交谈。
傅索安窥察下来,恍然大悟:这些人互相之间并不熟悉,是和她一样,临时从什么地方抽来的。这个思维结果延伸了先前那个问题的进度:把十几个人凑拢来,搞了一架专机飞来飞去,究竟是搞什么名堂?
夜宵结束后,伊凡诺夫上校说:“请大家好好休息,我们明天……不,应该是今天了……还要作一次空中旅行。上午10点起床,11点登机。”
众人往外面走的时候,伊凡诺夫对博索安说:“傅,你要提早一小时起床,9点半。我将去你那里。”
傅索安点头:“明白!上校同志。”
当晚一宿无话。傅索安睡到8点1刻就醒了,起来漱洗后在花园里散了一会步。9点半,伊凡诺夫上校准时登门,手里提着一个包,鼓鼓囊囊不知装着什么东西。坐下后,他问道:“傅,你听说过乌兰巴托这个城市吗?”
“那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对!我们这次空中旅行的目的地就是乌兰巴托。”
傅索安一怔:“唔!去蒙古干什么?”
伊凡诺夫拿出一份地图,摊在桌上,边指点边向傅索安作了叙述,也就是交代任务:一个多月前,即1971年9月13日凌晨,大约2时左右,蒙古温都尔汗附近的牧民被一阵难听的“嗡嗡”声响所惊醒。有人爬起来观察,发现声音是从空中传来的,这地方不是航线,平时没有飞机经过,顿时,这越来越响的声音把羊群惊散,随后是马嘶狗吠。这时,牧民发现从西南向北飞来一架飞机,飞得很低。这架飞机在巴图脑尔苏木上空绕图门山转了一圈后,顺着扎森山谷向西南方向飞行、声音越来越大。片刻,这架飞机在山谷尽头的苏布尔古盆地坠毁,声响不怎么大、随后燃起了连天大火。
傅索安听得如坠云里雾中,不得要领,却又不敢发问。这时,伊凡诺夫上校说:“这架在温都尔汗坠毁的飞机,是英国制造的三叉戟运输机,是中国二号人物林彪元帅的座机。”
“啊?!”傅索安大吃一惊,林彪的座机怎么飞出了国境线,又怎么坠毁了?她再也忍耐不注急煎煎问道:“上面坐着谁?”
“据来自中国的情报、那架飞机上有九名乘员,全部遇难,其中有林彪、林的夫人叶群!林的儿子林立果!”
啊!简直石破天惊,傅索安一下子呆若木鸡。稍停,讷讷地问道:“这……这是真的吗?……唔,上校同志,请原谅,我不是针对您……”伊凡诺夫说:“这个情报的真假,有待于我们此行所作的努力。
政治局责成安德罗波夫主席主持查明坠机事件中的九名死者中究竟是否有林彪元帅,因此,国家安全委员会抽调了克格勃的医学专家、痕迹专家、化学专家、摄影专家等,组成了这个调查小组,专门前往坠机现场作调查。至于你,虽然不是专家,但你来自中国,曾是狂热的红卫兵,亲眼见到过林彪元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