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佛教入门 >

第90部分

佛教入门-第90部分

小说: 佛教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江靳老先生年老无子,邻居家把自己的女儿送给老先生作妾,靳老先生不忍心以幼女为妾,于是把她送还给了邻居。这是难忍能忍,所以得福也厚。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凡是有钱有势的人,做好事很容易;如果很容易做而不做,就是自暴自弃,错过了修善积德的机会。贫穷没有势力的人,修善很难;然而难而能为之,就非常可贵,所谓难能可贵。

 

这里举的例子都是贫穷没有财富、没有地位,而能不顾一切,救急救难,解决别人的困苦,非常难能可贵,所以他们的果报也厚。但是我们要明了,他们当时做这个事情时,只是想帮助人解决苦难,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果报。

 

我们读了善之八对,就要晓得必须克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这十六个字不能克服,我们一生断恶断得不干净,修善也修得不圆满,总是一些小善、半善,果报在来世。只有大善、满善才能改变自己的业报,像了凡先生所做的就改变了命运。有很多人修善积德,依旧被命运所转,改不了命运,原因就是他断恶断得不干净,修善修得不圆满。

 

学佛的目的是要求明心见性,求往生净土。如果这十六个字不能克服,就会造成严重的障碍;不仅障碍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即使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被障碍了。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亦在于此。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这是了凡先生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缘尽力行善。哪些是善事?举了十个例子。

 

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这十条,我们读了之后,仔细想一想,确实有必要,这对我们的帮助很大。这十条,在现前社会严重的缺乏,所以社会动乱不安,人心惶惶。了凡先生为我们逐条说明。

 

何谓与人为善。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雷泽’,湖名,在山东。‘渔者’,打鱼的人。

 

什么是与人为善?这里举舜王为例。大舜年轻时,在雷泽湖边,看到很多打鱼的年轻人,都选择好的地方捕鱼;而老弱之人无法与他们相争,只好到急流浅滩之处捕鱼。舜生怜悯之心,也去捕鱼,以身作则,做一个榜样给人看。他看到互相争执,不相礼让,不说他们的过失;偶尔见有互相谦让,他就大加赞扬。这样过了一年,由于舜的感化,大家彼此都能够互相礼让。舜有大智慧,为什么不用言教开导大众,而以身作则?因为言教不如身教,你教人家做,自己做不到,没有人相信。这是以舜的悲心、善巧方便做一个例子。

 

尤其在今天,一般大众贪嗔痴慢的习气十分严重,我们要效法大舜的精神,采取‘以身作则’的方法。一年收不到效果,就等十年;如果十年能收到效果,就非常幸运。十年后收不到效果,就再做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持之以恒,必定能够感化众生。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末世’,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第一个一千年是正法时期,第二个一千年是像法时期,往后一万年是末法时期,现在末法已经过了一千年。了凡先生是明朝人,明朝已经是末法时代,此时人心逐渐薄了,没有从前那么淳厚。

 

在末世,千万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盖过别人。别人不善,我们自己虽然行善,决不可以用善来跟他较量。别人能力不及我,不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来为难别人。人贵自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毛病,把毛病改过来就是真正的善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

 

这是教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要收敛自己的才智,有才常作无才之想。我们纵然有才智,比起古圣先贤,我们差远了,根本就配不上,这一点小才智算得了什么!现代人稍稍有一点能力,就感觉到值得骄傲。这个‘值得骄傲’,把自己的德行全都毁了,这是很大的过失。一定要收敛,虚怀若谷。见到别人的过失,一定要包容、掩盖,所谓‘隐恶扬善’。我们这样对人,一方面可以让他慢慢觉悟,给他回头改过的机会;一方面让他知道有所顾忌,他作恶,别人不是不知道,别人知道而不说他,这样容易使他生惭愧心,不敢放纵。这是我们处世待人良好的态度。

 

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艳称’,美称、赞叹。‘物’,包括一切人事物。‘则’,模范、楷模。

 

这是随缘度众的秘诀。人家有很小的长处、善行,我们见到了,可以舍去自己的立场,全心全力帮助他。我的善行比他还要大,比他做得还要好,我暂时放下,随顺他,帮助他,成就他,让他生欢喜心,这才是真正与人为善。而且赞叹他,使他的善能够日增。凡是平常生活日用之中,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不要为自己想,都要为一切人为一切众生做模范、做榜样。我们要改过,修善积德,一定要拓开心量,从心做起,起心动念为世界、为国家、为社会、为众生,决没有一点为自己的念头,就称之为‘大人’,这是真正的‘天下为公’。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何谓爱敬存心?君子与小人就形相上观察,常常容易混淆不清。如果从存心上来讲,君子与小人完全不同,就像黑与白一样清楚,绝不混杂。君子所以不同于人之处,就是存心。君子的存心,就是爱人敬人之心。

 

大圣大贤、诸佛菩萨与常人有何不同?若就形迹、日常生活工作而言,并无两样,唯在存心不同。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所存的是爱敬之心,真诚的爱敬,平等的爱敬,而且佛菩萨的爱心遍虚空法界。这一条非常重要!

 

实在说,现前社会就是缺乏爱心。佛法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就是爱心。二千零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写了一个‘爱’字,复印了两万张,普遍向全世界送爱心,处处送爱心,提醒大家‘爱心’重要。唯有真诚的爱护别人、爱护一切众生,世界才能安定和平,人民才能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

 

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

 

‘通’是通达明了。

 

人间为什么会有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这是习染不同,就是习性不一样。习性从哪里来的?无量劫善恶心行变现出来的,佛法称为‘业力’。业力不一样,所以才有贤愚不肖。但是要知道,这些人与我们是一体,因此哪一个不是我们敬爱的对象?我们从这些地方体会圣贤之道。能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就是爱敬佛菩萨。我说得更亲切,就是‘自爱’。

 

能通众人之志,就能通圣贤之志。‘众人之志’是什么?希望得到幸福圆满的生活。古今中外,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过得幸福美满?圣贤之志亦复如是。大圣大贤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人人各得其所。古圣先贤、诸佛菩萨的教诲,无一不是希求帮助世间众生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但这一生得利益,来生更得殊胜的利益。这是圣贤之志。

 

《易经·系辞上》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又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些话都是跟我们说明万物的来源,生命的来源,以及族类的来源。道家也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言词说法不一样,意思相同。佛家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儒、释、道三家对于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万物品类不齐的差别、怎么形成的,都讲得很清楚。

 

我学佛这么多年,将佛菩萨圣贤的教诲归纳为‘心性幻化虚空法界’。虚空法界从哪里来的?心性幻化的。《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根身影现国土众生’,我们这个身体、国土、宇宙之间的星球,以及一切众生,跟我们的根身是一不是二,所以‘心性虚空法界一如,色身国土众生不二’。因此,爱敬万品是真正的自爱。人能自爱,就能爱一切众生,真正体会到‘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

 

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合爱合敬’,合谁?合诸佛菩萨的爱敬,合古圣先贤的爱敬,合各个宗教神明的爱敬,来做‘安一世之人’。现前世间的人,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就是为圣贤而安民哉。

 

这些年我跟世界上许多宗教领袖接触、交谈,宗教常说:‘神爱世人’。神在哪里?神怎么爱世人?今天世间人这么苦,细心想想,这句话太空洞、太抽象了。我们要反省,神怎么爱世人?宗教徒接受神之爱,要将神对我的爱,从我心里面再拓开去爱世人,我代表神爱世人,‘神爱世人’才能落实。我要是不发心代表神来爱世人,神爱世人永远是空洞的,永远是个抽象名词。他们听我这个说法,很赞同。

 

佛的大慈大悲在哪里?释迦牟尼佛离开世间已经三千年了,他老人家当年在世间大慈大悲,他现在不在世了,大慈大悲在哪里?所以,佛的学生、弟子接受了佛的慈悲,每天读经研究经教,依教奉行,得到佛的慈悲加护,应当从内心把佛的慈悲心变成自己的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落实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譬如,我们见到观音菩萨,决不是恳求观音菩萨慈悲我。泥塑、木雕、彩画的菩萨像,怎么能保佑你!所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我们要发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心行,见到观音菩萨,要想到‘我就是观音菩萨,我学习观音菩萨,我效法观音菩萨’,这是佛法教学的正理。

 

所以,此地讲的这十种善,‘爱敬存心’是根本;没有爱敬存心,其余九条都做不到,即使做了也是假善,不是真善。前面了凡先生跟我们讲的善的八条,你是假不是真,你是曲不是直,你是半不是满,你是小不是大。所以,关键在存心。存心一定是无私无我,真诚平等的敬爱一切众生,我们就得到诸佛菩萨、大圣大贤的真传,真传就是真诚的爱心。因此,我们要去推动圣贤之志,实行圣贤之志。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圭璋’,玉器,人人喜爱。‘诱掖’,帮助、奖励、扶持。

 

何谓成人之美?玉在没有开采时是一个顽石,与砖头、瓦块没有两样,一文不值。但是经过琢磨,它就变成宝物。凡是看到一个人做一桩善事,其善事可取,或此人很有志向,其志向、禀赋可取,我们就要帮助他。善人在社会生存很不容易,因为不善人必定与善人对立。但是善人能包容不善人,不善人不能包容善人,所以不善人会与善人对立。对立,当然免不了有误会、毁谤,甚至于陷害,让善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我们发现这些事情要想方法帮助他,甚至于代替他被谤的这些事实,减轻别人对他的毁谤。这是志士仁人才能做得到,务必使之在社会上能安身立足,发扬光大他的善业而后已,我们才算是尽心尽力。

 

因此,谦虚恭敬,接受别人的教诲,就是人才。我们要认识人才,爱才、惜才、成就人才,这是善事中最大的善事,积功累德最大的功德。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