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见律毘婆沙-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句者。為眾生作橋梁故。後句。為諸天人故。前句者。同眾生故。後句者。不與眾生同故。前句者。唯佛一人三界獨尊。眾生因佛故。得大安樂。是謂為一。後句者。因佛生在林中樂樹下故。法師曰。此義甚廣我今略說。與大比丘僧俱者。大者。因小有大故。所以比丘僧功德極大名為大。復有大義。最小者得須陀洹道故。復有大義。五百大眾集故。僧者。等戒等見等智等眾。是為僧也。俱者。共在一處。五百比丘者。五百數也。毘蘭若婆羅門者。生於毘蘭若國。因國號之。婆羅門者淨行也。又復婆羅者。知外道圍陀書。門者聞也。佛經言婆羅門者。能除煩惱。門者聽也。聲徹於耳。因他語故而知法。沙門瞿曇者。滅惡法也。瞿曇者。婆羅門以姓喚故。釋迦種子者。釋迦種者。指示大姓。離釋種出家。此是演發心信樂出家也。或有負債出家。或有失國出家。或有貧窮出家。或有避王使出家。如來不如此出家。如是好名聞者。如是足句也。好者。與眾善會復言最上。名聞者。讚歎受名。又言令他知之。婆伽者。此是初如來十號。令眾生信心於佛。是故法師演出如來功德。阿羅者。是三界車輻。漢者。打壞三界車輻。所以如來打壞三界車輻。故名阿羅漢也。又言。阿羅者殺佟K匀鐏須⿶蕾。故名阿羅漢。又言。阿羅者。一切惡業。漢者。遠住三界為車。無明愛緣行者為輻。老死者為輞。受生者為轂。諸煩惱者為軸。無始世界流轉不住。佛於菩提樹下。以戒為平地。以精進為腳足至心為手。智慧為斧。斫斷三界車輻。又言。無始世界者為車。無明為轂。老死為輞。十惡為輻。何以故。不知苦法。若生欲界。因無明故造作三業。若生色界。造作色界業。若生無色界。造作無色界業。於欲界中。緣無明故受識。色界中亦爾。於無色界中。無明緣也。又於欲界中名色。欲界中六入緣無明。欲界中名色。色界中三入。緣於無色界中無明。色界中一入。緣於欲界中六入。欲界中六樱>夓渡缰腥搿I缰腥|。緣於無色界中一入。無色界中一受。緣於欲界中六樱S缌鶚贰>夓渡缰腥|。色界中三樂。緣於無色中一樱o色中一樂。緣於欲界中六樂。欲界六樂者。生六愛。緣於色界中三樂。色界中三愛。緣於無色界中一樂。無色界中一愛。緣處處愛。生於生中。若人於五欲中。我欲行欲自受欲故。身口意不善行具足者。即入地獄。於地獄中。因業故。受生受生。此是業生也。因業生五陰。次五陰老。老者熟。壞五陰者。謂之死也。於三界中我欲。於天上行欲。起立善行。或忍辱因善行故。得生天上。此是因善業故。而復生。有一人。我欲受梵天樂。因樂受故。憶念四法。何謂為四。慈悲喜捨心。憶已具足。得生梵天。於梵天中。生因業故。此是業生。復有一人。我欲生無色界。我次生非想非非想天。恒自入禪思惟。即生此處。此是因業得生。餘者次第汝自當知。過去當來二世。皆從無明緣行。我今略說。餘汝自廣說。無明緣行。此是一品。六識名色六入六樱鶚贰4耸且黄贰廴∩4耸且黄贰S欣纤馈4耸且黄贰G捌氛摺_^去世也。中二品者。現在世。後品者老死。此是當來世也。取無明緣行者。連得愛受。此不得相離。此五法過去世也。中品六入為初。此是果報。若取愛受者。連得無明。此五法今業生也。有老死者。一切五法。餘者六識。為初後悉入。此是當來世生。若分別說者。有二十四種。緣行六識。此二者中間為一品。受愛於二中間為一品。生有者於二中間為一品。合有三品四段。因品故。生二十種本起因緣。如來已見觀度。真實知故。以真實智。名為實知。見者。何謂為見。見者達故。名為見也。觀者何謂為觀。遍知一切。故名為觀。以知觀見度。如來真實知已。生厭患想。便生離心欲得度脫。先壞三界車軸故。名為阿羅漢。又羅漢名者是應供。問曰。何謂名為應供。受人天供養故。名為應供。昔有梵王。以寶大如須彌供養如來。是故名為應供。爾時世間大王。瓶沙王拘沙羅王等。復種種供養。是名應供。佛涅槃後閻浮利大王。名阿育。復以金錢九十六儯F鸢巳f四千寶塔。復大種種布施。是名應供。餘諸大眾供養者不可稱計。又言。阿羅漢者。羅漢者覆藏義。阿者無也。名無覆藏。何謂無覆藏。譬如世人作罪恒自覆藏。如來於中永無故。名無覆藏。三藐三佛陀者善知一切法故。名三藐三佛陀。言佛陀者。法應知而知。法應棄者而棄。應出者而出。是名佛陀。又言。佛陀復有別義。何者。以慧眼若見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次第明見。是佛陀也。色聲香味樱āQ圩R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樱|鼻樱嘤|身樱庥|。眼記耳記鼻記舌記身記意記。眼念耳念鼻念舌念身念意念。眼愛耳愛鼻愛舌愛身愛意愛。眼思耳思鼻思舌思身思意思。五陰十觀法十思十念。胮脹為初。如是有十段為初。有三十二十二入十八界。欲生為初。九四禪為初。慈為初。復有四無色禪。有四無色三昧。有四十二因緣。逆觀老死憂悲乃至無明。次第觀乃至老病死苦惱。老病者苦諦。有者集諦。從二者出。名滅諦。知方便滅。名為道諦。如來一一善知一切。是名三藐三佛陀。知者三知。亦有八知。於三界經中說有八知。汝自當知。復次菴羅樹經。三昧知神通知六通。合為八知。行足者。或覆藏六識飲食知足省於睡眠七正法四禪。此是十五法。自當知。如來以法行。是故名明行足。如來以此法行至涅槃。是名明行足。不但如來。聲聞亦然。如來以知行而足。故名明行足。以知相故。如來得一切智。以行故。名為大慈悲。一切眾生惟集苦惱。如來悉知。以大慈悲故。知眾生苦惱。而能善說。令捨苦就樂故。故名善逝。是故聲聞善逝而行善逝。非惡善逝。又言。行至善處。是名善逝。又行步平正威儀具足無缺。亦名善逝。又往常住不復更還。名為善逝。以阿羅漢道不及。名為善逝。自從錠光佛受記。哀愍眾生令得安樂。乃至菩提樹下善行如此。是名善逝。不從斷見不從常見。身離疲苦不從斷常。名為善逝。為一切眾生說法無不應時。名為善逝。眾生不樂而不說。樂者而說。是名善逝。所說者。皆是真實義。非虛妄義。又一切眾生聞之。悉令歡喜。是名善逝。又不說無義語。所說者。皆是有義利益。是名善逝。世間解者。知一切世間法。名為世間解以集諦故。以滅諦故。以滅諦方便故。解世間故。是名世間解。如經所說。亦不生不老不死不墮不住處。我不用行至世間彼岸是名世間解。佛語諸比丘。我未至世間極。我不說苦盡。佛語諸比丘。此身一尋稱為沙門。世間集諦。世間滅諦。世間苦諦方便我不用行。而至未至從苦而出。無有是處。又世間者。有三。何謂為三。一者行世間。二者眾生世間。三者處世間。問曰。何謂行世間。答曰。一切眾生從飲食生。是為行世間。何謂眾生世間。答曰。常世間無常世間。是為眾生世間。何謂處世間。以偈答曰
日月飛騰 照于世間 光明無比
無所障礙
此是處世間。又言。一世間二世間三世間四世間五世間六世間七世間八世間九世間十世間如是乃至十八世間。問曰。何謂為一世間。答曰。一切眾生以飲食得生。是名一世間。何謂為二世間。答名色是為二世間。何謂三世間。答曰。苦樂不苦不樂。是為三世間。何謂四世間。答曰。四食是為四世間。何謂五世間。答曰。五陰。何謂六世間。答曰。六入。何謂七世間。答曰。七識。何謂八世間。答曰。八世間法。何謂九世間。答曰。九眾生居。何謂十世間。答曰。有十入。何謂十二世間。答曰。十二入。何謂十八世間。答曰。十八界。此是行世間。如來以一一知。名為世間解。眾生煩惱。如來亦解。行亦解。意亦解。小煩惱大煩惱亦解。利識亦解。鈍識亦解。善緣亦解。惡緣亦解。應令知亦解。不應令知亦解。生不生亦解。是名眾生世間靡所不知。是為世間解。處世間者。問曰。何謂處世間答曰。鐵圍山縱廣二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七萬三百五十由旬。地厚四那由他二萬由旬。在水上水厚八那由他四萬由旬。在風上風厚六十九萬由旬。是處世間界。又須彌山根。入海八萬四千由旬須彌山王高亦如是。以七寶纏。有七山圍遶之。而說偈言
由揵陀羅 伊沙陀羅 迦羅毘拘
須陀蘇那 尼民陀羅 毘那多迦
阿沙千那 是七大山 圍遶須彌
四天王住 天夜叉住 高百由旬
雪聚大山 廣千由旬 縱廣正等
頂有八萬 復有四千 以嚴飾之
有閻浮樹 高二千里 圍二百里
枝布方圓 覆百由旬 因此樹故
號閻浮地 大鐵圍山 根入大海
深下八萬 二千由旬 高亦如是
常住不壞 都遶世間 月眾星王
方圓四十 有九由旬 日王方圓
五十由旬
又天帝釋宮。縱廣萬由旬。阿修羅宮亦復如是。阿鼻地獄亦如是。閻浮利地亦爾。西拘耶尼。縱廣七千由旬。枺ビ诖鄰腿缡恰1濒d單越。縱廣八千由旬。一一洲。各有五百小洲圍遶。此是鐵圍山之內。鐵圍之外中間。悉是地獄鐵圍無量。世界亦無量。所以佛以無量慧眼。遍知一切。故名為世間解。無上士者。自以功德過於人天故。名無上士。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具足故。名無上士。是故無上與無上等。佛語諸比丘。我不見梵魔沙門婆羅門世間戒定慧解有能及佛者。又無我師故。名無上。眨煞蛘摺S袘{者輒而眨:我怨省F┤缦篑R'怡…台+龍'悷加之杖捶然後眨H鐏硪鄰腿缡恰D苷{伏一切眾生。故名眨N舴鸾捣笊}埻跽煞颉C⒉_留又。象丈夫。又名純杵魔朽陀陋阿耆死驅偷魔死驅死驅陀那。如是諸丈夫。佛以善法眨A钊胝āJ谌龤w五戒。人丈夫。名尼揵陀子闍跋。又婆羅門十軻羅娑鴦掘魔羅等。如是無數。復有夜叉丈夫。名阿羅婆迦修至滿魔軻羅。諸夜叉丈夫。釋提桓因等如是無數天人。以正法眨l缎薅嗔_說。佛語寄須。漢言牧象人我眨煞颉R匀岱ń桃磺斜娚H羝洳皇苷摺.斠詮姺ń讨H舨皇苷摺彤斠詣側峤讨H舨皇苷摺1悴慌c和合。法師曰。此修多羅當如法廣說。故名無上眨煞蛱烊藥煛熣摺R嗳绻揽陀幸蛔谥魃浦獛M難。問曰。何謂為難。一者匐y。二者虎狼師子難。三者铮鼉難。四者無水難。宗主於諸難中。皆令得度到安樂處。故名為師。如來亦復如是。何以故。如來能度眾生。令過嶮難。何謂為嶮難。一者生難。二者病難。三者老難。四者死難。如是諸難。如來能度脫。令得安樂處。故名為師。問曰。佛何以獨為天人師。不為畜生師耶。昔如來在世亦為畜生說法。何以獨稱為天人師。修多羅經說。爾時佛在瞻婆國。於迦羅池邊。為瞻婆人說法。是時池中有一蛤。聞佛說法聲歡喜。即從池出入草根下。是時有一牧牛人。見大眾圍遶聽佛說法。即往到佛所。欲聞法故以杖刺地。铡蝾^。蛤即命終生忉利天。為忉利天王。以其福報故。宮殿縱廣正十二由旬。於是蛤天人。霍然而悟。見諸妓女娛樂音聲。悟已尋即思惟。我先為畜生。何因緣故生此天宮。即以天眼觀。先於池邊聽佛說法。以此功德得此果報。蛤天人即乘宮殿。往至佛所頭頂禮足。佛知故問。汝是何人忽禮我足。神通光明相好無比。照徹此間。蛤天人以偈而答
往昔為蛤身 於水中覓食
聞佛說法聲 出至草根下
有一牧牛人 持杖來聽法
杖攙刺我頭 命終生天上
佛以蛤天人所說偈。為四眾說法。是時眾中八萬四千人。皆得道迹。蛤天人得須陀洹果。於是蛤天人得道果已。歡喜含笑而去。故稱為天人師。佛婆伽婆者。佛者。名自覺亦能覺他。是名為佛。又言知。何謂為知。知諦故。故名為佛。又言覺悟世間。是名為佛。於三達智經自應當知。婆伽婆者。一義利益。二者無上。三者恭敬。四者尊重。何以名恭敬尊重為世間應恭敬尊重。世間有四名。一者隨。二者誌。三者因。四者號。問曰。何謂為隨名。答曰。如世間人喚牛小即犢子。次而丁牛大者喚老牛。此名不定隨時而喚。問曰。何謂為誌名。答曰。如人持傘持杖。即喚為有傘人有杖人。是為誌名。問曰。何謂為因。答曰。譬如貧人因奴得寶故。字奴為多寶。是為因名。婆伽婆者。號名。何以故。非白淨飯王作名。非八萬眷屬作名。非天帝。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