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秾李夭桃 >

第206部分

秾李夭桃-第206部分

小说: 秾李夭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子诚怔了,李小幺’噗’的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用手指点着严家生道:“旁的我不管,往后,你喝什么茶,我就要什么茶!”

    严家生不好意思的看着李小幺,两只手搓着长衫两边,不好意思的笑道:“五爷放心,放心!都说五爷精明……”严家生话一出口就觉出不合适,忙转向苏子诚道:“不是……那个,是都说王爷礼贤下士,真是都是真的。”

    苏子诚用折扇拍了拍严家生,笑道:“能跟着小五做事,是你的福份,往后用心种茶就是。”

    严家生长揖到底答应了,一直将两人送出老远。

    转了个弯,李小幺转头看着北庆手里捧着的茶叶罐笑道:“回去尝尝这茶,就知道这淮南路最好的茶是什么味儿了。”

    “最好的茶?别院里不是多的是?都是贡品。”苏子诚不以为然的笑道。

第二百九二章 享受

    李小幺瞄着他,光笑不说话。

    苏子诚看着李小幺笑道:“你别跟我打哑谜,到底怎么回事?”

    “这里头又关着小吏们的行规,你只听着,可别又乱发脾气。”李小幺先警告一句,才笑着解释道:“不光茶一样,这贡品吧,必定都是现管的管事先自己过一道,挑最好的给自己饱了口福,或是留着送人,然后次好的留出来给上司,上司呢,拿到这些,自然要自己留些,然后再送给上司,和不知道谁谁了,这一路得一直送进京城。

    比如今年节后,我就分到了一小筐松露菌,这么下来,若贡品例量是十斤,那一路送出去的,至少得过百斤,这些送人的东西,都比贡品好。”

    苏子诚听的眉毛一点点直竖起来。

    李小幺忙警告他:“说过不乱发脾气的!”

    苏子诚错着牙闷’哼’了一声。

    李小幺看着他笑道:“象这仪山茶场,照例每年要贡明前若干,可贡进的,能是雨前就不错了,最好的茶叶,哪,都在那罐里呢。

    说起来,这也不能全怪他们,你想,就说茶叶这东西好了,这明前每年能采多少,品质如何,谁也说不准,若赶着初春极寒,也许明前根本摘不了几两茶,若是赶上不够上报的小灾,就更没法说了。

    要是把最好的茶叶做了贡品,这贡品的品质就必定是一年好一年差,忽上忽下。

    就说你好了,要是哪一年的贡品味道不如上一年,你是觉得办差不利,还是体谅这是常情?所以这贡品,讲究的不是最好,而是品质稳定!”李小幺看着脸色铁青的苏子诚,不客气的又总结了一句:“所以啊,宫里根本吃不到好东西。”

    “我不是说东西好不好,这进贡十斤,就要损耗百斤!难道就没有什么法子治治这帮贪官污吏?!”苏子诚怒气冲冲。

    李小幺忙点着头:“有啊,唯一的法子,就是别贡了,只要有贡品,这就免不了!”

    “那就不贡!”苏子诚错着牙道:“回去我就写信给大哥,勾掉所有贡品!”

    李小幺闷气的看着他,想了想,到底不好不说,伸手拉了拉苏子诚,低低的嘀咕道:“你急什么?你和宁王爷勾掉皇上的贡品,那不就成了不孝了?也不急在这一时,等你……等你大哥往后当了皇帝,你再勾吧。

    行了,咱们不说这个,时候也不早了,咱们赶紧去绿柳镇吃午饭去,快走!”李小幺将话题岔开,加快了步子。

    到茶山脚下上了马,不过小跑了两刻来钟,就进了绿柳镇。

    从扬州出来,苏子诚和李小幺一行往仪山茶场去,南宁就带着几个小厮护卫,护着海棠等丫头婆子和几辆车直奔绿柳镇准备了。

    苏子诚和李小幺赶到时,镇子东头的小分茶铺子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三人净了手脸,喜容和樱桃奉了茶上来,三人喝了杯茶,菜就陆续上来了。

    东西是海棠带着人洗涮的,可这菜,却是分茶铺子的大厨,也就是老板娘姚婆子动的手,真正的淮南小镇风味,李小幺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细细和苏子诚解说这道菜的好处在哪儿,那道菜的妙处是什么。

    苏子诚顺着李小幺的话一样样尝过,还真吃出了李小幺说的那些妙处,只觉得样样都是香甜美味无比。

    南宁和西安垂手侍立在不远处,无语的瞄着他们的主子爷,那些菜里,明明有不少是爷不爱吃,平时根本不敢奉上的!

    两人说说笑笑,一顿饭吃了大半个时辰,海棠带人撤了碗碟下去,不大会儿,引着个黑胖的婆子过来。

    苏子诚惊讶而好奇的打量着婆子,黑成这样、胖成这样的女人,他还是头一回见,李小幺已经笑着和姚婆子说上了话:“姚阿婆,多谢你的饭菜,真是好吃!”

    “姑娘喜欢就好,喜欢就好!姑娘生的真是好看!就跟那白莲花儿一样!那年画上画的仙女也没姑娘好看!这位爷生得也好看!看着多贵气!”姚婆子中气十足的连笑带夸。

    把苏子诚脸上的笑容直接夸成了尴尬,李小幺笑得眼睛弯着问道:“阿婆这里平时生意好不好?一年能挣多少钱?”

    “也就那样!一年能剩个四五吊钱,家里还有几十亩地,好歹能糊住一家人的嘴!”姚婆子答的干脆爽朗,

    “前一阵子过兵,只怕生意难做。”

    “那倒没觉得,先是听说打到楚州了,也吓得不轻。老头子说要逃难,硬让我压住了!谁来了不是收粮交钱?你说是吧?

    后来听说唐大人献了城,再后来也过过兵,就从那路上过的!一色都是黑的,你说这大热的天,他也不嫌热?……”姚婆子极其健谈,说起话来扯东扯西、滔滔不绝。

    李小幺满脸兴致的听着,姚婆子直说了小半个时辰,说到口干了,才算住了口。

    李小幺一边笑,一边示意喜容递了杯茶给她道:“听阿婆说话真是有意思,今天晚了,要是哪天有空,我再来听阿婆说话。”

    海棠忙从荷包里摸了锭二两左右的银锞子,递到姚婆子面前:“这是今天的饭钱,多谢您!”

    姚婆子接过银锞子,忙放到嘴里咬了咬,又用手指猛弹了下,赶紧放到耳边去听了听,看着海棠惊喜道:“真是银子呢!”

    海棠哭笑不得的看着她,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小幺站起来,看着姚婆子,和苏子诚低声叹息道:“这还是镇上富裕些的人家,那穷的……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子呢。”

    苏子诚看着紧紧握着银子,欢喜的不知如何表达的姚婆子,怜惜的叹了口气。

    ……………………

    整个八月,李小幺就这么拉着苏子诚在淮南路到处看茶山、酒坊、到村子里看人秋收秋种,把扬州周边几乎走了个遍。

    附近的名寺古刹,风景名胜,更是一处不落,喜欢的地方,李小幺就拉着苏子诚住上一两个晚上,走到哪儿玩到哪儿、吃到哪儿、住到哪儿。

    两人直玩到八月下旬,菊花开了,螃蟹上市了,李小幺玩累了,才开始歇在府里吃螃蟹赏菊花。

    ……………………

    李小幺忙了一上午,处理积下来的事务,苏子诚出城巡查边防,直去了两天,傍晚回来,沐浴换了件藕色茧绸长衫,也不系腰带,一路往后园寻李小幺去了。

    一进后园,随风飘来呜呜咽咽的洞萧声,苏子诚挑着眉毛笑起来,她倒是越来越会享受了。

    苏子诚转过半边湖,穿过灿烂盛开的菊花丛,上了几步台阶,进了秋染阁。

    李小幺忙放下手里的杯子,从椅子上站起来笑道:“在这里给你接风洗尘,如何?”

    苏子诚坐到李小幺旁边的椅子上,舒服的伸展着手脚,接过李小幺递过的温热的黄酒喝了一口,舒了口气笑道:“赏菊听曲品美酒,你这日子越过越惬意了。”

    “嗯,”李小幺笑应了一声,示意海棠。

    不大会儿,海棠就带人放了只红铜火锅,又摆了各式菜疏和海鲜上来。

    李小幺指着火锅笑道:“我们吃海鲜火锅,还有蟹。”说着,净了手,小心的提了只螃蟹放到自己面前的盘子里,看着海棠吩咐道:“你给王爷剥只蟹。”

    “不用,我自己来,你不是说吃蟹要自己动手才最好。”苏子诚用手指试了试温热,也提了只蟹过去。

    说话间,呜呜咽咽的萧声渐渐没入风中,清亮的笛声接着响起,秋染阁前面略高处的亭子里,两个鲜红舞衣的女伎踩着笛声,且歌且舞。

    苏子诚怔了片刻,看着专心咬着螃蟹的李小幺纳闷道:“你又不看,还让人歌舞?”

    “看的,吃累了就看一眼,嗯,是给你看的。”李小幺抬眼扫了下舞的正欢快的女伎。

    苏子诚挪了挪椅子,直面着李小幺,干脆的说道:“我不看这个。”

    李小幺瞥了他一眼,笑着没有说话,顾自边吃着蟹,一点点抿着自己的米酒,欣赏着亭子里的歌舞。

    两人听着看着吃了饭,海棠带人撤下去收拾干净,暖阁外侍候茶水的小丫头送了茶上来。

    李小幺抿了一口,舒服的眯起了眼睛。

    苏子诚看着她,突然说道:“我和大哥,用餐时从来没有伴过歌舞。”

    “嗯,你们都是做大事的,一举一动自然要讲究,这也应该。”李小幺随口应了一句,站起来,看着人换了摇椅,半躺在铺着层桃红茧绸垫子的摇椅上,半闭着眼睛,听着曲子,慢慢晃着摇椅,仿佛睡着了一般。

    苏子诚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站起来,背着手远眺着湖中的残荷,半晌,转头看着李小幺,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自己一举一动要讲究,她何尝不是?算了,这是扬州,且随她心意,等回到开平府再和她说。

    八月下旬,俞远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扬州,李小幺让人先带他去沐浴换了衣服,吃好了饭,才和苏子诚在正堂见他。

第二百九三章 今生之愿

    俞远山整整瘦了一圈,精神却极好,端正的坐在椅子上,双手搭在膝上,简洁的和两人说着路上的见闻。

    李小幺凝神听了,细问了几句,也不多说,打发人引着他先回转运使衙门歇息。

    这淮南路早先设过转运使,十年前,最后一任转运使突发疾病死在任上后,因种种纠葛和变迁,淮南路转运使一职就名存实亡,昔日喧嚣热闹的转运使衙门也一天天衰败破落。

    一个月前,李小幺就打发人用心整理修缮,可毕竟荒败了十来年了,要修缮起来自然不是个小工程,俞远山赶到转运使衙门时,也就是衙门口和里面一进院子收拾出来可以住人了,好在俞远山就带了两个族侄,这一进院子就绰绰有余了。

    第二天一大早,俞远山赶到别院,施玉、赵宏志和明潜也到了。

    南宁请诸人进了正堂,相互厮见了,苏子诚悠闲的坐在上首摇着折扇,笑着示意李小幺说话。

    李小幺也不客气,看着施玉吩咐道:“俞大人初来乍到,转运使衙门又是个空架子,往后施大人要多费些心才是。”

    施玉急忙站起来满口答应。

    李小幺又交待了几句,就打发施玉等三人回去了。

    见三人出了院子,李小幺看向苏子诚,苏子诚收了折扇,看着俞远山笑道:“昨天歇得可好?”

    “谢王爷关爱,歇得好!”俞远山忙起身答道。

    苏子诚点着折扇示意他坐下,接着说道:“坐着说话,不用起来,你来前去陛辞过了?见过宁王没有?”

    “回王爷,先觐见的皇上,皇上嘱咐下官爱民勤政,让下官去宁王府领训,宁王爷也嘱咐了下官政事上要用心,留心细处,让下官凡事听王爷安排。”俞远山恭敬答道。

    苏子诚点头,看着李小幺笑道:“你跟他说,我听着。”

    李小幺抿嘴笑着,看着俞远山直截了当的说道:“衙门你也看过了,荒败了十几年,房屋园子好修,到冬天就能修得和原来一样,可真要树立这转运使衙门可不容易,听说你就带了两个族侄过来?”

    “是!”俞远山答应一声,并不多说,只凝神听李小幺说话。

    李小幺看了眼苏子诚,接着道:“人手上,吏部遣来的官吏还有八人,都给你,只是,”李小幺顿了顿,看着俞远山笑道:“都是我挑剩下的。”

    苏子诚正喝着茶,一口茶一下子喷回了杯子里,南宁忙上前接过杯子,苏子诚转头看着李小幺笑道:“这是什么话?这让老俞怎么做?”

    “爷不知道,五爷挑人,只看合适二字,这挑剩下的却不见得不好,不适合别的地方,说不定正合用在转运使衙门。”俞远山忙欠着身子陪笑道。

    李小幺瞥了苏子诚一眼,看着俞远山接着道:“你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