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烦恼-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有;心态自然是积极的;仿佛是已把金丝鸟关进笼里。女方却是主动变所属;心态从婚前的自信慢慢转化为不那么笃定。被恋人追求与在意的时候;女性会无意识夸大自己;自我中心;一旦关系变了;出现心理落差;这种自信就要打折扣。
女性有种天赋的本能就是要守住爱情;这样的本能仿佛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样的女性本能恰好证明雄性生物天生具有不专一性。婚姻要把一个不专一的雄性变为专一的男人;婚姻中的女性就要具有能力。所以西西会担心身体美不美;能否让东东喜欢。男人如果要长久地爱一个女人;需要形成一种对这个女子上瘾的感觉;即产生无意识的;不可替代的;甚至不能遏制的依恋。不过;西西自己的身体是否被东东喜欢;并不是依恋的全部;还要考虑女性的人格力量和女性内在的母性。
不过;东东的担忧正好相反;他不是担心妻子变心;而是担心自己是否被约束。这样的担心也是男性的集体无意识。男人小的时候从被母亲管束中脱离出来;回到另外一个女人的怀抱;被管束的恐惧再一次浮现。如果这个男人小时候对母亲有过逆反;那么婚姻中的西西如果稍有微词;东东就会很敏感;以为西西要干涉他。其实西西只是善意的提醒和挂念。不过我真正的担心是东东的男性占有和攻击欲不是很强;因为;都要结婚了;连女友的身体还未接触和看到;对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多少有点匪夷所思。所以;我担心东东有种恋母倾向;他对婚姻的担忧也类似一个孩子的担忧。
子木夫人:
呵呵!你不能因为西西一句〃你会不会对我的身体不满意〃就妄加断言。女性嘴里所说的〃身体〃常常象征着自我。身体是自我的边界;但不是自我的全部;自我的涵义比身体要多。热恋的时候也许她与他也有销魂时刻;不过那时的西西;身心会有许多的含蓄与保留。展现的是比较美好的那部分身心;下意识掩藏了觉得不那么完美的部分。同样;男子在被性欲冲昏的时候;理智多少有些迷乱;对女性身体的观察也不会那么仔细和挑剔;清醒状态下就做不到了。男人会看到女性生活中的一切;女性仿佛被赤裸着曝光在爱人白昼般的视觉下;没有衣物的粉饰;也没有心理的伪装。这样的担心是内心比较敏感的女性惯有的。
(子木先生插话:〃难怪结婚三年;你还不想让我看到你更衣沐浴!〃)
子木夫人:
不过;要注意男人在热恋中说的话是靠不住的;〃这一生我都会像现在这样爱你!〃只能听听;满足一下耳朵的快感而已。我觉得热恋中男人所说的山盟海誓只能当作即时的调情 语;像周星驰的经典语言〃如果要在爱你后面加一个词;那就是;一万年!〃只是爱情的调味剂而已。
爱是需要调情的;女性特别喜欢耳朵(听觉)的调情;原因是女性激情的时候大多喜欢闭上眼。不过;不要把这样的话当成誓言;不然;双方都会很累。
原因是太美好的誓言让我们内心失去现实感;女人们知道男人的爱是不可靠的;需要自己毕生的努力去经营和守护这个爱情。可是美丽的誓言却让我们想入非非;以为我们碰到的男人与众不同;别的男人会花心;自己的男人不会。这样;内心对婚姻的期待就不现实了;心理也变得敏感、脆弱。这与〃爬得高;跌得疼〃是一个道理。
子木夫妻的建议:如何守住你心爱的人?
男女彼此的依恋有如下的类型;假定一个婚姻要持续六十年;那么也许各种方式在某一时段都可能成为男女依恋关系维持的主旋律。那么;你和他都要选择和培养你们共同喜欢的依恋方式;来为婚姻保险。
1。身体的依赖。女性柔美的身体与充沛的性爱容易激发一个青春男子的深度依恋;同样;男子的多情与体贴也会让女性流连忘返。这样的依恋又被称为〃荷尔蒙依赖〃;即男女分泌的激素刺激着双方的快感。心理学认为皮肤的厮磨与肢体缠结极易引发深层的依恋;人的深层记忆是身体记忆;远比语言、思想、观念的记忆深刻。这样的记忆无须解释和赋义;它是双方心灵无防御的、不引发价值冲突的交融与移入。如果达成深沉的身体依恋;一生都会对其他人的情爱索然无味。
2。恋母(恋父)的依恋。这样的依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满足;这也是司空见惯的婚后行为。父性强的男人会把妻子弱化为女儿;母性强的女人会把丈夫惯成孩子。不过;这样的关系给情爱关系增添了亲情的成分。亲情的维系远比爱情维系的时间要长久;这是血缘的力量;这种力量里面有高度无批判的认同。当婚姻关系摇摆在恋父与恋母的关系中时;婚姻就比较丰富多彩了。
3。人格的依恋。因为嫁谁或娶谁而获得内心的高尚感是再普通不过的心理现象了。人格的依恋包含一些崇敬与欣赏的成分;想成为对方那样的人;想在精神境界达到对方那样的高度。爱情实际上多少是在求证自己;向世人表明自己的人格档次。像善良的少女最终将嫁给英俊、诚实的王子;美丽的公主最后喜欢勤劳、勇敢、正直的少年一样;如果双方都有同感;这样的婚姻是比较坚定、充实的。
4。生活的依恋。更直白的语言是婚姻的互补与互益;这里主要是关于生活能力与生活细节的问题。共同的习惯;对生活共同的享受追求;共同的爱好与情趣;会让两个人变成一类人。有时可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再现;这样的婚姻是全方位契合;你离开我不习惯;我离开你不舒坦。
5。隐私的依恋。类似《疯狂主妇》中的布丽发展成一种变态性行为来满足男人对性满足的隐私需求。这样的隐私需求包括受虐与施虐;女性男性化与男性女性化;互相的心理窥视癖;通过过度坦诚内心深层隐秘来迎合对方;恋足与美足自恋者;赤裸欲;追求纯粹自然无修饰的自我境界者;同性爱;主人与奴仆或控制欲与依附欲;绅士与妓女或莽汉与娇女关系等。这些隐秘需求多少违背主流文化;却又给双方带来情欲的高潮或精神享受;一旦形成等于互相套上关系枷锁。
6。共生的依恋。共生的关系是在婚姻中一方高度地发展社会能力;持家的能力;对爱付出的能力;另一方高度地萎缩社会功能;做人的责任和给予爱的能力;像一个寄生虫。令人惊奇的是那个越来越强、越来越累的人正好需要对方变弱来满足自己内心的优越感、安全感、操纵感、心理完整感。而那个越来越弱的人也越来越满足这样的寄生生活;并乐此不疲。这样的婚姻让人们大跌眼镜;不过;你想离间他们的关系却连门都没有!
7。共同价值的依恋。因为某种信念而坚定地守候在一起;这时;爱本身的意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志同道合。像周总理与邓颖超;离多聚少;也没有生儿育女。这样的婚姻关系很超然;信仰的价值大于婚姻的存在;两个人厮守在一起;不是要证明相爱;而是要互相鼓励与坚持完成生命被赋予的神圣使命。还有一些宗教狂热者的婚姻;叛逆者的婚姻;异类(外星人)的婚姻;只有死亡才能把他们分开。
8。互补性依恋。是一种极端的依恋;如一个瞎子娶了一个聋子;聋子听不见却看得见;瞎子看不见却听得见。这样的人相爱出现一种心灵感应;两个人缺失的感觉合二为一后变得比正常人更敏锐和聪慧。现实中;一个孜孜不倦追求科学与事业的人与一个勤勤恳恳操持家务与教养孩子的人结合正是这样的一种情境。他与她不管遇到何种诱惑;可能会逢场作戏;但婚姻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的话;我还会那么早结婚吗?
马上就要告别二字头的年龄了;我突然意识到20岁对我来说; 从来就不是属于我个人的。
20岁那年就和他谈恋爱在一起了;23岁就结婚;
以后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很多事都给耽误了。
我的一个好朋友现在还是单身;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单贵了。
有自己的房子;开着自己的小车——关键都是自己的!
她的经历比我丰富得多;谈过的男朋友是我的N倍。
我自嘲地想;毕竟我拥有稳定的爱情。
可是;东东还爱着我吗?
婚姻生活中;
我的思维从来都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
眼睛里习惯性地只有他。
我有时候想;和那些没有结婚的同龄女朋友比起来;
我错过了多少时代的符号和快乐啊!
70年代生人有过的生活经历是:泡吧、网恋、独自背包旅行……
我的生活却与此毫无关系。
我想辞去工作;在家做SOHO;
我想过过和现在不一样的生活。
但是我的想法遭到了他的极力反对。
他的理由是我们要供房供车;收入得保持稳定;
他对我内心的变化没有一点察觉。
其实;我只想营建温馨;
与东东分享更多的快乐;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态度。
现在的我;真的开始有点不甘心了。
都说三十而立;
但如果一个男人24岁就结了婚;那么他就得更早地立起来。
那时候;我觉得我能保护她、爱护她;可以承担一切责任。
年轻;多么无畏啊!
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代价的;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没有结婚;那我可能到现在也还是一个人。
好在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
刚结婚那会儿我们很穷;但她仍然很快乐。
我对自己说;一定要让她过上好日子;让她永远快乐。
我拼命工作;我要给我们买房子、买车;
如果有了孩子;我还得为孩子考虑很多。
生活真是辛苦啊!
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个热爱运动的人;
现在唯一坚持下来的;也就是游泳了。
婚姻刚开始时还好;我有时间陪她;
这几年腻在一起的时候就少了。
通常我都在加班;
我回家的时候她已经睡着了。
有时她等着我;想跟我聊聊天;
可是我很累很烦;也就懒得哄着她。
我对自己说;就这几年;过去了就好了;
我们都得忍着点;坚持一下。
她很少站在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得把握着家里的大方向。
再说了;不管结婚早晚;
迟早都得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这是我们无法推卸的呀!
其实;西西的话里隐含着一种哲学;得多少就会失多少;不得不失;得多也失多。西西的内在思维从〃我们〃跳到〃我〃是有意义的;思索自我价值是心灵成长的起跑线。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物;有衣穿;有饭吃;有房子住;有老公护着就会满足。人有很多欲求和虚幻的想象;大多数人的欲求甚至是明显自相矛盾的;但这些想入非非的东西正是精神得以栖身于现实的润滑剂。西西对婚姻的感悟非常自然;也符合人性;好的婚姻应该扩展人的社会能力;增多人对社会的兴趣与欲求。糟糕的婚姻逼迫人失去心灵的自由;像蜗牛缩进壳。
东东的说法更得人心;让人以为他是个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其实不然;这样的生活打着他个性的烙印。一种个性主导一种生活;但我们需要考虑西西的个性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东东可能把婚姻内化为自我;婚姻物欲的实现是他自我实现的现实途径;为此他才会痴迷于工作而忽略对妻子的关心。遗憾的是;获得的物质越多;精神的欲求就越少;而爱情正好是需要有精神欲求的。
西西从婚姻情景中苏醒过来;意识到自我的边界;这是一种心灵的进步。婚姻中的不和谐音;常常不是婚姻的死刑宣判;而是更新的号角。许多人对婚姻有一些固化的观念;认为一致性要重于差异性;自我约束要重于自我实现;共同利益要重于个人利益;等等。在我看来;两者都是重要的;它们的同时存在并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实现才是婚姻真正的价值所在。
子木夫人:
我不反对先生你那么关注婚姻中不协调的东西;因为你一直喜欢把冲突看成是更新的动力。我也承认人性本身有许多自相矛盾的东西;我们在动荡的时候渴求安稳;在安稳的时候渴求变化;在变化的时候又渴求回归;周而复始;不得而终。
我读这篇故事的时候;我关注到西西的不甘心后面有一种未完成的情结。生命在某个时期要体验冒险;体验失恋;体验挫败;体验不确定或不可知;体验创伤感、愤怒、悲伤和绝望之情。这些东西是生命的元素或者基石;满足感、完美感、幸福感只是漂浮在这些元素上面的东西。上升和坠落可以勾画出生活美丽的弧线;像过山车;从坠落的恐惧到平滑的惊喜构成一种〃活着真好〃的完美体验。所以;西西对婚姻的〃破坏性〃感受;深层目的依旧是为了创造婚姻中更高层次的快乐。
读两个人的东西;给人最明显的感觉是交流不在一个层面上。西西在感觉与精神层面;东东却在现实与物质层面。哪个更重要呢?我觉得都很重要。如果东东不那么现实;西西也不会那么感性;东东越发展他的现实原则;西西越会迷失于精神欲求中;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种均衡;而均衡就是婚姻的活力。人的内心常常有不可交流性;内心世界像魔幻世界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规则;别人无法理解;正如东东不能认同西西一样。 我想对西西说:〃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存在一个边界;精神的需求是一个隐私的领域;不能指望别人一定要与你认同。许多缺失感并非是婚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