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荀子译注 >

第69部分

荀子译注-第69部分

小说: 荀子译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1)粹:纯粹,引申为完全彻底。(2)无:不论。权:秤锤,这里引申指衡量行为的准则,即“道”。俱:在一起。与权俱:与秤锤在一起,指处处用准则来衡量。(3)衡:秤杆,秤。不正:指悬挂秤杆的支点偏于一边。(4)县:同“悬”,挂。仰:抬高。(5)古代的秤叫权衡,其称物的原理类似于现在的天平,所以挂物体的一端向上翘起,就表示轻。
  [译文]
  大凡人们求取的时候,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能完全彻底地得到;人们舍弃的时候,所厌恶的东西从来没有能完全彻底地去掉。所以人们无论什么行动,都不能不用正确的准则来衡量。秤如果不准,那么重的东西挂上去反而会翘起来,而人们就会把它当作是轻的;轻的东西挂上去反而会低下去,而人们就会把它当作是重的;这就是人们对轻重发生迷惑的原因。衡量行为的准则如果不正确,那么灾祸就会寄寓在人们所追求的事物中,而人们还把它当作幸福;幸福就会依附于人们所厌恶的事物中,而人们还把它当作灾祸;这也就是人们对祸福发生迷惑的原因。道,是从古到今都正确的衡量标准;离开了道而由内心擅自抉择,那就会不知道祸福所依存的地方。
  [原文]
  22.15 易者,以一易一,人曰无得亦无丧也;以一易两,人曰无丧而有得也;以两易一,人曰无得而有丧也。计者取所多,谋者从所可。以两易一,人莫之为,明其数也。从道而出,犹以一易两也,奚丧?离道而内自择,是犹以两易一也,奚得?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1),然且为之,不明其数也。
  [注释]
  (1)嫌:通“慊”(qi8 窃),满足。
  [译文]
  交易,拿一件换一件,人们就说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拿一件换两件,人们就说没有损失而有收获;拿两件换一件,人们就说没有收获而有损失。善于计算的人择取多的东西,善于谋划的人追求合宜的东西。拿两件换一件,人没有一个肯干这种事,因为大家都明瞭它们的数目。依从道去行动,就好比拿一件去换两件,有什么损失?离开了道而由内心擅自抉择,这就好比拿两件去换一件,有什么收获?那种积累了长时间的欲望,只能换取暂时的满
  足,然而还是去做,实在是不明瞭它们的数量关系了。
  [原文]
  22.16 有尝试深观其隐而难其察者(1)。志轻理而不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2),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3)。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嗛也(4),假而得问而嗛之(5),则不能离也。故向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养生也?粥寿也(6)?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以异;乘轩戴絻(7),其与无足无以异(8)。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
  [注释]
  (1)有:通“又”。尝试:试探。“难”下“其”字为衍文。(2)黼黻:见 5.13 注(2)。(3)平:通“枰”,独坐的板床。簟:竹席。(4)向:通“享”。嗛(qi8 窃):通“慊”(qi8 窃),满足。(5)问:当为“间”之误。间(ji4n 见):间隙,指没有忧虑恐惧的短暂时刻。(6)粥(y)育):通“鬻”,卖。(7)轩(xu1 n 宣):一种有篷遮蔽的车,为卿大夫及诸侯夫人等达官贵人所乘。絻(mi3n 免):同“冕”,大夫以上的贵族所戴的礼帽。(8)无足:没有脚,指受刖刑而被截去了双脚的罪犯。一说“无足”为“夫民”之误。
  [译文]
  我又试探着深入地观察那些隐蔽而又难以看清楚的情况。心里轻视道义而又不看重物质利益的,没有这种人;外看重物质利益而内心不忧虑的,没有这种人。行为违背道义而在外又不危险的,没有这种人;外经危险而内心不恐惧的,没有这种人。心里忧虑恐惧,那么嘴里衔着牛羊猪狗等肉食也感觉不到美味,耳朵听着钟鼓奏出的音乐也感觉不到悦耳,眼睛看着锦绣的花纹也察觉不到形状,穿着轻软暖和的衣服坐在竹席上身体也感觉不到舒适。所以享受到了万物中美好的东西也仍然不能满足,即使得到短暂时间的满足,那还是不能脱离忧虑恐惧。所以享受到了万物中美好的东西却仍然非常忧虑,占有了万物的利益却仍然十分有害。像这样的人,他追求物质利益,是在保养生命呢?还是在卖掉寿命?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却放纵自己的情欲,想要保养自己的性命却危害自己的身体,想要培养自己的乐趣却侵害自己的心灵,想要护养自己的名声却胡作非为。像这样的人,即使被封为诸侯而称为国君,他们和那些盗贼也没有什么不同;即使坐着高级的马车、戴着大官的礼帽,他们和没有脚的人也没有什么不同。这就叫做使自己被物质利益所奴役了。
  [原文]
  22.17 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1),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2)。粗布之衣、粗紃之履而可以养体,局室、芦帘、葭槀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3)。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和乐少矣(4),夫是之谓重己役物。
  [注释]
  (1)佣:通“庸”,一般,平常。(2)蔬食:同“疏食”,粗食。(3)局室芦帘:《集解》作“屋室庐庾”,据《初学记·器物部·帘四》引文改。局:局促,狭窄。葭(ji1 家):初生的芦苇。槀(g3o 搞):谷类植物的茎秆。蓐:草垫子。尚:当为“■”字之误。“■”同“敝”,破旧。机:通“几”,几案,小桌子。筵:竹制的垫席。(4)和:当为“私”字之误。
  [译文]
  心境平静愉快,那么颜色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来调养眼睛;声音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来调养耳朵;粗饭、菜羹,也可以用来调养口胃;粗布做的衣服、粗麻绳编制的鞋子,也可以用来保养身躯;狭窄的房间、芦苇做的帘子、芦苇稻草做的草垫子、破旧的几桌竹席,也可以用来保养体态容貌。所以,虽然没有享受到万物中美好的东西而仍然可以用来培养乐趣,没有权势封爵的地位而仍然可以用来提高名望。像这样而把统治天下的权力交给他,他就会为天下操劳得多,为自己的享乐考虑得少了,这就叫做看重自己而役使外物。
  [原文]
  22.18 无稽之言(1),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注释]
  (1)稽:考核。无稽,无可查考。
  [译文]
  没有根据的言论,没有见过的行为,没有听说过的计谋,君子对它们是谨慎对待的。 
卷十七 性恶第二十三
  [题解]
  本篇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原文]
  23.1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译文]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原文]
  23.2 今人之性(1),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2),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3)。然则从人之性(4),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5),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
  (1)今:犹“夫”,发语词。参见《古书虚字集释》。下文多此种用法,不再注。(2)疾:通“嫉”,嫉妒。(3)文理:见 7.3 注(2)。(4)从:通“纵”。(5)道:同“导”。
  [译文]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原文]
  23.3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1),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2)。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3),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4)。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5)。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
  (1)枸(g#u 钩):通“钩”,弯曲。檃栝(y!nku^隐括):竹木的整形工具。烝(zh5ng 蒸):同“蒸”,用蒸气加热,这是为了使被矫正的木材柔软以便矫正。(2)金:金属之器,指有锋刃的武器或工具。砻(l¥ng 龙):磨。厉:同“砺”,磨。(3)饰:通“饬”,整治。(4)使:《集解》作“始”,据宋浙本改。(5)睢:《集解》作“雎”,据宋浙本改。
  [译文]
  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进行薰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原文]
  23.4 孟子曰(1):“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2),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3)。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注释]
  (1)孟子:即孟轲,见 6.7 注(7)。这里的引语,不见于今本《孟子》。《孟子·告子上》说:“人无有不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旨意与此相似。(2)及:达到,够。(3)事:从事,做,人为。
  [译文]
  孟子说:“人们要学习的,是那本性的善良。”
  我说:这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不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能学到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礼义,才是圣人创建的,是人们学了才会、努力从事才能做到的。人身上不可能学到、不可能人为造作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