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易经入门 >

第1部分

易经入门-第1部分

小说: 易经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经入门 (一)



易 乃 仰 府 中

经 天 则 则 通

下 观 察 万

第 象 看 物

一 于 于 之

经 天 地 行

编著 梁玉文      












《周易》作为中国民俗学中的瑰宝,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它的影响之深远、广泛,它的作用和功绩之伟大,它的价值都是其他书籍所无法比拟的。没有深入研究《周易》的人,只知它是一部占卜的书,是算卦的书,无非是江湖术士用以养家糊口,挣几个钱的工具而已。其实,《周易》的深层意义,它的博大精深,是无论如何高度评价都不会为过的,它几乎到了大千世界,宇宙万物,无所不包的地步。从小到人事百态,生老病死,富贵夭寿,趋吉避凶,农田桑麻,无所不能,无所不验。大到治国安邦平天下,坐天下,建设国家。就说现在的韩国吧,他们的国旗就是太极八卦,它是由《周易》派生出来的。现在的高科技,电子计算机是由德国人多年潜心研究《周易》,根据《周易》八卦符号“爻”的二进制原理发明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些人卑视《周易》呢?会说,街头巷尾摆摊算命的、批八字的、看手相面相、阴阳宅的,净是些骗人的呢?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在《周易》本身,而主要毛病出在算命先生、相师等一些江湖术士身上。有些术士,要学问没学问,要德性没德性,骗人技俩倒在行。所以,在人们当中形成很恶劣的影响,使《周易》也受到了牵连,跟着蒙羞,这是很不公道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周易》,把《周易》的深奥哲理搞懂,提高自身的修为。这样才能还《周易》之清白,闪现其应有的灿烂光芒。卑人根据二十几年来学习研究的实践和经验,将笔记结合一些资料整理成册,以供《周易》爱好者学习参考,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当你看过此文后,我们必定会成为朋友。

最后,由于自己受资料所限,水平所限,匆忙中整理成册,难免有错误之处,并敬请批评指正。


易经入门(二)2008年11月13日 15:53前 言


我国民俗学宝库中,首推《周易》。所以有《周易》乃天下第一经之誉。在几千年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易经》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看于地,中通万物之行。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知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道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为人类行为以规范。这一天理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然后传述《易》,儒家将《易经》冠为六经之首。而且春秋、战国时代的儒、道、墨等诸子百家。以及唐、宋以后儒、佛、道各家的学术思想,也无不渊源于《易经》的天人之学。因而,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由《易经》着手。

不可否认,《易经》确实是一部古代占卜的书。但也不可否认,正因为是一部占卜的书,才没有被秦始皇烧掉,得以流传至今。古代民智未开,祟信鬼神命运,凡是重大事情,必是先求神问卜,这并非不可思议,殷代盛行用龟甲占卜,以烧裂的纹路,占断吉凶,称作“卜”。卜字就是裂纹的象形。到了周代,又多用蓍草占卜,称作筮。所以,到了现在,就出现了卜筮之道,有了卜筮之书。台湾郑景峰先生最新标点的《卜筮正宗》一书,立论不凡,精研卜筮,见解独到。本人从中受益非浅,二十年来根据所学,所理解、整理成此文,以供同学者,共同学习,研读《易经》之要义,共同发掘祖国文化的瑰宝,起一个抛砖引玉的小作用。同时,也能及时得到各同行的批评指正,使自己所学过程中,少走弯路,以免步入岐途而不能自拔。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学术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结论性的意见。现在我们说《易经》是一部古代经典之作,是中华文化之根源。相反,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学者卑视《易经》,认为《易经》不过是一部中代占卜的书,内容低俗,近似巫祝的巫词妄语,并不值得研读等轻视讥讽的意见。他们最主要的理由,是占卜远背伦理的立场。人的行为,应该依据良心,不应该考虑后果,当为则为,不当为则不为,只有耕耘,不问收获,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然而,占卜欲先看后果,有利才行动,这样,动机已经就不纯正了。当然,也有人进行了辩白,宋代大儒朱熹就说:“易是用来占卜的,以决断疑惑”。但是,如果依道理,不应当做的,就不应当做,应当做的就应当做,根本就用不着占卜。只不过此辩白有些牵强,显得力道不够罢了。我们说,我国古代的占卜,不是仅仅消极地问结果如何,而是更进一步地要问应当如何,因而,《易经》不但启示了事物发生的微妙契机,并且指引了应当如何临机应变,趋吉避凶;不仅是消极地占卜,而且也是积极地虞世智慧,如此,这就进入哲学的范畴了。

那么,现在再说一下占卜究竟是不是唯物的,究竟有没有科学性?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宇宙万物,时刻变化,人事也是如此。所以说“变易”,这强调了一个变字。然而,变化不息的大宇宙,都具备法则性,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那么,小宇宙的人,人的命运,也同样的具备法则性。所以说“不易”,这强调了法则的不变。从这一“不易”的法则性,能够了解大宇宙的天地法则,可以遵循。也就是唯物观所说的,世界(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同样道理,小宇宙的人,人的动向,也能够认识和预知,可以规范。所以说“简易”,这强调了可以认识。因而,《易经》这部书,就能以简单的象征符号与数字,表示出这些“简易”、“不易”、“变易”的现象变化,产生占卜的作用。所以由这一思维方法去探索宇宙森罗万象的变化,无不有一定的规律和因果关系可以追寻,而占卜能够预测吉凶,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了。

卑人写此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根据爱好《易经》的朋友们所托,让我将我所学的笔记和心得整理成文,以供后学者略省些功夫和宝贵的时间,尽量少走弯路;其二,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卜筮之术,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当然,由此也可起到不让不懂装懂的江湖术士再有骗人的空间和机会,杜绝利用封建迷信去扰乱人们的思想的现象再发生或是少发生,以避免破坏创建和谐社会的大好局面。

最后,要感谢诸位同行的大力帮助,感谢郑景峰先生、蓝允恭先生等的启示。相信,凡看过此文者,肯定会对卜筮之术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不仅能够以其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为人解忧排难。让《易经》之学永垂不朽。


占筮者守则


一、要有高尚的人格,不欺不诈,不恶意攻击同行;

二、要有高深的学问修养,博通五术,有真正的才学;

三、要有佛祖的慈悲,长者的风范,绝不可敛财骗色;

四、要有医者的道德水准,指点可行之道,治病救人;

五、要有神仙般的风骨,普渡有缘者,不去勉强人;

六、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阿谀奉承不畏强权;

七、要有侠士的精神,扶危局救困的道德;

八、要有不辞辛苦,为人牺牲,为事业效力的信念。



卜筮者警言


未卜先知有几人,决断忧疑系于神,判断阴阳系于卦,通晓玄机查爻神,精微细处勿漏过,蚁穴崩堤送乾坤,茹荤饮酒非正理,邪淫不洁勿占身,卜者切忌心存利,妄言贫富自伤魂,串通宵小欺于客,弃产卖物何忍心。心怀不规莫问卜,信息紊乱哪有真,劝君警言牢牢记,点滴不违听论音
 



易经入门(三)2008年11月13日 22:15易经“入门”精要

我国民俗学在我国哲学伦理,辩证唯物观等文化宝库中有着灿烂的一页。它的内容广泛繁杂。诸如: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四时五方,阴阳五行等一些基础理论,原本是我们祖先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如果能够正确的研究和利用它,相信它必将继续发挥其精湛内函的灿烂光芒。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分为二的哲理,有其精华的一面,就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往往被历史所局限,更为可悲的是,又经常被封建迷信者用作去盅惑人心,影响人们的信仰、婚姻与家庭生活。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方法论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为我所用。本篇将从四柱算命的具体方法和六爻八卦算命启蒙两个问题讲述如下:

一、四柱推算人生的具体方法。

所为的四柱,就是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加起来共是四项,常被称作“四柱”。我们又知道中国历(又称农历)的计年方法,是以天干配地支来计年的。当然,月、日、时也是以天干地支来计的。这就把我们引入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什么是天干,什么是地支,又是如何用它们来计年、月、日、时的呢?又如何和人的命运相联系呢?

1、何为天干?

中国历用以计年、月、日、时的天干共有十个,它们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就是天干。

2、何为地支?

中国历用以计年、月、日、时的地支共有十二个,它们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就叫做地支。

3、天干地支计年、月、日、时的方法。

中国历的计年法是用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来计的,即用天干的第一个“甲”字再配上地支的第一个“子”字,这就是六十花甲的第一年,也就是甲子年;第二个天干“乙”再配上地支的第二个“丑”,这就是六十花甲的第二年,也就是乙丑年,以这种方法一直配下去,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一个循环配出六十个年号,这就是所谓的六十花甲,完了以后再从头配用,即又从甲子年开始,往复无穷。

当然,我们在使用时,你不必自己去搭配年号,从万年历上马上可查找出任何一年的天干地支。比如,2007年,我们一查万年历即可查到它是丁亥年,那么下一年即2008年呢?当然就是戊子年了。
 




易经入门(四)2008年11月15日 15:23我们说过,中国历年、月、日、时都是用天干地支来计的,年的计算方法我们已掌握了,那么月和日在万年历上同样可以查找出来。但是时,是在万年历上查不到的,你可根据以下口诀确定时柱上的天干地支。口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以 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定;壬子是真机。这样也还麻烦。为方便起见,请按以下表格确定时柱天干和地支。

 
易经入门(五)2008年11月15日 15:27注释:日上起时法的口诀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第一句甲已还加甲,意思是说甲日或己日生的人,他时柱的干支应该是,如果子时生的人,在子前还加甲,其干支即为甲子;如果丑时生的人,就在丑前加上天干第二个字乙,时柱干支即为乙丑了。以此类推即可。

现在根据四柱八字中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的推排方法,我们就能推排出任何一个人的四柱和八字来。应该给予注意的是,确定每个人的四柱八字时都必须严格划定以农历的立春作为一年的界限。如果一个人是在腊月出生,但是已经立春了,这个人的年柱干支就得用下一年的干支;同样道理,一个人如果是正月出生,但是还没有立春,那么他的年柱干支还得用上一年的干支才对。如此,一个人的四柱八字我们就可以正确的排出来了。


4、阴阳五行。

在我国古代,阴阳五行是朴素的哲学概念。以这个概念,可以概括天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

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两仪就有阴阳的含义。起初,阴阳只是做为太阳光向背的意义而出现的,向日的一面为阳,向背的一面叫阴,如我们常说的阳坡或阴凉等等一样。随着发展又慢慢引申解释气候的冷暖,冷为阴,暖为阳。后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认识不断的提高中,就把阴阳作为一种哲学概念,用以广泛解释自然界和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