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九大暴利行业揭秘 >

第25部分

中国九大暴利行业揭秘-第25部分

小说: 中国九大暴利行业揭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患者与医院是被动的关系。黄金有价药无价,医院不是农贸市场,病人不能随意砍价,所以药品再贵病人也没办法,药品消费的过程是刚性的。有位糖尿病患者去某市一家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糖尿病常用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医院缴费处划出的价格是每瓶46。80元,共计140。40元。而在离医院不远的一家药店,患者看到一模一样的药,其标价竟为9元!此类门诊药物,患者还可选择购买地点,如果是住院或手术中用药,患者只能任凭医院开价而没有选择权了。  
   3。医院的垄断地位  
  医院之所以能够从药品销售中持续获取暴利,其根源在于医疗行业在药品流通和销售中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因为,我国的医疗体制是医药不分家的,80%的药品要靠医院消化,所以,医院对药品的价格具有独特的垄断性或随意性。患者到医院看病,需要依照处方到医院药房(或指定药房)买药;有些药品没有医生的处方买不到;有些药品只有在医院的药房里才能买到;由于药品市场鱼龙混杂,患者也不太敢到医药商店买药。种种限制的背后,都是垄断在作怪,患者明知医院的药品定价不合理,也只能被迫承受。  
   4。医疗机制  
  药价居高不下这个症结的关键,在于医、药不分的情况下,国家只能以以药养医的方式来维持国有医院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全民享有公费医疗,医院是按社会公益事业来办的。医院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主要依赖于国家拨款。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减少了对医院的拨款,国家拨款大约只占医院开支的10%,其余要靠医院收入来弥补。从医疗行业的市场定位来说,医院的经济效益应该主要来自诊断、救治、护理等环节,可是现在绝大多数医院的实际情况却是,药品销售成了医院获利的主要途径,而医疗利润所占的份额却很小,这无疑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低价医疗的概念,医疗价格的收费不合理。医院如果仅凭医治病人的收入是根本无法生存的。医院为了弥补支出,药品的价格便成了一个重要的砝码。药品销售的收入占了医院收入的80%以上,这叫做以药养医。按照目前药品定价的规定,药品实行顺价,即按进货价加价15%为零售价。价格越高,医院利润就越高。医院为自身的生存,并且使员工能够有比较好的待遇,当然愿意药价虚高。外科医生中主刀医生,可以拿到可观的红包,对于其他只能开处方的医生来说,开大处方吃药品回扣便成了弥补收入落差的惟一手段。应该说,我们的医生待遇还不是很高,有的医学博士经不住药品回扣的诱惑,毅然下海当起了医药代表,很快暴发起来。药品虚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厂家与医院结成了利益同盟,演出了一场“苦肉计”。在双方的配合下,药品虚高的局面愈演愈烈。  
   5。环节过多  
  我国目前药品的定价过程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成本加上20%左右,形成产品的出厂价;第二个环节是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加上20%形成批发价;最后就是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上15%形成药品的零售价,这个零售价就是消费者应该享受到的价格。然而,这种由国家给出的加价规定,实际上是一纸空文。  
  虽然每种药的制作工序一样,但每个工厂的成本并不相同。有了国家的规定后,虽然加价的幅度可按国家文件执行,但工厂的实际成本谁知道。  
   6。药价管制形同虚设  
  为了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用得起药,药品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尤其是基本用药,政府都有定价或指导价,医疗用药及收费也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为什么还会发生药价虚高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行政管制失灵。药品企业产值高、利润大,一般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地方物价部门不得不设法照顾,企业只要在生产成本上做一番手脚,审批部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定价不真实的风气。  
  政府控制药价的目的,在于它要保持财政负担不至于过重。如果药品价格降得非常低,那它就不能维持现有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行。所以药品价格的最终确定只能使一些有医疗保险的强势群体,包括政府机关人和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职工的利益得到保证。 
              至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也往往流于空疏。在现行体制下,医院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下属机构,医院收入的增加也是卫生行政部门的期望,管理起来自然手软。  
暴利的恶果  
  药价虚高,厂家、经销商与医院皆大欢喜。就是苦了老百姓,尤其是广大低收入阶层。从1990起,我国医疗费用总支出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不但高出我国GDP的增长率,更大大地超出了同期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药费大幅上涨,造成一部分老百姓有病不敢看,有药不敢买。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城镇里有32。14%的患者因经济困难而不敢上医院,63。13%应住院的患者不敢住院。在最近10年间,我国居民的患病率提高了7。3%,但前往医院的就诊率却下降了18。8%。联合国一项调查发现,我国贫困线以下人口中不少是因生大病致贫,其中医药暴利是主要因素。目前我国仅有15%的人享有医疗保险,但医价药价虚高使这部分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实惠。这种药价虚高,已经严重伤害了患者的利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与生活质量。  
  药价虚高扭曲了药品供求的正常关系。一方面我们的药品生产供应能力过剩,另一方面药价虚高抑制了药品的消费,加剧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药价虚高也给医药企业发出一个错误的信息——药品的销售取决于高药价高折扣高回扣,药品企业的成本、质量、新品开发反而在其次。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最终将伤害中国的医药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好企业的发展。  
  药价虚高还导致了医药销售企业的快速膨胀。高额的销售利润,吸引了众多商家来分一杯羹,近两几年新开药店如雨后春笋,成为都市的一道新景观。医药销售企业的盲目发展,使其陷入过度的竞争之中。我国现有医药批发企业16000多家,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约为0。7%,而运行成本为12。6%,相对于美国只有200多家医药批发企业,但净利润率可达1。55%、运行成本仅为2。67%的水平,显然有较大的差距。  
暴利产生的途径  
   1。虚抬价格  
  因为药品的价格是以成本为基数,所以药厂在向物价局申报成本时,会巧立名目将各种各样的莫须有的费用摊在里面,蒙混过关。还有的在申报成本时,收买物价部门有关人员。这样,本来10元的成本报成30元,甚至再高都没有问题。  
  据药厂的一位销售人员称,在省物价局的文件上,他推销的一种药品为29元,而厂里与他的结算价格为12。5元。物价局审批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近5倍,与生产成本相差甚远。  
  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不但没有合理地控制药价,反而为虚高的药价披上了护身符,使之合法化。对于药品定价,国家历来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物价部门严格把关,药品定价总不会如此离谱吧?如果只是少数药品的生产成本核算不严还说得过去,但药价虚高的药品不在少数,这已成为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  
   2。以药养医  
  药价如此之高,为什么医药企业的效益还这样低?那么多的利润哪里去了?原来药品价格之高,对于医药企业而言是虚的,大部分的差价没有归入生产企业利润账户。据有关人员调查,药品从出厂最终到消费者手里,在100元的利润中,制药厂仅占15%,剩下的全在流通领域,其中大多落到医院里。  
  而问题就出在医院,这是由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以药养医的体制所决定。在医院看病,医生对病人进行一般的诊断也就是一个挂号费,一般的一两元钱,高的也就五元。一个大夫一天最多能看50人,一个月22天1100人。如果要靠看病的收入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要关门,挂号费低的1000多元,高的也就5000多元,也就购一个医生的工资,连房租水电都交不起。但医院有办法,这就是卖药。看病的人95%以上都要用药,所以医院的药价都会特别高,因为医院要靠药的利润来维持。而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决定权不是决定于消费者即患者,而是决定于药品的零售终端——医生。而医院企业化经营以后,只有多开药、开高价药才能多创造利润,才能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在医院里,能给病人开药的就尽量开,能开大处方的就绝不开小处方,这样就会发生患者普通的感冒要拿上千元药的怪事。  
   3。药品回扣泛滥成灾。  
  由于消费者60%以上的用药都购置医院药房,且医院的药价高,处方医生的决定权大,所以医院都是医药销售的必争之地。  
  药品行业生产过剩导致了非法恶性竞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医药行业高速增长,药品生产增长率为17。6%,高于全国工业增幅4。4个百分点。但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医药行业的先天不足。我国共有制药企业6000多家,但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严重,小型企业占了75%。所有企业全年的产品销售额,也就和一家美国公司相当。由于企业规模小,开发能力差,众多厂家产品雷同。如生产安乃静的有306家,生产诺氟沙星的达800多家,但总的设备利用率不到50%。由于都是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就导致了医药行业的恶性竞争。为了促销,各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按市场竞争规则,产品竞争应当导致价格下降,但药品的价格一直较为坚挺。药品销售人员发现,仅仅降价行不通。质量好,价格低,这个竞争法宝在药品销售中并不起多大作用。  
  聪明的销售人员摸到了诀窍,医院喜欢价格高的产品。当然价格高只是表面,而实际成交价格要低,医院实际支付的要低,这对于药品销售商客来说,易于反掌。开一张高价的发票,再打一个高额折扣。这样,价格虚高药品销售法则就形成了。在这法则之下,适之者存,不适之者亡。药价虚高岂有不蔓延之理。于是,各种高价“新药”纷纷闪亮登场。就像川剧的变脸,药品换一下包装,或者换一个名称,或者随便加上一点其他成份,价格就翻几个滚。  
  药品进了医院,光躺在药房里,药品销售还没有最后完成。性能相似的产品,用哪一家的?最终决定权在医生手里。于是,产生了一门新的职业——医药代表。医药代表先打通医院负责人、药房的关节,然后将工作一直做到医生这一环节。开一张处方回扣多少钱,细致得不能再细。这种销售方式大概可以申请世界专利吧。企业为了鼓励医药代表,给他们很高比例的提成。据报载,医药代表的年收入不菲,达到20万元,高的甚至到60万元。医药代表的法宝就是回扣。谁家的回扣高,谁家的药就走得快。而违背医德,开不必要的大处方、图谋私利的也不在少数。  
  医药代表为了争取医院这个用药大户,为了打通医院里的大小关节,不惜一切手段。药品回扣的七部曲为:第一步,结识药剂室主任,由他指示把药送给临床医生试用,这中间当然有他的好处,一年6位数的不在少数。第二步,与试用药物的相关科室主任拉好关系。这主要是以赞助学术活动、添置办公用品或直接送金钱、洗桑拿甚至送小蜜等方式,使主任满意。这样就可以由相关人员写一份用药申请,然后在医院专事批准进药的药物委员会上提出。第三,在药物委员会开会前,买通主管院长、药物委员会的主要成员、药剂科主任和有关医生。有一位院长在医疗设备采购中仅一台核磁共振仪就收到了8000美元的好处费。第四步,通过了药物委员会的进药批准后,给予采购、库管员、财物人员一定的表示,以便医院尽快到批发商处进货。第五步,进货后,要立即为日后顺利结款疏通关系。第六步,与每位有处方权的医生拉关系,为了能让医生多开药,需给医生10%甚至20%的处方回扣。第七步,给医院统计人员所谓的“统方费”,计算医生处方额度和回扣数量。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多拿回扣,一些医生一个月就要开药十几万元,仅回扣就要拿到万元以上。  
行业前景  
 中国医药市场虽然总量较小,但增长非常迅速。我国医药行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