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之路 编著:元素-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哪儿,盟洗室在哪儿,去哪儿泡开水?邵亦波傻了眼,四顾心茫然。他意识到从
今天起,真正要全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了。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
题是他不知道如何与这7位同学,7个陌生人相处。虽然以前邵亦波与同学们相处得
很好,但那只是在教室里,一放学,他们就各自回家。现在却是与他们朝夕相处,
连睡也睡在一起。这对一直呆在父母身边,任在自己一个人的小房间里的邵亦波来
说,又是一个新问题。这当中也确实发生了麻烦。
睡在邵亦波上铺的同学是个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但颇讲义气;所以在同学中
有点小头目的味道。因为邵亦波成绩特别优秀,又不断地得奖,老师们都对他青眼
相加,特别偏爱,这就让班里的很多同学心生妒忌,那个睡在他上铺的同学就是如
此,所以从一开始就处处和邵亦波作对,还常常联合一个寝室的同学跟邵亦波过不
去。邵亦波刚开始时很为此苦恼;不知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起初几个月,邵亦
波每个周末都回去。每个星期六的中午他就收拾好背包,等下午的课一结束,就立
即赶回家。星期天晚上坐在返校的公交车上,他就开始期盼下一个周末的到来。
但这时候父亲又一次充当了他的人生导师,父亲告诉他人一辈子都是在与他人
打交道的过程中度过的,不懂得与人相处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所以父亲便劝他多花
点时间呆在学校与同学沟通,让他们了解真实的邵亦波是怎么样的,误解都往往产
生于不了解,只要你对他人真诚以待就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回报。
邵亦波听了父亲的教导颇受启发。渐渐地,邵亦波不那么回家心切了,他开始
多花时间和室友同学聊天玩游戏,而不是只顾一个人埋头读书,渐渐地大家了解了
邵亦波,也就和他相处很好了。他那位上铺的同学现在是市政府的公务员,成了他
最好的朋友之一。有时候周末到了,邵亦波也不回家;就呆在学校看看书,要么和
室友一起出去走走。父亲的“计谋”得逞了,邵亦波通过学校的集体生活,不仅增
强了独立自理能力,而且也学会了怎样与他人相处,这对他未来只身闯荡美国的哈
佛生活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邵亦波回忆哈佛生活的时候就说道:“我并不是生来就是独立性、判断力都特
别强的怪才,小时候的我和普通的孩子一样都很依赖父母。我觉得这种个性主要是
环境培养成的。初中时,父母就把我送到寄宿学校,让我一个人独立的生活。在国
外我又呆了8年,从17岁到25岁,全部是一个人生活的,没有人帮助,也很少回家。
这就逼着我成为独立的一个人。父母觉得你在国外能生活8年的话,我们就不需要来
帮你做决定。独立很重要,当然,独立也有风险,让一个人大小就独立的话有风险。
所以同时也要从小向孩子强调,他这个人一定能做大事,不要辜负了自己。有了这
样一种想法就不大容易学坏了。”
交大与哈佛:舍鱼而取熊掌也
1989年,邵亦波16岁,正在华师大二附中读高一。有一天的早读时间,班主任
老师把邵亦波叫到办公室,对此,邵亦波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以为又有什么数学竞
赛让他参加。老师说:“邵亦波,交大的招生老师昨天和我们联系说,愿意接收你
直接跳读大学,你自己先考虑考虑,再回家和父母商量商量。”。邵亦波的心“砰
砰"剧烈地跳着,他一路狂奔着回到教室。上海交大,这是中国最著名的理科类大
学之一;这是一个闪着金光的响亮的名字。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是几亿学
子心中诵念的名字,无数少年魂牵梦绕的地方,现在它竟然主动向一个少年敞开了
怀抱,呈现在他面前的是笔直的康庄大道:上交大,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进
研究机构。成名成家……就在人人都为邵亦波的光明前途欢欣鼓舞的时候,这个十
六年来从没有对父母和老师说过一个“不”字的乖宝宝却表现得不那么听话了,他
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邵亦波没有被机遇冲晕头脑,那时候他已不再是个只会解
题的好学生,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等兴奋过去之后,他冷静地问自己:“我现
在知道自己能做数学题,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除了数学还能做什么,我不知道我究竟
喜欢什么。我是应该按部就班继续下去呢,还是尝试到外面去看看,换一种生活呢?”
在他的心底逐渐浮起了一个更远大的目标。 邵亦波决定放弃进交大的机会,决
心是下了,但是他却不知道怎样向父母开口,他内心不安,生怕遭到父母的反对。
当天晚上,邵亦波硬着头皮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母。当时气氛非常压抑、凝重,
一家三日围坐在客厅里,邵亦波象是犯了错误似的陈说着,母亲喝着茶,不说话,
父亲更是表情严肃。出乎邵亦波意料的是,父母冷静地听完他的决定和理由后,竟
没有表示反对,反而显得很高兴。到这个时候邵亦波才知道,原来他的决定和父母
的想法正好不谋而合。他的父母正在担心儿子没有大志,贪图安逸,一个交大就让
他满足了,就把他打倒了。现在听说了邵亦波的决定,支持、赞同还来不及,怎么
会反对呢?现在想来,如果当时邵亦波接受了直升;等待他的将是少年大学生……
完全可能是另一条人生道路了。
17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想到了出国,去美国的某一个名牌大学读本科;18岁的
时候,他的愿望实现了。1991年,邵亦波在华东师大二附中念高中二年级。也是在
那一年,他两次参加了美国高中数学邀请赛(此赛系美国向世界各国优秀的数学选
手发出竞赛邀请),邵亦波在高手如云的各国中学数学精英中,脱颖而出。两次均
以满分拔得头筹,荣获特等奖。也就是在那一年。他被哈佛“相中”,哈佛愿以全
额奖学金接纳这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少年。美国哈佛大学,对于多数中国孩子,
这只是天堂里的一个神话,它是那样的可望不可及。这一次邵亦波没有再矜持、犹
豫,而是一头扎进了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怀抱。这一次,父母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
支持邵亦波的选择、决定。
多年以后的邵亦波回想起来,还是由衷地感激父母对他的支持和信任,他动情
地说:“虽然那时候我那么小,但是父母对我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他们自小对我
的教育、培养,相信我的能力,相信我的品质。相信我一个人在外能应付得了,也
相信我出去后不会变坏。”
在我问起邵亦波当初为什么会弃交大而奔哈佛,是不是觉得国内外教育质量相
差很大时,邵亦波先是谦虚地说:“是不是交大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你就不要再强
调交大了嘛!”接着就说到了当时是怎么想的,他说:“第一,我觉得一个人太早
读大学,跳级跳得太多并不是好事。他的智力虽然可能成熟,达到要求,但是其它
方面,比如身体、感情还没有成熟;把他放在比他大三、四岁的人中间去,和他们
打交道,我觉得不好。象什么13岁的少年神童去上大学,他的将来很可能不好,畸
形发展;第二、我并不觉得中国的大学质量或其它方面比美国差,说不定过几年以
后(现在已经有很多了)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来中国读大学。大学的质量或者是教学
其实不是我去国外读书的主要原因。
我选择哈佛,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去开眼界,去看一些和中国完全不同的东西。
举个例子说,我在中国时,委内瑞拉对我来说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我对它毫无概
念,也不会和它发主任何联系。但是在哈佛,我和一个委内瑞拉的同学同住一室,
他后来也成了我最好的朋友。这就完全不同了。我觉得,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出
国求学在开眼界的意义上是无可取代的,它能使人对世界有一份感性认识。其实有
了这样的开眼界经历,这个人以后肯定会更成功。”
哈佛的约翰叔叔
1991年9月1日,正好在他18岁生日的那天,邵亦波孤身一人来到美国。他的18
生日是在洛杉矾机场上度过的。生日,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人
们很容易想起父母,想起亲人,希望和他们团聚在一起。这是令再坚强不过的人内
心软弱的时刻。然而此时,邵亦波却只身一人呆在机场,等待前来接他的哈佛大学
中国留学生。在他身边来来去去的都是异乡陌生人,飞机起落的巨大轰鸣在他耳边
隆隆作响,想到父母一定在家念叼着“波波现在应该到了某处某处了”,邵亦波不
禁心头一阵发酸。想起高家前,母亲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波波!去了美国会想家
吗?会觉得孤单吗?”自己总是自信、洒脱,够男子汉地说:“不会。”现在,他
才算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天涯孤旅的滋味。在机场上打电话回家,他觉得自己很孤独。
他明白这一次和当年父母送他去寄宿学校可不一样,这一次,他是真正彻底离开了
父母的羽翼,失去了依靠,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一切全靠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
放弃中国安稳的生话、光明的前途出来冒险,他有些怀疑了。但是转念一想,也只
有这一次,他才真正完全独立,真正展翅高飞,他又觉得很兴奋,像个画家准备作
第一幅画,训练多年;导师手把手地教了他无数次,怎样调颜料,怎样下笔,现在
终于自己站在空白的画布前,第一次独自把颜色涂在画布上。
以这样独特的形式,在这样独特的环境里,邵亦波度过了他的旧岁生日,完成
了他的成人仪式。
由于父亲自小精心的培养,使邵亦波具备了能力、独立性、自信这三大硬件,
虽说哈佛乃非同一般之地,邵亦波应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虽说初到哈佛,邵亦波
也遇到了一个困难时期,但他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应,这部分是因为从小所受的
教育;部分是因为邵亦波出国时年龄还小,并没有什么中国经验;既没有难以改变
的思维定势,也没有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对于哈佛,他也没有什么畏惧心理,觉
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所遇到的问题不过是初来乍到的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生活
琐事;比如在哪里买一条新裤子,怎么挑一条新裤子之类的问题。但小邵亦波不羞
于向他人请教,遇到再小的问题他都会马上找人来问,这样很多生活上的不适应也
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在哈佛,邵亦波逐渐变得更加独立,也学会了适应一个新社会。在哈佛的第一
年,他决定专修物理,因为喜欢分析问题,而物理又比数学接近现实,让他觉得可
以真的对世界有新的贡献。他的梦想是搞一项发明,改变世界,获诺贝尔奖。他同
时还兼修电子工程,因为物理和电子工程这两个专业比较相关,也因为他从小打下
的坚实的理科基础,邵亦波不需怎样刻苦,并不怎么赶,就能轻松搞定。说到在哈
佛读书的时光,邵亦波风趣地说:“我并不勤奋,有时上课也打瞌睡,也常常逃课
在寝室蒙头睡大觉。”他还不无自豪地补充说:“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很勤奋的人,
上学时玩得厉害,也不开夜车,但是学得快,学得好。”我问那么与哈佛的美国同
学相比,他的优势在哪里时,他说:“总的来说;中国人比较勤奋,而且数理化的
基础比他们好,美国人创造力,动手能力强。但这只是泛泛地说,具体到每个人,
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就不是这样。”
哈佛的学习是多彩的:曾在尖端物理买验室研究物质到接近绝对零度的动态;
曾为美国航天局分析卫星望远镜的数据;也曾在爱尔兰的美丽的海岸上长途自行车
旅行。哈佛的人也是多彩的。就是在这里,邵亦波遇到了一个对他的一生有巨大影
响的人,这个人特别给了他信心与信念。此人叫做John Linslery,是个美国人。哈
佛有个“外国学生照顾会”,负责为每个外国留学生找一个当地的照顾人,John是
该会的会员。许多人开玩笑说他是哈佛的“外国学生照顾会”的半个负责人,大家
都亲切地叫他Uncle John约翰叔叔)。当时他年近7 0;是哈佛法学院40年代的毕业
生。他每年都负责照顾三四个外国学生,而且与许多已毕业的外国学生也保持联络。
一年级的暑假;邵亦波遇到John。John成了他的照顾人,并要邵亦波叫他Uncl
e John,而非Mr.Linslery。第二天,他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这个英文名叫BO(波)
的中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