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87部分

大明1624-第87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

    “朕以为王恭厂大爆炸绝不是火药爆炸这么简单,根据报告来看,疑点众多,首先王恭厂的火药就算全部点燃,最多只能将王恭厂附近的房屋烧光,夷为平地而已;再次在此次大爆炸之中,无论男女无论死活皆是寸丝不挂;再次,王恭厂爆炸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还有,报告还写到大木飞至密云,石驸马大街五千斤大石狮子飞出顺城门外等等这些,都不是单纯火药爆炸所能造成的。”朱由校仔细分析道。

    “陛下,臣以为此次天罚,是古今未有之变,是上天在警示我等。”魏广微赞成道。

    “陛下,自灾变之后,京师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怨声沸腾。臣以为此事应当首先处理。”乔允升建议道。

    “京师百姓是如何议论的?”朱由校直接没有搭理乔允升,而是问其他人道。

    “京师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是朝廷有奸臣贼子横行霸道、倒行逆施、贪污受贿、腐败成风所招致的天罚,也有人认为这是上天示儆天之子,还有……”王绍徽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

    “但说无妨。”朱由校见王绍徽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肯定有些针对他的。

    “还有人说这是苍天有眼惩治朱家王朝。”王绍徽轻声说道。

    “朕这是在给众位爱卿背黑锅啊!朕半个多月前就说会有天罚之事,众人皆都不信,今日又当如何?”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臣以为新政之事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引发的灾祸绝对要超过此次天罚,到时候生灵涂炭,江山社稷不稳啊!”乔允升力谏道。

    “乔允升,你到现在还执迷不悟,朕看你这个大学士真是当糊涂了。”朱由校怒道。

    “臣可以即刻高老还乡,但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乔允升跪谏道。

    “臣请陛下三思而后行!”除了魏广微、王绍徽和李养正等人之外,其他人等全部都跪倒在地。

    “那朕要问问众位臣工,如何三思而后行?”朱由校怒问道。

    “臣以为,陛下的第一条废除火耗,在帝国遍设帝国银行,新币通行天下,禁止白银流通可以先行。其他各条容后再议。”林尧俞首先回答道。

    (本章完)

第181章 七人内阁() 
PS:感谢稀灬。饭、1986虫中虫的月票支持

    ……

    “那其余九条何时再颁行天下?”朱由校问道。

    “这要酌情而论,最快三年,最慢五年,逐步实行,操之过急,新政只会适得其反。”林尧俞回答道。

    “你等意思呢?”朱由校问魏广微三人道。

    “陛下,臣也赞同林阁老所言。”王绍徽说道。

    “臣以为可以学陛下以前的办法,分省逐步实行,如果有效,便可推行全国。”魏广微建议道。

    “臣以为不可,新政十条中,有些条款牵一发而全身,无法逐省分开实施,如果分开实施反而适得其反。”王绍徽反对道。

    新政中的确有些条款无法逐省实施,例如取消科举的八股文,在中央设立新部门等等。

    “好,朕就依各位大臣之言。其他各条容后再议。”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圣明!”众位大臣高呼道。

    “传旨,督察院在州府县设立各级御史台,锦衣卫抽调人手协助,成立巡法应捕,归于督察院管辖,专司贪污受贿,监管新政的执行,如果怠慢者,按《大明律》严惩。”朱由校吩咐道。

    “诺。”

    ……

    这场会议虽然只确定执行新政十条中的第一条,但也是开了一天的会。仅仅第一条也牵涉到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一天的会议,也仅仅是给第一条搭建了一个框架。

    朱由校准备在京师、南京、广州、成都以及西安设立五个制钱局。而在帝国银行上,朱由校现在要在帝国所有的州府县设立帝国银行,牵涉到的事情更多,人员钱钞等等数量极其庞大,为此朱由校要求户部也要派人协助帝国银行的建设。

    在帝国银行里,现在有三成的股权是属于朝廷的,这可以说是朱由校刻意安排的。帝国银行将来总有一天会控制着整个帝国的经济命脉,虽然现在对于皇室来说,虽现在是家国一体,现在由皇室控制还好,毕竟朱由校的眼光要比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看得更远,但是没人知道一百年后,或者两百年后会是什么情况。朱由校的安排是在未来帝国银行的股权皇室占一半,朝廷占一半。这也让朱由校决定现在就安插户部的人进入帝国银行。

    “以后帝国的一切就要仰仗各位了!”乔允升走出皇宫之后,潇洒地抱拳对韩爌等人说道。

    “鹤皋,你真的准备告老还乡?”韩爌惊讶地说道。

    “是啊!该走了,我都想好,辞官之后就回去教书。”乔允升微笑着说道。

    “我也准备回关中学院,陛下的新政迟早会推行整个帝国,我等应该早做准备。”冯从吾说道。

    “的确,陛下在新政中要将内阁扩充到七人,我辞官之后,陛下肯定会借机会将内阁扩充到七人的,到时候就算陛下有意将政事决于内阁,陛下也能完全掌握内阁。”乔允升说道。

    “韩阁老,以后朝廷之事还需你多多费心了。”冯从吾说道。

    “我明白。”韩爌轻声说道。

    ……

    第二天,乔允升和冯从吾都上奏请求告老返乡,朱由校也没有太多挽留,只是加封乔允升为少保,冯从吾为尚书职允许两人告老还乡。

    朱由校这次真的借机就将内阁扩充到了七人,他第一个提拔的就是黄克缵。黄克缵现在是工部尚书,他可以说是完全中立的,在历史上,他跟东林党不和,跟阉党也不和。

    朱由校第二个提拔的人是高攀龙。他现在是刑部右侍郎。高攀龙是东林党的领袖,在民间享有非常高的威望,朱由校曾经刻意压制高攀龙,现在之所以又将他提上来,东林党毕竟在朝野的势力还很大,而且朱由校还有很多地方要依靠东林党,朱由校不可能学阉党杀的杀,罢的罢,他只能采取逐步削弱东林党的势力。在对待东林党的问题上,朱由校是打一把拉一把。

    朱由校提拔的最后一个人是李起元,他现在是户部尚书。李起元在党争中也一直始终保持了和平守正、中立不倚的立场。

    到天启六年,朱由校的七人内阁终于初步搭建完成,韩爌是首辅,他和高攀龙同属于东林党,魏广微和王绍徽属于老阉党一派,林尧俞、黄克缵、李起元三人都属于无党派人士。

    而郭允厚接任李起元出任户部尚书,此人在户部尚书一职上后世评价极高,也是无党派人士。而接替黄克缵是董可威,现任工部侍郎,此人也是阉党之一。

    朱由校此举就是大力扶持以前的阉党和无党派来抗衡东林党,削弱东林党对朝政的影响,以逐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

    朱由校原本想提拔周应秋的,但考虑到周应秋名声一般,提拔他好像有点影响不好,暂时被搁置了。朱由校让周应秋继续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周应秋在历史上是魏忠贤的“十狗”之首,听话好用,这也是朱由校想提拔他的原因。

    而韩爌想推举钱谦益进入内阁,但却被朱由校拒绝了。对于这个钱谦益这汉奸,朱由校也没有罢官,而是安排到了礼部侍郎一职之上,朱由校在等钱谦益犯错,准备给他点教训,也算是帮柳如是一个忙吧。

    就在朝廷大变革之时,孙传庭的三万大军已经拿下了孟养。自从孙传庭攻下孟伦之后,孟养土司就完全失去了斗志,当孙传庭大军逼近孟养之时,孟养土司立刻就投降了。收复孟养之后,孙传庭一路趁势打到了大公城才停下进攻的步伐。

    相对于孙传庭的速战速决,马世龙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策略,此时的马世龙已经拿下了孟乃,逼近孟密。只是还没等到马世龙进攻孟密,孟密的土司率先投降了。

    马世龙在孟密土司投降之后,干脆放弃了层层推进的策略,立刻兵发宝井。孟密以前是明朝最大的玉石产出区之一,而宝井又是其中最大的玉石产出地。

    马世龙在宝井遇到了进入孟密之后,第一场真正的战斗。缅军据城而守,据不投降。马世龙动用大炮,足足轰了半天的时间,将整个宝井这座土城轰成了渣渣。

    (本章完)

第182章 舆论交锋() 
跟随马世龙一起出征孟密土司,被马世龙的野蛮打法给震惊了。

    “将军神武!有此神器,攻灭东吁指日可待!”孟密土司咽了一口口水说道。

    “呵呵,这原本是要用到孟密城的,可惜你等先降。”马世龙不客气地说道。

    “天兵神威,我等一直心系天朝,只是迫于东吁的兵威,才不得不暂降于东吁。我等日夜期盼天兵的到来,其心天地可鉴。”孟密土司马上说道。

    “陛下,想邀请孟密的大小土司进京觐见,你等可愿意?”马世龙问道。

    “得见天颜是我等的荣幸,是几辈子修来福气,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怎么会不愿意呢?只是不知安排在何时?我等好早做准备。”孟密土司高兴地说道。对于能觐见大明天子这样的事情,他们还是很高兴的,只是他们没想到是他们去了之后,全部被朱由校留在了京师,就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故地了。

    “等孙提督那边安排好之后,你等和孟养的大小土司一起进京。”马世龙说道。

    “是,我等立刻派人回去准备。”孟密土司说道。

    ……

    马世龙攻破宝井之后,将宝井所有的男丁全部都抓起来修棱堡和挖矿,而女子全部被送到了陇川。只是宝井是矿区,男子多,而女子少。有了大量劳动力的补给,棱堡的修建速度明显加快。

    天启六年(1626)六月初五日丑时,灵丘、浑源州等地地震。灵丘连震一月有余,震摇数十次,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居民五千二百余人,往来商贾不计其数,枯井中涌水皆黑。这次地震根据后世推测应该是七级地震,地震一共波及四省六十余府州县,死伤无数,损失难以估量。

    对于救灾的事情,朱由校从来都是放在首位,在明末救灾真的直接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安稳。救灾的事情都是内阁直接负责的,而朱由校从旁协助,这次朱由校不但令吴有性率领太医院几百人赶赴灾区,而且还令京师都督府协助参与救灾。调动军队参与救灾,无形中加快了救灾的速度,同时也能震慑在灾后出现的一些违法乱纪现象。

    相比大地震而言,朱由校的第一条新政推行更是让整个帝国关注。现在不但《大明帝国报》和《大明儒报》在刊登和议论这一条新政,而且民间其他的报纸也在议论这条新政。

    《大明帝国报》和《大明儒报》第一次在新政一事展开了交锋,只是这次交锋并不在新政上,而是在帝国银行上。

    《大明儒报》一直极力反对朱由校经营帝国银行,只是在这次在新政推出之后,反对的声音更加强烈。从古至今,朱由校是第一个摆在台面从事商业的皇帝,而以前大多都是偷偷进行的。

    《帝国报》可是有背景的报纸,只要谁敢发文反对皇帝经营帝国银行。锦衣卫或者东厂马上就会提供一份资料给《帝国报》,资料上就会有此人家族中谁谁在经商,而且此人通过家人经商获得了多大的利益的资料。在明朝,官员表面虽不经商,但暗地里却在扶持家人或者下人去经商,这个事情几乎一查一个准。

    通过使用这个阴险的办法,《帝国报》硬是强压了《儒报》一头,几个回合下来就没人敢给《儒报》写文章反对朱由校经营帝国银行。杨涟领导下的督察院按照《帝国报》提供的资料几乎也是一查一个准。而且上了报纸的人,他的事情盖都盖不住。

    同时《帝国报》还详细地列举了一份朱由校从内帑拨钱赈灾,给官员发放俸禄,组建新军,出征各地所费钱钞的数据。用数据说话,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这个举动使得朱由校在民间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也使得朱由校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民心。

    但这条新政却是的确确地直接损害了帝国大多数官吏和商人的既得利益。各地官员不敢明里抵抗新政,但暗地里耍手段人却是不少。山东有些县城甚至出现了流民砸抢帝国银行一事。山东是距离京师近,是最早实施新政的地方,也是最早暴露问题的地方。

    而山西、河北和陕西三省由于官吏被清洗了一遍,是新政推行最好的地方,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尤其是山西和河北两省,可以说从内阁颁行新政起,就一直大力协助新政的推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