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53部分

大明1624-第53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场的文武百官并不多,内阁也只有韩爌和魏广微来了。这时候武官的地位本身就低,何况战死的将士身份更低,朱由校要举办这样的仪式遭到了朝廷百官的抵制,为了这个事情,朱由校收到了无数的奏章,甚至刘宗周带头跪在宫门前死谏。

    朱由校这次最后还是一意孤行,但对于文武百官,朱由校也没有强求必须参加。仪式的主持人也换成了熊廷弼。

    而围观的百姓却是有许多,这次朱由校并没有禁止百姓围观。朱由校在轩辕园边上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法事场所,由道士和僧人在这边已经做了七天的法事了。

    今天时辰一到,首先进场的是手持五爪金龙旗帜七七四十九名骑兵,随后进场的才是一口口的棺材,每口棺材上覆盖着五爪金龙旗。虽然棺材里放的都是骨灰坛以及每个人的遗物,但每口棺材依然是由八个人抬进来的,一共是一千一百四十八口棺材。

    当棺材抬进来的时候,顿时响起了轻微的哭声,悲恸之声不绝于耳。朱由校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了,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心软,否则这千疮百孔的大明一定会轰然倒下。而在大明倒下的时候,死去的人肯定会比现在要多得多。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为了不让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惨案重现,他只有心如铁石。

    待棺材依次摆好之后,就轮到了朱由校在葬礼上致词了。

    “朕今天跟你们所有的人一样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因为这里躺着的每一个都是帝国的子民,都是帝国的英雄,正是他们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价,才让木邦重新回到了帝国。在木邦的土地上,他们留下自己的血和生命,他们注定永垂不朽!”

    朱由校轻轻拭去眼角的眼泪接着说道:“在所有人看来,朕亲自来参加他们的葬礼,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一种荣耀。但朕不这么认为,他们已经用自己的血和生命证明了属于他们的荣耀,这种用血和生命换来荣耀,绝不允许任何人玷污,也绝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话语而有所改变。正因为他们的勇敢和付出生命的行动,才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帝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英雄的鲜血。”

    “在帝国这片土地上,我们世世代代地生活了几千年,现在这片土地能传承到了我们手里,是经历无数先辈的努力,他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就如同躺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千一百四十八名将士一样,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觊觎帝国的领土,例如建虏。我们需要更多的英雄来守卫这片光荣的土地,这片浸染了鲜血的祖辈留给我们的土地。”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

    “朕此时也很骄傲,在木邦之战中,躺在这里的军人证明了这是一个留着不屈血液的国家,这血液,曾经在我们的祖先的身体里流淌过,例如武悼天王、岳父、祖逖等等。他们从来都没有屈服过,朕告诉帝国所有的人,我们也永远不会屈服,这血液从今天起,也将永远不会冷却。”

    “每个人都怕死,朕也怕死,但朕明白君王死社稷的道理,将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朕都会带领大家去面对,去击败他们。虽然这其中会有许多人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但朕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就像躺在这里以前一百四十八名将士一样,为国捐躯者,必将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耀,这种荣耀比生命还珍贵。正是这种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会让在场的每个人能享受到宝贵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朕相信埋葬这里的每个人的子女父母亲戚朋友们都会为他们自豪。埋在这里每个人也将会永远受到皇家的香火,得到皇家的尊贵,因为他们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和百姓付出生命的烈士。”

    “他们的子女将来会自豪地向别人介绍道,‘我的父亲是烈士,他守卫了这个国家,他是这个国家的英雄,他应该受到包括皇上在内所有人的尊重,他现在就埋葬轩辕园’,他们的父母也都会这么自豪地说,他们也有资格这么说,而他们的邻居和亲戚朋友们也都会夸赞他们,‘他们是烈士,你们是烈士的家属,他们守卫了这个国家和我们,你们和他们也应该得到我们所有人尊敬’。”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

    ……

    朱由校的话说完之后,就轮到鸣炮了,一共鸣炮九声。鸣炮完毕,就轮到皇家艺术院演奏丧乐。最后便是收起五爪金龙旗,安葬死去的将士。当然这五爪金龙旗最后是要送给阵亡将士的家属的。

    (本章完)

第110章 关于立储() 
这次安葬的仪式虽然简单,却也引起了轰动。除了首开先河对阵亡士兵进行如此高规格的葬礼仪式之外,还一个就是朱由校亲自参加这场葬礼。

    在接下来的《大明帝国报》上,不但报道了这件事情,而且全篇刊载了朱由校在葬礼上的致词。这样的动作,使得这场葬礼在全国范围都引起了轰动。

    现在不但许多百姓都在讨论这件事情,而且在一潭死水的旧军队里也在讨论这件事情,尤其是在普通的士兵里更是引起了对新军的谈论,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不以为然的。

    对于受了伤的必须退役的龙腾军军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有家人的,一律给予八十亩地的退伍补贴。没有家人的,朱由校建立了养济院,专门收养这样的军人。而其他必须退役的军人,朱由校决定安排到缉私局或者去担任各地衙门的衙役。

    缉私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成立了。这批人受伤之后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但是朱由校相信这批人的忠诚绝对没有问题。

    朱由校参加完龙腾军的葬礼,赶回宫的时候,又得到一个好消息,任容妃怀孕了。根据史书记载,任容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献怀太子朱慈炅,只是后面受到惊吓而亡。

    任容妃由于争宠,被朱由校冷落了一段时间之后,受益于张嫣的后宫政策,再次得到了朱由校的宠幸,这才怀上了。

    朱由校自然也去了一趟任容妃的宫中,叮嘱了任容妃注意的事项。

    但这次任容妃怀孕,让朱由校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立储问题。当然朱由校肯定是不会立储,最少近二十年都不会。但随着子女增多,让原本平静的后宫肯定会因为立储的事情再起波澜。

    看到朱由校满脸愁容,张嫣轻声问道:“今天陛下从任容妃处回来,就一直心事重重,不知道陛下因何事不开心?”

    “朕担心子嗣过多,后宫又会不得安宁。”朱由校坦白地说道。

    “皇上多虑了,为皇家开枝散叶是妃嫔们的本份,妾相信皇上的皇子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张嫣说道。

    “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朕必须未雨绸缪。”朱由校说道。

    “皇上准备如何处置?”张嫣担忧地问道。

    “朕还没考虑清楚。但是有必要要考虑了。”朱由校说道。这个问题,朱由校始终都是无法避开的,而且是必须面对的,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个机会,他必须要把握住。

    “皇上,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此乃祖制。”张嫣说道。

    张嫣现在很担心朱由校又做出违背祖制的事情,而这件事情违背祖制势必会招到朝廷上下的激烈反对,甚至会引起君臣决裂,就算一方获胜那绝对也是惨胜,这对大明来说,绝不是福音。

    “民间常言富不过三代,朕观历史,历朝历代大多撑不过两百年而亡。这跟皇室传承制度不无关系。朕此举也是不仅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也是为了我汉人的江山社稷。”朱由校感叹道。

    “皇上……”张嫣想接着劝阻朱由校,但她的话一出口,就被朱由校阻止了,朱由校说道:“此事言之尚早,待朕仔细想过之后,再做决定。”

    “诺。”

    ……

    龙腾军回师,随军的荷兰人文森特也随这大军一起返回了京师。当然他的助手现在还留在木邦协助当地棱堡的建设。

    文森特一回到京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到荷兰驻大明的使者艾伯特商量水泥的事情。这个时候的荷兰人应该可以算是最有商业眼光的一群人,文森特的建议得到了艾伯特的支持。艾伯特决定去找朱由校商量购买水泥的生产技术。

    对于荷兰人的要求,朱由校也是考虑了许久,直到在葬礼仪式之后,他考虑清楚,才决定将水泥的生产技术出售给荷兰。

    之所以朱由校想将技术出售给荷兰,一是按照现在的条件,大明根本无法将水泥卖到西方去;二是朱由校想通过这个技术换取大量的粮食,对于朱由校来说,目前粮食才是最重要,粮食就意味着生存的机会,这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珍贵。三是水泥既然已经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朱由校相信其他人可能也能找到水泥的生产方法。

    “朕可以将水泥的生产技术出售给你们,但在价格方面,朕要你们的玻璃生产技术,同时还要是一百万石粮食。”朱由校说道。

    “陛下,我以为玻璃生产技术足以交换水泥的生产技术了,为了表现我们诚意,我们还愿意提供十万石粮食。”艾伯特拒绝道。

    “玻璃的生产技术在整个西洋都已经算是公开秘密了,朕如果想要,朕相信无论从那个途径都能获得。而水泥的生产技术就只有朕知道,如果你们能获得了这个技术,朕相信整个西洋国家都会使用你们生产的水泥,这中间的利润可想而知,说实话一百万石粮食你们绝对不亏。”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一百万石粮食的价格算上运费,足有数百万两银元,这个价格实在是太贵。”艾伯特说道。

    “这个价格其实很合理,第一,朕保证绝不向其他的西洋国家出售水泥;第二,朕也保证不向其他的西洋国家出售技术,以确保你们在西洋是独家经营的,你们生产的水泥可以卖到世界各地,光水泥这一项,每年足够给你们带来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两银元。”朱由校给艾伯特描绘了一个无比美好的前景。

    艾伯特犹豫了一下说道:“一百万石粮食实在是太多了,我需要向燕●彼得逊●昆阁下请示。”

    “当然可以,如果燕●彼得逊●昆同意的话,这一百万石粮食必须在明年年底之前送达天津卫。”朱由校说道。

    “时间如此之短,可能会比较困难。”艾伯特说道。

    “你们荷兰人有上万商船在世界各地游弋,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办到的,凡运粮食的商船,朕都允许他们靠岸进行交易。如果过了明年六月份还没有消息,朕将不会再考虑出售水泥生产技术一事。”朱由校说道。

    (本章完)

第111章 相亲() 
“陛下,我立刻去办,但时间还有点紧迫,燕●彼得逊●昆阁下现在正在巴达维亚。”艾伯特说道。

    “朕允许你们使用帝国的快马,这样你很快就能将信送到新安,再从新安送到巴达维亚就快了。”朱由校建议道。

    “谢陛下。我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艾伯特回答道。

    ……

    艾伯特给燕●彼得逊●昆的信中,不但大肆赞美了水泥的性能,而且还按照朱由校的思路预估了水泥未来的前景。

    燕●彼得逊●昆对于水泥也非常感兴趣,他早就已经听说了大明使用了一种新式的建筑材料,不但能缩短建筑工期,而且效果要远远好与其他类似的材料。

    现在正值荷西的八十年战争时期,荷兰一直处于防守之中,他们需要构建新的棱堡来对付西班牙人。水泥这种材料也正是他们急需的材料。而且通过垄断销售水泥,荷兰人可以获得难以估量的利润。

    燕●彼得逊●昆受到了艾伯特的来信之后,决定同意朱由校的要求,但他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求贸易正常化,不再局限与粮食换取贸易的资格。

    燕●彼得逊●昆此时也写了一份报告给委员会,在报告中,他强硬地要求增加一百万盾的资金,而且还要求调集更多的商船,他强调道,“一旦与大明的贸易正常化,每年巴达维亚能获得价值一千万盾的畅销货物”,而这一千万盾的畅销货物能获得超过一千万盾的利润。

    朱由校对于燕●彼得逊●昆要求的贸易正常化的回应是,在1626年之前,逐步完成双方贸易的正常化。但此时随着大明的开关,西洋人越来越多的商船开始驶往大明,这些商船带了大明急需的粮食以及矿产品(在1625年年中起,朱由校大量收购从世界各地运来的矿产品),然后从大明运走他们需要的货物销往全世界。

    到了1626年,这条海路已经成了这个时空世界上最繁荣的海路,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每天都有大量满载货物的商船行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