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20部分

大明1624-第120部分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二十六日,陕西巡抚马懋才上奏:陕西全境,去年大多全年无雨,草木枯焦,又适逢兵乱,百姓无以为继,请求朝廷赈灾。

    左光斗出任大理寺卿之后,马懋才被提拔成了陕西巡抚。

    现在国库的收入的确相比前几年充裕了一些,但接连不断的天灾又使得国库一直并不是太宽裕。但陕西的灾情虽然严重,但在抄没肃王、庆王、韩王三人家产之后,陕西有足够的用来赈灾的钱粮,但这其中的钱粮有一半是归朱由校的。内阁希望朱由校拨出其中这一部分内帑用于救灾。

    “陕西的灾情仅限于此,没有发生人吃人的事件吧?”听闻陕西大饥,朱由校忍不住问道。

    在历史上的陕西大饥情况极其严重,“……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

    朱由校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唐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韩爌回答道:“赤地千里,民间已有人采用山间蓬草树皮为食,如果再不抓紧救灾,恐怕真会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听韩爌的话,朱由校就知道陕西灾情还在掌握之中,他马上说道:“八百里加急传旨马懋才,将抄没反王的钱粮全部用于赈济灾民,陕西一地免税两年。众位爱卿,这样做是否可以解决陕西的灾情问题?”

    “如果陕西旱情持续的话,恐怕还需要调拨钱粮才能解决陕西的灾情,现在的问题是陕西有钱不一定有粮。”郭允厚说道。

    “既然如此,朕再想办法筹备一批粮食调往陕西。”朱由校说道。

    “现在各地灾情不断,各地的粮食都紧缺,尤其是北方,粮价都已经翻了一番,现在又是青黄不接之时,夏粮还有一段时间才能上市,恐怕很难筹备到足够多的粮食。”郭允厚说道。

    “四月二十八日,是朕举办的慈善晚宴,到时候朕在晚宴上看是否能够筹备到足够多的粮食?”朱由校说道。

    “陛下准备如何处置?”郭允厚好奇地问道。他知道市场上粮食紧缺,但是商人地主手里是有粮的。

    “到时候你们去了自然就知道了。”朱由校微笑说道。

    虽然对于朱由校的做法,朝廷上下有颇多的非议,但对于朱由校捞钱的手段,朝廷上下都是比较信任的。不说别的,就说凤求凰一年给大明缴的税,就可以抵得上一个大省了。

    “陕西大饥,陕西的新农作物推广得如何?”朱由校突然想起新农作物的推广。

    “左廷尉担任陕西抚台之时,曾试图推广新农作物,但适逢三王烦乱,新农作物推广被其打断,现在新农作物推广最好的两省为山西及河北,山东次之,其余各省虽有种植,但并未推广开来。”郭允厚回答道。

    “新农作物的推广事关百姓的生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朕以为新农作物的推广已经刻不容缓了,内阁必须拿出策略来。”朱由校说道。

    “诺。”韩爌等人一起答道。

    “臣以为农业部的设立也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要推广新弄作物以及新的农业工具,非设农业部不可。”周应秋说道。

    设立农业部是新政中朝廷行政改革中的一个小点,现在被周应秋提出来,真的是让其他内阁成员觉得闹心。朱由校自己都暂时没提新政的事情,你周应秋居然主动提,这让其他的人都起了“清君侧”的心了。

    “设立农业部是可以的,其他的新政就暂时缓一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校看到其他人变化多端的表情,微笑着说道。

    “臣附议。”听到朱由校这么说,郭允厚首先赞同道。他对于新农作物是非常认可的,他也知道要推广新农作物必须要有专门人来负责才能做好,如果光靠民间自发的种植,那推广到整个帝国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能实现。

    “臣附议。”来宗道也赞成道。

    “臣附议。”紧接着内阁成员纷纷赞成道。

    “既然众位爱卿都赞成设立农业部,那就即刻拟旨,令徐光启出任农业部尚书一职,筹备农业部。朕决定在中央设立农业部,各省设立农业厅,各州府县设立农业局,负责帝国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垦等所有的事务。”朱由校说道。

    “诺。”

    ……

    六部的制度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在这个时空,第一次出现与六部并列农业部,这次变革引起了整个帝国的关注。朱由校关于朝廷行政改革的新政第一次受到了整个帝国的热议,毕竟这条新政牵涉到整个朝廷所有的行政部门。

    朱由校的这条新政被攻击的第一个点就是冗员,朱由校在行政改革中要新设立数个部门。相比要裁撤掉一些部门,新设的部门更多。

    朱由校的这条新政第二个被攻击的就是改变祖制,改变中国历史上千年以来形成的制度,这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

    至于其他的攻击点,相比前两点,声音就微弱了许多。

    作为朱由校口舌的《大明帝国报》肯定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朱由校。冯梦龙也看不太明白朱由校行政改革,但他知道《大明帝国报》只抓住一点就行了,那就是农业部的设立带来的影响。《大明帝国报》从新农作物开始,详细地介绍了新农作物,包括种植、产量等等。然后再到农业部设立可以帝国百姓带来什么。

    《大明帝国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力,在《大明帝国报》舆论轰炸之下,普通的百姓十有八九都支持朱由校,在他们看来,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支持谁。这也使得很多读书人也都支持朱由校,也使得朱由校获得了能与反对者相抗衡的力量。

    (本章完)

第255章 慈善晚会() 
    四月二十八日,朱由校举办的慈善颁奖晚会在帝国艺术院召开。

    朱由校请来参加慈善晚会的,除了朝廷大臣之外,再就是帝国交易所的会员。帝国公益金成立已经大半年了,但是捐赠者极少,毛耀立捐赠五万两银元雄踞第一,盐商巨头江演排在第二,他捐赠了五千两银元,汪新捐了一千两银元排在第三,其余大多都是在一两百两到几十两不等。

    但这并不表明明朝的人不愿意参与慈善活动,实际上愿意从事慈善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官办和民办是有不同的,民办的慈善一般只是在灾年在当地开展。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慈善事业,都是民办到官办的一个过程。

    为了让这一票商人掏钱,慈善晚会的流程可比天启奖丰富得多,整个晚会的节目就是由帝国艺术团来表演的,节目以折子戏为主。主持人也是帝国艺术团的台柱。

    慈善颁奖放在倒数第二个流程。这次颁奖只颁发前三名,第三名会获得帝国颁发的铜质慈善勋章,同时授予从九品的散阶登仕佐郎;第二名会获得帝国颁发的银质慈善勋章,同时授予从七品的散阶征仕郎;第一名会获得帝国颁发的金质慈善勋章,同时授予第三等男爵爵位。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伊始,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铁券,此三等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朱由校为了以后的颁奖授勋,他将爵位再次细分,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上,每一等再分三级。

    第一个领奖的是第三名的汪新,颁奖的人是内阁的次辅李起元。这个颁奖就非常简单,双方上台一方发放奖励,一方接受奖励,然后再由李起元鼓励几句就完了。第二个领奖的是江演,颁奖的人内阁首辅韩爌,而过程却是差不多的,最后一个就是颁发第一名,这次是朱由校亲自颁发的。

    “朕希望再接再厉。”朱由校微笑鼓励道。

    “谢陛下隆恩!草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毛耀立高兴地说道。他也没想到这次五万两的捐赠能让他收获一个男爵的爵位。

    “给在座的各位说两句吧。”颁完奖之后,朱由校说道。

    “这……这……”毛耀立结结巴巴道,“草民……臣没做好准备。”

    “无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怕一两句也行。”朱由校鼓励道。

    “那好吧。”对于朱由校的要求,毛耀立无奈地说道。

    毛耀立想了想,长吁一口气说道:“臣……谢陛下隆恩!行善积德本就是我辈应做的事情,对于这个爵位真的是受之有愧,臣只有在以后做更多的善事,以回报陛下对臣的恩惠。谢谢!”

    ……

    颁奖完成之后,慈善晚会便进入了最后一项流程。

    “这是今天慈善晚会的最后一项流程,拍卖肃王、庆王、韩王、福王四王的府邸以及归属他们的田地。下面请这次拍卖会的主持人太康伯张国纪。”朱由校说道。

    “今天陛下让臣来主持今天的拍卖,其实臣是不愿意的,但是圣命难违,臣不得不上台来主持这场拍卖会。”张国纪微笑着说道。

    张国纪微笑着说完,又说道:“为什么臣不愿意主持这次拍卖了?因为陛下说此次拍卖出四位反王的府邸将会允许获得人自行居住,不会存在僭侈逾制的问题,臣也想参加此次拍卖,还请陛下允许。”

    “当然可以,但朕有个要求,此次拍卖朕只收粮食,必须将粮食运到陕西才算完成此次交易。”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的这个要求顿时引来了一阵哗然,现在在整个帝国,尤其是北方各省,粮食可是硬通货,甚至比银子更有受欢迎。

    “请各位安静,现在拍卖正式开始。”张国纪见状大声说道,“第一项拍卖是肃王的王府,低价十万石,每次加价不低于五千石。”

    “十一万石。”汪新第一个叫价。

    “十一万五千石。”晋商沈江叫价道。

    “谢陛下隆恩!草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毛耀立高兴地说道。他也没想到这次五万两的捐赠能让他收获一个男爵的爵位。

    “给在座的各位说两句吧。”颁完奖之后,朱由校说道。

    “这……这……”毛耀立结结巴巴道,“草民……臣没做好准备。”

    “无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怕一两句也行。”朱由校鼓励道。

    “那好吧。”对于朱由校的要求,毛耀立无奈地说道。

    毛耀立想了想,长吁一口气说道:“臣……谢陛下隆恩!行善积德本就是我辈应做的事情,对于这个爵位真的是受之有愧,臣只有在以后做更多的善事,以回报陛下对臣的恩惠。谢谢!”

    ……

    颁奖完成之后,慈善晚会便进入了最后一项流程。

    “这是今天慈善晚会的最后一项流程,拍卖肃王、庆王、韩王、福王四王的府邸以及归属他们的田地。下面请这次拍卖会的主持人太康伯张国纪。”朱由校说道。

    “今天陛下让臣来主持今天的拍卖,其实臣是不愿意的,但是圣命难违,臣不得不上台来主持这场拍卖会。”张国纪微笑着说道。

    张国纪微笑着说完,又说道:“为什么臣不愿意主持这次拍卖了?因为陛下说此次拍卖出四位反王的府邸将会允许获得人自行居住,不会存在僭侈逾制的问题,臣也想参加此次拍卖,还请陛下允许。”

    “当然可以,但朕有个要求,此次拍卖朕只收粮食,必须将粮食运到陕西才算完成此次交易。”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的这个要求顿时引来了一阵哗然,现在在整个帝国,尤其是北方各省,粮食可是硬通货,甚至比银子更有受欢迎。

    “请各位安静,现在拍卖正式开始。”张国纪见状大声说道,“第一项拍卖是肃王的王府,低价十万石,每次加价不低于五千石。”

    (本章完)

第256章 王府拍卖() 
    第二个拍卖的王府是庆王府,庆王府位于银川,也属于边境地带。庆王府实际价值本应该和肃王府差不多,但位置稍微比肃王府要稍微好一些。

    经过肃王府的拍卖之后,庆王府的拍卖从一开始晋商和徽商较量就开始了。这次的底价依然是十万石,但仅仅十几次的报价之后,价格就跳到五十万石,到五十万石之后,竞争依然激烈,沈江这次表现出势在必得的决心,最后沈江如愿以偿地以八十一万石的价格获得了庆王府。

    接下来拍卖的依然是庆王的田地,田地的拍卖价格依然是波澜不惊。感兴趣的依然只有那些经常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