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民主的细节 >

第5部分

民主的细节-第5部分

小说: 民主的细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惊心动魄的案例里,2004年11月17日,国会的拨款委员会审核批准了一项“外交行 
动预算草案”,但是,在接下来的 72 小时里,也就是草案提交整个国会批准之前,各路议 

员纷纷出马,加入了 11,772 个 earmarks,总额达 160 亿美元。显然国会议员不可能 
在三天之内阅读分析这些“记号”,该议案还是顺利通过。 

Earmark 算不算腐败呢?一方面,大多数议员在加 earmark 的时候,并没有接受任何贿 

赂或礼物,所以他的行为并不违法。甚至,从其选区的角度来说,我们选你干什么去了?不 

就是希望你给我们拉修路费、教育资金吗?所以你给我们争取“特殊专款”,这才是合格的“民 

意代表”。正是因此,许多议员不但不以加 earmark 为耻,反而以此为荣。比如北卡州的 
一个议员,专门把自己争取到的“特殊专款”做成一张地图,这里是他为当地一个宇航中心争 

取的两百万,那里是他为了一个地方学校争取到的三百万,显得他“为民请命”不辞辛苦。 

但是另一方面,earmark 又是成为议员笼络人心、争取选票的手段。议员可以对真正的公 

共利益漠不关心,只追逐自己的地区利益或者集团利益,从而使有限的公共资金流到了无足 





轻重的地方。说白了,用公共资金为自己“搞政绩”,从而拉选民争捐款。比如,最著名的一 
个案例,阿拉斯加州两个议员极力推动一个两亿两千多万美元的“特殊专款”,要给一个只有 

50 个人的孤岛造一座桥,这事后来成了笑谈,称其为“哪儿也不到的桥”。 

各种调查都表明,earmark的现象近年来在美国议会中剧增。根据一个叫“公民抵制政府浪 
费”组织的数据,1995年国会里只有1439起earmark,到2005年,已经窜到了13997 

起。 

Earmark 算不算“腐败”,这实际上涉及到民主的一个核心问题:被选举出来的官员到底代 

表谁?是仅仅代表那些选举了他的人,还是整个公共利益?如果是公共利益,那么民主的要 

害不仅仅在其“代表性”,而在于对于公共利益是什么的“理性判断”,但是如果加入这种主观 
的分析和思考,这种主观性的限度又何在?代议民主制中的“代议”二字又如何保证?局部利 

益既是公共利益的组成部分,也可能成为它的障碍。当年美国的开国之父们一再担忧的“派 
系问题”,就是如何把局部利益控制在整体利益之下。 

Earmark 虽然是美国政治中近些年才猖獗起来的现象,但是没有 earmark 的形式却有 

earmark 的实质的“特殊利益”却始终存在。英语中“猪肉桶”这个词(pork…barrel),也是 
指政治家们争先恐后地瓜分公共资源这个“猪肉桶”,以争取选票或者政治捐款。比如,很多 

人认为“农业补贴”,就是一块“猪肉”。波士顿地区花了一百四十多亿的一个交通改善项目(俗 
称“大坑”),也常常被认为是“猪肉”的典型。 

“耳朵上的记号”也好,“猪肉桶”也好,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具有了专业性,这就是美国普遍 

的“游说集团”现象。华盛顿周围,逡巡着一大批专业的游说集团,类似充斥北京的各地、各 
企业的“办事处”。游说集团代表着某行业、某集团或者某地区的利益,努力从参众两院中“挤 

钱”。本来,这也的确是帮助议员们“倾听民情”、“接近基层”的机会,是民主制度里宝贵的 

传统之一,但是,如前所说,局部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把握不好,就因 

小失大。专业化了的游说集团,甚至可以凭其与国会的关系建立“猪肉”市场,“拍卖”其政治 

资源,所以在局部利益、游说集团、议员的三角关系之间,出现前述的两个腐败案例,也就 

不足为奇了。Earmark 现象近 10 年的猛增,也和游说集团的商业化趋势相关。有人干脆 
说,earmark成了游说集团的“自动提款机”。 

两起重大腐败案, 上“哪也不到的桥”这样的笑话,美国earmark改革的呼声也日趋强烈。 
                     加 

由于各方压力,2006年国会中的earmark大幅下降。2007年1月5日,众议院通过改 
革议案,规定所有所有的earmark都必须公开标明倡议议员姓名、用途、成本,议员也必 

须证实自己与此earmark没有利益相关性,宗旨就是提高earmark的透明性。 

当然了,有些乐于为自己的选民“请命”议员还是不服气。对于他们来说,我为我的选民争取 
利益,何罪之有?一个伊利诺州的女议员就说,她“还将为自己的选区而斗争”。看来,一个 

政治家太死心眼了也不行,因为你对你的选民“负责”,很可能就是对更广大选民的“不负责 
任”。 






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 


---------------- 
几年以前,我一个哥大的博士同学突然宣布不读了,问他去干什么,他说: 我要去做一个 
                                                                  “ 
地铁售票员” 听了之后,我大笑,一个常青腾大学的博士生,辍学转当地铁售票员?我完 
                。 
全把他说的话当成一个笑话了。 


直到前些天,目睹了7 百万纽约人因为3 万交通工人罢工,在寒冷的清晨步行几个小时去 
上班上学,才渐渐明白我那个同学所说的话,很可能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现实的计划。 


一个纽约公交工人平均年工资为6 万3 千美元,同时还享有终生医疗保险、养老保险,55 
岁就可以退休拿养老金。而且,由于公交工人是“国企”工人,所以抱的基本是铁饭碗,不 
可能被随便解雇。这个待遇的分量是什么呢?要知道,美国人的年家庭平均收入为4 万5 千 
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成人都是纽约公交工人的话,那么这在美国就是 
一个相当富足的家庭了。同时,美国人平均的退休年龄是65 岁。哥大一般的系院里,刚受 
雇佣的年轻教授一般年收入是4 到6 万美元之间――而且要当一个教授,要接受10 年左 
右的高等教育训练,这个过程的艰辛不说,竞争惨烈难找工作不说,往往还要使在读学生背 
上一屁股债务――难怪我的同学要“明智”地转行去做地铁工人了。 


纽约公交工人活得这么爽,为什么还要罢工呢?这部分当然是因为他们 身在福中不知福”。 
                                                             “ 
不用去非洲,就让他们到中国来旅游一圈,看看中国沿海一些血汗工厂的打工妹或者国企倒 
霉的下岗工人,估计他们肯定会死死抱住自己的岗位,给啥也不换了。然而,更重要的,当 
然是美国工会的势力。 


美国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工会,一般按行业组织,比如汽车工人工会,服务行业工会,甚至 
分得更细,理发员工会,清洁工工会,保姆工会等等。当然,在每一个行业里面,工会之间 
对成员的竞争也很激烈,竞争的结果,就是每一个行业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较大的工会,其他 
的小工会,作为子工会,加入这些大的母工会。这些小工会与母工会有一些协商、庇护、资 
助关系,但小工会有自己的董事会、财政来源,所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工人加入工会是自愿的,条件是交成员年费,好处当然是工会会出面和雇佣者协商劳工合同, 
就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等等与雇佣者讨价还价。谈拢了,当然好。谈不拢,工会可以号召 
工人弟兄们起来罢工、示威。如果这个工会的号召力足够强,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某个行业 
或某个工厂搞瘫痪,雇佣者当然得给工会“面子”了。对于政治家来说,由于工会在左右工 
人的选票方面的号召力,它同样是一个“大爷” 也得罪不起。正是因为工会在左右经济、 
                                                    , 
政治方面的“势力”,美国工人的待遇在有工会以来,一直在“扶摇直上”。社会地位另论的 
话,就“舒服”程度来说,在美国做一个“蓝领工人” 确是非常“舒服”的职业。比如, 
                                                      ,的 
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人很容易注意到,美国的建筑施工速度非常慢,与中国一年一栋高楼的速 
度完全无法相比――这也难怪,美国建筑工人8 点上班,5 点下班,上午一个长长的“咖 
啡时段”,下午一个长长的“咖啡时段” 午饭吃它两个小时,五年能盖好一栋楼就不错了。 
                                             , 
又比如,美国普通的白领,根本请不起保姆甚至“小时工”,许多女人选择做家庭主妇,辞 
职在家带孩子,往往不是“兴趣”使然,而是实在请不起保姆。再比如,一般的中国人会注 
意到,美国的“空中小姐”远远不如中国的“空中小姐”年轻漂亮,很多根本不修边幅的老 






大妈还“赖”在“空中小姐”的职位上,这其实也与美国工会对“空中工人”的保护相关, 
这种保护使年龄歧视、外貌歧视很难发生。 


这次带领纽约地铁工人“闹事”的,就是美国“交通工人工会”的纽约子工会“地方100”。 
由于公交工人是“国企”工人,他们的合同是与纽约州政府的“都市交通局”签订的。05 年 
12 月,上一个合同到期,新的合同进入协商阶段。正是在这个关头, 地方 100”与“都市 
                                                            “ 
交通局”爆发了针锋相对的“阶级斗争” 经过漫长、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在很多问题上 
                                              。 
都达成了一定妥协和共识,然而,在养老金的问题上,谈判被卡住了:都市交通局”提出, 
                                                            “ 
以后新录用的工人必须抽取收入的6%作为自己的养老金筹款,这比现有合同增加了两个百 
分点,而“地方100”坚称它不会“出卖”以后新录用的工人,坚决不妥协。 


于是,2005 年12 月20 日凌晨3 点,“地方100”宣布罢工,地铁、公车系统陷入瘫痪。 
这是纽约交通工人25 年来的第一次罢工,时逢寒冷的冬天,对于依赖公交系统的7 百万纽 
约市民来说,罢工无疑是“雪上加霜”。以后的三天,成了“长征”的三天,人们在零下几 
度的天气里,迎着寒风,一步一步向自己的办公室或者学校“挺进”。如果说第一天大家还 
有点“新鲜感”,还有种走路的“振奋”的话,到第三天,人们已经开始怨声载道了,有的 
“群众”干脆在接受采访时说: 把那些工会的人给抓起来,扔到监狱去,就这么办算了!” 
                                    “ 


在所有这些愤怒的人中,纽约市长布鲁伯格无疑是最生气的。在他看来,谈不拢再接着谈啊, 
你罢什么工啊。他在20 号的声明中说:交通工人工会将他们的私利摆在了公共利益之上, 
                                            “ 
这不但是对公共服务这个概念的羞辱,而且是通过让这个城市给他们下跪来达到他们的目 
的”。更重要的是,根据纽约州的泰勒法,公共行业的工人罢工是违法的举动。布鲁伯格抓 
住这个法律上的“辫子” 敦促法院对工会做出处罚。 
                             , 


众所周知,在这个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养老金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欧洲近几年的工人 
罢工,也往往与养老金问题相关。这次纽约公交系统在养老金问题上双方爆发冲突,并不出 
人意料。在“地方100”看来,这次妥协,可能是将来工人福利进一步被侵蚀的开端。对“都 
市交通局”来说,交通工人的待遇已经比其他公共行业的从业人员(警察、公立学校的教师、 
消防员)要高了,55 岁就开始领退休金在私营行业也是闻所未闻。对白领阶层来说,交养 
老金的份额就不是百分之四、百分之六的问题,全国平均而言,白领阶层对自己养老金的贡 
献率为32%左右。更重要的是,长远地看,按照现在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支出,可以推算出 
“都市交通局”在2009 年将要背上10 亿美元的赤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