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神谱大全-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开交,龟将拿着宝剑,蛇将挺起长矛,打杀起来,搅得龙宫里波浪翻腾,连老龙王的宝座都晃荡起来,还误伤了一些鱼虾水族。老龙王大怒,降下旨来,派了二太子将他俩捆绑起来,到凡间的长江边上,一个镇在汉阳岸边,一个镇在武昌岸边,让他俩在这里思过。从此,它们就化作龟蛇二山,隔江对峙着。
他俩虽受到处罚,彼此还是不服,隔着江还互相赌气,看谁化的山长得快。于是龟、蛇二山便日长夜大起来,两架山的山头尽力往江中延伸,都想快点伸过江去把对方咬一口。这一来可坏了事,长江的水道越来越窄,不到半年功夫,已经窄得和汉水差不多了。上游宣泄不畅,许多良田村庄被江水浸没,人们怨声载道。
吕洞宾在吕祖阁里一觉醒来,知道了这件事。心想,他俩这样蛮干,那还了得,要让他们头碰住了头,岂不把大江拦腰隔断,上游的万顷田亩岂不尽成泽国!他化成一个采药老人,身背药袋,肩扛银锄,走出吕祖阁,来到蛇山中部,手举银锄,照定蛇腰挖了一锄。蛇将全身一展,腰部的蛇骨被挖断了,疼痛难忍,只好赶快缩头,一直缩到武昌岸上,再也不能动弹了。所以蛇山中间,至今还低很多,象断了的样子。
吕洞宾又过江到了汉阳,他请能工巧匠,一夜之间,在龟山头上造了一座“禹王庙”,把大禹请来住在庙内,镇住龟将。龟将被压得浑身麻木,慢慢往汉阳岸边缩,刚刚缩到岸边时,再也没有力气缩了,所以至今龟山在江水中留下一个矶头,那就是**。
龟、蛇二将让开了水道,长江滚滚,东流千里,再也不受阻碍了。
其二:
传说,真武来到武当山修炼,把鞋子和袜子脱到一边,日夜盘坐在禅椅上,一动也不动,静心诵道念经,不吃饭,也不喝水。
真武不吃不喝,这可苦了肚子和肠子。肚子和肠子相互埋怨,争吵不休,闹腾得真武坐立不安,不能修炼,也不能念经诵道。真武一怒之下,破腹开膛,把肠子和肚子一把抓出来,“叭哒”一声,扔到了背后的草丛里。真武这才安静下来。
肚子和肠子藏在草丛里,日夜听真武念经诵道。经咒入髓,道法附身,变得能说会道,善飞善跑,上天入海,神通广大,变化无穷。一天,肠子“哧溜”一声拱进真武的袜筒里,在地上打了三个滚,哟!肠子变成一条满身披鳞甲的大蛇。肚子拿过真武的鞋子朝背上一盖,也打了三个滚,嗬!变成一支铁壳大乌龟。从此,真武就没鞋子袜子穿了,打起赤脚来。
龟蛇溜下了武当山,见到百姓的猪羊,三口两口就吞了,看到农人的牛马,几口就吃了,最后连人也吃起来。一次,它俩为争一头豹子吃,打得天昏地暗,民不得安。
这时,真武已修炼成神,见龟蛇这般胡闹,就驾祥云,挥宝剑,去收伏它们。真武大帝大喝道:“龟蛇伏降,胆敢不从,定斩不饶!”龟蛇尽管是真武大帝肚肠变的,但已得道成精,哪里肯听。它们张牙舞爪,扑上来就和真武大帝厮斗。
真武大帝怒发冲冠,挥起宝剑照龟背“当当当”斩了数下,龟背金光四射,只留下几道印子。从此以后,乌龟背上就有了花纹。蛇趁势“哧溜”一声扑上来,死死缠住真武大帝,真武又一挥宝剑,“轰隆隆”一声巨响,五根撑天柱应声而倒,只见天“唿”的一下塌下来,顿时把龟压扁了。同时,撑天柱变成了绳子,捆住了蛇的脖子,越捆越紧。从此以后,蛇的脖子就变得细细的了。龟眨眨眼睛,回头一看,背上压的并不是天,而是真武大帝踏的一只脚。蛇也转转自己的脖子,见并不是撑天柱变的绳子,而是真武卡着的大手。这一下,龟蛇才殃了劲,撇着嘴巴,洒着泪珠,苦苦哀求真武大帝饶命。
真武看龟蛇是自己肚肠变的,又武艺高强,也归顺了,就收它们作为自己的坐骑,并封为“龟蛇二将”。从此,真武大帝就履龟蛇,邀游九天巡视。
其三:
的脑袋应声落地。真武大帝就势一脚,把**龟身踢到紫霄宫背后。又令蛇将军缠到龟身上,逼着龟将军往外吐。真武大龟将军邪念未收,表面佯装老实,背后继续干坏事,经常趁真武大帝闭目养神,偷吃仙物供果;又常常变成花花公子,溜出仙宫,吃喝嫖赌,为非作歹,干尽坏事。这样天长日久,被人们告到了真武大帝那里。真武大帝半信半疑,便留心观察,想弄个水落石出。
有一次,真武大帝闭目养神,佯装“呼呼”扯长鼾。龟将军以为他已睡熟,头一伸,一口把个大仙果吞进肚子里。真武大帝就势一脚踏下,那仙果就从龟将军的肚子里“咕嘟”一声滚出来。真武大帝大怒道:“乌龟!你偷吃了多少仙物,统统给我吐出来,干了多少坏事,老实向我招来。”龟将军哭丧着脸说:“我实在吐不出来,说不清楚啊!”
真武大帝心想:龟将军虽是我肚子变的,但败坏天风,触犯天法,岂能饶恕。于是举起宝剑,“唰”地一声,将其头砍下,指着龟将军说:“你啥时吐光说尽了,我再把头给你安上。”
从此,紫霄宫后那个大乌龟就没有脑袋了,天天从脖子里吐水。有时龟不想吐,蛇将军就揍它。这一揍,雷声隆隆,暴雨如注,龟将军吓得连忙吐水,只听得龟脖子里“咕噜噜”发响。因乌龟不好好吐,所以永远吐不完,**也永远不能再复原了。
【四值功曹】
道教所奉的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这四神分别是: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四值功曹的职责】
在中国古代的风水学中,与之有关的神明很多,四值功曹就是其中之一。
四值功曹是道教所信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小神。功曹本是人间官吏的名称。在汉朝是洲郡长官的帮手,有功曹,功曹吏等名目。主要的工作是考察记录功劳,掌管功劳薄。后代沿用,到明代才废除。道教理论家在编织神仙天廷世界时,也给玉帝等高级神明配备了这一官职。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反出天廷后,玉帝震怒,既派李天王率四大天王、哪吒太子、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布下了18架天罗地网下界,来捉拿妖猴。不料,这一恶战四值功曹倒落下个轻闲,天兵天将被齐天大圣打得惨败,哪有什么功劳可记?后来还是请了二郎神,才拿住了孙猴子。
四值功曹除了是记功官,还兼作守护神将。西游记中,他们和护教伽蓝、六丁六甲、五方揭谛等,奉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唐僧。此外,他们又充当传令官,唐僧师徒过平顶山时,就是值日功曹变了个樵夫,给他们师徒通风报信,让他们事先有个准备。
四值功曹以值日功曹最累,因为他每日当班司事,有叫当值功曹。古典小说中,写法师、道长作法时,动辄就是:“值日功曹何在?”必得随叫随到,躲不得懒,安能不累?
功曹本是书吏,道士们自然不会让他们闲着。他们宣称,凡是人间“上达天廷”的表文,焚烧后就是由四值功曹“呈送”的。金瓶梅中写西门庆玉皇庙打谯,道士们铺设了许多文书符命,其中就有一道是请功曹使者“捧奏三天门运递关文”。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后大办丧事,僧道们念经作法时也有类似程序。
金瓶梅和红楼梦是明清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道教和涭俗对四值功曹的信奉,于此可见。今天,学校还保留“值日生”这一称号,但只借用了“值日功曹”的某些功能,而剔除了封建迷信色彩。
【四值功曹的传说】
“功曹”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不大的官职,后来就被运用到道教的神话中,作为玉皇大帝的下属。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人和神的功绩,同时也是守护神。根据道家的说法,道士们所有的祈祷文在焚烧后,就是由他们呈送给各位大神的。所以,在各种道教仪式和宗教场合中,他们都是重要的人物。
关于四值功曹的职能和事迹在明清小说中有诸多记载。如《西游记》第五回,孙晤空大闹蟠桃胜会,逃出天宫后,玉皇大帝十分恼怒,命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点拔二十八宿、九曜星君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五岳四滨等,布下天罗地网,捉拿妖猴。其中四值功曹并非冲锋陷阵者,而是专门为诸将记功劳的,无奈那妖猴神通广大,弄得功曹无功可记,后来终为二郎神记上一功,因为其拿住了孙猴子。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令莲花洞木母逢灾》中,功曹变成樵夫,给唐僧师徒报信,让他们做好准备对付妖怪。可见四值功曹除了任记功官外,还充当守护神。在《西游记》中,四值功曹和护教伽蓝、六丁六甲、五方揭谛等,奉观音菩萨之命,暗中保护唐僧。每当孙晤空不在唐僧身边,唐僧有难时,他们就成了唐僧的保护神。其实四值功曹中要数值日功曹最繁忙,每天都要恭恭敬敬地守在天上,人间的道士、法师施法时,总要向天上叫唤:“值日功曹何在?”还得随叫随到,少不了一番劳累,故值日功曹又叫当值功曹。
又《金瓶梅》第三十九回中,道官为西门庆在玉皇庙打醮,设下许多符文箓命,其中一道就是请功曹充当送符神吏,“捧奏三天门运递关文”。又第六十六目写道:“金童扬烟,玉女散花,执幢捧节。监坛神将,三界符使,四直(值)功曹,城隍社令,土地祗迎,无不毕陈。”即为黄真人炼度时,斋坛上所奉之神位。如《红楼梦》第十二回,僧道为秦可卿超度的榜文上写道:“恭请诸位伽蓝、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喝,神威远镇……。”自此可见,四值功曹还呈选人间“上达天庭”的表文(焚烧后),充当书吏。
纵观上述,四值功曹虽然官小,但责任重大,因而受到了天庭的重视,并受到了道教的信奉。
【四值功曹祭祀】
民间常有祭祀众神的活动。道教中的“四值功曹”是专管公文传送的官职,他也是凡人与众神灵间的联络者,所以必须祭祀,以确保众神灵通晓凡人的请求。如果还愿仪式中缺少了此环,那么整个仪式就毫无意义了。祭四值功曹跟祭物相差无几,但祭品却增加了一个,那就是红包。人们认为四值功曹在凡人与众神间游荡,需要路费。所以人们将其看得合情合理。
很多地方设有城隍庙或者祭坛祭祀四值功曹。泰州的城隍庙,传说始建于唐代。夏兆《吴陵野记》说,城隍庙四值功曹殿的四值功曹塑像,相传为唐代遗物。确否?已无从查考。此外,烟台会仙阁二层供奉有四值功曹神像,穿青人的傩戏第二场为发功曹,由掌坛师掌坛师登坛念颂,发烧文书请帖,派遣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前往各有关方面去请五显神的各路道友来共赴庆典圣会。由此都可见功曹四神在民间地位非同一般。
【六丁六甲】
道教神名。六丁六甲与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七十二地煞等同为道教的护法神将,经常在禳灾中被道士召请,厉行风雷,制伏鬼神。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为阴神。六甲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为阳神。据说六丁六甲为天帝役使,能“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之。
六丁(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阳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
【六丁六甲的重要性】
六丁六甲神位虽小,但在道教中却非常重要,经常被道士所役使。
《后汉书·梁节王传》记载,汉代方士已经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斋醮,然后召六丁神,“可使致远方物,乃知吉凶也”。梁节王曾用这种方法来“占梦”。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性聪惠,然少贵骄,颇不遵法度。归国后,数有恶梦,从官卞忌自言能使六丁,善占梦,橱数使卡筮。”注曰:“六丁,谓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甸中,则丁卯为神;甲寅甸中,则丁巳为神之类也。”
唐韩愈《调张籍》诗曰:“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阴阳翕辟,万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纲纪也。”
南宋王契真编《上精灵宝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