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无敌仙皇之超级赝品大师 >

第395部分

无敌仙皇之超级赝品大师-第395部分

小说: 无敌仙皇之超级赝品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呢?这些都是因缘合成的假相,是暂时的和虚妄的。只有我们看透了这世间种种假相,我们才会有所领悟,才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真理。”

    李天闻言点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如果有这样的人,他在听说了这部经之后,内心不恐慌、不畏惧,那么这个人确实具有少有的大智慧。我所说的大智慧,仍如前说,只是一种指代,是一个名称而已。要达到大智慧的境界首先要能够忍辱,这里所说的忍辱,也只是一种称谓,要注意理解忍辱的内涵。能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才是最高的。所以,做为佛教弟子,要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要把现象和感觉做为思考问题依据,应该以变化的观点看待问题,如果有所执着,往往会产生偏见。所以我们佛教弟子的心,不能只停留在现象上,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

    李天继续说:“若有一心向善学佛的人,一个是舍命布施,另一个是坚信金刚经中所说的道理,按此修行,后者所得到的福比前者要多得多,何况抄写传播,给人讲解此经,功劳就更大了。总而言之,这部经有着不可思义,不可估量的功德。我愿意为发大乘心愿的人解说,为具有上乘智慧的人解说。如果有人能坚持抄写读诵,为他人解说,我都会看得见听得到,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样的人,就是人世间的佛。那些沉迷于小法的人,连‘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都放不下,对于此经当然无法领会大义,不会聆听、接受和读诵,更不会给他人讲解传授。无论在哪里,只要有这部经的存在,一切人和神,都应供养。经之所在,就是塔庙之所在,大家都应该恭敬作礼,并在经的周围放上鲜花。”

    “再者,一心向善的人,受持读诵此经,这个人先前的罪业,因为读诵这部经的原固,就可以将其罪业抵消,并且可以得到大智慧。以后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此经,那么他所得到的功德,比我所得到的功德要胜过一千倍一万倍,甚至难以计算。若有一心向善的人,到了后来的末世,还能够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一一说出来,有的人听说了,心理就会失去平衡,甚至狂乱,狐疑不信!要知道这部经的意义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佛上大人,一心向善的人,一心想要明心见性悟道,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的心理,怎样降伏心中的烦恼呢?”

    “一心向善学佛的人,一心要求得大智慧的人,首选应该立下这样的志向:我要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见性成佛,只到最后。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有‘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弟子。求得大智慧,实在没有一个定法。”

    “佛教弟子也是这样,佛教弟子如果口出狂言,说自己要‘救一切众生出苦海’,那他就不叫佛教弟子了。为什么呢?佛法不是刻意能够模仿的,佛法是不留痕迹的,实在没有一个定法,可以叫做佛教弟子道或者佛教弟子行。所以佛说一切佛法,并无你我众生他人,高低长幼的概念。如果佛教弟子自己说:‘我要把佛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样说的人不是真正的佛教弟子!为什么呢?佛所说的庄严佛土,并不是真正的庄严,只是比喻而已啊!如果一个佛教弟子深刻领会了‘无我’的道理,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弟子。”

    “如果福与德是实实在在的,我反而不会说得到的福德多。正因为真正的福德你觉得好象什么都没有,我才说这种福德多啊。”

    “你认为佛是可以以形象看见的吗?”

    “不是,佛上大人。如来不能以佛具体的形象见到。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佛本身,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那么,如来可以以其它的形象而见到吗?”

    “也不可以,佛上大人。如来不应该以具体的形象出现。为什么呢?那种形象都是不真实的、虚妄的。”

    “佛上大人,将来会有很多人在听了这部经之后产生信念和信心吗?”

    “你所说的‘众生’,并不是众生,也不是不可能是众生,所谓‘众生众生’,如来认为不是你所说的‘众生’,那是一种暂时的称谓。”

    “佛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这才是‘道’。用一颗无私欲无贪着的心去修行,一心向善,就可以得‘道’。我所说的‘善法’,你不要认为就是‘善法’,那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你们不要以为佛主就是要度尽众生,不要这么想。为什么呢?实在没有众生让如来去度啊!如果真有众生需要我去教化,那我就有了‘自我、他人、众生和高低长幼’的概念。释迦摩,如来所说的‘我’,是一种抽象的指代,那些‘凡夫’,就以为真的有‘我’。释迦摩,所谓的‘凡夫’,那也是一种抽象的指代,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若以色见佛,以音声求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佛主。你如果认为:‘如来不经过自我就可以得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你如果认为什么都是‘空’和‘无’,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佛教弟子用无数多的珍宝来施舍于人,而另一个佛教弟子懂得了‘一切法无我,物我同一,心物一元,得成于忍’的道理,那么后者所得到的功德要远远地胜过前者。要知道,以佛教弟子的境界,是不接受福德的。”

    “世界上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就是所谓的‘一合相’。我所说的‘一合相’,仍然只是一种指代和名词的借用。所谓的‘一合相’,是不能用语言可以表达得清楚的,只有那些凡夫俗子,才会想从其中找出个究竟来。”

    “一心求道的人,对于任何佛法,都应该这样去理解,这样去修行。不要动不动就在脑子里产生出一个理论来,这叫‘不生法相’。我所说的‘法相’,并不是‘法相’,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如果有人用全世界所有的珍宝来布施,比不上有人一心向善,读诵传播此经。要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向众人讲授金刚经的意思。要明白,一切实际的方法,如同梦幻泡影,都是一闪即逝的。应该这样理解金刚经中所讲的一些道理。”

    这是李天第一次讲述一部经文,虽然听上去是完整的,但是实际上,里面有部分缺失,这是一种遗憾,不过这种遗憾,在李天看来,是值得的。

第七百六十五章释迦摩也有顿悟了() 
“这金刚经真的不完整吗?”释迦摩有些不敢相信,他觉得李天说的已经够多了

    “并非是字数多就是全的。”李天说道:“不过不完整也有不完整的好处,我看今日曼殊室利和摩诃萨感悟颇多,我想,后期他们两人会慢慢为你补全的。”

    “这倒是不错,我听完之后也觉得收获不小。”释迦摩听到有人会帮自己补全这部经文,当下惬意的说道。

    “哦?我没听错吧?你竟然从里面得到了收获?”

    听到释迦摩这话,李天不由得惊讶。这话,若是曼殊室利或者摩诃萨,甚至迦叶等人说出来,他都深信不疑,但是唯独释迦摩,这个名义上的佛主说从里面得到了不少收获李天不信。

    “小瞧人啊”释迦摩见状冷哼,伸出一根指头说道:“第一,这部经文,可以了解世间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当中,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所以要明了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受外界的影响。”

    见李天点头,释迦摩又道:“第二,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却没有对善恶的执着,超越一切的观念对立。第三,放下自我,无我是一个修行人一生的追求。第四修行并没有什么可修,只是放下虚妄的自我,执着分别,自然融入了真心本性而已。”

    见释迦摩竟然一口气说出了四点感悟,李天错愕不已,可是随后,释迦摩却是幽幽的伸出一只手,说道:“第五,佛经只是通往觉悟的观念和方法,并不是佛性本身。所以佛经看很多,懂很多并不代表觉悟高。”

    见李天目瞪口呆,释迦摩冷笑着起身往外走,嘿嘿笑道:“老大,不要以为只有你才懂这些嘛,咱好歹也是佛主啊,若是一点儿都悟不出来,那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卧槽,大牙被笑掉的还少吗?”

    “哈哈,掉光了之后就不会再掉了。”释迦摩走到门口,回身冲着李天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滚犊子!”

    看着释迦摩一副装逼的样子,李天大骂,坐下之后却是苦笑,金刚经本意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不过听到释迦摩这么理解,倒也算是另辟蹊径,也无不可取之处,当下还是有些欣喜的。这至少说明释迦摩慢慢开窍了。或许,当未来自己离开的时候,他不会再如现在这般抗拒。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看着自己手上的版若波若密多心经全文,李天微微一笑,本来的顺序是先讲心经后讲金刚经的,但是现在看来,先讲金刚经的作用反而更大。

    考虑到未来繁重的事物,李天在讲完心经之后,将曼殊室利喊到了自己的房间,把心经的译文交给了他。

    “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

    “从大的角度看,色和空没有区别;从细微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尽管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凡有形象和无具体形象的事物,其本质都具有空性和可变的特点,不参在生长灭亡、肮脏洁净、增多减少。”

    “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和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不自觉和因不明白而烦恼的影子,知直到没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没有累积恶因所造成的苦果,没有修炼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运用智巧去获得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

    “佛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运用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道而成正果。”

    “那些过去、现在、未来佛,依靠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荣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果位。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炼中最神圣的准则,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无与伦比的规范。能真实而不虚妄地将全部苦难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记“般若波罗蜜多”这句真言。”

    “弟子谨记,多谢佛主教诲。”曼殊室利对于李天的深度解释非常感激,他知道,李天这是器重自己才给自己开小灶,不然的话,李天也不会单独将自己喊来。

    “金刚经不全,需要你们未来慢慢将其补充完整。”李天说道:“虽然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完整的,但是世上并无完全之事,若有,补全即可。”

    “多谢佛主,弟子记住了。”曼殊室利闻言点头,而后恭敬的退出了出去。

第七百六十六章度人之术() 
李天能够明显感受到,自从讲述了金刚经和心经之后,苦行者凝聚的信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