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仙佛奇踪-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劳把着。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
如。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
能如是,何虑不毕。
【注释】
此为僧璨的《信心铭》。“至道”,指最高觉悟。“拣择”,指取舍、
选择。“两边”,指两个对立的方面,如有无、是非等。“一种”,当指“中
道”,如“非空非有”,“不生不灭”等。“息见”,息灭各种世俗见解。
“一如”,等同一样,皆如本来样子。
【提要】
①不要对外界一切事物进行分辨和判别,不要产生任何是非、善恶、取
舍的念头。②应把握中道,息灭偏颇有,偏颇无;追求善,弃舍恶的偏见(“边
见”),而认识非空非有,非善非恶的道理。③认识万法皆空,万法一如的
道理,便可不起“妄见”,达到觉悟的“无为”境地。
一切无心自性戒,一切无碍自性慧。不增不退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注释】
“戒”,禁戒,禁止做的规定。“慧”,指智慧。“金刚”,喻如坚硬
的金刚一样的信心,称“金刚心”,指菩萨的普度众生的信心。“三昧”是
禅定的意思。
【提要】
要人不要思虑分辨事物,不要对事物有是非善恶的成见(无碍)。这样
即是自性戒、自性慧,即自己内在的戒、慧,不是外在的戒、慧。一切按自
然言行,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样就具备了菩萨一样的金刚信心,就等于进入
思想解脱的禅定境界。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注释】
“无见”,认为一切皆空的见解。“空知”,与“无见”义同,空的知
见。“解方便”,领悟方便的说教,即认识借助语言文字的说教只是一种引
导众生觉悟的手段。“灵光”,此指智慧。
【提要】
虽佛经上常讲一切皆空,万法如幻,但如果因此而执著“无见”、“空
知”也是错误的。此是不理解佛经上所说为佛的方便说教,而至高真理是非
有非空的中道,它与实相、真如同义,是超越于言教之上的。
弘忍大师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注释】
此为禅宗五祖弘忍的“付法偈”。“有情”,原指众生,此指有人(“善
知识”——师友)。“无性”,指无有佛性。
【提要】
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认为由他从印度来华传入禅修习方法,中华禅
宗才得以成立。谓达摩来华种下佛种(传法),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如
果没有达摩西来传法,众生本性不得显发,就会如同瓦石等一样“无性亦无
生”。
附达摩的“付法偈”: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慧能大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
此是《六祖坛经》所载慧能的“得法偈”。此偈针对神秀的偈颂。神秀
的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遣有尘埃”。把身比
做菩提树,把心比做一面立着的明镜,要人勤奋修行,不使心性让烦恼染污。
慧能偈中的“菩提。。明镜。。”皆反其意而用之。
【提要】
慧能发挥《般若经》中的一切皆空的思想,说身、心本属虚幻,空无一
物,何有尘埃可染。反映他反对渐修渐悟,而主张直探心源,以空扫相,而
达到顿悟。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
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注释】
这是慧能对前来投奔的法达所说的一段话。法达曾读《法华经》七年,
但仍迷而不悟,不知何为正法。“《法华》转”,是被动地在迷惑中被《法
华》束缚(为读而读,不知要义)。“转《法华》”,是主动地在觉悟的情
况下实践《法华》的要义——从自心“开佛知见”(《坛经》)。“白牛车”
是《法华经》上对佛乘(引人成佛的教法)的比喻。
【提要】
要人不要拘泥经典,不要认为读经就可达到觉悟。要人按《法华经》上
“开佛知见”的要义,认识自己的本有佛性。应清除头脑中一切计较、区辨
是非有无的观念,达到佛的境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犹如灯光:
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不殊。
【注释】
这是《六祖坛经》上所载慧能论定、慧关系的一段话。传统佛教主张先
定后慧(先坐禅,通过坐禅观想引发智慧),以定发慧。慧能反对这种看法,
认为定慧不二,定慧等同。
【提要】
慧能站在中道的立场,认为定是慧之体,慧为定之用,二者不一不二,
好像灯与光的关系。这是说法的意义在于否定禅定有固定形式、程序的理论,
而认为,凡可给人智慧的一切皆属于定。如此,行住坐卧、生活日用皆是禅,
也皆可以给人智慧。
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
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险邪,佛是众生。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注释】
这是《六祖坛经》的一段慧能论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别的话。
【提要】
佛与众生无根本差别。所谓差别,只在迷悟上。若迷自性,若有贵贱优
劣的观念,佛即众生。若悟自性,心中怀诸法平等一如的见解,众生即佛。
佛不在众生外,每人自心即是佛,是真佛。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注释】
这是《六祖坛经》上的一段话,原出自《大乘起信论》。“法”指事物。
【提要】
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由心所生。如果心死,万有也灭。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
后念离境即菩提。
【注释】
这是慧能论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觉悟)的话,也出自《六祖坛经》。
【提要】
前两句是按“不二”的观点讲的,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是相即不二的。
后面几句是讲在一定条件下或为凡夫,或为佛;或为烦恼,或为菩提。
神秀禅师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提要】
人自心本有一切佛法,要做佛不必外求。
南岳思大师
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提要】
求道,想使自性显发,不必向他人寻求,应自修自悟。
天皇悟公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提要】
应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平凡中达到超脱。
本净禅师
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提要】
心悟可成佛,成佛即本心的显现。从真谛来说,一切皆空,故也无有佛。
心与无相契,即与道等同,因为“道”(真如,也指觉悟)无自性,是无心
的。
见闻知觉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敢无舍无憎爱。
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注释】
“三昧”,定,禅定。“观自在”,在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中把观世
音菩萨译为观自在菩萨,但这里当指一种观想自由自在的境界。
【提要】
对通过见闻觉知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无好无恶,无舍无取,那么身处外
界(声、香、味、触——可理解为外界现象)在任何时候皆如同进入禅定一
样。对一切皆放任自然,无思无念,这才是观想自在的精神境界。
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道性如虚空,虚空何所有。遍观修道者,拨
火觅浮沤。但看弄傀儡,线断一齐休。
【注释】
“浮沤”,水泡。“傀儡”,木偶。这是本净禅师所作的《无修无作偈》。
【提要】
本净反对勉强地立“佛”、“道”二名,认为心为虚无,佛与道也是无
实的“假名”。认为一切皆空,不要去修道,去做功德。对自称见到“道”
的人才有修道之事,对认识到道本虚无的人来说,何须修道呢?他讥笑世上
的修道者是如同在火中找水泡,又像被人用线牵着动作的木偶一样。
推真真无相,究妄妄无形。返观推穷心,知心亦假名。
【注释】
“假名”,东西的名称,为了方便称呼而给世上东西起的名字。相对于
东西本身,它是不实在的。
【提要】
既然一切虚无,真与妄同是虚幻的,连心本身也如同假名一样是不实在
的。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舍恶送何处,取
善令谁守。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注释】
“外缘”,缘指可构成原因的一切事物,单相对于“因”来讲是辅助性
的条件(有“内因外缘”。之说)。这里指的是在心外的现象,也指因外在
现象而在心里引发的影像。
【提要】
心生善恶,善恶不离自心。心既然虚空无实,善恶也虚无。人不应因善
而“取善”,因恶而“舍恶”,而应无念无作,放任自然。
南阳忠国禅师
青梦夤缘,直上寒松之顶。白云淡■,出没太虚之中。万法本闲,而人
自闹。
【注释】
“夤缘”,攀附以上升。“淡■”,当为“淡沱”之误,意为云色秀丽、
明净。
【提要】
青梦(当指梦境)直攀寒松之顶,白云出没太虚之中,都是自然而然,
非人强力所致。“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说万有本自清静无为,而人却
追名求利,有为不已。
众生迷时,结性成心,犹寒则水凝为冰。众生悟时,释心成性,犹暖则
冰涣为水。
【注释】
“性”指佛性。“心”指本心,虽含佛性,这里特指尚未开显的状态(“不
觉”)。
【提要】
众生皆有佛性,但有迷悟之别,或使佛性受烦恼覆遮,结为一团;或使
佛性显现,通往成佛之途。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不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有用
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来红,莫问如何修种。
【注释】
“法”指事物;“法法法”,广指各种各样事物。“空”指空无。佛教
讲由一切因缘和合形成的有生灭的事物,皆无自性,皆空幻不实。虽不实,
不是绝对的无,因它有假象存在。
【提要】
世界虽空又不是全空,有假象存在,如同梦幻。所谓修行,是无修无证
中完成的,如同花落果熟,自然而成。“有用用”即“有用之功用”。此有
为的“有用之功用”中无功用。“无功功”,即“无功之功用”。在自然的
“无功之功用”中,却存在着功用,指无修之修。
盘山积公
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复是何物。
【注释】
“心月”比喻本性、佛性。
【提要】
心可观想万物(境),但如果做到“无念”,光境(能照之心与所照之
境)“俱忘”,这是达到了至高觉悟境界。
大珠海公
若不随声色动念,不逐相貌生解,自然能无事去。
【提要】
如果不被外界(声色、相貌)牵着鼻子走,不受环境所动(产生欲念、
见解),这是一种自然无为的超脱境界。
般若经云: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是故无明,为卵生。烦恼
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润,为湿生。欻起烦恼,为化生。悟即是佛。迷号众
生。菩萨以念念,心为众生。若了念念,心体俱空,名度众生也。智者于自
本际,上度于未形。未形既空,即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注释】
《般若经》是大乘经典之一,以宣传“诸法性空”著称。“九类众生”
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再加有色天、无色天、有想天、无想天、非有想
非无想天的五类众生。此中包含虚构的生命体。原意众生分布于欲界、色界、
无色界,有不同的种类(此不详释)。这里把九类众生说成是每个人身上皆
有,用人身的不同精神作用、不同情欲及迷悟状态,比喻为九类众生。如说
“无明”(即痴,不明佛理)即卵生,烦恼纠缠人身为胎生,爱欲充满为湿
生,忽生烦恼为化生,觉悟为佛,迷时为各类众生,等等。众生之迷,表现
为有念念不息之心,即不停止地分辨、取舍外物。如能把此心置于“无念”
境地,认识心体俱空,此为普度众生。
【提要】
九类众生在一身,是佛是众生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