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田园大唐 作者:田园如梦(起点vip2013.7.14完结,种田)-第7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看,别说,金城公主的字写的还真不错,京师城外杏几多,可有风华染霜色。燕去燕回尤似雪,蝶来蝶舞恍如昨。云初散,星又过,牛郎织女坠两河。日西落,月在左。她还有闲情写诗玩呢。”
张小宝借过信一边看一边念,觉得很有意思。
“什么写诗,她是想家了。”王鹃拿回来又看了两遍,确定道。
“想家就回来呗,谁还敢拦不成?跟赤德祖赞说,让他陪同金城公主回娘家探亲,正好我还有事儿找他,连突厥的人一起来。”张小宝可不管什么规矩。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一十五章 华山论剑堆雪人
第四百一十五章 华山论剑堆雪人
在张小宝和王鹃对别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同进行藐视的目光中,一封让金城公主回大唐的信送到了赤德祖赞的手中,并且刻意强调了一下关于多食人的补给问题,及迟迟不够数量的牲畜情况。
赤德祖赞看到信之后,喝掉不少茶水,几疑在梦中。
信不是张小宝和王鹃任何一个人写的,更不是大唐朝中重臣提笔,与李隆基没有丝毫关系。
“奴奴,有人给你写信,让你回去,你看看。”赤德祖赞在喝掉一壶壶水,发现肚子实在装不下时,命人找来金城公主,在金城公主疑惑的表情中把信递过去。
看到信上那并不漂亮的字,金城公主先是一愣,接着也不顾忌赤德祖赞念起来。
“金城公主姑姑,闻蕃地多有奇取,未成一见,朝思木想,不可前往,多有春愁,夏愁?要不就是秋愁,公主姑姑九居蕃地,定身有了解,小远道‘不耻下问’,故要请公主姑姑来北地一躺,赏白雪苍茫,论几度荣昌。
北地有掉皮,还有乌拉拉家的草,公主姑姑前来,同堆雪人,已准备好胡萝卜、扫帚、盆、煤块无数,一定要来哦,不然雪人会好害怕?孤丹。
朝散大夫兼知御史事九分之一,张小贝,呈上。”
金城公主念完这封错别字无数的信已经迷糊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那官,朝散大夫知道是五品的散官,知御史事九分之一是个什么东西?张小贝又是谁?也就这三个字写的比较好看,想来应该是总练。
看信看得一脑袋糨糊的金城公主望向赤德祖赞“赞普,哪里来的信?难道有人敢消遣我不成?”
“不是消遣你,是消遣我呢,张小贝啊,张小宝的妹妹,亲妹妹,今年五岁了,邀请你去积利州堆雪人,讲故事,讲我这吐蕃的故事,看这日子,再不走就会错过第一场雪。”
赤德祖赞脸色阴沉,头一次听说嫁过来的公主还能回去的,实在是太欺负人了,不是李隆基召回,也不走官文,竟然是一个小屁孩儿写信,忒瞧不起人了,把我这赞普当摆设不成?
赤德祖赞很想扇金城公主**掌,都是她惹来的,可又不敢,如今张小宝王鹃二人大兵压境,牵一发必会动全身,憋屈死了。
金城公主这才知道张小贝是谁,原来如此,看样子是自己的那封信起作用了,不走官文,别人就不能用官话来说事儿,恩,不错,字写的确实不错,就算是有几个写不对的地方也可以原谅。
“赞普,那奴奴应该怎么办?”金城公主又是期待又是担忧,想回大唐看看,却怕赤德祖赞不同意。
“是呀,怎么办?怎么办呢?”赤德祖赞也没有好主意,想不同意,担心王鹃找到借口,妹妹请个人去堆雪人、讲故事这点面子都不给?难道把小孩子的举动也放到政治当中?
这种借口想来对王鹃和张小宝足够了,到时候四万雄兵一动,粮食交换停止,可以一直把人欺负到家,不,已经欺负到家了。
金城公主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如今的地位全是张小宝和王鹃换来的,没想到五岁的孩子已是五品官,哪怕散官那也是五品,看样子皇上对张王两家确实好。
多少官员一辈子也别想进五品的线,一个小孩子就能进去,五品,可以上朝了。
“赞普,不知知御史事九分之一是什么官?”金城公主压下心中的激动,转移下话题,先不逼迫赤德祖赞表态。
赤德祖赞也清楚金城公主对大唐了解的还不够,准确说是对张王两家的事情了解不足,叹口气给解释道:
“所谓的知御史事九分之一,其实要比朝散大夫的散官更有实权,张小宝、王鹃现在有九个弟弟妹妹,单拿出来一个没什么用,但只要九个人联合在一起,就能弹劾大唐朝中任何一个官员。
弹必查,查必严,已经被他们收拾下去一个官了,很多大唐的官员都躲着他们,因为他们是小孩嘛,不动官场上的那一套妥协与让步,也正是如此,大唐皇帝认为他们弹劾的时候没私心,被他们盯上比被御史台盯上还倒霉。”
“啊?”金城公主轻掩着嘴,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五品的散官已经够吓人了,没想到还有实权“哪里是给九个孩子的权力,分明是给张小宝与王鹃的尚方宝剑。”
“错了,这就是给九个孩子的权力,张小宝王鹃用不着采取弹劾的手段,他们想要对谁动手,会直接去做,听闻那九个孩子与众不同,聪慧又伶俐,奴奴,你可是想回去?”
赤德祖赞对张王两家的事情非常了解,不了解不行啊,自己的地方还让人家占着用呢,虽然感觉上有张王两家大唐显得有点乱,然事实就是如此。
金城公主很想点头,说是去积利州,路过京城的时候难道还不准自己回去瞧瞧?好手段,没白写一封信。
这样思虑着,金城公主却不敢说出口,只好低头向赤德祖赞回话“赞普让妾身回去妾身就回去,赞普不让,妾身就不走。”
赤德祖赞一听就知道金城公主想回去,心里逾发生气,正准备想个办法不让其回去的时候,外面有进来人。
这回送来的是一把宝剑和一个大大的信封。
‘什么意思?张小宝和王鹃送宝剑做甚?莫非要开战?’赤德祖赞一瞬间就忘记了阻止金城公主回大唐的事情,眼神中带着惊恐,小心把宝剑拿起来看看,很平常又普通的一把宝剑,还没开锋呢。
放下宝剑,再拿起大信封,与金城公主一同观看,里面先是掉出来一封信,其他的是写有数字的纸,纸很漂亮,上面的图案繁杂。
“大唐钱庄,值钱百万,李隆基。”金城公主看着纸把上面写的字念出来,又不解地道:“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一张纸可顶一千贯钱来用,一贯一千钱,百万不就是一千贯么,他们想要用这样的钱来付账,这……这到手后怎么花?”
赤德祖赞又郁闷了。
“飞钱?”金城公主再问。
赤德祖赞点下头接着摇两下头“比飞钱厉害,飞钱只能在一定的范围用有用,此钱可在大唐通用,你看看,这是防止别人伪造的地方,至少我吐蕃做不成假的。”
赤德祖赞介绍着纸币,给金城公主详细地指出防伪的地方,心却是拔凉拔凉的,怎么说也是一国之君,看事情不会只看表面,能造出这样的钱,那就说明大唐的各方面技术又提高了,敢让人用纸币,说明大唐的根基非常稳固。
“这纸币比那宝剑还锋利。”赤德祖赞补充了一句,把信拿起来看。
金城公主跟着一起看,看过后就不仅仅是捂嘴了,她想把眼睛也捂起来,最好是弄床被把自己裹紧点。
信中写的实在是太狂妄了。
‘西接梵天,北草连连。崖州悬悬,蓬莱诸仙。四夷来朝,八方同欢。邀君一游,华山论剑。’
“赞普,让你去京城,好象邀请的还不只是你一人,去吗?”金城公主心中更高兴了,如果赞普也去的话,想不带上自己也不行,那华山就在京城旁边的华州华阴县。
只是不知道张小宝和王鹃是什么意思?把东西南北的人都找过去,难道想一网打尽?
赤德祖赞也被吓住,尤其是这几句话后面的字,竟然不是张小宝和王鹃用自己的名义,而是用得李隆基的名义。
先不管李隆基有没有给二人这个权力,想来他二人敢拿出来用,自然能与李隆基商议好,何况李隆基似乎非常看重他二人。
去,还不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换成已往,谁还傻傻地跑到大唐京城,怕自己不能成为人质?但此刻就非人质与否,而是不去的后果,这挑起战火的借口比前一个还充分。
华山论剑,啥意思?挑衅,还是威胁?
赤德祖赞想了很多,最后觉得去的话似乎比不去好点,自己去了,吐蕃还是吐蕃,李隆基总不会认为杀掉自己就可以直接把吐蕃吞了,不去的话,吐蕃未必就是吐蕃,魔煞鹃鹃好象沉寂很长时间了。
更主要的是别人都去了,自己没去,谁知道谈论的事情是什么,到时候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吐蕃,凭吐蕃如今的实力根本无法应对。
“待我写封信,问个明白,若去,奴奴你就跟在旁边,陪小贝堆雪人吧。”赤德祖赞说出了金城公主最想听到的话。
几乎是相同的时间,突厥的默棘连也收到了一柄没有开锋的宝剑和一封邀请信,控制着军权的阙特勤与默棘连一起观看。
赤德祖赞遇到的问题也成了他二人的问题。
“要不再派颉利发去一趟?”默棘连知道阙特勤不可能过去,想到曾经派出去的得力助手问道。
阙特勤考虑一番“写信再问问。”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一十六章 纸币兴起于交换
第四百一十六章 纸币兴起于交换
吐蕃和突厥纷纷给张小宝、王鹃二人写信询问华山论剑的具体事宜。
两边的人都清楚,所谓的论剑绝对不是看谁做的剑好,更不会只用嘴来说,估计到了地方就可能遇到一场全武行,需要事先准备一番,以免到时候丢了面子。
那么不是仅仅丢掉自己的面子,丢的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赤德祖赞已经决定亲自入唐,他考虑清楚了,不就是去看李隆基么?难道他还真敢把自己留下不成,吐蕃反正都已经被张小宝那混帐玩意给折腾的这样了,到大唐瞧瞧,都说大唐如今非同寻常,而听为虚,眼见为实。
顺便还能让金城公主回家一趟,如能在论剑的时候比过大唐,想来李隆基在对待吐蕃的问题上会有所妥协。
如是琢磨着,赤德祖赞就开始尝试与张小宝多多接触,了解敌人才能有机会打败敌人。
张小宝却不着急了,整天看着王鹃来回折腾四万大军,站站军姿了,植树了,这些事情士兵们正在逐渐的习惯。
张小宝二人对于从吐蕃和突厥过来询问的信摆出一副欲言还休的样子,不说出具体的事情,总是强调两边的人到了大唐之后能享受到的好处,根本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两个人最关心的事情是纸币能不能被接受。
国内的消息已经传过来,压制出来的铁铜币在百姓间的流通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如今国内的粮食多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文钱的购买力很大,铁铜合铸的钱币就成了小数额的那种,很小,不仅仅是数额小,体积也小,十个新式的钱币能顶上一枚正规开元通宝的价值。
很好的一个举措,百姓们却并不领情,更没有热情,有时候还使用铜钱,有的时候则是直接以物易物,没有人愿意主动去钱庄兑换。
“看样子还得从商人身上下手。”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张小宝犯起愁来“养成习惯的消费思路不容易改变,还是商人们好,灵活。”
“弄差了吧?就知道你也有弄差的时候,现在发行出去的纸币大部分都是流通在商人与商人之间,数额太大,寻常人谁没事儿身上揣十贯钱的纸币,丢了怎么办?你当十贯钱是小数目?”
王鹃在旁边不帮忙出主意不说,还气张小宝。
“行啦,别给我用这样的计策,你不激我我也会想办法,不就是消费理念问题么,简单,我是准备自然过渡,自然懂吗?
写信回去,给咱们在各个地方开办的学堂下命令,以后不直接发给学堂的学生东西,给他们钱,吃饭时自己花钱买,穿的校服自己花钱做,奖励的话也不奖励书本,让他们自己买纸。
但是,必须要在咱们开的商店中买才行,去别的地方买太贵,让他们习惯用新钱,十个顶一文的那种钱多给他们,到时候他们就会对家人说。
这个时代没文化的人对有文化的人非常重视,识字的孩子有时候说话比大人还管用,咱们走儿童外交。”
张小宝根本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想,就把办法拿了出来,这种策略很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