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南洋霸主 >

第514部分

南洋霸主-第514部分

小说: 南洋霸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舰上的东西一般都会有标识,说明这样的东西是属于哪艘军舰的,判定是否击沉了敌舰,这些东西是关键证据。

    小艇捡拾起一些东西,发现上面都写着“华夏帝国海军妖兽级潜艇编队”,于是向塞尔斯托波尔号发出信号,马卡洛夫司令更加高兴,看来我们真的击沉了一艘妖兽级潜艇,这下可以趾高气扬地返回旅顺了。

    就在这时,突然塞尔斯托波尔号右舷的水兵突然叫嚷起来:“鱼雷,有鱼雷,右舷有鱼雷!”

    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一枚鱼雷来袭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华夏帝国无论是剑鱼鱼雷还是虎鲨鱼雷,威力都极其强悍,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战舰都是排水量在一万吨上下的“小战舰”(和英国德国的无畏舰相比),根本扛不住一枚鱼雷。

    甲板上的所有人都跑到右舷,向海面看去,只见蔚蓝色的海面上,一道细细的白线向着塞尔斯托波尔号冲来,除了鱼雷,不可能是别的东西。

    塞尔斯托波尔号舰长急忙扯着嗓子吼叫:“转向,快,转向,躲开那枚鱼雷。”

    塞尔斯托波尔号立刻在水中匆忙转向,就像一只笨拙的巨兽,而在这时,马卡洛夫司令的心中满是惊骇,那艘妖兽级潜艇,果然是在欺骗我们吗?

    塞尔斯托波尔号完全陷入了惊慌,有炮手冲到炮位上,朝着鱼雷的位置发射了炮弹,可是鱼雷的速度太快了,炮弹根本打不准。

    眼看着那枚鱼雷距离塞尔斯托波尔号越来越近,塞尔斯托波尔号上的水兵都发出了绝望的嚎叫,在一片绝望之中,那枚鱼雷撞上了塞尔斯托波尔号。

    俄军水兵早就听说过华夏帝国的鱼雷击中战舰的情景了,可惜那些只是听说,今天他们终于能亲眼见到了,整艘塞尔斯托波尔号剧烈震动,所有玻璃制品都被震得粉碎,紧接着就是震破耳膜的爆炸声,炸点附近的俄军水兵全都飞了起来,在舱室内壁上撞得头破血流。

    炸点位置在塞尔斯托波尔号的尾部,舰首的马卡洛夫司令也受到了波及,冲击波直接把马卡洛夫司令掀翻在地,头重重地撞在了司令塔护栏上,鲜血直流。

    塞尔斯托波尔号挨了一枚鱼雷,舰身立刻出现了尾倾,尾部向下沉去,沉没速度极快,已经毫无拯救的可能,舰长只能下令弃舰。

    马卡洛夫司令在众人的保护下上了救生艇,向硕果仅存的一艘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级战列舰——罗斯季斯拉夫号驶去,其他俄军水兵可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他们只能在水里扑腾,等待着其他战舰的救援。

    在马卡洛夫司令驶向罗斯季斯拉夫号的时候,两艘巡洋舰相继被鱼雷击中,沉入大海,所以马卡洛夫司令到罗斯季斯拉夫号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太平洋舰队立刻全速驶向旅顺港。

    太平洋舰队狼狈地驶向旅顺港,此时的马卡洛夫司令还不知道,那艘看起来好像被俄军击沉的妖兽级潜艇,其实并没有沉没,当然,那艘妖兽级潜艇也不是故意浮在水面上诱敌的,那艘妖兽级潜艇浮在水面上,纯粹是在用柴油机给蓄电池充电,正在充电呢,太平洋舰队就过来了。

    本来按照妖兽级潜艇的作战规程,绝对不能以水面状态接触敌舰,可是蓄电池正在充电,妖兽级潜艇无法立刻下潜,于是在发现太平洋舰队之后耽搁了一段时间,这才被太平洋舰队撞见。

    太平洋舰队发现了妖兽级潜艇,妖兽级潜艇立刻下潜,随后太平洋舰队发射了炮弹,这时妖兽级潜艇使出了诱骗敌人的招数——把杂物从救生舱放出去,让水面舰艇以为妖兽级潜艇已经被击沉。

    妖兽级潜艇本来是要借助这一招逃走的,可是从简易水听器中发现太平洋舰队的战舰纷纷调转船头行驶回来,立刻动了将其击沉的心思,这才上浮至潜望镜深度,击沉塞尔斯托波尔号和两艘巡洋舰。

    这艘妖兽级潜艇在击沉塞尔斯托波尔号和两艘巡洋舰之后,立刻给其他妖兽级潜艇发出了消息,林飞一共派出了四艘妖兽级潜艇在旅顺港周围游弋,现在见到太平洋舰队送上门来,立刻赶赴太平洋舰队即将经过的海域,准备发动伏击。

    两个小时之后,太平洋舰队再次被妖兽级潜艇伏击,这次参与伏击的是其他三艘妖兽级潜艇。

    无论是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级战列舰还是亚历山大二世级战列舰,或者是巡洋舰,都没有无线电探测设备,俄军水兵也不知道如何从海水中找到妖兽级潜艇的拖曳天线,因此妖兽级潜艇可以随意进行通讯,分配打击目标。

    妖兽级潜艇发射了一枚又一枚鱼雷,马卡洛夫司令所在的战舰——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级战列舰罗斯季斯拉夫号身中了三枚鱼雷,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沉入大海。

    马卡洛夫司令更是悲惨,一枚鱼雷恰好在司令塔下方的舰身位置爆炸,剧烈的爆炸直接把马卡洛夫司令掀飞,飞出司令塔,重重摔在甲板上,肋骨当场断了四根,心脏、肝脏等等器官全都摔得破裂,再加上冲击波已经伤到了内脏,马卡洛夫司令的内脏器官很快衰竭,躺在甲板上没坚持一分钟就死了。

    边上的俄军水兵根本顾不上马卡洛夫司令了,因为他们都在争抢上救生艇的机会,慌乱的俄军水兵甚至踩踏了马卡洛夫司令的尸体。

    罗斯季斯拉夫号没坚持多少时间就沉没了,马卡洛夫司令随着战舰一起沉入了大海,尸骨无存。

    剩下的两艘亚历山大二世级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相继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就这样,太平洋舰队在妖兽级潜艇的凶恶打击下,全军覆没,五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在面对华夏海军的时候,竟然连一炮都没有开过,就彻底沉入了大海。

    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马卡洛夫司令上将,也在海战中阵亡,尸体都没有找到,整个舰队的水兵,只有一百多人幸存。

    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震撼程度不亚于第一次南洋世界大战之时,英法联合舰队被林飞的潜艇击败。

    这个消息让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开始重新考虑进攻华夏的战略,他原本以为,海陆并进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让他明白,只有出动陆军攻击华夏,才有胜利的希望。

    这个消息把英国和德国的舰队吓坏了,本来他们就对华夏潜艇充满了忌惮,听说俄国太平洋舰队在华夏潜艇的打击下全军覆没,更是躲在印度,不敢出来。

    日本对这个消息感到别样恐惧,既然俄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那旅顺港就没有海军守卫了,华夏军下一步,肯定会海陆并进,进攻旅顺。

    日本没有猜错,林飞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旅顺要塞。

    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日本攻克旅顺要塞基本上是兵不血刃,清廷耗费重金从英国和德国购买的先进大口径岸防炮,都落在了日本人手里,日本人于是就把这些岸防炮留为己用。

    除了岸防炮,日本人还重新加固了旅顺要塞的防御工事,日本明治天皇经常吹嘘,旅顺要塞是“远东的直布罗陀”,是大日本帝国在清国东北“永不陷落的堡垒”,“哪怕帝国的土地都失去了,只要旅顺在,我们就能把失去的土地都夺回来。”

    日本人既然如此看重旅顺要塞,那林飞攻打下这里,可就不单单有军事意义那样简单了,还有巨大的政治意义,旅顺要塞的较量,将有可能上升至华夏民族与大和民族之间民族精神较量的层面,谁都输不起,谁都不能输。

723 不可能攻破的要塞

    日军为了防御旅顺要塞,特地从各个师团选调精锐,编成了旅顺要塞驻屯军,由陆军大将大山岩担任司令,大山岩是日本陆军元老,1885年的时候曾经担任过日本陆军大臣,也就是陆相,在甲午战争之时,他指挥日本第二军在金州、大连一带登陆,并围攻旅顺。

    在攻克旅顺之后,大山岩纵容部下对旅顺展开洗劫,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旅顺大屠杀虽然发生,可是大山岩却认为,对旅顺进行屠杀不算什么,是完全正常和恰当的。

    日本旅顺要塞驻屯军总共有三万人,要塞中囤积的粮食,足够三万人吃上五年,这么多粮食,日本只囤积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清军当年囤积的,清军在弃守旅顺要塞之后,把这些粮食全都留给了日本人,没有一个人想到烧毁这些粮食。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旅顺要塞中囤积了大量黄豆,日本人之所以要囤积黄豆,也是有独到考虑的,要塞防御作战,常常要坚持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会变得极其匮乏,因为蔬菜容易腐烂,难以长时间保存,而人体是不能缺少蔬菜的,缺少蔬菜,会让人体极度缺乏维生素,导致败血病的发生,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

    这一点在世界战争史上有前车之鉴,林飞时代日本围攻旅顺要塞的战役,打到最后,被围困了将近一年的俄军缺乏维生素,非战斗减员极其严重,最终不得不向日本投降,投降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日本人讨要蔬菜和水果吃。

    日本打开俄国人的粮仓一看,当时就笑了,因为里面满满的都是黄豆,如果那些俄**官能有一个,拥有华夏农民的智慧,把黄豆发成豆芽,就不会缺蔬菜了。

    日本文化启蒙于华夏,农业文化更是如此,他们当然知道用黄豆发豆芽的法子,因此囤积了大量黄豆。

    日军囤积好了粮食,要塞工事也进行了精心加固,日军对要塞工事进行了别出心裁的改进,并把这些工事命名为“叹息之壁”,意思是无论是谁,来到这些工事面前都只能叹息。

    日军这种防御工事由高低不同的三层组成,最后一层,也就是第三层,最高,高出地面十五米,上面每隔三百米部署一门火炮,火炮一部分是日军自己的,更多的是清国的,这层工事主要负责远距离杀伤敌军,由于火炮的布设位置高处地面十五米,所以杀伤距离高达三千多米,只要有敌军进入靠近工事三千米的距离,就会遭到火炮的沉重打击。

    第二层防御工事位于最后一层工事下方,高出地面七米左右,这一层主要是步兵在防御,装备马克沁重机枪,杀伤距离高达一千多米。

    最后一层防御和第二层防御,可以从三千米之外杀伤敌军,这基本上断绝了敌军步兵夺取要塞的可能,训练有素的士兵跑过三千米的距离需要十三分钟时间,跑过一千米距离需要四分钟时间,而且这样跑是全力跑,不留一点体力给后续战斗,战场上绝对没有人这样跑,所以真实战场上需要的时间更长。

    这么长的时间,多少敌军都被杀光了,更何况日军工事前面的空地上还布设了大量铁丝网、鹿角,让步兵的冲锋更加困难。

    这两道防御工事已经够让人“叹息”的了,日军还嫌不够,又准备了第一道防御工事,这第一道工事更加凶狠!

    第一道防御工事,是一条宽三十米,深十米的壕沟,敌军步兵冲过来,只能先进入壕沟,再向后面冲锋,壕沟在战场上很常见,可是日军这道壕沟,却和别人不同,别人最多在堑壕下面埋设地雷、尖竹签,而日军在壕沟下面,布设的是堡垒。

    壕沟下面,每隔一百米布设一座堡垒,堡垒有向上射击口,敌军士兵只要敢从上面下来,就会被堡垒里的火力杀伤。

    这三道防御工事极其坚固,日本自从1895年攻占旅顺之后就开始经营,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终于把这条“叹息之壁”修筑完毕,修筑的时候,强征了大量清国百姓,用刺刀和皮鞭威逼清国百姓为他们干活,死的清国百姓超过五千人,尸体都被日军喂了狗,林飞虽然知道这件事情,可是并没有重视,也没有干涉,这也成了日后反对派用来攻讦林飞的重要借口。

    俄军在面对这条防御工事的时候,硬是没敢靠近一步,连一次试探性的攻击都没有。

    林飞深知攻克旅顺要塞的难度,他从山东调集六万军队,围困旅顺要塞,这些军队都是从清国招募来的新兵,林飞在占领清国各地之后,就在当地招募兵员,组建部件,这些部队由华夏军派人担任军官,清国百姓当士兵,部队番号以部队所在地省份开头,后跟“师”等编制,比如说山东的部队,就以“山东第一师”“山东第二师”为编号,这六万人,编成了三个师。

    这些新兵主要负责围困旅顺要塞,割裂旅顺要塞与其他部分日军的联系,真正的要塞攻坚部队,林飞决定交给常设主力师。

    华夏帝国大多数常设主力师都在清国,所以林飞派出了驻守苏门答腊岛的主力师,第十三师和第十四师,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