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国-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飞峰微微一笑:“我陈飞峰做事用不着考虑别人的想法,我也不怕被别人拖累,我们中华共和国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我们看中地是才能,而不仅仅是国藉。我想知道,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中国人,你以后还会关心朝鲜的事情吗?”
想了想,朴正恩说道:“会的,不过我会处理好我的祖国和我的国家之间地关系。只是,你真地想让我加入中国国藉吗?”
拍了拍手,陈飞峰哈哈大笑了起来:“好样的,我没有看错人,如果你回答说不会,那么,你在我心目中地地位会下降一两个档次的。我们中国有五亿多人口,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不过,如果我们三十四军有你这样一个参谋人员的话,我想,我的士兵们应该会很高兴的。中华共和国有着一颗宽广的心,能够容纳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真正有才能的人,我的部下,会很高兴你成为他们的一员。你瞧瞧,当年全欧洲反犹,我们的林杰总统就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把大量的犹太人接到中国,就连传统盟友德国的面子也不给,他们现在在中国,不是也生活得很好么?他们关心欧洲的战事,关心自己的祖国,可是,他们更加关心中华共和国,并愿意为中华共和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知道,你愿意不愿意成为他们的一员,就算你仍然有着一颗朝鲜人的心,不过,请把它暂时放在内心深处,一心一意地替你的国家打拼呢?”
朴正恩高兴地说道:“我愿意,陈将军。”
“很好,”陈飞峰也站了起来:“现在,请你把身上那付黑色的大将服脱下吧,到军需处去领取一身中国共和军的军服。不过,你可不能再穿大将服了,我没有能力任命一个共和军的大将,我想,一身共和军的上校服,应该比你身上的大将服更加适合你,也更加风光吧。”
这个因被同胞出卖而心灰意冷、存着必死之心的朴正恩大将,却在陈飞峰的力保下,成为了三十四军的一个上校参谋,成为了陈飞峰的得力手下,并在以后的战斗中,替陈飞峰中将出了不少的主意,也赢得了中国士兵们的尊敬。战后,他仍然留在共和军供职,并与一个中国女孩成婚,并没有因为他那朝鲜族的身份而遭到任何歧视,成为朝鲜人心目中的一个传奇,并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替中国人做事。以少将身份退役后,朴正恩一直呆在中国,终其一生也没有再回到那令他神伤的朝鲜族聚居地。
第十四章 借口(中)
车里雅宾斯克和库尔干的陷落,彻底把俄罗斯大军的退路截断,这支庞大的部队,只能呆在库尔干到伊尔库茨克的铁路沿线一带,没有太多的弹葯,也没有足够多的粮食,他们的命运已经决定了,他们,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案板上的那块香喷喷的肥肉。中国人并不想着马上吃掉他们,王保生元帅知道,这支部队还有着一定的战斗力,如果强行进攻的话,自身的损失一定很大,倒不如等着他们饿得受不了的时候再打,到时候一吨黑面包的战斗力,就远比十吨炮弹要大得多了。
西伯利亚战场暂时沉寂了下来,王保生元帅所属的各支部队都进入休整状态,摆出一付防守的姿势,专心等着俄罗斯人的溃败。倒是空军仍然兴高彩烈的,时不时地派出几百上千架次的飞机,对俄罗斯人进行狂轰乱炸,不让他们舒舒服服地饿肚子。作为西伯利亚附属战场的哈萨克丘陵一带,战事仍然在继续,两个日本雇佣军集团军群正在那里四处追赶溃败的俄罗斯部队,当然,按照他们的民族特性,偷鸡摸狗、趁火打劫之类的事情,他们也干了不少,横财发得他们兴奋不已。不过,自打王猛元帅率军离开后,在哈萨克丘陵一带已经没有中国部队了,那些东西干的事情,怎么算也算不到中国人的头上吧。
苏伊士的战事仍然处于胶着状态。英法意等国对北非进行了大规模的支援,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年前他们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跨海攻击。只不过。中国部队可不是土耳其部队,近百万地大军竟然无法把中国部队赶出西奈半岛,华面方面军反倒强渡苏伊士运河。逼近到埃及的开罗城下,与城里的协约**队对峙了起来。
许辉大将与乔治上将在好望角一带打起了游击战,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地,表面上热闹得很。可是实际上,双方都没有得到什么战果。不过,形势对协约国联合海军越来越不利,中国人逐渐在南非站稳了脚跟。并在其上修建了不少临时机场。从马达加斯加派了不少的“飞鹰”一型飞机前往,对印度洋舰队提供支援。现在,联合海军的活动范围被中国人压缩得越来越小,眼看着就要退回到赤道以北去了。
在北美的阿拉斯加洲,美国人加强了攻势,利用这难得的几个月时间,对东北方面军发动了猛烈地攻击。不过,东北方面军这几年一直在打防守战,而且陈剑也是靠防守出名的。把个阿拉斯加守得铁桶一般,美国人虽然收回了加拿大的不少地方,却始终无法把中国人赶出北美洲,把个布林顿总统气得直跳脚,把个鲍尔上将的头发都愁得由灰转白了。
欧洲西线战场然出于僵持状态。美国部队早就暗中做好了撤出欧洲地准备。可是,布林顿仍然有点儿担心。如果自己在没有任何借口地情况下贸然撤出欧洲,会不会引起英法意等国的不满,从而导致双方翻脸,说不定那三国就会联合起来,不去管德国人了,先把自己的一百二十万部队消灭了再说。要知道,单单在西线战场上,英法意三国投入的军队就有四百八十万之多,他们要是联合起来想干掉美国部队,好象也不是太难吧,只要他们愿意付出被德国人趁势追击的代价。
现在,布林顿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即可以掩住盟友们的嘴巴,又可以让国内的求战势力收声的借口。布林顿已经搜集了足够多的商船,并且尽最大地努力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护航海军,只要时机一到,商船就会在海军的护航下越过大西洋,把欧洲的一百二十万部队接回来。可是,这海军已经在东海岸呆了一段时间了,却仍然等不到合适的借口,布林顿心里很是着急,他早就看出来了,俄罗斯地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自己撤退得慢了一点点,到时候那一百二十万部队刚刚回来,中国部队就跟着到了美洲,他那里有足够地时间去做好抵抗中国攻击的准备工作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等多天以后,机会终于来了。而且,这借口不是他们美国人自己创造地,完完全全是英法意三**队替美国创造的。
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二日,德国人组织了一个军的兵力,向驻守在杜伊斯堡的一个美国步兵师发动了长途奔袭。说真的,德国人组织的这次进攻,实在太让人费解了。当时,德国的这个军在离杜伊斯堡约一百公里的古默斯巴赫一带,而杜伊斯堡的北面埃森处驻扎着法国人的一个军,东面的波鸿处驻扎着英国的一个军,南面的科隆处驻扎着意大利的一个军,把个杜伊斯堡团团围住。所有人都认为,德国人再怎么疯狂,也不会把杜伊斯堡当成攻击目标吧。可是,德国人真就这样干了,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能说,德国人发现了美国与英法意等国家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故而组织了这场看起来简直不可想象的袭击战,而这场战役的目的并不是从协约国手中夺回被他们占领了好几个月的杜伊斯堡,只不过想着把美国与英法意三国之间的裂痕再扩大一些。有时候不得不佩服一下德国人,只为了一个好象渺茫的目标,他们就敢投入一个军的兵力,这要是换英法意等国,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样做的,就连中国人,在没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也不会如此贸然行事。
德国人的冒险成功了,他们在一天之内拿下了杜伊斯堡,并且把这个美国师整个儿摧毁,单俘虏的美国大兵就达九千人左右。可是,让美国人极其气愤的是,近在咫尺的英法意三个军,在收到了无数封美国人的救助电报后,却仍然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美国师被整个儿歼灭。
第十四章 借口(中)
车里雅宾斯克和库尔干的陷落,彻底把俄罗斯大军的退路截断,这支庞大的部队,只能呆在库尔干到伊尔库茨克的铁路沿线一带,没有太多的弹葯,也没有足够多的粮食,他们的命运已经决定了,他们,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案板上的那块香喷喷的肥肉。中国人并不想着马上吃掉他们,王保生元帅知道,这支部队还有着一定的战斗力,如果强行进攻的话,自身的损失一定很大,倒不如等着他们饿得受不了的时候再打,到时候一吨黑面包的战斗力,就远比十吨炮弹要大得多了。
西伯利亚战场暂时沉寂了下来,王保生元帅所属的各支部队都进入休整状态,摆出一付防守的姿势,专心等着俄罗斯人的溃败。倒是空军仍然兴高彩烈的,时不时地派出几百上千架次的飞机,对俄罗斯人进行狂轰乱炸,不让他们舒舒服服地饿肚子。作为西伯利亚附属战场的哈萨克丘陵一带,战事仍然在继续,两个日本雇佣军集团军群正在那里四处追赶溃败的俄罗斯部队,当然,按照他们的民族特性,偷鸡摸狗、趁火打劫之类的事情,他们也干了不少,横财发得他们兴奋不已。不过,自打王猛元帅率军离开后,在哈萨克丘陵一带已经没有中国部队了,那些东西干的事情,怎么算也算不到中国人的头上吧。
苏伊士的战事仍然处于胶着状态。英法意等国对北非进行了大规模的支援,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年前他们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跨海攻击。只不过。中国部队可不是土耳其部队,近百万地大军竟然无法把中国部队赶出西奈半岛,华面方面军反倒强渡苏伊士运河。逼近到埃及的开罗城下,与城里的协约**队对峙了起来。
许辉大将与乔治上将在好望角一带打起了游击战,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地,表面上热闹得很。可是实际上,双方都没有得到什么战果。不过,形势对协约国联合海军越来越不利,中国人逐渐在南非站稳了脚跟。并在其上修建了不少临时机场。从马达加斯加派了不少的“飞鹰”一型飞机前往,对印度洋舰队提供支援。现在,联合海军的活动范围被中国人压缩得越来越小,眼看着就要退回到赤道以北去了。
在北美的阿拉斯加洲,美国人加强了攻势,利用这难得的几个月时间,对东北方面军发动了猛烈地攻击。不过,东北方面军这几年一直在打防守战,而且陈剑也是靠防守出名的。把个阿拉斯加守得铁桶一般,美国人虽然收回了加拿大的不少地方,却始终无法把中国人赶出北美洲,把个布林顿总统气得直跳脚,把个鲍尔上将的头发都愁得由灰转白了。
欧洲西线战场然出于僵持状态。美国部队早就暗中做好了撤出欧洲地准备。可是,布林顿仍然有点儿担心。如果自己在没有任何借口地情况下贸然撤出欧洲,会不会引起英法意等国的不满,从而导致双方翻脸,说不定那三国就会联合起来,不去管德国人了,先把自己的一百二十万部队消灭了再说。要知道,单单在西线战场上,英法意三国投入的军队就有四百八十万之多,他们要是联合起来想干掉美国部队,好象也不是太难吧,只要他们愿意付出被德国人趁势追击的代价。
现在,布林顿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即可以掩住盟友们的嘴巴,又可以让国内的求战势力收声的借口。布林顿已经搜集了足够多的商船,并且尽最大地努力组织了一支强大的护航海军,只要时机一到,商船就会在海军的护航下越过大西洋,把欧洲的一百二十万部队接回来。可是,这海军已经在东海岸呆了一段时间了,却仍然等不到合适的借口,布林顿心里很是着急,他早就看出来了,俄罗斯地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自己撤退得慢了一点点,到时候那一百二十万部队刚刚回来,中国部队就跟着到了美洲,他那里有足够地时间去做好抵抗中国攻击的准备工作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等多天以后,机会终于来了。而且,这借口不是他们美国人自己创造地,完完全全是英法意三**队替美国创造的。
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二日,德国人组织了一个军的兵力,向驻守在杜伊斯堡的一个美国步兵师发动了长途奔袭。说真的,德国人组织的这次进攻,实在太让人费解了。当时,德国的这个军在离杜伊斯堡约一百公里的古默斯巴赫一带,而杜伊斯堡的北面埃森处驻扎着法国人的一个军,东面的波鸿处驻扎着英国的一个军,南面的科隆处驻扎着意大利的一个军,把个杜伊斯堡团团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