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007[1].7 >

第33部分

2007[1].7-第33部分

小说: 2007[1].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自L己的物种予以消灭。人类的主流行为几乎从来不曾为动物做什么考虑,也从来不想了解动物的感受和表达。在这个层面上说,人类的成功有太多的疑点可供追究。 
  所幸人类逐渐认识到为了最大份额占有资源,正在毁灭地球生物多样性,直到威胁自身的生存环境,人与动物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动物的情感和思想,正成为生物学、人类学、动物行为学的重要课题。 
  研究人员比较人和黑猩猩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发现两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百分之九十九点六完全相同,如果用通俗的话解释,等于说我们是百分之九十九点六的黑猩猩,黑猩猩是百分之九十九点六的人。其他的类人猿,大猩猩、倭猩猩、猩猩、合趾猴和长臂猿,在基因构成上都与人类很接近。研究成果直接导致了旨在改善类人猿生活,彻底终止利用它们的“类人猿项目”一类的营救活动,并初见成效。英国、新西兰等国已经制定了法律,不得再将类人猿用于各类有损它们健康的研究。 
  紧接着,与人类拥有共同祖先的类人猿,是否应该拥有“人类身份”,作为法律和伦理问题被提了出来。二○○七年初,奥地利黑猩猩希亚斯尔的法律监护权案,在动物保护圈内圈外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二十六岁的希亚斯尔初生时期,被人从塞拉利昂走私进入奥地利,准备卖给动物活体实验室,被海关没收后寄养于某动物庇护所。二十五年后,该庇护所遭遇破产,希亚斯尔重新面临被送上活体解剖台的厄运。动物保护人士在争得对它的监护权之后,进一步提出应给予它“人权”。赞同者认为,希亚斯尔爱画画,会玩捉迷藏,还喜欢亲吻每一个来看望它的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无论从哪方面看上去它都是一个人,应该受到像“未成年孩子”般的保护。反对者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坚持认为,所谓“人权”是人类的特殊权利, 其适用范围只限于人类,另一部分认为,不能因为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基因有更多相同之处,或者智商较高而受到特殊对待,其他与人类种属相去较远的动物生命,哪怕是所谓低等生物,包括鱼类和海洋生物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 
  蚂蚁是地球上最微小最容易被轻视的动物之一,可是,据蚂蚁专家研究一,蚂蚁与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惊人一致。它们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分工、互助协作甚至于信息交流,哪一样都像是在模拟人类。 
  忘了是谁说过:除了不读报不通奸。蚂蚁的一切活动都跟人类几乎完全相同。 
  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这样描述蚂蚁:蚂蚁的确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往返蹿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生物学家还公认,海豚是集高智商和高情商于一体的动物,它们性情温顺,忠于集体,而且其声音组合层级与人类基本吻合,很容易与人类交往和沟通。 
  被我们视若微尘的蚂蚁尚有此全面的能力,与我们分别生活在陆地海洋两重天地的海豚,就像人类的表亲一样与我们相通,别的动物还有多少不曾被破译的秘密,还有多少不曾被记录的历史,还有多少不曾被关注的遭际,已经可想而知。人类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不明了动物的行为意义,就武断地下一个结论,认为它们没有感情没有语言没有思想,故而只能从属于人类。 
  二○○七年澳大利亚科学家的报告,解构了天鹅对一夫一妻婚姻忠贞不渝的神话,发现每对雌雄天鹅白天形影不离。夜晚也有婚外恋约会行为,每四只小天鹅中间,就会出现一个私生儿。当雄天鹅发现妻子红杏出墙,会坚决与之决裂。拒绝孵蛋和喂养小天鹅。从这一系列现象中,人们非但不能说天鹅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甚至于需要考虑动物世界是否也存在道德伦理规则,而这本来绝对是人类的专利。 
  据悉,已经有科学家预测,出于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需要,五十年之后,会出现解读包括海洋动物在内的动物感情与思想的探测仪器,可以捕捉动物的情感和瞬间即逝、不大清晰的思想,并将其放大后传输给我们,引起人类的共鸣。 
  动物与人类的沟通,本非无稽之谈,在许多国家,特别是较为偏远地方的原住民中间,借助动物通灵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湖南湘西山民的祭祀活动中,众目睽睽之下,一只高声大叫挣扎不休的公鸡被递到祭司手中,经祭司对着它的耳朵眼念了一通咒,那只鸡就像被施了定身之法。叫它吃米就吃米,叫它打鸣就打鸣,老老实实,言听计从。等到仪式尽数完成,祭司再对它念一通解咒,公鸡如同梦中惊醒,再次大喊大叫,扑棱着翅膀飞也似逃了。这类无法被科学道理解释的灵验现象,曾一律被贴上迷信的标签,相关仪式也被禁止或被压制。然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它其实不过转入了民间,顽强地存活在各地的习俗之中,存活于社会底层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之中,等待着复活的时机。一旦人们认识到科学阐释并不能穷尽自然界的所有现象,它们就可能被摘掉迷信的帽子,被重新认定和理解。 
  近几年,狗语翻译器的广告多了起来,号称该仪器能分析狗的叫声,分成高兴、悲伤、沮丧、愤怒、强硬和渴望等六类,以几百条短语把声调和句子或词组联系起来,通过显示器说出狗的心里话。于是就有人不惜花大价钱买来这种神奇的仪器,盼望与爱犬平等交谈一番。有个女人在她的博客上记录了试用狗语翻译机的过程。 
  她的狗戴上了装有仪器的项圈,显示屏上忽然闪出一句:我需要你。她闻之大喜,忙对狗说,我更加需要你。狗好像并不为这句话特别感动,反而起身跑到冰箱跟前去了,翻译器显示:你知道我想要什么。她从冰箱中拿出肉干给它。狗用嘴巴接过去放在了地上,显示器上出现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她想了想,换了狗饼干。狗很愉悦地大嚼起来,显示器上收到的是:你真棒。她拿出梳子和刷子给狗梳毛。刚一动手,翻译器立刻就又有了反应:我想一个人待着,别来打扰我。她坚持要梳,每动一下,翻译器上就不停地显示:别来烦我、我搞不懂你、这不是我想要的……直到显示出一条让她看着尴尬的话:我讨厌你。她觉得有趣,更加用力地梳了两下,显示器上居然出了一条警告:我可能会咬你啊!这下她有点恼了,冲狗大声嚷嚷:你怎么这么放肆!成了白眼狼了?狗见状,马上条件反射似的低下头去,摇动尾巴示好,翻译器又显示说:请对我好一点,行么?她故意走开,绷着脸不理它,狗快快地跟过去,不断通过显示器表达它的意思:看着我,听我说嘛……她还是不理它,翻译器停住一会儿,又显示了:哎,我真希望我是人类。这句话击中了她的软肋,忍不住抱住狗,柔声告诉它,别伤心,尽管你不是人类,仍然是我的乖儿子。狗一听,尾巴摇成了一朵花,马上通过翻译器作出反应:赶紧跟我玩儿吧! 
  耳闻不如目睹。一通试用之后她心甘情愿交足了货款,把这个宝贝买回了家。没过几天,狗生病了,得的是急性肠胃炎,而且完全是那个倒霉的翻译机惹的祸。狗跟着她的儿子去参加同学聚会,回到家就又拉又吐。原来在大半天的时间里,狗脖子上的显示屏多次出现“我饿了,请给我吃东西”的提示,弄得大伙儿不停地给它吃这吃那,硬是把狗给吃出了毛病。 
  关于人与动物将在五十年后实现思想语言交流的预测,看起来离奇古怪甚至荒诞不经,却代表着人类对动物最大的善意,狗语翻译器的研制虽然并不成功,仍不失为这种预测的现实依据。我并且以为,这种善意萌生于对动物的关注,也就是说,人把动物置于完全被忽略_的位置时,肯定不会去考虑动物在想什么,它们的行为表达了什么意思。只有当你对它们有了感情。才会产生了解它们的意图,满足它们的愿望和欲求。作家韩少功对他家老狗三毛的描述很是传神:有时候它那么直愣愣地瞅着我,让我怀疑它一张嘴就会说出人话来。 
  喂养动物的人,应该都有同样体会,一只与你亲密相处时间够长的动物。会明确表达对你的依恋情绪。你关注它时,它会用热情的眼神回应你,发出亲切的呼唤,而当你因为别的事情忽略了它时,就故意捣乱,弄出动静来提醒你,等你安抚它,它还会像个怨妇似的别别扭扭。我养的一只将近二十岁的老猫,就常常这样通过它的眼神、声音和肢体语言,把它的惬意、焦躁、兴奋、怨恨,以及各种意愿越来越准确地传达给我,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张显出老态的猫脸上,是绽放了笑意还是皱起了眉头。有时候我们出门时间长一点,它会憋好一泡尿,专等我们回来以后,当面滋在窗帘上以示抗议,然后跑到某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幸灾乐祸地看着我们忙来忙去地为它打扫战场。 
  科学家在五十年后的人类生活的预测中表示,解读动物情感思想仪器的应用,会逐渐从灵长类动物,扩大到哺乳动物,包括鱼类在内的低等脊椎动物。实现与动物的沟通与交流,最直接的效果,是导致冬类拒绝吃它们的肉,随即成为素食者。 
  这真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展望。 
  假如科学仪器能够将动物之间的语言破译,能够对动物神灵般的感应现象做出实证,显然有助于人类彻底改变把动物当成物品和财产的意识,从根本上认同它们作为生命主体的地位。重要的是,因为它们终于能用语言表意,人们就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对待它们,就像不能再用纳粹法西斯的灭绝种族的办法来对待人类,不会吃它们的肉,穿它们的皮,为了获取它们的牙齿、胆汁、生殖器而射杀它们。反过来还可能通过动物语言的解读和记录,帮助它们建立属于动物自己的文化。历史悠久的动物通灵文化,或许将成为未来动物文化的源头,为它的诞生奠定基础。 
  刘易斯·托马斯曾在他的《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中,批评过人类沙文主义妄想: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绝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人早就在杜撰一种存在,他认为这种存在使自己高于其他生命。几千年来,人就这么脑汁绞尽,用心独专地想象着。 
  也许人类的幻觉已经到了该破灭的时候了。也许动物文化的诞生,对消除人类中心的偏见,对实现动物解放目标,都至关重要。当然,有一个物质条件同样不可或缺,那就是人类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制造出足以完全替代动物作为食物和用品的人工制品,再也不需要宰杀动物来获取这一切,同时准确无误地与动物彼此问实现精神与信息交流,真正把它们当作邻居和朋友。 
   
  (责任编辑 李 平' 




 
  
  。37:21
  

仲夏之夜,我们的星空哪儿去了
陈 染 


  记忆 缅怀 老家 旧相识 
   
  连日来看美国作家怀特的书,断断续续,有时只消看上那么几段文字,我心里的状态立刻就被拉回到一个久远、旷漠、伤逝、怅然的意境,仿佛梦境里回到旧居,熟识的气味色调在周身弥漫。然而,这似乎与怀特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样的一种远在异国他乡的午后低沉的情绪似乎一直缠绕在我的生命中,不曾离去。那一年夏末秋初时节,我和母亲坐在美国加州一个小城的院子中,我没有电话、 
  有邮件、没有我生活的那个城市的任何信息,我被自己切断得与世隔绝。我当时正处在抑郁症当中,脑子里空洞得如一团雾气或霾气,又仿佛被塞得满满的,再也挤不进来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句号,终日神隋木然,思维恍惚。然而,这已是我的意志力在抵抗负面精神状态所能作出的最大的努力了。母亲陪我坐在那个遥远的院子里的遮阳伞下,四周是朋友精心侍弄的花草树木,碎石木栅。院子外边是静悄悄的街道,偶尔有一辆或者两辆小汽车刷刷地驶过,它们其实是很近地从我们面前经过,但我却感到那刷刷的车轮声来自很遥远的地方。 
  这样一个晴朗面寂寥的午后后,我坐在那个不属于我的陌生的院子中,似乎是专程为了躲避某一种精神状态而来的,我当时并不知道那是抑郁症的缘故,只是无奈地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