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狂人-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富二代吧,老爹可还没变成富翁呢,虽然李红军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十万元户,但是市委书记那可是手握一方大权的诸侯,在他们眼里,十万和一百万,应该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自己现在所做的,能够上得了台面的,不过就是把电话机中间的那根线去掉,没什么大不了的啊。
实际上,李建对这个时代的认识,还是不够那么深入。
十五分钟前,在罗容光刚从收录机厂厂房里出来的时候,第一时间用收录机厂的电话,向县委吴全海书记作了汇报,吴全海没多说什么,就如同李建所想的那样,一家三十多人的小厂被承包,造出产品,影响也就那么大而已。
只是想起在跟市委张智化书记汇报县里轻工业改革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这个收录机厂,张智化书记说如果这个厂子真有产品出来的话,可以整理一份材料当个宣传典型,便让罗容光跟张书记秘书联系。
当罗容光把所有的事情原原本本对张智化秘书说完的时候,话筒已经从秘书换到了张智化手里,跟县里面不一样,张智化可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尤其是,这件事情如果上报上去,省里面不管,中央里面,一定会有人希望看到的。
这往小了说是开拓创新,填补国内空白,往大了说,这就是科技兴国的一个典型,尤其是国内经济改革之初,变废为宝自力更生,可以无限放大其模范带头作用。
所以张智化对这件事情的关键人物李建问的很细,一点一点,甚至到最后让罗容光开始回忆李建当时具体是怎么说的,说的是步进式还是纵横式之类的话怀疑起来,张智化一听说李建说过他懂交换机,兴趣更大了。
他不认为李建是在吹,不管李建是从哪儿学到的这些知识,只要他愿意交给国家,那就是对国家做贡献不是,于是他决定立即让罗容光带李建来见他,当然,时间他定的宽泛了一些,五月一号劳动节上午。
所以才有了罗容光立即跑去收录机厂办公室,把李建的话听了个正着。
“醒了,怎么样,好受点了么?”
罗容光一直在通过后视镜观察着李建,他都想敲开李建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前些天他已经详细了解过李建以往十八年的生活,经过总结,这小子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男孩,接触到外界的机会基本等于零,接触过高科技的机会,更是跟遇到外星人一样稀少。
难道真的和她说的一样,是他捡到了什么大科学家的笔记本?
想想还真有这种可能,十年动乱期间,多少专家学者,人才。被下放了下来说不定就那一位牛人,记了一些东西恰好被李建发现了。
“嗯,醒了,我这身体太差了,稍微时间长一点就受不了。”李建解释,他知道罗容光有话想问,果然,罗容光接着他的话题说了下来。
“很难想象,一个身体素质这么差的高中生,竟然是个大科学家,恐怕中科院甚至国防科工委的专家教授,在无绳电话方面也不如你啊,真不知道你这些知识都是哪儿学来的。”
罗容光貌似感慨,实际上却是敲打,李建依然如同上次所说的一样,收废旧报纸杂志的时候收到了几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李建对上面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钻研了一段时间,现在算是颇有心得。
“你那些笔记,现在在哪儿呢?别误会,我不是想抢你的宝贝,你知道,这个笔记本的作者,可能就是个大科学家,现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我想是不是能从这些笔记本上面找到一些线索,把这个人才给国家找出来,也是做一些贡献。”
罗容光整个身子都转了过来,经过几年的转变,现在整个国家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国防、重工业、光电子信息传输等方面,我们国家跟外面的差距,就差在人才上。
身为一名国家干部,罗容光怎么能不把找到这样的人才并且推荐出去当做头等大事。
第二十一章 政治任务
“那些笔记本前一阵子我不在家,被他们跟旧书一起给煮了,你也知道我们家的造纸作坊,买那些旧书旧报纸旧本子回来就是准备造纸用的,我回来找了多长时间呢,知道被煮了之后后悔死我了,还有好几本没看完呢。”
李建可没地方去找这样一位专家,也没办法造几本笔记本出来,上次答应闫立强的计算机基础还没空写呢,也不知道这位体育老师怎么样了。
“这样啊,那就太可惜了,对了,你上次说的关于交换机的事情,你对那种交换机比较熟悉,步进式还是纵横式,或者是数控式?”
听李建说已经被煮了,罗容光并没有什么意外,他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目前最紧迫的,就是眼下他焦急等待的问题,交换机。
春江邮电局之行,他只是陪客,省邮电局要购买程控交换机,需要找一家试点,不知道怎么就选了江州市邮电局,而江州市局不想当这个出头鸟,把春江县邮电局搬了出来,当做试点,当然也用不上万门交换机,而是要先上一台两千门的。
交换机市场上,实力雄厚者比比皆是,美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和法国的阿尔卡特哪一个都是通信行业的领跑者。
而我们的邻居日本,更是有两家公司采用两种制式,nec和富士通、都是来势汹汹,准备挟技术壁垒的大棒,横扫国内通讯业的市场。
来春江的厂商,就是日本的富士通公司,初步已经谈好,可是看到日本公司来人的那种趾高气昂,看中国如同原始社会的嘴脸,罗容光当时就自己一个人单溜进了邮电局的大厅,也就是在哪儿碰见了李建。
罗容光事前事后都找了省邮电局的熟人打听过,国内的水平距离人家,确实有极大的差距,所以那些日本人,才会如此的倨傲,人家有倨傲的本钱,如果你不买他们的产品,那就得去买美国人的,或者欧洲的,而那些产品,要比日本的产品贵上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如果用人民币结算,哪怕贵一点也无所谓,日本的产品相对于朗讯、爱立信、西门子这样的巨头还是略微有点差别,可是结算用的是美元,是绿油油的纸票子,国内最匮乏的就是这种东西。
尤其是这是八五年,八四年刚刚达到八十二亿的外汇储备前些天因为跟美国达成了合作制造飞机的协议花掉了不少,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之后,美国为了拉拢中国一起对抗苏联给的一粒甜枣。
所剩无几的外汇储备,还有无数的高精尖技术和我们不能制造的东西需要从国外购买,相比较而言,通讯业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
所以,能省一点是一点,国内采购交换机的时候,基本上首先把目光放在了价格相对低一些的日本企业身上。
可是这价格只是相对低一些,据说一台万门的数字交换机,每一线的要价是五百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计算一美元兑换两块八毛钱的人民币,万门交换机,就是五百万美元,合计人民币一千四百万人民币,如果加上其他的管线、维护、辅助设备等等,保守估计也要一千八百万左右。
这还是用的日本设备,如果用美国设备或者欧洲设备,恐怕在维护费用上,更要加上一半,两千万人民币都不一定能够拿下来。
这就是落后的结局、战争年代,落后就要挨打,和平年代,落后就要被剥削。
“只是知道原理,可是即便知道原理,距离生产期间的差距太大了!”
李建知道一台万门交换机意味着什么,上一世的某省会城市,可是足足用了两年时间。
这一次罗容光没有说话,他只是因为自己的好奇才来问的李建,具体之后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负责了,只是在到达江州之后,他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江州市委书记张智化,而张智化则立即拨打了另外一个电话,并且跟罗容光联系上之后告诉他,跟李健的会面时间,推迟到五月一日下午两点。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建崩溃了,他是个言而有信的人,答应了李桂枝去参加考试,他就没想过不去,刚听到罗容光说张智化要见他的时候,提前一天动身,上午见面中午总能结束,这样不耽误下午的考试,江州市联考可是定在下午两点开考,这次是彻底要缺考了。
“罗县长,再约时间行不行,我真的要考试,事关重大。”
“你都一个月没去上课了,还在乎什么考试,我去帮你请假。”
罗容光上次说帮忙请假,被李建回绝了,他没觉得见一个市委书记竟然还需要等这么久。
“请假就算了,你能不能问问张书记,约晚上行不行,晚上时间随便他调遣。”
罗容光点了点头,
“好吧,我试试。”
十几分钟之后,罗容光回来了,脸色有点铁青,
“小李,看来不行,张书记说了,这是政治任务,我已经给你们校长打了电话,说这是市里下达的政治任务,可是你们那个校长却满口的怨言,似乎市里亏待他们了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李建一听,知道这事儿误会了,一定是春江一中觉得市里面照顾江州一中,知道有李建这么一号人物之后,通过关系找了市里的人,用政治任务的名义把李建留下,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解释也没处解释去,恰好赶了巧,只能让李桂枝老师跟春江一中的校长在联考上压市一中的想法再次被扼杀在摇篮里,这可只能怪市委张书记选的时间不对,却不能怪李建不想去,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去争取了。
晚上,李建陪罗容光吃完饭之后,拿着准考证去看了一下考场,距离市委市政府还真不太远,如果张智化谈话的时间不长的话,应该能来得及进考场,前提条件是考场还允许迟到。
第二十二章 面谈
“张书记,这就是李建,春江一中的高三学生,为了今天跟您见面,他可是没去参加市里的联考啊。”
罗容光抓着张智化的手,半天没有分开,用熟络的语气跟张智化介绍李建,李建趁这个机会打量了一下张智化,四十五六岁的年纪,看起来是个学者的样子,而同时张智化也在打量李建。
震撼,真的是震撼,张智化之前已经听罗容光介绍过李建的基本情况,但是见到李建本人,还是很难把面前这个看起来只有十六岁的小男孩,跟那个一个多月时间把手工作坊一样造纸厂变成盈利近十万元,更是设计出来了连外国都没有的无绳电话,这也太年轻了一点吧。
“张书记好。”
李建连忙问好,上前走了一步,双手握住张智化的手摇了摇,张智化笑着拍了拍李建的肩膀,说了一句话,
“后生可畏啊!”
张智化不是一个人,他的办公室里还坐着一个秘书模样的青年人,初始的时候李建还真以为他是秘书,不过看到张智化握手之后坐回去,那青年人居然动也不动,而罗容光跟这个人也没打招呼,便把目光落在了他的脸上。
果然,青年人一脸倦容,眼角有着常年熬夜留下来的黑色印迹,顿时心里明白了些什么。
在罗容光把他让到一边坐下之后,正戏开始了,
“小李啊,听说你对程控交换机也有所涉猎,这是我们北邮的邱老师,想看看你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可以的话,他可以特招你到北邮去上大学,反正你也是高三的学生了么,至于学费什么的,学校给你全免,我出面,市里还能给你一部分补助。”
“特招?保送?算了,我还是自己考吧,这个名额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李建随口应道,似乎对这个建议没一点兴趣。
这一刻,张智化才恍然大悟,面前这个中学生不是普通的中学生,而是点石成金,一台电话机赚几千块的私人老板,对普通学生极其有诱惑力的诱饵,对他就如同浮云一般。
“北邮的老师,你好,你们跟邮电部一所应该正在搞两千门,也快攻克了吧?”李建面对所谓的研究人员立即就找到了亲切感,比面对张智化这样的官员要自如的多,尤其是对方比他大不了太多,应该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公派留学生。
他问的这么直接到不怕引起别人注意,邮电部要搞二千门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李建既然懂交换机,对这个比较关心也很正常。
“现在碰到点问题,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中总是出现码变,中继线跟用户线之间的传输错误率太高,唉,还是因为电路的集成化不够,巴统又不允许我们进口那些必须的芯片,所以我们受限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