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皇帝内径 >

第1部分

皇帝内径-第1部分

小说: 皇帝内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 
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 
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 
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 
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 
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 
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 
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坚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 
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 
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 
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 
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 
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 
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 
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 
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 
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 
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 
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 
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 
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 
极时。 

      【大意】 

… 页面 2…

     本篇主要论述上古之人,重视保养天真的养生方法,从而获得长寿的道理。文中揭示了人类生 

长衰老的客观规律及养生防病与健康长寿法则。具体提出养生方法需内重精神调摄,外避反常气候,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适度,如此即可防止早衰;同时突出肾气在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人类生、长、衰、老、寿、夭及生育功能均取决于肾气的盛衰,亦是养生的根本。故而遵循保养 

真气的养生之道,即可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 页面 3…

                                 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 
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 
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 
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 
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 
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 
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 
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 
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 
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 
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 
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 
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 
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 
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 
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 
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 
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 
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 
铸锥,不亦晚乎? 

      【大意】 

     本篇主要讲春夏、秋冬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 

使体内阴阳二气保持平衡,否则无论是阴盛阳衰,还是阳盛阴衰都会导致疾病。因而对身体的保养方 

法和注意事项应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春夏二季要早起晚睡,秋季要早起早睡,冬季要晚起早睡 

等,使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之气依时而藏、生、收、长,使体内阴阳二气保持平衡,这样身体就 

自然会健康。对于疾病应该以预防为主。所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这个 

道理。 

… 页面 4…

                              阴阳应象大论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下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 
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 
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 
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 
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 
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 
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 
伤形也;先肿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 
浮,湿胜则濡泻。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 
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 
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 
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 
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 
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 
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 
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 
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 
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 
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 
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 
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西方生燥,燥生 
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 
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 
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 
伤皮毛,苦胜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 
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 
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 
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 

… 页面 5…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 
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 
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 
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异名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 
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 
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 
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 
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 
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 
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 
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 
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 
川,肠胃为海,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