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督师 >

第125部分

大明督师-第125部分

小说: 大明督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啊,这有什么不妥吗?这个逻辑和理论绝对是对的啊。

    但这的确是不妥啊,赈济本来就是挤兑你吕汉强的啊,不是真要捐输赈灾的,这样一来,我的宅子真就没啦,那我一家老小怎么办啊?

    这时候,吕汉强就嘎嘎笑着叮嘱一句:“诸位大人请回,我将在日落十分去你们家收宅子,赶紧收拾东西去吧,晚了可要住大街啦。”

    不管一下昏倒在地的四个官员,吕汉强兴奋跳上桌子大吼:“那位兵部侍郎,你也要卖宅子以充赈济款项,来来来,我们做了手续,然后你抓紧搬家。”

第183章 馊主意(第一更)() 
“哈哈哈哈,痛快啊痛快。”御书房里,这时候爆发出一阵阵巨大的笑声,崇祯一边笑,一边情不自禁的用拳头不断的将书案擂的山响。“吕爱卿,你这着也太损了点吧。”

    王承恩就站在他的身后嘿嘿的傻笑。

    吕汉强看着崇祯没很没形象的笑就很是无奈。

    崇祯大笑了一阵之后,声音越来越低,直到低的不可闻,然后书房里就陷入一阵死寂。

    好久之后,崇祯抬起头,无奈的长叹一声:“我们的大臣们,真的穷成这个样子了吗?我们的君子对待赈灾捐输真的就是这种表演吗?难道他们整天标榜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这样关心的吗?难道大明养士三百年,就是这样的结果吗?”崇祯越说越激动,最后将双拳在书案上擂的咚咚山响,声音已经转而凄厉起来:“难道他们的良心都让狗吃了吗?”

    吕汉强和王承恩连忙规劝:“万岁——”却又不知道往下说什么好。

    崇祯站在那两眼茫然的望向窗外,眼神却没有一点焦距。直愣愣半天,却只能是颓然坐下。

    “爱卿,刚刚那位募捐御史进来汇报了,今天一天,只是几个小官捐献了十几二十两银子不等,而那些脑满肠肥的大佬们,却一个也不见动静,而且还恬不知耻的上折子纷纷哭穷,那折子里的内容简直让人惨不忍睹,难道国朝就依靠一群要饭花子治理吗?”

    说着说着,突然满脸血红,豁然站起:“传旨顺天府尹刘宗周,传旨都察院,传旨五城兵马司,联合办差,将那些穷困潦倒的大臣按名抄拿,凡是按照他自己说的,多出来的财产全部充公,并穷究其财产来历,如有不明便为贪墨受贿,下诏狱严加追查。”崇祯突然咬牙切齿的发话。

    吕汉强一听,得,这火爆操切的脾气又犯了,连财产来历不明这词都弄出来了,可这不行啊,如此滥罚更加将事情往坏处逼啊,到那时候,皇上与大臣离心离德的事情就要提前十年上演,那大明倒塌的就更快啦。

    于是赶紧上前阻止这堆乱旨:“万岁不可,若真的执行了您的这些旨意,我想明天就没人能上朝啦。再者,滥罚一开,则等于没罚,到时候比这更重的该怎么责罚?到那时候,责不胜责,罚不胜罚,臣下则无气节,为逃避责罚则矫饰欺蒙,那时候则将国之不国啊。”

    王承恩赶紧跪下磕头:“万岁,吕大人说的是啊,阉党案已经让朝堂几乎一空,再要穷追官员家财来历,那将彻底的断了官员上进,那些家伙我们还要用他们治理国家呢,不可如此啊。”

    呼呼的喘了半天气,崇祯再次颓然坐倒,眼睛盯着天花藻井,一言不发。

    吕汉强上前一小步,小声道:“人都自私,即便君子也是如此,而京官大多只能依靠俸禄过活,而我国朝俸禄又过低,寅吃卯粮的贫困官员是有的。”

    “那就向地方大员募集。”

    “地方大员倒是可以募集出些来,只是那些大员一定会将这募集数目,成倍的往下摊派,如此层层加摊,那就苦了天下百姓。”

    崇祯想了又想,半天才颓然无奈道:“算了,这捐输的事情就算了吧。”

    吕汉强一听,赶紧劝谏道:“万岁不可,若万岁下旨取消了募捐,便是朝令夕改,对万岁的信誉威仪损害极大,再者,如果这次捐输就这样不了了之,那以后再有国难,官员更要以此无赖手段抵制,那么将是一个不可挽回的可怕后果。”

    吕汉强说的是,就在崇祯十七年,在大顺军包围北京的时候,崇祯就再次募捐守城,而那些官员在眼看着城破国亡的时候,却坚决抵制了捐输救国,眼睁睁的看着崇祯拿不出供给守城部队的军饷粮食而吊死煤山,如果这次捐输成功,那么就会让下次的捐输不至于那么凄惶。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样才能行?”崇祯不耐烦的打断了吕汉强这车轱辘话。

    吕汉强想了想,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只能出了一个笨主意:“要不万岁您再下一道恩旨,规定出一个阶级层数来,凡是官绅捐输一百两的,赏赐他们一个子侄荣誉百户告身,凡是捐输一千两的,就赏赐他们子侄一个荣誉千户告身。”

    “怎么?这与卖官鬻爵有什么区别?难道你让我作为一个昏君吗?”崇祯当时大怒,这都是什么无赖的办法吗。“更何况,我不过是收了他们区区百两银子,就给他一个百户,你要知道,一个百户的俸禄是多少?不用五年,就让他们赚回去了,以后我还要赔本养着他们,你是糊涂吗?”

    看来跟着商人出商贩,这是千古名言诚不我欺啊,这老是在自己跟前晃悠,崇祯也开始会算商业账了,这是好事情啊。

    吕汉强连忙摇摇手:“万岁误会,臣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还是什么意思?你的这个方法不就是卖官鬻爵吗?那我与汉哀帝有何区别?作为朕的伴读,难道你就要让朕成为天下不耻的昏君吗?吕汉强,你是何居心?”这次崇祯是真的怒了。

    吕汉强就咧嘴了:“这是什么跟什么吗,就这一会,自己就从吕伴读到了吕爱卿,最后,到了佞臣吕汉强了,原先的交情就一笔抹杀啦。”

    “万岁,您没听明白我的说法,请万岁息怒,让我再说明白。”

    崇祯就盯着吕汉强很久,然后气呼呼的道:“说。”

    吕汉强忙解释道:“臣刚才说的是荣誉百户和千户,记住,是荣誉而不是实际。我们是不需要给他们发一点俸禄的,更不会给他们实权的,不过是一个告身,一个名份,一张废纸罢了。”

    “嗯?“崇祯这时候才想想吕汉强曾经说的话,是,是什么荣誉百户千户啊。

    “你是什么意思?”

    吕汉强见崇祯又开始听自己的了,于是详细的解释了下自己的想法,最后诚恳的道:“如果万岁您颁布这个恩旨,那就是说,大臣乐捐,那是大臣爱国,作为万岁,对这些爱国的大臣就要给予感激褒奖,于是,就给了加恩,这样,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都能感恩对方。”然后张开双臂做上帝状:“这个世界就和谐啦。”

第184章 白忙活了(二更啦)() 
第二天,崇祯果然下了恩旨,花团锦簇的圣旨里,大大的褒奖了百官对灾民的热血心肠,同时,作为对这些君子的褒奖,决定每捐输一千两银子,皇上钦赐荣誉百户,捐输五千两,便赏赐荣誉千户,并且告身是由皇上亲自书写,作为一种永世的荣耀,可以珍藏。

    但同时规定,名额有限,将考虑在京官员的苦楚,决定只对京官施行,不对外实施,而且明确规定,筹集五十万银子就结束这种恩赏。

    于是恩旨一下,满朝哗然,但更多的是欣喜。

    虽然大家都做了官,但在当时科考制度苛刻到无以复加下,那一个身份就是万金难求,虽然现在给的是荣誉百户千户,但只要有了这个身份在,那些科举无望的子弟,也能在地方名声煊赫,同时,有了这个告身,那就是官了,只要好好运作,说不定就能让子侄步入官场,这是多么好的双赢的道路啊。

    于是,在群臣感恩戴德里,原本门可罗雀的筹款处,这时候已经是人头攒动,如闹市般热闹,一箱箱的银子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往这里抬,数目每天都在以井喷的失态,即便东林明明知道这是变相的帮助吕汉强,但无论三位大佬怎么苦劝,怎么晓以利害,就是阻止不住那些趋之若鹜的属下党员的一片爱国爱民的热心,最后,连钱谦益都悄悄的捐了五千两,给自己不争气的庶出的五儿子弄了个名誉千户干干。

    看着眼前的账目,崇祯真心的高兴了“吕伴读的办法就是好,我不过是发出了三十个荣誉千户,若干荣誉百户,不但不给他们半点银子俸禄,反倒是收获了巨大的感恩,还在短短的七天,就完成了五十万银子的募捐,这样的事情划算啊。”

    王承恩现在笑的是见牙不见眼,小肩膀耸动的跟个永动机一般。“是的皇上,这次皇上规定怕地方官扰民,因此这种恩赏只对京城百官,结果底下无数地方官吏已经上折子,抱怨皇上阻塞了他们一片报国之心,一片悲悯天下灾民之心,因此强烈要求,要捐输救民。哈哈哈。”说到这里,想起那些地方督抚上折子的内容,王承恩是相当的快乐。

    “如果这样,那我们以后每遇见麻烦,就来上那么一次,岂不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这是崇祯的话。

    此话一出,当时吓的吕汉强没趴下。

    他可是知道在后世里,崇祯没这么干,但是辫子皇帝可是这么干的,清朝的官场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无论你是那个社会阶层的人,除去罪犯和旗人的包衣(家奴)外。不管你有没有考取功名,只要有银子开道都能弄个一官半职,这就是捐官制度。

    捐官制度,也就是公开的卖官制度。它只看重银子的多少,而不问学问的多寡,甚至有些官职明码标价,品级的高低完全由银子来决定。而这就给那些原本处于封建社会等级(士、农、工、商)最底层的富商大贾们开辟了一条快速通道,使他们有了一跃成为“士”的可能,这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一夜间从人下人边为了人上人。有这样“好”的制度能够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且又是一本万利的买卖,精明的商人们岂能错过。

    那些家资巨富的大贾们当然都捐巡抚、布政使之类的大吏来做,但有些小商人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只能先捐个知县一类的小官做为入仕的开始,等到在捞足了银子再去捐大官。更有甚者三五个人凑银子捐官,他们一般是采取谁出的银子多谁去做官,其他人或做师爷或做长随,等到在任上捞了银子大家分,类似今天的股票分红。更可笑的是还有人采用抓阄的方法来决定,看谁手气好抓中了就去上任,和现在的彩票中奖差不多。有人作诗讽刺道:“大掉枪花真苦心,群英会计一何深。捐官结得众人义,获利平分十万金。”

    更为荒唐的是这样的制度清政府居然还大加鼓励,而这样捐来的官上任后都大肆敛财。清人欧阳昱《见闻琐录》说捐官者到任后“如委群羊于饿虎之口,虽有强弓毒矢在其后,亦必吞噬无所顾。”弄得老百姓叫苦不迭,为了捞回捐官时花的大笔银子,他们肆意加派粮饷。但统治者们却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只是用捐官制度得来的银子去追求他们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还有的大商人银子多,竟为襁褓中乳臭未干的小儿捐官,妄想能世代为官,真乃贻笑大方。

    清朝的官场被这种制度搅得乌烟瘴气,不学无术者大行其道,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这样的畸形制度必然会产生一个畸形的官场,让那些用银子说话的人过足了官瘾。而埋没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他们枉费了十年寒窗苦,这大概是那些书生们最大的悲哀。

    结果鞑子朝廷后来是道台满地走,知县不如狗,随便提起一个街边的要饭花子,说不准人家就给你拿出一个后补道的告身出来。

    这些人最后为了当官而倾家荡产贿赂有司,得到实缺上任后,便开始不择手段的大捞特捞,就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而上面也只能是睁眼闭眼,因为按照买卖公平原则,你收了我的本钱,我就要将本逐利,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样就加快了王朝的崩溃。

    吕汉强可不想让这个大明快速腐化而缩短寿命,因为,自己的逃跑大计还没完善呢。

    阻止,一定要阻止自己给弄出来的这个妖孽的恶劣后果,于是,吕汉强再次站出来,对着崇祯郑重其事的道:“万岁,这样的事情,是在透支帝国的信誉,其实也就是在透支万岁您的信誉,一点小事就这么烂发,那万一遇到国破家亡的关键时候,那时候这写东西就不值钱了,您就再也筹措不到您想要的银子啦。因此,这事情非十年二十年后不能为。”

    讪讪的崇祯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转变了话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