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644-证治准绳·杂病 >

第86部分

644-证治准绳·杂病-第86部分

小说: 644-证治准绳·杂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塞孔中。虫蚀牙根肉腐,用棘针烧取沥,频敷之,或煮汁含之。亦可煮郁李根白皮浓汁含。温米 
醋漱出虫自愈。香白芷、细辛煎漱。天仙子烧烟,用竹筒抵牙,引烟熏之,即虫死不再发。用小瓦片 
置油拌韭子烧烟,搁在水碗上,以漏斗覆之,以蛀牙受漏斗口中烟,其牙内虫如针者,皆落水碗中。 
蛀牙有孔疼痛不断根者,用雄黄、乳香各一钱,樟脑少许,末之,黄蜡为丸,随孔大小纳一丸,以铁 
打条一尺五寸长,如箸小头大,作一勾头如钳尾状,火烧红,笔管筒住,只留勾头,勿令热伤唇舌, 
须先以箸挑开口唇,然后以头勾炷汤药上,须熔开觉热为度,以水漱之神效。有牙虫已出,其孔穴空 
虚而痛者,宜用乳香少许,火炙令软以实之。 

第八册七窍门下
齿
属性:用栝蒌根二两,砂锅内甘草水煮软,取出令干,鸡舌香十枚,白芷半两,麝香一分,上为细末。 
每用少许揩牙,误咽无妨。蚯蚓矢,水和为泥,火烧令赤,研如粉,腊月猪脂和敷上,日三次,永瘥。 
一方,同入瓷瓶内,黄泥固济, 火煨 
烧一夜,候冷取出,细研用,如常法揩牙。生地黄一斤,于木臼内捣碎,入盐二合和之,上用白面裹, 
可浓半寸以来,煨于 灰火中,断烟始成。去焦面,入麝香一分,同研末,每用少许贴齿根上。蔓荆 
子、生地黄、地骨皮、青蒿各一两,郁李根皮二两,每服半两,水煎,热含冷吐。 

第八册七窍门下
齿
属性:东垣云∶还少丹常服牢牙齿。地黄丸亦好。阴虚内热者,甘露饮。外用,五灵膏、宣牙膏、五倍 
子散、生姜、地黄汁制,皂角散、土蒺藜散、黑铅砂贴搽。生地细锉,绵裹着齿上咂之,日三四,并 
咽津效。 

第八册七窍门下
齿
属性:用黑豆三十枚,牛粪火内烧令烟尽,取出细研,入麝香少许研匀,先以针挑破不生处,令血出, 
却涂药在上。不可见风,忌酸咸物。雄鼠矢三七枚,麝香半钱,同研细揩齿。露蜂房散、川升麻散。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唇属足太阴脾经。(《素问》曰∶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灵枢》曰∶脾 
者主为卫,使 
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故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 
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四面肿。又曰∶唇舌者,肌肉之本也。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肌肉,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 
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又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所生病者,口 唇胗。注∶ 
所生病者,血也。胗,古疹字,唇疡也。又曰∶阳明气至则啮唇。《中藏》曰∶胃中热则唇黑)。又 
属手少阴心经。(《玄珠》曰∶上下唇皆赤者,心热也。上唇赤下唇白者,肾虚而心火不降也)。又 
属手太阴肺经。(钱仲阳曰∶肺主唇白,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唇白当补脾肺,盖脾者肺之母 
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其名曰怯,故当补。若深红色,则当散肺虚热)。侠口统属冲任二脉。 
(《灵枢》曰∶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 
喉,别而络唇口,故气血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而生毫毛,妇人数脱血,是气有余血不足, 
冲任之脉不营唇口,所以无须也)。上唇侠口属手阳明大肠经。下唇侠口属足阳明胃经。燥则 
干,热则裂,风则 ,寒则揭。若唇肿起白皮皱裂如蚕茧,名曰茧唇。有唇肿重出如茧者,有本细末 
大、如茧如瘤者。或因七情动火伤血,或因心火传授脾经,或因浓味积热伤脾。大要审本证,察兼证, 
补脾气,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风自息,肿自消。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热消毒之药, 
或用药线结去,反为翻花败证矣。肾虚唇茧,时出血水,内热口干吐痰,体瘦,宜济阴地黄丸。肝经 
怒火,风热传脾, 
唇肿裂,或患茧唇,宜柴胡清肝散。胃火血燥,唇裂为茧,或牙龈溃烂作痛,宜清胃散,或加芍、芎、 
柴胡,可治脾胃肝胆经热。风热传脾,唇口 皱,或头目眩,或四肢浮肿如风状,宜羌活散。风热客 
于脾经,唇燥裂无色,宜泻黄饮子。中气伤损,唇口生疮,恶寒发热,肢体倦怠,宜补中益气汤。思 
虑伤脾,血耗唇皱,宜归脾汤。意思过度,蕴热于脾,沈裂无色,唇燥口干生疮,年久不愈,内服五 
福化毒丹,外用橄榄烧灰末,猪脂调涂,或用核中仁细研敷之。又,硫黄、白矾灰、朱砂、水银、麝 
香、黄柏为末,和水银瓷器中,腊月猪脂和如泥。光净拭唇,却以膏涂之。又,八月蓝叶绞汁洗,不 
过二日瘥。又,诃子肉、五倍子等分为末,干贴。又,黄连一分,干姜半分炮,为细末,敷之。又, 
大铜钱四文,石上磨以猪脂,磨取汁涂。又,蛇蜕灰、晚蚕蛾末,油调敷。又,以甑上滴下汗敷之, 
白荷花瓣贴之,皆神效。紧唇,白灯散,或皂角末少许,水调涂。风湿入脾,唇口 动 揭,头目眩 
痛,结核,浮肿,用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炒、甘草炙等分,姜煎;《圣惠》独活散,加白蔹、黄 
、枳壳,或升麻饮。外用松脂半两,大黄、白蔹、赤小豆、胡粉各二钱半,为细末,鸡子清调涂。 
脾热,唇焦枯无润泽,宜生地黄煎。冬月唇干拆血出方, 
桃仁捣烂,猪脂调涂。唇舌者,肌肉之本也。唇反者,肉先死。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舌属手少阴心经。(《素问》曰∶心在窍为舌,畏寒。《内经》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 
能知五味矣。病则舌卷短,颧赤,其脉搏坚而长。乔岳曰∶心绝则舌不能收,及不能语)。又属足太 
阴脾经。(李东垣曰∶舌者心也,复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灵枢》曰∶足太阴之正,贯舌中。《素 
问》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故病在舌本。《灵枢》又曰∶足太阴是动则病舌本强,所生病者舌本 
痛。《素问》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注∶舌下脉脾脉也。喑,不能言也。孙景思曰∶舌者, 
心气之所主,脾脉之所通,二脏不和,风邪中之,则舌强不能言;壅热攻之,则舌肿不能转。更有重 
舌木舌,舌肿出血等证,皆由心脾二经风热所乘而然也。)又兼属足阳明胃经。(张鸡峰曰∶脾胃主四肢, 
其脉连舌本,而络于唇口。胃为水谷之海,脾气蘑而消之,由是水谷之精化为营卫,以养四肢。若起 
居失节,饮食不时,则致脾胃之气不足,而营卫之养不周,风邪乘虚而干之,则四肢与唇口俱痹,语 
言謇涩,久久不治,变为痿疾。经云∶治痿独取阳明,谓足阳明也。治法宜多用脾胃药,少服去风药 
则可安矣。)又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足少阴之正,直者系舌本, 
舌纵涎下,烦 ,取足少阴。《玄珠》曰∶舌之下窍,肾之津液所朝也。注∶下窍,廉泉穴也,一名 
舌本,在颔下结喉上。《素问》曰∶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又属足厥阴肝经。(《灵 
枢》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舌主尝五味,以荣养于身,资于脾,以分 
布津液于五脏,故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心脾虚风热乘之则 
为病。风寒湿所中,则舌卷缩而不能言,宜小续命汤。挟热,升麻汤加桔梗漱之,碧雪敷之。七情所 
郁,则舌肿满不得息,宜《本事方》乌、星、姜末,贴手足心。心热则裂而疮,木舌重舌,宜三黄丸, 
真蒲黄掺之;《三因》龙石散,三黄丸末,水调贴脚心;升麻汤加桔梗、玄参、黄芩。又,白矾、大 
黄、朴硝擦漱。又,醋调五灵脂末、乌贼骨、真蒲黄末涂之,服散肝经实热之药。脾热则滑而胎,脾 
闭则白胎如雪,宜薄荷汁、白蜜、姜片揩之。肝壅则血上涌,宜蒲黄或槐花末掺之,服清肝之药。薛 
新甫云∶如口舌肿痛,或状如无皮,或发热作渴,为中气虚热,宜清热补气汤。若眼如烟触,体倦少 
食,或午后益甚,为阴血虚热,宜清热补血汤。若咽痛舌疮,口干足热,日晡益甚,为肾经虚火,宜 
六味丸。若四肢逆冷,恶寒饮食,或痰甚眼赤,为命 
门火衰,宜八味丸。若发热作渴,饮冷便闭,为肠胃实火,宜凉膈散。若发热恶寒,口干喜汤,食少 
体倦,为脾经虚热,宜加味归脾汤。若舌本作强,腮颊肿痛,为心脾壅热,宜玄参升麻汤。若痰盛作 
渴,口舌肿痛,为上焦有热,宜清热化痰汤。若思虑过度,口舌生疮,咽喉不利,为脾经血伤火动, 
宜加味归脾汤。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宜小柴胡汤加丹皮、山栀。血 
虚者,用八珍加参、术、柴胡、山栀、丹皮,虚甚须加炮姜。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舌根肿胀为重舌,舌肿而不柔和者为木舌,风寒伤于心脾,令人憎寒壮热,齿浮舌肿痛,宜金沸 
草散漱口,吐一半,吃一半。治舌肿,黄药汤。或乱发烧灰,水调下。外用釜底煤研细醋调,敷舌上 
下,脱去更敷,能先决去血,竟敷之尤佳。一方用盐等分,井花水调敷。硼砂细末,切生姜蘸药揩舌 
肿处,即退。蓖麻取油,蘸纸捻烧烟熏之愈。好胆矾研细敷之。舌上肿硬出血,海螵蛸、蒲黄各等分 
研细,井花水调敷。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肿胀,马牙硝丸、牛黄散、玄参散、飞矾散、 虫散、百草霜散。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用一味真蒲黄末掺之。又用皂角刺 ,朴硝少许,研匀,先以手蘸水擦口内并舌上下,将药掺之, 
涎出自消。又用五灵脂一两,去砂石研末,米醋一大碗煎,逐旋噙漱口。又用皂角不蛀者四五挺,去 
皮弦,炙令干,荆芥穗少许研细末,以米醋调涂肿处。又以蛇蜕烧灰,研极细,少许敷之。乌犀膏、 
牛黄散、黄药汤。亦可以铍刀刺之,出血愈。《三因》云∶凡舌肿,下必有噤虫,状如蝼蛄、卧蚕, 
有头尾,其头小白,可烧铁烙,烙头上即消。不急治,能杀人。东垣云∶廉泉一穴,一名舌本,在颔 
下结喉上。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口禁,舌根急缩,下食难。刺疟论云∶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刺禁论云∶刺舌下中脉太过,血不止为喑。刺节真邪论云∶取廉泉穴,血变而止。以明宜出血禁用针。 
或问取廉泉穴二说不同,一说取颔下结喉上,一说取舌下两脉,何者为当?答曰∶舌本者,乃舌根蒂 
也。若取舌下两脉,是取舌稍也,舌标也,此法误也。当取颔下者为当,此舌根也。况足阳明 
之脉,根于厉兑,结于廉泉,颔下乃足阳明之所行也。若取舌下两脉,非足阳明经也。戊与癸合,廉 
泉足少阴也,治涎下。解云∶胃中热上溢,廉泉开,故涎下,当出血泻胃中热。又知非舌下两脉也, 
颔下结喉上者为准矣。胀论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张戴人治南 朱老翁,年六十余岁, 
身热数日不已,舌根肿起,和舌尖亦肿,肿至满口,比原舌大三倍。一外科以燔针刺其舌两旁下廉泉 
穴,病势转凶,将至颠 。戴人曰∶血实者宜决之,以 针磨令锋极尖,轻砭之,日砭八九次,出血 
约一二盏,如此者三次,渐觉血少痛减肿消。夫舌者,心之外候也。心主血,故血出则愈。又诸痛痒 
疮疡,皆属心火。燔针艾火,皆失此义也。薛新甫云∶凡舌肿胀甚,宜先刺舌尖,或舌上,或边傍出 
血泄毒,以救其急。惟舌下廉泉穴,此属肾经,虽宜出血,亦当禁针,慎之。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三因》矾石散,治风寒湿舌强不能语。牛黄散治舌肿强,又用蛇蜕烧存性、全蝎等分,为细末 
敷之。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经云∶邪客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 
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又云∶手少阳之筋,其病支痛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 
为输。又云∶厥阴络者,甚则舌卷卵上缩。又云∶肝者,筋之合也。肝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 
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 

第八册七窍门下

属性: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宜甘露饮、栝蒌根散、甘露丸。外敷芦荟散、玄参散、绿云散。并 
以白矾末汤化洗足。曾有舌上病疮,久蚀成穴,累服凉剂不效,后有教服黑锡丹,遂得渐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