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天王-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晨灿的粉丝们都在对《那些年》纷纷叫好,并且大喊期待,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还是有很多人质疑的。
“能拍好微电影可不一定证明他能拍好电影……况且你们不觉得他的这个构思电影到拍电影的速度太快了吗?这一年就是两部了,你们确定他真的都可以拍好?还请李晨灿的粉丝们能够冷静地思考一下问题,很多事情没那么简单的。”
“李晨灿的步伐真的总是给人迈得很快的感觉,这一次也是一样,总感觉他要栽跟头……他的速度太快,步子太大。这部电影……还是等上映了再正式评论吧,但我估计不会拍的太好。”
“李晨灿的粉丝们有的时候真的是太经验主义了,很多厉害了一辈子却在最后栽跟头的大有人在,更别说李晨灿目前只是成功了一些地方,他离那种厉害一辈子的境界还差得远呢!”
……不同的观点也开始碰撞起来,但也就是这样一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反而让《那些年》有更高的知名度以及一些人心中的更高的期待值。(未完待续。。)
。。。
第三四六章 首映()
对于李晨灿的歌曲来说,大家的态度都各不相同,但基本上也是泾渭分明地形成了支持和质疑两个阵营。
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人倒是都选择了支持李晨灿。
因为李晨灿以前的很多方面能力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想一想他之前的那些影视作品,想一想他从一个历史文作者到之后《老男孩》总导演的蜕变,这种支持也就顺理成章。
当然,反对者们也有着各自的理由。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咳!”
李晨灿刚刚居然不小心被口水给呛到了,只好重新来。
《那些年》的剪辑版本到现在基本上已经要出来了,送过去做完后期之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会正式变成一部电影送到帝国电影局进行审查,审查过关的话,就可以发布了。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事情正在同步进行。
例如现在,李晨灿就在演唱这首歌里的主题曲。
《那些年》,这首歌算不上经典,也不会被人传唱几十年,但是,这首歌和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搭配了,这完全是天作之合。
《那些年》也许单独成歌,那也就只是一首歌罢了,可能偶尔有点儿触动,但这种触动必然不会大,但当这首歌镶嵌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面之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每一句歌词。都能够在电影里找到相应的场景,这种天衣无缝的搭配度,是最宝贵的。
所以李晨灿把《那些年》那首歌复制了出来。现在要变成自己演唱的歌曲放在整部电影之中,这几天就在录音室里录歌呢。
他要唱的还是有好几首歌的。
《那些年》和《人海中遇见你》、《孩子气》、《寂寞的咖啡因》这些歌都会成为《那些年》里面的歌曲,不过也不得不说,这些歌也都算不上经典,就是在歌曲里面搭配罢了,所以最后这些歌也都不会出现在李晨灿打算打造经典的专辑里面。
《再见》、《栀子花开》、《那些花儿》也会成为电影里的配乐,这一点和原版的不一样。但这一世,李晨灿既然自己拍了这电影,而且他自己唱了那些歌。那当然也会用在电影里。
录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李晨灿总算把这一首《那些年》全部录制完毕,想着等会儿回家休息一下,这不仅仅是自己休息。也是回去看看杨怡芳……毕竟他也感觉得出来。老是不回家的话,她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另外也是休息,在剪辑的这些天里,李晨灿也是操碎了心。
《那些年》的拍摄方式通过很多种方法来组合的,所以有的地方采用的是数字摄录机,而且是高清4k分辨率的那种,但有的地方用的依然是传统的胶片拍摄,毕竟不同的场景需要适用不同的摄像机。这一点也是常识。
这样一来,这样不同的素材要组合在一起变成一部电影。其中也是需要很多艰辛与努力的。
现在毕竟已经是十月份了,很多的东西都要提早进行,李晨灿不可能和其他的那些导演们一样花几年时间拍一部电影出来,最后还要花很长的时间上映,《那些年》的上映最好还是找一个好的档期,而且也可以尽快点上映……李晨灿脑袋里有那么多东西可以铺开,他甚至担心自己这一辈子时间太短来着……
所以,在电影找发行公司,排挡的事情也正在同步进行中。
“抱歉,老魏,我们现在提出的已经是最优的方案,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哪里会随随便便就能腾出档期来呢!”
这个时候,美光电影发行公司,魏安生之前的一个朋友,现在却对他很为难地说着。
魏安生的眉头皱了起来。
自从《那些年》正式拍摄杀青之后,魏安生就一直在李晨灿的要求之下,展开了对《那些年》的发行寻找合作,同时也找一些靠谱的公司进行电影宣传。
现在,帝国的电影制作一般分成两种,第一种那当然就是电影制作公司有了一个电影的计划,然后寻找圈子里的投资,或者是依靠圈子里的人脉从圈子外拉投资,拉赞助地拍电影。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纯粹是投资商们指定好拍摄范围,拍摄题材,让导演好像是命题作文一样在里面发挥。
第二种就是小团体制作的电影,这些电影可能是一个小团体自己的钱,或者是他们千方百计求爷爷告奶奶弄到的投资,然后让这部电影尽量去上映,或者谋求能够得到奖项,提高知名度……
第二种电影也就是独立电影……《那些年》就是属于独立电影的范畴,独立电影比起第一种电影来说,他们有一些投资小,相对比较灵活,导演发挥空间很大的优点,但他们的缺点同样明显:投资小,所以没什么规模,背后没有后台,很难找到发行,很多电影拍得人破产最后却一分钱也拿不到,而且在和大公司的竞争之中必然会沦为炮灰……
独立电影就是面临这样一条路,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这条看起来会一直走到黑的道路上一头扎进来,到死也不放手。
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梦,所以不愿意放弃。有的是做着一个电影成名的美梦,电影只要在一些地方得奖他们就可以出名。有的是做着以小博大的美梦……
但这中间,成功的人完全就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是有人凭借一些出人意料的小成本电影弄到了大奖,但更多的是在这一条深不见底地长河里扑得血花四溅一塌糊涂。
李晨灿的《那些年》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先天上有着巨大的缺陷难以弥补,那就是缺乏足够的后盾,在宣传,上映方面都有着这样那样的掣肘。
这样的电影,最好就是找一个电影发行公司把电影的版权给卖出去,这样也就把电影的风险转给了电影发行公司,买断毕竟是一件旱涝保收的事情。然后,电影公司如果拿这部电影出去上映的话,最后如果票房还不错,那就可以了,这个人也有了一定的资历,如果电影公司把这部电影拿过去包装参加评奖,又得到什么奖项的话那就更好,得奖人毕竟还是制作电影的人……
那就是《那些年》如果纯粹作为一部独立电影的最好出路……
可是,李晨灿要的是《那些年》能够合作发行,能够采取分成的方式,而不是买断的旱涝保收,毕竟他对电影很有信心,觉得不需要旱涝保收的方式。
这样一来,谈判也就出现许多难度。
“老魏,说真的,我都有点奇怪,你现在的事业也算是有盼头的,怎么突然就跑去和李晨灿搅和在了一起呢?”坐在魏安生对面的朋友,带着几分好奇说:“而且现在这种独立电影想要争取好点的档期和发行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希望,李晨灿如果继续去弄一下微电影,那还好一些,毕竟微电影就是给他那样的人准备的……但转移到现在的大电影上,真不太适合他,他在这里的底子太薄了。”
魏安生却只是微微一笑:“我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我也觉得他还是挺有成功可能的……这样吧,你就说句实话,你们的条件是什么……”
“我们只能提供买断的方式。”魏安生的朋友说:“分成就暂时不考虑了……你知道,我们有一部重量级的片子很快就要发布,在这种时候,也不能和他做分成来分心。”
魏安生点了点头,心中有点失望,他的朋友说:“不过你们也可以考虑一下买断啊……然后这部电影只要等到明年暑期上映,好好运作一下应该也能拿到不错的票房收入……”
“你透个底,你们最高能出到多少。”
“一千万!这个是因为我和你的关系,还有李晨灿名气的附加值……不然这片子我们顶多能出到五百万!”魏安生的朋友斩钉截铁地说。
魏安生听到这句话立刻苦笑了起来,一千万……这不是扯淡么!
《那些年》后期制作之后,再算上已经砸进去的一些先期宣传投入,电影的成本已经飙到了两千万,1000万就卖掉那就要让李晨灿亏掉一千万,更别提,他原本就是希望分成的,所以,和美光是没有办法谈拢的了。
“这也不是我们出的价格低。”魏安生的朋友道:“你也知道行情,要怪只能怪他把这电影拍得太好,把成本提得太高,这个价格就是我们的极限,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不用考虑了……他不会接受这个结果的。”魏安生摇头苦笑:“换我我也不会接受。”
“那就……只能祝你们好运了!”魏安生的朋友道。
魏安生点了点头,其实美光并不是第一家这样的电影发行公司了,他这几天几乎是一直在碰壁,倒不是说他们完全看不上这个片子,而是他们没有什么耐心。(未完待续。。)
。。。
第二四七章 吸引所有人的开头()
魏安生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他现在发现,虽然他的人脉还是在起作用,但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甚至于他的人脉更多地只能让《那些年》和那些人们搭上一点儿关系,能够有一个谈判的机会,也能提高一点条件……
但大家都不太愿意给《那些年》更好点的条件,目前大家提出来的条件……魏安生根本不用和李晨灿说就知道他不会答应的。
别看那小子总是一副少年老成,似乎波澜不惊的样子,但魏安生能够感觉到,李晨灿的心气儿高着呢!对自己手底下出来的作品,也很有他的期待,根本不可能被这样一种还要亏本的方式打动。
接下来魏安生和全国的几大电影发行公司都联系了一遍,但这些电影发行公司,最高的价格不过也只能出到买断1300万,但如果是和他们发行合作的话,他们对票房分成的要求黑得很,最离谱的甚至想要让李晨灿个人工作室负责《那些年》的宣传费用,这样不说,接下来的票房分成,他们要直接拿走一半!
这个根本不用考虑,完全就是流氓条款……
凭什么自己已经负责了宣传,他们就只是负责给安排档期还有联系院线,就要直接分润一半的票房?别说李晨灿不同意,魏安生都觉得太黑了。
但是,到了现在,除了自己所在的新艺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之外,全国一线的。六大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他已经找了五家,这些店大欺客的地方条件都十分欺负人,都不可能真的被李晨灿所接受。
接下来就只能是二线的电影发行制作公司了。
帝国这边和原本李晨灿的那个时空不一样。在李晨灿的时空里,电影发行与上映,基本上只要能够通过审核之后,就可以由大的自由度,很多电影院线本身就有自己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例如说博纳、万达之类的……
但这边,电影发行公司是不能同时拥有自己的院线的。这也是为了让电影在院线上的排片更加公平,依靠市场竞争力来让院线自由选择电影的上映,而不是一些发行公司在自己的院线方范围内拼命打压竞争对手。让自己的电影不管好烂都是大加排片。
但与此同时,电影制作方也不能直接找电影寻找上映,中间需要电影发行方的沟通,这不仅仅是规则。也是适应环境的需要——电影院线根本没有宣传能力。如果没有经过发行商的经手,电影上映只是浪费。
这样,李晨灿的《那些年》只有通过电影发行商才能得到上映,直接找院线那的确不可行,而且电影发行公司他们对电影的宣传已经有了固定的一套,他们对电影宣传、发行方面的能耐,根本不是李晨灿的个人工作室可以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