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979部分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79部分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校长无奈的笑两声,道:“黄研究员,说到这里,我也没啥不好意思的了,我是实在没办法才求上门来的。你们有什么要求,你们直接提,我呢,能想办法的都想想办法。我是真的需要参加你们这个临床实验的。”

    “不是我们有什么要求……”黄茂的官腔还是得打。

    “我知道我知道,是我说的不对,这个就是合作。”方校长顿了一下,又将话题扯了回来,道:“黄研究员,我看了华锐的省卫准字的申请书,受测人数是没定的,对吧,咱们国内对受测人有最低要求,但没有最高要求,你加我一个,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在国药准字以前,各省的政策都不同,而且,经常是变来变去的。

    这也没办法,大家其实都不太懂怎么搞。

    改开以前,医药公司其实是终身负责制的,你的药若是把人给搞死了,没有破产清算那么简单的事。当然,国企也不能就因为死个人,便破产清算了,终究是要进行追责的。

    当然,若是只有一点副作用,甚至问题不是太明显的话,也还是有办法躲过的。

    老外要起诉医药公司也得大型律师事务所帮手,国内亦是一样。

    进化到准入制度之后,情况就变的令人陌生起来。

    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松鼠老驴,各自的认识不同,也就出了不同的政策。

    理论上,像是华锐这样的公司,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到自己喜欢的省份去申请。甚至在河东省,杨锐还有能力更改政策。

    像是受测人数上限这种事,自然不是问题。

    方校长知道这一点,但也得人家同意,此时稍稍一点,转而就笑道:“黄研究员,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您就帮帮忙吧。”

    说完,方校长看向老王。

    王德业在进门前被拜托,此时思忖一二,也就开口道:“黄研究员,老方确实是有需要,要是名额还有,就把他给加进去吧。”

    “哎……这个,我们是在做临床实验啊,是有危险的。”黄茂“挣扎”着回答。

    “我听说你们FD的二期临床都通过了,还能有多大危险。”方校长笑嘻嘻的。

    “三期才开始,三期通过了,才算是真的安全了。”黄茂摇摇头,道:“二期临床通过,国内进行的是同步实验,不会更安全的。”

    “我明白我明白,这个危险,我愿意承受。”方校长开始做保证了。

    “既然你明白,之后是要签同意书的,不签不能通过审查,这个你知道吧。”

    “我知道,早听说你们的同意书有一箱子厚。”

    黄茂点点头,道:“我们也是学着国外的医药公司搞的这一套,总得学习嘛,要不然,也进入不了国外市场。”

    “这是好事情,有一就有二,以后,咱们国内的医药公司,也可以从你们这里再学习。”方校长不要钱的好话随便丢。

    “再一个,我们这次的国内测试是不提供食宿的,每人每天两块的车补和餐补,不管你从哪里来的。”黄茂特别道:“设置给你们的报道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中途不能停止服药。”

    方校长同意道:“这个当然,来参加医学测试的,就得按你们的测试要求来。”

    “是这个意思。”黄茂紧接着问:“每天都来临床实验中心来报道,你那边的工作怎么办?”

    “咱们的测试就几个月嘛,我过来住一段时间也行。”方校长将旷工说的轻描淡写。

    黄茂啧啧两声,抽出一个笔记本,将方校长的信息记录于其上。

    方校长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却是对适才所言“有什么要求随便提”决口不言。

    黄茂也不吭声,安安静静的将人送走,并不多言。

    王德业有些不好意思,面子抹不过去的道:“他就是这么个人,我估计也不是不想给,就是怕我们反悔,想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那套。”

    黄茂“哦”了一声,道:“那就把他放对照组吧。”

    王德业愣了一下,险些笑出猪叫声。

    对照组就是为了避免安慰剂效应,而设置的淀粉组。他们吃的不是药,而是没用的淀粉片。

    有些时候,在安慰剂效果明显的时候,对照组的病人也能显示出向好的趋向来。

    不过,安慰剂终究不是真正的药品,精神战胜物质的强大生命,医生们其实是很少见到的。

    而在双盲实验中,只要给药的医生和分析效果的专家,不知道谁服用的是安慰剂就可以了。

    双盲并不是全盲,总得有人分配安慰剂组。

    黄茂执行的就是这项工作。

    “老方好容易来一趟,给放到对照组,可不会高兴的。”王德业又提醒了一句。

    “总要有人进对照组的,是他自己说话不算话嘛。”黄茂有杨锐的授意,习惯性的挡雷道:“他要是不满意,就自己去找杨教授,我这里能安排的位置有限。”

    这时候,黄茂分外的佩服杨锐将临床实验中心安置在河东。

    如果是在京城的话,要来试药的人,级别不知道得高多少。

    就算国内测试没那么严格,你也总得有个数吧。

    京城对此药有兴趣的高干得有多少,怕是根本没数。

    而要做志愿者,最起码得长居河东一段时间,这就限制了大部分的人。

    “找上杨锐的人恐怕更多,不知道他能不能扛得住。”黄茂还有些为老大担心。

    “他肯定能安排好的。”王德业对杨锐有着莫名的信心。

    ……

    西乡开发区。

    杨锐少见的做起了迎来送往的工作。

    “杨教授,这次就拜托您了。”

    “没问题,加个人的事。”

    杨锐端茶送客,令人满意而归。

    “杨教授,我这边有个朋友,实在推脱不下……”

    “没问题,有志愿者加入,是我们做临床实验的人的荣幸。”

    杨锐说话都变的讨喜起来。

    再送走一位,喝口水,下一位又进来了。

    景语兰手持名册,看了一眼单子,再确认一下人,就在杨锐耳边,道:“是青孜的副州长儿子,叫李正人,为本人来的。华锐有三款药的批文是他搞定的。你见过一次。”

    “得,给他一个正起来的机会。”杨锐点点头,就从葡萄架子下面站了起来,双手张开,热情洋溢的笑着:“李先生,还麻烦你跑一趟。”

    凡是能穿过重重障碍,在西乡开发区见到杨锐的,他一概是没有拒绝的。

    学霸的身边,永远都是欢声笑语,语笑喧阗……

    官员、商人、学者、记者、工程师、二代……男人们,都从杨家的小院里,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环绕在杨锐、华锐、临床实验中心与西地那非四周的,也皆是溢美之词。

    或许很少有人能料到,1990年的学界,竟是如此和谐的开局。

    记住网址:。

第1503章 令人信服() 
    “中国组建人类药品史上最大规模的临床实验。”

    “神奇药丸的传奇之路。”

    “诺奖学者做性药。”

    相较于国内舆论的矜持,外国媒体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对他们来说,消费名人和故事,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稍微带一点颜色的故事和名人,那就更加完美了。

    就是相对严肃的C之类的媒体,也由美国脸的白人主持人,正襟危坐的报道:“据说,来自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锐教授,正在研究一种新的药品,似乎能够解决所有男人的**问题……”

    比起矜持的中国人,美国人民的兴奋度明显更高。

    80年代和90年代,简直就是美国的黄金时代。

    经济持续增长,敌人衰弱无力,就业率高企,工资涨的飞起,物价低到天天开pry,全世界的美女纷至沓来……

    除了绿钞,能够刺激男人神经的,就只有女人……和漂亮的男人了。

    阻止他们兴奋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艾滋病被橡胶罩暂时阻止,赚钱的辛苦被经济增长暂时阻止,寻根配对的困难被pry暂时组织——唯有海绵体的软弱,是真正的软弱。

    西地那非,是一记强心针!

    而且是诺奖获得者打出的强心针。

    科学,就是如此的令人信服。

    90年代,在原子弹爆炸,登月成功,天花等多种疾病被治愈的世界里,大部分人对于科学其实都是信服的。

    为什么老太太们都喜欢相信绿豆治百病,粗粮能长寿?

    那主要是老太太们想省钱,真到生了绿豆治不好的病的时候,最愿意去医院的还是老太太。

    美国人堪称是最不学无术的国民了,但在电视里,如果有什么新东西出来的时候,他们最常用的手段,还是请专家出来站台。

    只有科学专家站台过的伪科学,才能卖出科学的价格。

    唯一能比杨锐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令公众信服的,也就是白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于是,几家电视台都不约而同的邀请了几名诺奖获得者上镜。

    对科学家来说,获得诺贝尔奖,意味着社会价值的跨越式体现。

    同样的一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以前,即使圈子里声名卓著,也很难传播到普通公众的耳中,其知名度或许还比不上十八线小明星。但是,一旦获得诺贝尔奖,他的名字的传播度就高了。

    最重要的是,诺奖本身带有的名望是有加成的。任何一名学者,出去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即使没人知道,但只要旁人帮他加一句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就是全场的掌声。

    欧美的娱乐产业发达,诺奖获得者的出镜率就更高了,面对媒体,更是一个比一个会说话。

    “杨锐教授的水平非常高,以他的能力,专心钻研药物的话,我认为也是人类的福音。”

    “在我所知道的科学家里,如果说,谁的攻关能力最强的话,杨锐教授一定是排名前三的。”

    “没有人能跟得上杨锐的思路,他做科研经常都是很突然的,从我的角度来看,他应该是有一个思路,于是就去做,然后就做成的那种人吧。”

    被采访的学者,无一例外的为杨锐说好话。

    这就是学术界的现状,锦上添花者众。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去怼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尤其是年轻的,正在上升期的诺奖获得者,更是所有人都捧的对象。

    像是发现了D双螺旋的沃森,他就是年纪轻轻获得诺贝尔奖,然后一飞冲天的。即使晚年被指责种族歧视,沃森依旧没有彻底倒掉。相比其他行业的达人们,公众对科学家的宽容度,以及科学家之间的宽容度显然要高的多。

    尤其是知名科学家。

    就杨锐现在的地位,他就是站出来反对进化论,大家都会首先思考一下——后世证明,进化论也确实是被挑战了。

    至于做一款药物,虽然功能奇怪了一点。

    但是,当记者问到“你们是否愿意试试这款药的时候”,大部分学者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只有少数听出了陷阱的学者犹豫了一番。

    成名成家的学者的年纪都大了,需要帮助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嘛。

    不过,绿石角公司还是聪明的发现了问题,迅速的转换话题和宣传,将西地那非形容成一种“帮你变成更好的人”的药物。

    历史毫不意外的重演。

    抗ED药物被宣传成春药,顿时缓解了用药的男人们的压力。

    “我不是不行,是我想变的更强!”

    这样的潜台词,显然能够让西地那非的销量更高。

    销量高的话……杨锐其实也无所谓。

    他当初可是将西地那非买断了下来的,华锐也是他的全资公司,虽然绿石角卖的越多,给他们的销售分成也就越多,但是,相比获得的利润,实在是九牛一毛。

    而在国内,华锐尚在纠结公关思路的时候,民间思路已经自发转向了。

    若是将后世的网民称作自来水的话,此时的各路记者与媒体组织,就是自来泉了,某些同志出于某些想法,更是化身趵突泉,各种为西地那非正名。

    终于,随着参与的媒体多了,大家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向:

    “提升国人体能!”

    “强壮全民体质!”

    “国货当自强,国人当强身!”

    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报道的时候,杨锐还有些缺乏认识。

    然而,只是几天的功夫,类似的报道却已铺天盖地。

    更有利害的记者,找到关系,闯入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堵着杨锐采访:“杨教授,听说西地那非的上市日期,秘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