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977部分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7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学者假设从40岁开始做实验攒数据憋大招,攒到50岁,攒到的数据也就是有资格投稿《科学》罢了,能不能发表还是两码事。

    《科学》可是针对全领域的,但凡是科学领域的东西,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流行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生僻的古生物发掘和埃及文字研究,都有资格,是CS里面涉及面最广的,可以说,除了文科僧涉及的纯文科项目不要,任何人都有发表《科学》的希望。

    而每年的投稿数,从论文的角度来看,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幸成功刊登的,每年亦不过百篇罢了,其几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以至于大部分学者都将之看成是交好运。

    也就杨锐,才能想按住《scece》的点就按住。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头衔只是一方面——但是也不得不说,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年轻的活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它的文章从落入编辑手中的那一瞬间开始,就必然得到极度的重视。

    西地那非的特殊性,尤其是一氧化氮相关的课题的流行性,带来了更多的认可。

    假如没有额外的变化的话,到92年的时候,一氧化氮会被《科学》评为年度分子。

    最近几年,一氧化氮的课题太火了。

    任何相关的研究,在任何期刊社都会被高看一眼。

    更不要说是诺奖获得者带来的一氧化氮类化合物了。

    西地那非之所以能让海绵体硬起,靠的就是它刺激肌体,释放一氧化氮。

    从这个角度来说,吃伟哥是为了让自己充气。

    《scece》想刊载的,就是充气过程来着。

    辉瑞在商业领域或许是很牛,但要让《科学》唯命是从,他们还做不到,也没有必要。

    西地那非此前只是一款商业公司筛选出来的有用的化合物而已,卖出1。8亿美元固然多,但在科学界的眼里,或许还没有“被杨锐看中”的分量重。

    负责对西地那非做临床实验的化学家也不过是世界四流的科学家——一流的拿诺奖,二流的等诺奖,三流在名校讲座,四流做终身教授——四流科学家大众眼里固然也是世界级的,《科学》却从来不是大众眼光的。

    然而,当世界第一阶的科学家杨锐同志,将西地那非整个解析一遍,以一氧化氮学说的观点来进行全新的描述的时候,《科学》也不得不让路。

    像是杨锐这样的超犇,他就是发表一篇一氧化氮的综述,《科学》弄不好都要刊登了,更不要说是数据齐全,思路新颖的论文了。

    论文这个东西,它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思路。

    到了读研读博的时候,好学生赖学生怎么区分?难道看谁杀老鼠杀的精彩吗?无非是谁的思路精奇谁厉害。

    学者教授科学家也是一样,活儿都有科研狗在做,工作量大无非是多用几条科研狗狗,每个月多花几个1200的事儿,阶层的划分,最终还要看思路。

    而在杨锐需要提出精妙的思路的时候,不是他不谦虚,其他人都是渣渣。

    《科学》杂志也瞬间被秒。

    几名审稿人都是第一时间联系了编辑,给出了文章通过的评价,并大力举荐——科研论文的双匿名制,在高端学者群里根本没用。

    不说期刊社本身能否在诺奖级学者面前,坚定的遵守,高端学者本身的资源就足够突破这个屏障了。

    像是“西地那非”一词,只要出现在论文里,大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杨锐。

    他花了1。8亿买辉瑞的消息,并没有掩藏起来,凡是关心科学界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些风声,相关的圈子更是如此。再说了,审稿也不是闭卷考试,审稿人也是需要参考资料的,不管用什么姿势查阅,都不可能漏掉杨锐的消息。

    “杨锐做出了新成果”的消息,没等最新一期的《科学》发表,就传了出去,逼的《科学》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为其排期。

    整个过程,杨锐都不用主动的去推动,就轻松的完成了。

    等到绿石角的人,拿着《科学》去FD的时候,其实FD的科学家,也都收到了消息。

    要说FD,对于医药公司来说,确实是神一样的存在,生杀予夺都不为过,尤其是80年代以后,FD的权威可以说是强大无比。

    但是,FD也不是水火不侵的。

    它的命门就是科学。

    FD的独立与权威,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为其服务的科学家,多是业内有些名气的专家。

    这些人固然可以坚持己见的做出决定,就像是杨锐当日对律博定做的那样,但是,在面对科学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独立就不得不动摇了。

    一般的学者提出的科学问题,固然是无法撼动FD的专家们。

    但是,他们如果对诺奖获得者,正在科研活跃期的学者杨锐的要求无动于衷的话,那他们的名气与独立,也就大打折扣了。

    官僚和拖沓,在回复杨锐递交的文件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

    他们唯一能够拒绝杨锐的理由,就是科学本身。

    这也是90年代以后,医药公司纷纷雇佣诺奖获得者的原因,不过,现实是很少有医药公司真的能雇佣到科研活跃期的诺奖获得者。

    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每年最多就给三个人,许多还是给老头子的。

    中青年的学者,能得到诺奖的机会本来就低,愿意放弃科研而去医药公司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就是杨锐,做西地那非也是打零工的状态——要不是因为伟哥的利润惊人,能够给自己省时间赚钱增加科研经费,换一款药,得到诺奖以后的杨锐,也不可能如此尽心尽力。

    对世界第一阶的科学家来说,时间就是最重要的资源,钱早就不重要了。

    与其讨论钱的重要性,还不如讨论社会财富来的实在——反正,他们拿钱都是按照DP的比重算的。

    西地那非更改适应症的要求,以比历史上更快的速度,通过了FD的核准——《scece》都刊登了,逆着主流科学界来,也还是需要勇气的。

    这一次,FD没有表现出来。

    对杨锐来说,整件事做的很是费劲,对主持临床实验的黄茂来说,就是压力了。

    “教授,这是临床二期的志愿者名单。”黄茂低着头,将厚厚的一个本子放在桌子上,发出咚的声音。

    杨锐瞅了一眼,眉毛就皱了起来:“你弄错本了吧。”

    可不是,线装的硬皮厚本,全用来写名字……

    “总共有两万七千四百二十七人。”黄茂道:“已经剔除了明显不合适的志愿者。”

    “27427人呐,是有点多……”杨锐猜到会来很多人报名,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何止是多。”黄茂忍不住吐槽道:“我查了下文献,国外这种临床实验,一般也就是几百人报名,还多的是医生给推荐的。”

    执业医师的推荐,对于医药公司的临床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二期实验,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没有信任的医生告诉你,这是最恰当的选择的前提下,能知道该项目的都是少数,更不要说报名了。

    “他们知道临床二期的意思吗?”杨锐忍不住道:“我们之前可是刚出错了一回,他们知晓其中的危险吗?”

    “我估计是知道的。”黄茂顿了一下,道:“问题不是他们人数有多少,人多我也能遴选出来,您看看这些人的身份。”

    黄茂将线装硬皮本翻开到一处有折角的地方,就见一个人名后面,赫然写着一串的显眼的工作单位和人名。

    整整一页的名字,皆是如此。

    “好家伙,都是坐飞机不用排队的哦。”杨锐发出感慨。

    黄茂翻翻眼皮,还不能说杨锐是说错了。

    “现在怎么办?”黄茂问:“有的人都打电话过来了,我接了两个,连忙把电话拔了去,你没接到电话吗?”

    杨锐愣了一下,道:“我这两天都不在临床实验中心。”

    叮铃铃。

    正说着,刚才挂断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杨锐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嗯嗯了两声,道:“李总说的我明白了,这样子,我问一下黄茂,看他那边是怎么个安排。”

    说完,杨锐就挂上了电话,果断的拔掉了电话线。

    黄茂瞪着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望着杨锐。

    杨锐耸耸肩,指指厚册子,道:“这位可比本子里的人都大牌。”

    “那……怎么办呢?”黄茂也无奈了:“实在不行,咱们都给安排上?”

    “开什么玩笑,要是出了问题,你这就是人间罕有的大屠杀了。”杨锐一言否决。所谓人命关天,他虽然知道西地那非是没问题的,保不齐中间有什么漏洞呢?

    身为学者,做二期临床做出上万人的规模,就算成功了,那也是笑话。

    “这个也不行的话,咱们同步申请省药准字吧。”黄茂来找杨锐前,早就是想好了。

    ……

    记住网址:。

第1500章 限级() 
    省卫准字需要通过的,就是国内的药品申请规范了。

    在99年以前,中国是没有国药准字的,药品的审批权力,掌握在省级药品主管单位的手里。

    其通过难度,与为人诟病的fda相比,就像是打苍蝇和打老虎一样。

    别说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了,就是到90年,如宁夏这样的省和自治区,总共有几个医学博士、化学博士和生物学博士?

    连相应水平的博士生都没有,丢一个药品出去,有几个本科生能搞得明白其中的药动力学?更不用说,是没有双盲的临床实验协助判断的情况下,原本是需要更多更多更多更多的专业知识——其实也不够。天才博士生毕业10年,成为名校终身教授的,也不敢说自己有这样的判断力。

    最后,药品能不能通过,是否能拿到省卫准字,就只是官僚性的判断了。

    在90年代,中国其实也没培养出几个合格的技术官僚,反正都是看脸,也就无所谓内涵了。

    当然,官僚性的标准,不见得就比学术标准更容易,不过,考虑到每年发出的省卫准字数量那么多,杨锐的药品要想通过,哪怕是比较严格的京卫准字,也是相当容易的。

    杨锐唯一有些犹豫:“这可是新药,出事了,比律博定的问题还要大。”

    省卫准字通过最多的是中成药,且多是验方,也就是历史证明没事儿的药,也算是通过了人民群众的临床实验,只是数据没汇总,死亡率容易控制,副作用难以联系罢了。

    相比之下,吃过纯新药西地那非的,总计不过数百人。

    黄茂道:“我们完全按照规矩走再者,我看这个药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这是能看出来的吗?”杨锐撇嘴。

    “要是没有偷药的事,咱们二期临床也做的挺顺利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唯一的副作用,现在也证明,不算是坏事。”黄茂顿了一下,又笑道:“正好它降血压的效果也不明显,几乎没有副作用了。”

    杨锐也不由发笑。

    这确实是件很搞笑的事,得亏西地那非的降压效果不明显,否则,用它做伟哥还是个麻烦。

    不能吃了药丸正在酒店嗨,结果低血压晕倒吧。

    虽然西地那非现在依然少不了有些副作用,尤其是头晕眼发蓝之类的,但是与辉瑞所期望的强效降压相比,这些副作用就是小儿科了。

    降压效果明显的话,西地那非的应用范围就会大大缩窄,变成只适合高血压病人吃的抗ed药。

    加上这么一个前缀,再想卖出重磅炸弹,可就不容易了。

    相反,没有副作用的非处方药伟哥,是能够当糖丸一样卖的——像是卖糖丸一样卖药,将药卖给所有人,几乎是一切医药公司的梦想了。

    为了这个目标,西地那非的所有临床测试,都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

    “二期临床必需严格完成,然后才考虑是否申请国内的药品准字。”杨锐做了一个妥协,又向黄茂解释道:“我们只要宣布,很快会进行国内测试和国内销售,很多人就会安心的。他们只是等不了几年时间,又不是等不了几个月时间。”

    说着,杨锐抖抖眉毛,笑道:“给他们几个月时间找找目标不是也挺好的吗?”

    想到西地那非的作用,黄茂不厚道的也笑了。

    的确,对于某些长期困难户,几个月的时间,还是等得住的。

    “不过,像是这种直接打电话过来的,怎么办?”黄茂又问了一句。人家的级别高,还真不一定愿意等。

    “你就说,我们的临床试验是向fda申报的,严格遵守公开透明的原则,参与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