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775部分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775部分

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⒀Ю湍炅涠疾桓叩脑颍鞘敲挥凶矢裨诒贝笫诳蔚模荒茏隼胱油ǖ朗笛槭业淖ㄖ把芯吭薄

    焦阳平和田兵却不一样,他们原本就能在清华大学代课,到北大代课也不突兀,每周因此付出的工作时间都不少。

    杨锐郑重点头,随着项目的进展,他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合理的制度也是必须的。

    “课程的事,你们不用再管了,有时间就来课题组了解情况。”杨锐一句话说定,等于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方向,全面转到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项目上了。

    ……

第1208章 迎刃而解() 
“焦阳平和田兵的授课任务不重的,每周只要上十二节左右就可以了,全部取消的话,功课是很难排的。”

    “的确,如此一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所有研究员,就都变成了全职研究员了,没有这样的道理嘛,我们归根结底,仍然是学校。”

    “如果确实觉得任务重,可以单独写申请上来嘛,个别问题个别对待,不能就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名义来做。”

    北大生物系的会议室里,一群副主任、副书记和教授简直吵翻了天。

    在学校的权力体系里,学术委员会是理论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有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其通常由校长和多名副校长构成,多名的概念,往往是两位数的。学院也有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教授、院系副主任和副书记们每人一票,具有相当的决定权。

    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术委员会是否能够挥作用,反而是因地制宜的,有的学校内部斗争激烈,以至于院长长期空悬,甚至校长被架空的情况也是有的。

    传统的师长关系,地缘关系乃至校友关系,都可能成为山头的理由。

    而在北大生物系,蔡教授的权力尚且稳固,他在学部委员会中的地位以及学术成就,决定了他有着过平均水平的权力,但是,他也做不到垄断所有权利。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崛起,令许多人感受到了不安。

    单就个人来,在座诸人倒不一定讨厌杨锐,一些人甚至颇为欣赏和关注他。但是,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兴起,分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经费。

    不管是国家拨下来的经费,还是省市一级的经费,在下拨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配套”的概念,配套有多有少,就比例来,大抵是不多的,但是,因为经费的数额较多,配套的绝对值是不低的。

    像是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现在等于是拿到了6万美元外加2万元人民币的经费,北大就是配套个,都过一些实验室的总经费了,而的配套如此之低,北大能不能拿得出手也不一定。

    如果增加到正常的2或者3,这就是多万美元和七八十万元人民币,已经是很大的一笔钱了。由北大来分担都非常辛苦,由北大生物来分担的话,肯定要有某个实验室被抽干了。

    没有经费就没有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研究。

    有几个学者能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研究呢?

    在这种预期下,大家的态度就比较矛盾了。

    从学校荣誉起,杨锐和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成果,自然是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但是,这种提升是长期和缓慢的,短期可见的利益,却会流向杨锐和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

    杨锐自觉轻松的授课问题,就像是引燃的导火线,一下子将众人的情绪给点爆了。

    见蔡教授不话,坐在他对面的董教授不禁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道:“如果焦阳平和田兵都不授课的话,离子通道实验室就等于不需要承担任何教学任务了,我想问问,需要什么资格,才能不承担学校的义务。”

    董教授的话,一下子激起了好几个人的赞同。

    较为年轻的周帆向来有些反对杨锐,现在有了机会,一点就着的道:“我认为咱们的政策有问题,焦阳平和田兵都是从清华过来的吧,他们在清华要不要授课?怎么到了北大,就可以不用授课了?咱们北大的要求就这么低吗?”

    董教授颔,道:“确实,焦阳平和田兵在清华能授课,怎么跑到咱们北大就娇气了,我觉得此风不可助长……”

    话题到这里,就略显的沉重了。

    蔡教授皱了皱眉,道:“这样吧,我叫杨锐过来,咱们坐到一起谈一谈?怎么样?”

    周帆一下子就犹豫了。

    董教授也没有立即话,想了想,才道:“我觉得,这是一件事,直接否决就行了,杨锐过来,算是列席会议吗?没有这个必要。”

    高屋建瓴的些轻松的话题,或者稍微严肃点的话题,大家都是很直来直去的,可要是当着杨锐的面,许多人都觉得有些抹不开。

    从根子上,大家对杨锐的感觉是奇特的,乃至于有一点点的畏惧。

    世界级的研究不是而已的,就像是杨锐的实验室的名字一样——“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这样的牌子,全国有资格挂起来的人屈指可数。

    pcr更是厉害,以前看还稍微好一点,现在再看,已经令人有些不敢直视了。

    现如今,北大的学者出门去,甭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实验室,介绍自己学校的时候,都会提一句“pcr的明人正是我校的杨锐先生”……不挂“先生”这样的尊称是不行,那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就是去铁酮,这种游离在国内主流生物圈子之外的原创药,也为北大和杨锐创下了偌大的名头,国内生物界就没有不知道这个价值巨万的产品的。

    对于杨锐将去铁酮的收益拿出来给国家,用来做基础科研实验,光是这一点,就是无数人无力突破的关卡。

    “杨锐是咱们北大生物系,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我觉得,是应该请杨锐正式参与学术会议的时候了,大家觉得呢?”蔡教授像是没听到董教授的话似的,自顾自的逼问起来。

    “杨锐怎么都是学生……”

    “是北大的学生,是咱们学校自己培养出来的生物大师。”蔡教授着重道:“对杨锐,并不存在什么破格提拔,只能,咱们北大生物系的培养水平比较高,选拔平台比较好,对不对?”

    众人哪里能不对,纷纷点头。

    “杨锐就在学校里,这样,我打电话叫他过来,我们一起讨论。”蔡教授一句话就把遮羞布给掀翻了。

    刚才站起来反对的人,都不禁坐了下来,他们对杨锐偶尔的暴脾气,可还是很有印象呢。

    蔡教授淡然处之,打了电话以后,就道:“杨锐正在做实验,二十分钟内到,咱们先休会2分钟吧。”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站起来,自然而然的游动到了角落里。

    2分钟后。

    杨锐准时到达会议室。

    蔡教授让人加了一张椅子到桌尾,语气平淡的将众人的话给复述了一遍,之后道:“咱们学术委员会即使一个学术机构,也是一个行政机构,不管是政策还是执行,都是可以讨论的。”

    杨锐做出认真思考状,过了一会,才缓缓的道:“大家的,是有一定的道理。”

    众人默默的等着“但是”。

    “但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有自己的难处。”杨锐的靴子落地极快,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继续道:“我倒是有一个提案,能不太完美的解决此问题。”

    “哦?看。”

    “现在的根本问题,还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人手不足的问题,如果人手充足的话,我也不会要求减少教学任务以争取时间。反过来想,如果能给离子通道实验室增加人手的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杨锐到这里顿了一下,道:“离子通道实验室,今年的计划经费,已经增加到了6万美元加2万人民币,后期想来还会有一些增加的经费,这样的条件,我认为能够吸引一些人才加入了。”

    杨锐没有多等,接着就道:“离子通道实验室之前就招募了两轮人手,大家纷纷反映校外吸收的太多,这一次,我想从校内吸收一些。”

    杨锐的目光,从会议桌两边划过。

    一群教授只觉得脊背冷,好家伙,这是迎刃而解吗?这是带着刀子来割肉的吧。

    ……

第1209章 王旗() 
离子通道实验室至今,只有许正平是北大的原生副教授。

    他愿意过来,除了领导安排和个人意向之外,也是因为初建期的离子通道实验室需要一名副手。当日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已经是做出了世界级成果的,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工作是一回事,做副主任又是另一回事了。

    自许正平之后,杨锐再没有吸收过北大原生的研究员,不是北大的不够好,而是他想要的学者更高端了,而他也拿不出对方想要的资源。

    北大清华的待遇,在国内向来都是拔尖的,可以,北大清华和其他重点大学、地方高校之间的差距是指数级。毕竟,北大清华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高校,而排名第三的高校,一只手都算不过来,由此堆出的名声,带来的是无数的精神与物质上的荣誉。

    就科研来,一名清华北大的教授,甚至副教授,有太多太多的渠道,去得到经费和支持了。

    最简单的一点,北大的教授到任何一个地方省市,收集经费,合作一个项目,是非常容易达成的,事实上,根本不用他们主动去寻找,全国一千多个驻京办,没少联络此类工作,那些高科技产业园,或者高科技公司的创立,是北大教授的名头,还是河东大学教授的名头,在宣传上是两种口径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资源上的区别,也还是有办法克服的,偏偏杨锐的身份令北大的教授们难以接受。

    8年代人还是很好面子的,北大老师什么都是不愿意在学生的手底下干活,最起码,等杨锐大学毕业留校以后,再到他手底下工作还差不多。虽然就差这么一年,名义毕竟是不同的。

    所以,杨锐最终能从清华拉了两名副教授过来,却不能从北大找到合适的人员。

    不过,自从杨锐立起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旗帜之后,北大教授和副教授们的想法,又多多少少的生了变化。

    “g蛋白偶联受体”在生物学界,是王之领域。

    立起g蛋白偶联受体的旗帜,就是竖起了王旗。

    王旗之下,名声大义都有了。

    光是为了中国开拓“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这么一句话,就足够在生物学大会上,引来阵阵掌声了。

    王旗不是谁都可以竖的。

    pcr是杨锐有资格竖起王旗的最大依仗,如果两年前,pcr还是令人惊叹的新技术,到了86年的当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pcr是诺奖级的成果。

    尽管诺奖级的成果不见得就能得诺奖,但是,放眼中国,多久能有一个诺奖级的成果?

    当然,也不是有诺奖级的成果,就有开片“g蛋白偶联受体”的资格了。

    开片也得有资本的,要别人卖命,你就得出得起卖命钱。

    而在这一点上,杨锐自掏腰包6万美元的故事,早就传遍了。

    这件事还有另一个后遗症,就是令所有人都知道,原来做科研也是有可能赚到钱的,想要学杨锐姿势的学者,现在也是大把的。

    坐在会议室里的一杆教授,此时有了坐如针垫的感觉。

    做实验室和开公司是一样的,先都得有手下来干活才行,越是优秀的手下,能够带来越高的收益,也就能剥出越多的资源。

    有资格列席学术委员会的,都是北大的教授级人物,而且都得是有自己实验室的教授。他们每个人手底下,即使没有副教授,也有个把讲师做助手,实在不行,还会吸收专职的研究人员……

    但不管是谁,没人愿意把自己手底下的人,让给杨锐。

    就像杨锐也不会将手底下的人,让给其他实验室一样。

    会议室的气氛一阵紧过一阵。

    大家都在考虑如何拒绝杨锐的要求,或者,拿出什么样的条件来收拢手下。

    老实,没人能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6万美元的经费,本身就是个巨大的bg,除了极少数的有影响力的院士之外,这样的经费规模是完全过国内科研界水平的。

    在座的教授,为什么对杨锐深感顾忌,无非就是不愿意北大配套资金给杨锐。

    配套的资金不过是百分之二三十的样子,还有在场许多人来分,由此可见,原始状态下的6万美元是多大的一笔钱。

    杨锐看着众人的表情,知道众人在想什么,偏偏就是不。

    蔡教授看不下去了,咳咳的两声,道:“杨锐,今天是学术委员会的会议,你是列席成员,就把想的建议出来,我们再行讨论也就是了,不要卖关子了。”

    “是。”杨锐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