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第7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聊天不适合现在,他要是开启聊天模式,要么就是被周围人问出内裤颜色,要么就变成了无意义科普了。而且,前者的可能性是有百分之九十。
宣传队的表演却是令杨锐耳目一新。
后世政府喜欢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实在是太普遍了,什么敲大鼓,耍红旗,跳秧歌的,随便哪个生产队都能找出几个来。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宣传队表演,就杨锐看来,表演似乎是一种奖励手段似的。
但不管宣传员是怎么选出来的,对杨锐来说,他就像是一边干活,一边欣赏民族表演似的。
比坐在大剧院里是累一点,但是,考虑到健身的同时欣赏歌舞剧,这个逼格似乎也是不低。
杨锐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推着手推车乱跑。
不管是石头还是沙土,树枝还是树干,反正有人喊,他推过去,再拉回来卸在堆场就行了。
锣鼓喧天。
旌旗飘扬。
从天亮开始干活,到了日头升起的时间,几百米长的山路,竟然隐现雏形。
“休息半小时!”山坳里的临时指挥部,杨山同志拿起了大喇叭,站在一块大青石上,中气十足的吼了一声。
几名生产队长立即拿起自己的大喇叭,同声喊道:“休息半小时!”
杨锐“咚”的一下,就将手推车给顿在了地上。
他的工作简单,就是在已经修好的土路上,来来往往的推着车子穿梭,要说属于相对轻松的工作,尽管如此,杨锐还是热出了满身汗,比卧推1oo个还累的感觉。
其他村民亦是三三两两的丢下了工具,有的人就地坐了下来,有的人勾肩搭背的继续适才的荤段子,还有的人并不停手,依旧埋头苦干。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一声狂吼,在半山腰炸响。
杨锐下意识的看过去,就见山路最前方,约莫二三十只“蚂蚁”,齐齐直着身子,举起工具和黄漆红底的旗帜,拼命的挥舞。
同时,更整齐的吼声传了下来:“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再干十分钟!”
高声呼喊之后,一群人就再次埋头苦干起来,一边干,一边唱歌: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
抬头望着土路最前端的身影,杨锐疲惫的身体,竟也感觉到又生出许多力气。
“黄家集先锋队,再干一刻钟!”
山坳的另一边,更大的吼声传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转了过去,就见十几人的队伍聚集到了一起,共同摇晃着一杆红旗,似乎在与对面打擂台似的。
宣传队的几个人顿时被激了起来,互相商量两句,就敲锣打鼓的又热闹了起来。
“南湖供电局基干民兵队,加油!”
耳边一声响,震的杨锐耳朵嗡嗡的。
却是一队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年轻人,一边喊一边呼啦啦的从他身边冲过。
杨锐整个人顿时斯巴达了。
李家村和黄家集的村民勇不可当还能理解,人家是着急给自己通电,你们南湖供电局的着急什么?还是基干民兵队……
南湖供电局基干民兵队的年轻人们冲上了半山腰,其实也有点懵。
大家其实都很累了好不好。
休息三十分钟不耽搁什么事啊。
哎呀,我们为什么要跑上来啊,爬山就很累了,跑上半山腰简直是******啊!
“自力更生!”
“团结协作!”
“艰苦奋斗!”
“不怕困难!”
“无私奉献!”
清越的童声,混合着一些不怎么和谐的公鸭嗓子,在山脚下喊起了口号。
杨锐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少先队”的学生们亢奋了,正在变声期的音调,配合有点中二的口号,竟然一点都不中二了。
“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啊。”杨锐感叹了一句,却也是弯腰抬起了手推车,不急不缓的向前推去。
虽然他身家丰厚,虽然他能买得起大量的工程器械,虽然他能开多种崭新的技术,但在崇山峻岭中搞基建,最需要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一滴一滴的汗水。
从南湖市到西乡开区的输电线,一路都是起起伏伏的山岭,不管是运来的电线杆和水泥,还是就地刨出来的深坑,都只能是使用人力。
后世常见的挖掘机和吊车
车,在这样的环境下,连进场都做不到,也不可能为了他们修筑一条道路,有这份功夫,输电线都已经安装完毕了。
架设输电线比修路容易,并不意味着工作本身是容易的。
只要想想将两米高的电线杆运进山,搬上几十米上百米高的山梁,就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为了上山而修筑的临时道路,更是分外的危险。
然而,中国的基建,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积攒出来的。
欧美国家到了八十年代,大规模基建已经基本完成了,后代享受着前人的成果,自然能够坐在办公室里,谈论人生价值、劳工命运、自然保护,浑然忘记了华人劳工在太平洋铁路两边的累累尸骨,以及消失的美洲野牛种群。
八十年代的中国人,却远远没有矫情的资格。
事实上,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能不矫情的奋斗,已经是祖辈用命换回来的了。
同样的展中国家,如肯尼亚之流的国家,倒是想做一些大规模的基建,喂饱国内的国民,教育自己的子孙,偶尔享受一下现代社会的福利,再吃一点美式的牛排,弄一点法式的红酒,捞两网大鱼生吃……
但它们并不能。
为了不影响到各种已经建成的各种自然保护区,肯尼亚做任何形式的基建都非常的费力,用事倍功半来形容简直属于夸奖。
不管是铁路还是输电线,在肯尼亚做建设,先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环评工程,而且是欧洲或者美国制定的高标准的环评工程。
这些环评工程,不可避免的迫使各种工程建设绕路,增加成本不说,还会无限的提高工程难度和时间。平路不让走,隧道不许打,架桥不沾水都是轻的,建设期间的运输和后勤更是堪称灾难。
即使如此,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依旧会处处受阻,来自欧美或者非洲本地的环境保护组织,依旧可以不顾合法的环评是怎么说的,他们只关心狐狸妈妈能不能喂饱自己的三只小狐狸。
至于内罗毕市区的人类妈妈是否能够喂饱自己的三个孩子,那是人类保护组织的事,专人专责,各管一摊,堪称伟大的系统。
就是因为这样伟大的系统,自19o2年以后,肯尼亚就再也没有修建过铁路了,期间倒是有当地政治家想要推进此事,终究为了世界人民的权益,为了世界人民的自然保护区而放弃了。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流的血,付出的努力不足。
中国人不用穿越时空,只要自己的历史,就能看到肯尼亚人的窘境。
环境自然是需要保护的,但是,牺牲哪些人来保护它们,是需要流血、奋斗和牺牲的。
当中国人付出了自己的流血、奋斗和牺牲之后,他们才有了保护自己还是保护动物的自由,才有了在云a南坐高铁,去肯尼亚看斑马,去缅甸玩蛇的自由。
相比之下,直到2o15年的时候,肯尼亚才开始建设百年来的第一条铁路,负责工程建设的,是3o年前和他们一样贫困落后的中国人。
而3o年后的中国人,能有资格在别国的土地上,建设极具经济和政治价值的铁路,依靠的正是祖辈肩膀上的厚茧,虎口撕裂的痛楚。
“李家村青年突击队,加油干啊!”
“黄家先锋队,坚持到底!”
“南电民兵队,永不停息!”
山坳两侧,吼声整天。
……
第1125章 责任呦()
中午。天籁ww
长长的号角声,宣布早晨的工作完成了。
杨锐丢下半载的手推车,忍不住去揉酸痛的肩膀。
在半山腰埋头工作的“突击队员”们,也三三两两的走了下来。
与此同时,小溪旁已经飘来诱人的香气,那是十几只大锅,同时揭开锅盖,飘散出的气息。
“野炊啊。”杨锐仰头看看碧蓝的天空,顺口喊道:“垃圾归置,不要乱丢垃圾哦。”
杨峰同志腰里挎着大喇叭,听到杨锐说的话,也就举了起来,“喂喂”了两声,道:“都听到我儿子,恩,杨锐同志说的话了,各村的村长,各大队的队长,各小组的组长,都负起责任来,谁丢的垃圾,谁收起来,放到垃圾归置处,哦,放到这边的垃圾堆,我们统一运走。”
这下子,众人就听明白了,一个个答应了下来。
杨峰向杨锐抬抬下巴,慢吞吞的走过来,道:“看到没,你得责任到人,漫天说话没用,你要明确责任对象。”
“是。”杨锐任由杨峰同志讲解他的管理学。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几十年的政治经验,以及乡镇工作的锻炼,让杨峰多有干货。
有几位路过的,听到杨峰同志讲经验,也很有兴趣的跟了上来。
如今没什么书本,新华书店的书籍同质化很严重,而且以老书居多,人们要想听点新东西,是很不容易的。
杨峰也是好为人师,像是聊天似的,笑眯眯的继续说道:“明确责任,也有助于提振士气,你比如说,给一个工作队定了目标,它完成了,那就值得表扬,没有完成,就要批评,如果不能明确责任,岂不是乱成一锅粥了。”
“对。”
“咱们现在做这个输电线,对责任的要求要更高,对不对?每个人各司其职,恩,这样可能做不到,就算是责任到队,每个队各司其职吧,该奖励的咱们奖励,该批评的咱们批评,这样子,大家的士气才会高。”
“是。”
“你现在做的这一套也不错,但是,还有不足,你看大家,是不是都疲倦的很了?这样不行的,这样下去,下午的工作完不成,反而降低了一天的工作量。”
“恩。”
“这时候,咱们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和大家聊一聊,了解大家的需求,传播咱们的想法,不能闷着脑袋做事,要让大家懂得你这样做的道理。”
杨峰同志说到这里,就亲切的慰问了在一旁休息的老农。
年轻人们跟在杨峰的屁股后面,看的甚为开心。
杨峰说的更高兴,只是不谈他的“帝王术”而已。
被慰问到的老农也很配合,听着杨峰同志的话,同步回答道:“我今年五十三了,腿脚有点不灵便了,但我还是过来了,能帮得上多少忙,就帮得上多少忙。”
说着,老农将铁锨在地上一杵啊,站了起来,慢悠悠的走到旁边的沙土水泥堆跟前,费劲的掀起沙土,做出工作时的模样。
“您先别着急,咱们下午再继续做事。”杨峰看着他演练了两下,就请老农坐了下来。
老农稍微谦让了一下,缓缓坐回到了大石头上。
“有肉啊!”
“大骨头!还有午餐肉!”
几声高兴的叫声,竟然是暂停了满场数百人的聊天声,也同时中止了杨峰“在南西输电线工作时的路边讲话”。
几秒钟后,人群忽的动了起来。
众人奋勇向前,你前我进,一点都看不出劳动后的疲倦。
杨峰面前的老农更是行动迅,只见他将手里的铁锨一丢,任由其自由落体,同时,又将身上的衣服猛然一扒,再往铁锨上一贯。
铁锨落地,衣服盖在铁锨上,几乎分不出先后来。
分不出先后的还有老农的动作,只见他看也不看衣服落到了哪里,只是右脚一拧,左脚一蹬,整个人就箭射了出去。
当混乱的人群还是仰着脖子,双手伸开,一边张望一边快走的时候,老农的度已经彻底起来了,三拐两拐的,就消失在了人群当中。
跟在杨峰身后的,渴求知识的年轻人们,看到这一幕,登时惊呆了。
说好的腿脚不灵便呢?
说话的五十三岁呢?
说好的疲惫不堪呢?
年轻人们不禁陷入了肉与学习的天堂中,徘徊了o5秒后,也学着老农的姿势,像是百米选手听到了令枪似的,拔腿而跑。
“让一让。”
“让一让。”
“别挤。”
“别挤了!”
山坳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叫声和呼声,热闹的就像是赶集似的。
一瞬间,杨锐和杨峰身边,就被清空了。
“你买的肉?”杨峰摸摸脑袋,有点明